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婧贤
摘要:20世纪下叶是中国学术变革的大时代,老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得到了新的阐发。本文试着总结前人对中国美学和老庄之道之间的关系,从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入手,分析宗先生美学思想中蕴含的“道”意,宗先生通过对晋人的美和山水画意境的阐发,间接地彰显了老庄艺术精神。本文结合对宗先生《美学散步》中经典篇章的分析,探讨宗先生这种融入老庄思想的生命美学体系对当代美学和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宗白华;道;老庄;晋人1中国美学之“道”
“道”和中国美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许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或结合中西方而谈,或结合古今而言。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艺术精神”并进行深入探讨的是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徐先生讨论了儒家、道家的艺术精神,中国的绘画、音乐艺术精神等;重在讨论庄子的“纯艺术精神”,结论为中国绘画艺术实由庄学而出。而宗先生也深受老庄精神的滋养,在其著作和评论当中可以寻觅到老庄精神的踪迹。徐先生认为“道”即“无”,“一”如同佛学唯识论中所说的种子,是形成万物最基本的共同元素。“二”为天地,天地与一而为三。既有作为创生动力的一,又有可以提供万物持续发展的二,于是生万物的条件完备,此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①
张岱年先生认为:“一是浑然未分的统一体,二即天地,三既阴阳和和气,由阴阳与和气生出万物。由道乃有阴阳之相反相生而化成万物。”②通俗的理解,生一是指从自然无为而产生有为,从原始和懵懂状态发生。而二三则为约略地推演。张先生的解释实际上与《易》之宇宙论想通。然而,《老子》第五章云:“天地之间,其犹橐蘥乎?虚而不屈,动之愈出。”“一呼一吸,天地之间。”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就像一个运作的风箱,不用时,虚以自处,但并非是内中无物,而是深藏玄机,动则应变无穷,而人也是一样。老子的中心思想是无为而治,一呼一吸天地之间,是有无相生的道理,要想认清“无”的玄妙,可从“有”作为了解的渠道。
方东美先生解释了“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也解释了“反者道之动”的因果。“反者道之动”,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动力,也揭示了对立双方相互依存转化的规律,认为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互相依存,互为前提。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物极必反”则是“反者道之动”的通俗表达。方先生写道:“现实生活中,人穷则举债告贷,向银行贷款求济,同理当下有界基于迫切需要势必向上求援于‘道或‘无之超越界,以取得能源充养。老子也确实有喻‘夫唯道,善贷且成,道之发用呈现双回向,采双轨式;顺治,则道之本无,始生万物,以吝明其利;逆之,则当下实用,仰资于无,以各尽其用。”②
冯友兰先生则把“道”视为“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原理即为规律,“道”为总的原理,是理之大全,是实际世界所依照的底标准,亦是实际世界所向以进行的目标。理是永恒底,在天地境界中底人觉解一切事物,都不只是事物,而是永恒底理的例证。宗先生对“道”的理解不同于冯先生,宗先生有文章道: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自然”“虚无”,儒家名之为“天”。很显然,宗先生不是将“道”视为静止、超验的实体,而是视为“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宗先生和冯先生对“道”解释的差异体现了不同哲学背景的冲突,即强调运动、变化,生成的柏格森生命哲学,强调超时空之永恒理念世界的柏拉图以降之实在论哲学的冲突。宗先生对柏格森哲学的吸收与运用,最终还是融入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语境之中,一方面强调“道”作为原始创造力,生生不息,同时又强调“道”的运行是有规律可循的,即“反者道之动”。李衍柱在总结宗先生生命美学时说:“在宗先生看来,人类史上,真正体现艺术生命化、生命艺术化的伟人,在西方是歌德,在中国则是老子”。宗先生美学的基调和庄子思想相结合,也能体现出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2《美学散步》中“道”之阐释
2.1宗白华先生的老庄情结
