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此时经济也正在发生转型,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时期。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尤其是民间工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虽然人们的生活已经由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由于工艺技术的发展,民间工艺的传承也受到了十分大的影响。很多人都开始担心,民间工艺是否会将不复存在。
關键词:扎染;白族;工艺;艺术;教育;传承1白族扎染工艺传承出现困境
扎染是一种手工艺,在民间广泛流行,其所流行的主要地域是在云南大理白族内。制作完成之后表现为蓝底白花,但是质地比较雅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扎染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化,主要表现为建立了不少民族扎染厂。这种方式使得村民们都开始进行了扎染的批量生产。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入,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周城最为著名,一度被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生产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是通过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其主要集中的是解决其生存问题。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里收录了周城扎染。在该名录中,这样描述,当前的产业化使得传统扎染的技艺受到严重影响,已经慢慢走向了消亡。其中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不少经营业主为了满足一时经济利益的需要,根本无法满足植物燃料板蓝根的需求。在该种情况下,扎染技艺的传承受到了严重干扰。为了应付染料的缺位,不少作坊使用化学染料,而那些使用植物染料的作坊也开始慢慢倒闭。在周城,已经找不到几个熟知板蓝根染料流程的师傅。
西南地区拥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地区有很多少数民族。其中民间工艺十分多,分布范围也比较广,具有较多的种类,其中包含了造纸、刺绣等等。这些工艺具有较高的公工艺,同时特点鲜明,具有很强的民族风。同时由于地理环境、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等的影响,这些工艺能够满足人们一定的生活需要,甚至给人们带来一些经济利益。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这些工艺在传承方面出现了不少障碍。在传承过程中,扎染的制作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传承的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在白白族聚居的地区周城,几乎每一家都会有人从事扎染工艺,因此较为年轻的后辈,都希望能够从长辈那里学习到相关的工艺,而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一直受到母亲的教导,在很小的时候便能够学习扎花,当然最开始只是学习拆线等,这些工作的技术含量都比较第,但是在对扎染有较为初步的认识之后,便开始对很多针法有所熟悉,此时能够做出不少简单的花样,她们的手法也将越来越熟练。在周城,妇女们喜欢凑成群围在一起进行扎花,一边扎花,一边闲聊,此时不仅能够达到提高技艺的目的,还能够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2白族扎染工艺传承现状
人是自然界的其中一部分,而民族的产生与发展与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此时地区的自然资源也同扎染工艺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在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人们开始对自然环境有着不同程度上的依赖。而生产力的高低,也使得人们对自然的控制方式与控制程度不一。此时不少工艺的产生,其实同当地自然环境的低下不无关系,由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不够优越,人们为了能够维持生计,就不得不发展这些工艺。文化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自然生态是它的基础。自然环境不仅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者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果自然环境比较封闭,文化的传承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此时文化更加容易被传承,而在传承的过程中,其原始面貌也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白族生活的地区环境较为特殊,有山有海,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早期扎染工艺发展的也十分快。后来随着白族周城地区人口的迁入,形成了一个人口比较聚集的地区,直接面临的便是土地人均不足,人们开始另谋出路,而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因此人们为了生计,开始寻找别的出路。而纺织便是其中之一,或者说是白族居民主要的一种。
3艺术类专业教学与白族扎染技术传承存在的冲突
3.1单一的现代教育目标不能够满足白族的教育需求
关于现代教育的概念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十分肯定的定义。有不少学者,从外部需求出发,给现代教育做出如下定义:适合现代生产体系、现代经济体系、现代文化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生活的教育概念、形态与特征。还有不少学者,从内部角度出发给现代教育下定义,认为现代教育是教育者以大生产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内容,把受教育者社会化为能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现代社会的人的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定义,艺术类专业教学都围绕着“现代”与“社会化”两个字眼展开。因此,艺术类专业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社会人。受教育者通过现代化教育,从而成为一个能够不断适应现代生活的现代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教育的培养目的,是为了能够不断满足现代社会的相关需求。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认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个教学目标,也是当前民族教育的总目标,在白族地区成了该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艺术类专业教学应当本着该教学目标。
3.2艺术类教育受到升学教育和离农教育的影响
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十分单一,家长与学生对教育追求过程中,时常无法脱离升学和离农两个目标。以至于认为升学就是成才,将升学率的高低和学校的办学质量相互联系起来,似乎家长们送学校入学学习,就是为了将来升学,从而跳出“农门”,最终寻找到铁饭碗。在教育当地的相关领导们,仅仅把目光集中在升学率上,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很少予以考虑,即使有所考虑也很少将当地教育同当地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类专业教学的发展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3.3艺术类教学中人才成就后的回归
学校教育是民族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比例的失调。已经逐渐培养出了一批批单向度的人。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们希望孩子能够朝着大城市发展,在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进入大城市和主体社会进行生活,很少有人希望能够留下来,回报他们的家乡。该种现象不只是在白族地区发生,在其他民族地区也是十分常见的。只是在人才流失的程度上,有所不同。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应当积极对该点进行考虑。因此,要定位好学校教育目标。
3.4艺术类专业教学知识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削弱
