喜欢写生 爱上美术

2014-05-26 14:07张国娟
早期教育(美术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范画添画美的

张国娟

写生,就是将自己的视觉感知捕捉的立体事物形象描绘过渡到平面纸上再现的过程。有研究表明,大班幼儿处在“概念画期”,即“知的写实期”,已经有了写生创作的欲望与能力。但目前大班幼儿开展写生教学争议颇多,有人认为写生教学难度太大了,是入小学以后的事,也有的认为只有画家才可以背着画板去郊外写生。《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也强调说:“当幼儿说某种东西不会画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件东西拿给他看,而不是直接教他如何画。”由此我认为,写生是一个非常好的让幼儿不依赖范画的美术活动。只要我们用孩子喜欢的游戏形式开展写生,引导孩子积极观察,用不同线条和图形大胆表现写生对象的特征,一定能够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结合平时户外写生的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具体策略如下:

一、形象“大”一点

写生主体形象要画得大。因此在写生时,我喜欢给孩子提供大纸张(宜8开或4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画大主要物体。例如静物写生《包心菜》,包心菜非常大,不仅给人留下了强烈和深刻的视觉感受,还给予幼儿一个更大的表现空间,可在切面上装饰弯曲花纹及明暗情况。如果形象画得小,想装饰就很难了。孩子的年龄小,笔触越小也就越难画,这无形中加大了孩子表现和创造画面的难度。

在画大的基础上,我们还可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想象和创造,用线条和图形添画周围景物或者人物,让画面显得“满”一点。例如大班写生《信公桥》,孩子们画好信公桥的主体后,或添画上桥上休憩和观鱼的人、或添画上划乌篷过桥洞的情景、或添画上河里欢跳的鱼儿,这样的处理和添加,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饱满、层次分明,充满着无限的动感和生机。

二、色彩“怪”一点

自然界的色彩很丰富,但如果按照真实的色彩来“合理”地表现对象反而不一定美。应鼓励孩子按照画面的需要,或根据自己的心情打破常理来涂色,如作品《待月楼》。待月楼的本色为褐色,可以用褐色来表现,也可以用红色、黄色,甚至蓝色、绿色;树叶可以涂绿色,也可以涂紫色;人的脸可以涂肉色,也可以涂黄色、蓝色,甚至半边红、半边蓝。这样的涂色方法使画面色彩丰富多彩,更具有个性,也更有情趣。

三、造型“异”一点

写生对于构图基础、透视比例观念、把握事物整体的能力都比较弱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的画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地放大和缩小物体比例,认为美的地方就放大,不重要的地方则缩小,比例不当是孩子造型幼稚的特点,如作品《兰花》中的兰花可能不符合真实比例,但丝毫不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反而更符合“艺术的真实”,也更有情趣。其实我们觉得,比例协调的画就不是孩子的画,或有教师的“水分”,或是经过无数次训练后的结果。另外,孩子会把自己感知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部位用夸张的方法表现出来。例如昂昂小朋友因为对花架和花瓶上的造型和花纹感受最深刻,所以她特别考究地反复描绘着,而对于兰花却画得十分简单,这完全是一种无意的概括、提炼与夸张(作品《兰花》)。教师要学会眼光放得更“低”一点,“蹲下来”欣赏孩子的画,读懂孩子。

在户外写生时,应鼓励孩子大胆地造型,不要太多地考虑客观对象像什么样子,可以异想天开,还可以移花接木,塑造出与众不同的、有个性的形象。

四、表现“新”一点

《指南》指出,“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模仿和创作,成人不做过多的要求”,“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美术活动是幼儿的游戏活动,材料和工具是孩子们表现眼前事物的玩具。在写生活动中,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写生对象提供不同的工具和材料,例如大班写生《古亭》一时,我们提供了记号笔、彩纸、橡皮泥和水墨等等绘画工具……这样做,不仅可以使表现形式更加多样,还可以激发和满足吸引幼儿迫不及待地参与活动的愿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用不同材料表现和创造美的积极性和乐趣,使他们更热切期盼下一次美术活动的到来。其次,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画面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力求表现内容多元和独特,重新构筑一个新的理想的表现世界。

五、评价“准”一点

对于孩子来说,画画仅仅是一种游戏,他们会凭“感觉”来画,边画边想,画到哪儿算哪儿。孩子们并不在乎写生结果,而是热衷于写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满足远远超过作品本身的价值。因此教师不要过于追求能出多少“优秀”作品的结果。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语言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异,应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即肯定幼儿表现的出色之处,又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引导幼儿再观察思考,设法纠正。我们可以经常说“你的小眼睛真亮,连桥下远处的河沿都被你发现了”“你的树是一茬一茬的,跟人家长得不一样”“你的记性真好,刚开过的跑艇都记录下来了”“在这小小的桥旁边再添点景物就更漂亮了”……教师要学会根据幼儿画面及时进行合理的反馈和评价,成为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

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在写生活动中,我们要努力创设轻松、融洽的写生氛围,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并适时地给予引导。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大胆地将内心美的情感通过笔尖流淌出来,表现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享受写生的快乐,喜欢写生,爱上美术!endprint

猜你喜欢
范画添画美的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合理运用的适时而止和适可而止
浅谈对儿童美术教学中“范画”的认识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术课堂中范画教学浅探
用范画引领儿童走进审美的世界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主题添画
主题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