宗先生在《我和诗》中回忆:“庄子、康德、叔本华、歌德相继的在我的心灵的天空出现,每一个都在我的精神人格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③在宗先生看来,道、舞、空白构成了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特点。而宗先生也认为庄子是具有艺术天才的哲学家,精妙地阐发了艺术境界。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境也正合宗先生的情味,并且常把“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挂在嘴边,先生也在书中回忆孩提时代喜爱大自然的风景,喜爱天上的流云,曾想依据云的不同境界将其分为汉代的云,唐代的云,抑或是抒情的、戏剧的等等。虽然王摩诘中年以后信奉佛教,但在其山水田园的诗风当中也体现了道家的清静自然、清丽淡远的意境。庄子游走山水间、物我两忘、吸取自然之精华,悟尽天地宇宙之大道。宗先生对此种悟道方式极为推崇,并把自己的文章合集为“散步”,尽显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之意。宗先生追慕晋人的风韵,喜爱宋元的山水画以及悠远的意境。而“道”究竟作何解呢?宗先生在《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中有如下表述:“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④在宗先生的眼中,庄子的道就是一片灿烂活泼的天地,给自然万物以艺术的灵感。
2.2晋人的美与老庄艺术精神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③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学、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一个艺术理论倍出的时代,如陆机著有《文赋》,刘勰著有《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谢赫的《画品》等文艺理论及批评,这些理论对后世的文艺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先生指出:“对于美学史的研究,往往就从魏晋六朝这个时代开始,而对于先秦和汉代的美学思想几乎很少涉足。但是中国从新石器时代以来直至汉代,的确存在过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也不同于六朝以后的特点。”拿对工艺品的鉴赏来说,宗先生追随老庄的美学思想,强调庄子注重自然、不做太多装饰的审美形态,并直接影响在镂金错彩的美和出水芙蓉的美中更青睐后者的审美态度。楚辞、汉赋、骈文均是镂金错彩、雕迹满眼;王羲之的书法,陶潜的诗有如出水芙蓉、清新自然,在田园之间寻找自我和生命的真谛,“归去来兮”,回归到山水田园之中吧,是对心灵的涤荡,迷途知返。“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王羲之《兰亭诗》)摆脱世间俗世,获得身心的愉悦,俯仰之间,玄思犹生,满眼看到的都是景色,心理却是从自然中觅得的道理。看看山林茂竹沐浴着阳光与春风,平等的享受着造物者的恩惠,是多么和谐和统一。这种“万殊莫不均”之说便深受庄子影响。在庄子的《齐物论》中,“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大意是讲:大自然中不论存在多少要素,但作为要素而言却是一样的,世间各种事物,不论有多少物象,但作为物象而言也是一样的。万事离不开根本之道。无论是高大的庭柱和细微的小草,还是美丽的人和丑陋的人,都是浑然相通的。宗先生认为中国的书法自殷代以来,风格的變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学史中的地位,可以凭借书法来窥探不同时代的艺术特征。王羲之父子的书法,就是魏晋人简约玄澹、超然脱俗的美的具体体现。艺术的欣赏是为了形成艺术的人格,而晋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国艺术精神最精彩动人的篇章。“在魏晋之前的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思想上大一统,而魏晋之后的唐朝,艺术上过于成熟,思想上受儒、佛、道三教支配。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③晋人的美达到一个时代的高峰。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观则源于人生观,人生观又体现人们生活时代的大背景。六朝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等等社会秩序的解体,与老庄生活的战国时期的兵荒马乱有着相同的生存环境,社会动荡,底层人民的生活朝不保夕,文人墨客命途多舛。也就难怪晋人有着风神潇洒,不滞于物,神行于虚的心态,这不正契合了庄子逍遥游之态吗?庄子游于天地间“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蝶梦》)不知是周公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周公?庄公梦蝶,如果可以打破物我的界限,那便可以逍遥于天地之间,扶搖而上九万里。晋人也放浪形骸与山水之中,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2.3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与老庄艺术精神