这种冲击和削弱,集中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该两点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教育与社会的需求。课程的设置在学校教育工作上来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指导着老师教什么,指导着学生学什么。在目前为止,在民族地区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都是以升学作为其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学科知识学习安排过程中,容易落于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局面。不能够兼顾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得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与此相适应,发现在学校使用的教科书中,几乎没有与生活相关的知识,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也没有。家长们也发现,虽然学生学习了语文,但是却不会写合同书和协议书等内容。即使学了数学,也不会算账,学了化学,但是对化肥和农药的知识并不懂,不少人对与其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也不十分通熟。此时,如果学生没有能够升学,其所学习到的东西就将无法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好处,所学习的知识无法运用在生活当中,此时,唯有到外面打工或者重新学习一门新技术,才能够应付未来的生活。虽然在不少学校,同样会开展乡土教育,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侧重于知识,对相应的精神内涵无法进行把握,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于模仿与继承,很多时候忽视相应的创新工作。在民间工艺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也只介绍相应的程序内容,而对这些民族文化的核心无法进行有效把握。从这个角度来说,其民族精神十分缺乏。这也是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艺术类专业教学的介入路径
4.1改革艺术类专业教学传承理念和方法,扎染文化积极转型
在目前为止,我国民间工艺传承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认为传承的主要核心是物,即将“以物为中心”作为主要的传承理念。该种教学理念,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传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为将来经济发展而服务。不可否认,这种教学观念,在政治教育上是有其正确性的,但是将该观念用于文化传承,则不太妥当。笔者认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能够融为一体,但是目前为止,经济发展却将文化牺牲作为成本,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很难适应未来经济的发展。如果民族文化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不管民族文化的内涵多么丰富,也只是作为观赏性,而不能够产生其该有的功用。实现经济发展确实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但是缺乏文化内涵,不管如何发展,也只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扎染工艺的背后,有着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从美好情感到传说,都能够广泛融合入扎染的文化当中。但是现代扎染技术,对这些文化内涵的忽视,失去了扎染的文化底蕴,充其量,只能够作为布料花样的一种。在众多布料当中,虽然独特,但是缺乏了其生命机理和精气。在白族扎染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还存在科学至上的问题。在阐述科学技术与文化特质二者之间的关系时,认为文化特质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服务的。正如:“在当代世界新格局中,国际间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该种说法,普遍反映出的趋势是,教育的存在原因是为了将来服务经济与科学。在扎染传承过程中,要不断纠正“以物为中心”的理念,要注重教育过程中,着眼于保护和传承该种扎染工艺的工序,同时对技术进行提升。同时,还要注重民族精神中的“神”。唯有如此,才能够不断保存并完善扎染工艺。
4.2明确艺术类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培养民族优秀成员
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很多时候受到了国家教育目的,与国家教育方针的限制。为了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民族有些成员,需要在具体学校中,进行培养目标的改革。学校教育致力于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不管是对形式的教育,还是对内容的教育,都应当迎合当地文化生态的环境。正如英国的学者指出,如果学校要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就需要以亚文化作为工具,对民族文化进行阐释。对白族扎染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来说,虽然这些人并没有离开故乡,但是白族生活的地区是属于交通要道,外来人也较为普遍,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时有发生。在这个过程中,白族文化面临不少挑战。在学校教育中,民族地区首先应当做好的是发展人力资源,为民族教育的开展提供基础,随后培养具有民族意识的成员。从较大的层面上来说,即要培养个体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具有自豪感与责任感,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乐于奉献。
4.3建立艺术类专业学习型社区用于白族扎染的传承
学习型社区,对于建立学习型社会来说十分重要。在社会经济科学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要能够健康的发展,就需要侧重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得世代之间能够不断的延续和传承,同时能够保证竞争力。笔者认为当地社区教育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宣传,转变灌南,积极联合群众的力量,每个私人作坊之间可以相互联络,学习经验,同时对整个社区的资源,不管是人力方面还是知识方面都进行挖掘。第二,发挥社区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吸引优秀的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到工作中,促进社区对扎染工艺的学习与培训。第三,重视社区教育基地的建立。社区教育基地的建立将会是一项历时非常久的活动。因此,要在社区和学校之间建立相应的学习基地,从而对扎染相关技术的突破与拓展进行研究,将艺术类专业教学融入社区型教育。
5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从民间工艺扎染入手分析,重点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扎染是较为独特的,但是其发展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遍问题反映的也较为全面。同时对艺术类专业教学在白族扎染教学上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笔者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扎染艺术的传承起到借鉴作用。参考文献:
[1] 程淑芬.浅论扎染艺术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01).
[2] 胡欣蕊,梁惠娥,朱磊.现代扎染成衣设计的艺术内涵[J].纺织科技进展,2008(04).
[3] 邱春林.发现民间智慧:大理州民族扎染业考察纪实[J].民族艺术,2008(02).
[4] 贾辉,封振国.扎染的独特魅力[J].美术大观,2008(03).
[5] 杨丽萍.从周城的发展析白族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民俗文化的传承[J].大理学院学报,2007(05).
[6] 朱炳祥.社会文化变迁中的白族农民——大理周城村民段元参个人生活史研究[J].民族研究,2007(02).作者简介:祝敏佳(1983—),女,云南昆明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藝术设计基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