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因浅析

2014-05-26 13:22王跃强WangYueqiang
住宅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工业化住宅发展

■ 王跃强 Wang Yueqiang

0 引言

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工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工业化过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最初全盘“苏化”的斯大林主义工业发展模式,到由中央政府主导的“自力更生”式的内向型积累的国家工业化,再到改革开放后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 模式的地方工业化,每次发展模式的转变都会反作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反思种种社会问题和现象时,从社会历史背景中寻找问题的根源与答案也就成为了研究者的常用方法。

住宅工业化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与讨论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以万科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积极推动工业化生产住宅的试点建设,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万科模式”能否形成燎原之势?还是昙花一现?制约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之路又该如何?等等。很多学者已从技术、经济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如果我们把住宅工业化作为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一部分,将其置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来看,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因素的影响,找到这些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影响因素也许可以拓展我们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思路。

1 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过程分期

1.1 起步期(50~60年代),住宅工业化从迅速发展到陷入停顿

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其工业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工业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年人均国民收入约50美元[1]。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导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由此,中国一边倒地加入了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并开始大规模引进苏联的能源、动力、机械等重型工业设备,以优先发展军事工业的方式,开始了国家的初步工业化。

工业化过程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一五”时期由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将近两千万,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次城市化过程,它导致了当时城市住宅严重短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引进了苏联的住宅工业化思想和技术方法,推行了“标准化生产、标准化设计和机械化施工”的住宅工业化建设模式。住宅工业化加快了住宅的建设速度、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快速和廉价的住宅,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我国东北地区是最先引进苏联住宅工业化设计方法的地区,1952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始了标准设计;到1953年,东北地区利用标准设计施工的住宅面积已有67.9万m2,占同期建筑总任务的34%[2];1955年,由于基本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设计赶不上施工的局面,国家适时作出了加强建筑设计工作的决定,开展了编制建筑标准设计的工作。这个时期,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提高(图1)。

图1 包头混凝土预制厂生产预制构件(1957年)

“一五”时期,当中国开始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时候,苏联已经完成了国家工业化,并制定了“六五计划”,双方的差距是处于前后工业化的两个历史阶段上。由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苏联在完成工业化并形成大生产之后,必然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从而调整了前工业化时期的斯大林主义政策。而此时,中国刚刚处于国家工业化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必然要进一步加强集权体制,无法放弃刚照搬过来的斯大林主义政策,于是就发生了中苏两党以意识形态为表现的大论战,两国关系随之迅速恶化,苏联从中国撤走了一切投资和技术援助,这直接导致了5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的财政没有后续的投资能力,偏于重工业的城市工业不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到60年代初期,中国的城市陷入了以“三年自然灾害”为名的经济危机之中,国家无力解决城市的就业矛盾,于是就有了第一次的近两千万城里人的“上山下乡”运动[1]。据统计,从1961年开始到1963年6月,全国共精简职工1 887万人,建筑业职工从1960年的557.3万人减为1962年的193.3万人,减少364万人,减幅达65%[3]。城市经济和建设陷入停滞,刚刚兴起的住宅工业化也如昙花一现,不得不陷入停顿状态。

图2 北京市前三门大街高层住宅(1973年建成)

1.2 探索期(70~90年代),缓慢摸索中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70年代,中国基本完成了国家的初步工业化,随着中国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恢复外交关系,中国向西方打开了国门,有了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条件。中国通过大规模引进欧、美、日设备,对以前偏于重工业的工业结构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努力建立起产业门类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这个时期,我国提出了住宅工业化的“三化一改”方针,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墙体改革,重点发展了大型砌块住宅体系、大板(装配式)住宅体系、大模板(“内浇外挂”式)住宅体系和框架轻板住宅体系等。1973年,北京市在前三门大街建成26栋PC大板体系高层住宅,采用了大模板现浇、内浇外板结构等工业化的施工模式,这是应用PC大板体系技术大批量建造高层住宅的首次尝试,推动了我国住宅工业化施工的技术进步(图2)。

80、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的质量成为发展目标,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同时,住宅工程施工质量成为凸显问题。我国的住宅工业化围绕着提高工程质量问题,开展了技术理论体系的综合研究,如相关研究单位引进国外SAR理论,进行了标准化与多样化的实践尝试,建设部开展了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1985~2000年)和小康示范工程(1995~2000年)两大系列住宅小区建设样板工作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住宅工程建设质量,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工业化发展道路。