何为艺术境界?“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宗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提到:“所以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③“得其环中”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用圆环的中心比喻无是非之境界,从而隐喻一种空灵超脱的心态。在司空图的《诗品》中提及:“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这种超旷空灵的审美态度,影响到后世许多大家的创作方向,也引领了后世的文艺理论。就像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作,没有引人入胜的精巧、秀丽、雕刻等趣味,只是一种莫名的混沌的笔墨,黄先生认为天地自然只是“道”的体现,不是“道”的本身,所以先生不以再现大自然之形象为最高目的,而是通过自然界可视的形象,探求“道”之本身。“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道德经》)“道”是抽象的,无法直接描绘,艺术家重视对天地自然,万物不息的体验与感悟。《老子》有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最完美的艺术作品应达到自然朴素、浑然天成之境,没有丝毫人为雕饰的痕迹。又像汤显祖的戏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题记)这种打破物我界限,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灵感,应该是来源于老庄的吧。
宗先生的意境理论,揭示了中国艺术所蕴含的“道”,强调意境中的虚实结合和对人格涵养的重视。先生对意境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将“不可思议”变得“可思议”,把“不可言说”,变得“可言说”,也就是将美学根本的道义直观明了地阐释。其次,宗先生也澄清了意境与佛教禅宗之间不应该有太过亲密的纠缠关系,从而使意境理论与儒道佛三家哲学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得以呈现。再次就是先生将诗学理论的意境拓展到整个中国的古典艺术的其他门类,如绘画、音乐、雕塑、书法、舞蹈、园林、建筑等等方面,而且尤其重视从人生境界方面谈意境。[1]宗先生沿袭了中国古典式的思维方式,充分结合了中国艺术的鉴赏经验,结合中国的艺术理论来总结发现意境的独特性。在宗白华看来,“道”是意境的精神基底,“意境”是“道”的艺术落实。无论是山水画、诗歌、歌舞等等艺术形式,只有饱含“道”意,才叫有意境。若要表现这样的意境,则需要一颗虚静之心,庄子便是最早提倡虚静的。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史上,王国维、郭沫若、朱光潜等学者都对老庄思想的艺术精神有新的阐释,为庄子美学的现代进程做出了贡献,但没有一位像宗先生这样把庄子的艺术精神诗意化。
3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宗先生深谙东西方艺术的精髓,对西方艺术理论甚是精通,但却不以西方美学理论和艺术思想为美学写作的关键词,而是更多地关注民族的东西,回归东方文化的本身。以行云流水的语言造就灵动的文风,随意倾出,要言不烦,其“散步”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谓是对老庄美学思想的心领神会。但先生又不仅仅局限于老庄艺术精神,而是吸取了儒释道三家之所长,阐释了中华民族生命美学的观点。可以说,在艺术境界里,宗先生是庄子的知音,宗先生提供给我们研究中国美学的新思路。宗先生之所以可以对中国美学有如此明晰、深刻的阐释,正因为有着丰富的艺术实践,宗先生广泛的涉猎中西绘画、音乐、建筑、文学、书法等,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文物鉴赏家,将美学理论和艺术实践有机地融合,正是学者大师们能有由此真知灼见的原因。在以后的美学研究的过程当中,学院派的理论家应主动地接触各种艺术门类,提高对艺术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艺术创作者也应当尽量摆脱匠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把从艺术实践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升华到理论体系。
宗先生美学思想是我国现当代美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笔财富,其重要价值不仅在于其充满诗意的生命美学,更在于随着时代和语境的变迁,宗先生崇尚的心灵自由和精神自由在这个物质膨胀的社会已渐次流失。在这个略显浮躁、崇拜物质的社会,从老庄角度思考中国的美学,推崇老庄逍遥、自得其乐、浑然天成、不拘于外物的大情怀。于山水间,于歌舞间感受生命的灵动,人心淡泊了,世界也便不再聒噪。在当代经济的社会里,重新品味宗先生的美学思想,站在一种历史的、辩证的角度,对当代美学思想的研究甚至是对社会价值取向的架构都有不可或缺的影响。
注释: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5.
②刘绍瑾,石了英.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老庄艺术精神”[J].江汉论坛,2010(3):116.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79,77,208.
④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二卷)——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参考文献:
[1] 吴金香.宗白华意境理论对艺中之“道”的深刻体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2):147149.
[2] 林柔香.试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庄子阐释[J].安徽文学,2011(6):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