当时的生产企业普遍以国有体制为主体,特别是1982年国家实行“利改税”制度后,实际上形成了国有资产的“单位所有制”。由于所有制主体的不明确,造成了企业干部与职工在利益上的同构性。国有企业普遍缺乏积累和消费的制衡机制,造成了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0%~50%以各种渠道转化为单位的消费基金,职工的工资和非工资收入虽然得到增加,但劳动积极性却相对下降。再加上客观经济体制,资金和原材料市场发育的不完善等因素,造成了国有企业的普遍高浪费、低效率的生产状况,企业缺乏竞争力,经营长期不景气,这反过来加重了国家负担,出现了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等情况。住宅工业化相关生产企业也由于受限于体制、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低水平制约,企业生产机制不灵活,长期依赖于政府的计划调控,住宅工业化的市场很小,水平较低,生产出的建筑产品普遍存在种类单一、灵活性差、造价偏高等问题,造成企业的综合效益低下,劳动生产率和积极性得不到提高,住宅工业化生产方式无法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图3 南京万科上坊保障房全预制装配式施工(2012年)

1.3 发展期(2000年至今),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都较成熟,但仍受社会发展环境的制约

20世纪末,我国住房供给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家取消了福利分房,住房成为了一般商品,住房商品化改革促进了住宅工业化的发展。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72 号)文件,明确了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同年,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成立,开始研究住宅工业化生产相关问题。2004年,万科成立工厂化中心,开展工业化住宅实验楼的研究。截止到2012年,万科已累计交付工业化建造的住宅701万m2。[4](图3)。自2001年起,我国陆续建成的一批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对于住宅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住宅工业化与节能环保技术的集成研究与应用等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期,在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又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的现象。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2.6%,激增的城市人口必然产生巨大的住宅需求量,据统计,我国的住宅年增量平均达到700万套,年平均住宅竣工总面积达到5.5亿m2[5]。如此大的住宅建设量对于高效、节能、环保的住宅工业化技术的应用本理应出现巨大的推动力,但目前国内住宅行业工业化程度仍不到10%,而发达国家住宅工业化程度早已超过50%,我国住宅工业化水平与当前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极不相符合。对于这种现象,很多学者从住宅工业化自身的技术体系是否完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国家产业政策是否到位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如果我们从当前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分析,也可以找到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影响因素。

2 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影响动因

当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一大问题是就业问题。由于农业效益低下和农村资源短缺,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大约只需要1亿的劳动力,而根据国家统计公布的农村现有劳动年龄人口是5亿,这就势必推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同时,城市也存在着庞大的显性和隐性失业人口,就业问题成为了关乎社会稳定的问题,而“稳定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我国的就业机会主要是通过经济增长的方式来创造的,据估算,在中国一个GDP增长点大致能创造2 000万个就业岗位,中央强调保持GDP增长率不低于8%,就是保证每年能新增约1.6亿个就业岗位,基本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6]。

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统计,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数量由2000年的1 994.3万人上升到2012年的5 136.29万人[5],年均增幅达到8.2%,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建筑业尤其是施工企业的特点是人员需求量大,体力劳动为主,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人员岗位较灵活,每年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巨大劳动力“蓄水池”。住宅工业化强调技术和效率,而排斥人工劳动,从根本上说是用机器替代人力,如果大规模实施工业化住宅建造方式,将不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问题。虽然住宅工业化代表了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具有集约、高效、可持续的优势,但就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来看,还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应用程度,这是当前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

表1 我国住宅工业化分期及其社会历史影响动因

3 结语

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由于不同时期国家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环境的差异,在住宅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与其发展过程高度相关的影响因素(表1)。先进的技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但技术的应用需要条件,尤其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当我们在强调住宅工业化技术优势的时候,也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我们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这样就能够理解当前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现状。

[1]温铁军.我们到底要什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吕俊华,彼得?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5.

[3]《中国建筑年鉴》编委会.中国建筑年鉴(1984-1985)[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4]万科建筑研究中心.让历史告诉未来-万科住宅产业化之路[J].住宅产业,2013(10):35.

[5]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6]flp713.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的经济真相.天涯社区: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905898-1.shtml.

[7]刘东卫,周静敏,邵 磊.新中国成立以来住宅工业化及其技术发展[J].北京规划建设,2009(6):38-46.

猜你喜欢
工业化住宅发展
Jaffa住宅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