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保护建筑的修缮改造与可持续发展浅析——以上海丽园路650号幼儿园(原浙绍会永锡堂)为例

2014-05-26 13:22丁俊杰DingJunjie
住宅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历史幼儿园建筑

■ 丁俊杰 Ding Junjie

0 引言

上海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国际化大都市,具有无比深藏的文化历史价值与艺术底蕴。而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其历史文化的无形资产不仅是在建造时或维护时所耗费的人力与物力,更重要的是其历经长久的历史洗礼而形成的文化价值。对于这些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实质就是对赋予建筑生命内容的延续与转换。

历史文化保护建筑作为城市的名片,在上海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发展中,如何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保护和再利用,突显历史风貌和海派文化内涵,并对其社会生命质量和存在意义紧密联系,这将是上海城市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1 历史文化保护建筑

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是指对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一类建筑。它们往往或是历史悠久,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或是艺术性、技术性非常突出,是历史长河中人们生产与生活的结晶,具有很高的保留价值。

1.1 历史文化建筑的特点与价值

作为历史文化建筑,主要依据其在历史上所起的功能与作用,能真实地反映该建筑存在的特点与使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1)[1]。

1.2 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可持续发展原因与必要性

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是人类历史思想、意识、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对城市空间肌理的保护与延续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在现代大都市环境中的融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历史文化建筑环境的形成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由工匠运用地方特色的材料、构造和工艺技术建造成的,它与现代大都市建筑环境有较大的区别,也不易仿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和城市,每个时代和阶段都有其发展的文化,保留历史建筑文化能让其中的人得到归属感、安全感与自豪感。

(2)历史文化建筑的可持续化发展,有助于保留城市的特色,增强城市的魅力,易于成为现代环境中醒目的特征,有利于创造环境的丰富性,突出环境的文化氛围,最终促成更为丰富的公众生活氛围,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突显历史文化建筑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本身就是对保护建筑历史意义的最好诠译,且往往能激发各种教育、旅游、文化、娱乐等活动的产生,增强环境的吸引力和活力,从而促使人们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文化与底蕴。

对于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文脉的延续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的笔著、专家学者的呼吁、法律规范的界定和市场人士的热议,更重要的是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寻找适宜的保护形式与方法,处理好保护的核心价值,发掘其内在意义。这也是对历史文化保护建筑保护和修缮、发展和传承最有效地途径之一。

图1 历史建筑的价值分析

2 上海历史文化建筑概况与保护要求

上海市目前已有632处、2 138幢、约480万m2建筑物被国家列为优秀历史建筑。这些优秀历史建筑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历史风貌和海派文化内涵:①从功能上看几乎涵盖了各种建筑类型,如办公、商业、文教、宗教、居住、工厂等;②从建筑风格上也是中西结合各有不同,有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义等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也有俄罗斯、伊斯兰等地域性建筑式样,还包括中国传统合院式与上海传统石库门里弄住宅,以及著名建筑师乌达克设计的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等[2]。

这类历史保护建筑在建筑品质、外观材质、细部处理、色彩应用、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上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充分反映了上海近现代历史文化建筑的特点。据统计,其中有52.8%历史保护建筑为砖(木)结构。上海市对砖(木)结构的历史保护建筑修缮有明确的规定:

(1)对既有建筑的文化价值进行审定,尤其是具有文化意义的符号进行严格的审定,明确不可改变的部分。

(2)对现有建筑的整体承重结构进行完整的历史资料考查,对建筑结构现状以及建筑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进行勘查,明确更新工程技术的结构边界条件;对现有建筑的立面和内装修材料、建筑构件、五金件和所有建筑设备进行取样分析,建立分类档案,包括影像资料材料成分报告和结构功能原理。

(3)由遗产保护、建筑结构、生态技术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会诊,明确现有建筑的主要问题,确立未来技术设计工作的原则和方向,适应城市整体规划(交通,环境)。如传统的石板卵石铺设的广场道路无法满足现代车辆的宽度与通行,与现行规范要求存在矛盾,无法成为一个体系统筹管理。

3 国外重视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

西方发达国家格外重视对历史保护建筑修缮与维护。从立法到制度保护,直至维护修缮都有严格详尽的法规,一般都设有专门机构来管理名人故居和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这类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因为年久失修,一般都采取“修旧如旧”的设计原则进行修缮,而且为了确保老建筑修缮“修旧如旧”,往往都由专业建筑师和工匠承担。在日本,修复一个有历史价值的城墙或老城门,他们舍得花时间、花精力,会去寻找最原汁原味的材料进行修复保护;修缮后的各类古建筑、传统住宅及环境景观等都进行了很好的保护,而且里面还允许有人居住。

相比之下,我们在对待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修缮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一是缺少相应的立法和规范,使得很多老建筑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而遭到破坏;二是缺少专业的工匠和建筑师,以至于无论是设计或施工,还是从环境景观到建筑的细部装修,很多传统的修缮技法都失传了。加上现在浮躁的社会氛围,都是3~5年造一片的速度;相比人家的3~5年修一个城门,看来是汗颜以对一个历史文明古国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图2 上海丽园路650号原旧址内现状

图3 上海丽园路650号幼儿园现场鸟瞰图

4 上海丽园路650号幼儿园修缮项目概况

上海丽园路650号幼儿园修缮(汇龙幼儿园分园)项目,原为浙绍会永锡堂(大殿,古戏台)旧址,始建于1862年,最早为浙绍公所殡舍,为旧绍兴府属会稽、萧山、诸暨、嵊县、新昌、余姚、上虞7县旅沪商人于乾隆初年创设。

殡舍建于道光八年,初在老闸。咸丰十年毁于兵灾,继因划入租界,遂在今址购地约0.667hm2,于同治元年重建。初仅殡舍百余间,后陆续购地扩建,光绪八年建花厅3间,平房10间,殡舍20间。经营制棺、售棺、寄柩、运棺业务。到民国9年(1920年)已占地

2.3345hm2,可寄柩万余口(图2、3)。

原永锡堂东西向两侧堂房雕梁画栋,工艺精美。正殿前有两层戏楼一座,楼顶四角飞檐,檐、柱雕有人物、花卉、鸟兽;正南屋顶塑有双鹿、凤凰,栩栩如生,呈现浙绍木刻的细腻古朴风格(图4)。建筑为中国江南建筑风格代表,以合院的形式呈现。

至1930年,该址开设永锡初级义务小学,免费招收同乡和邻周贫寒子弟。1952年12月由国家接管,先后作为丽园路第二小学、丽园路幼儿园使用。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政府于2008年6月3日公布将该址建筑物列入卢湾区文物保护单位(图5),总建筑面积约1 537m2。现为教育局校产管理站使用,面临近几年幼儿入学高峰时期,拟恢复其幼儿园功能。

本次修缮对正殿和戏台不作改动(戏台已非原样),其余堂房尽量还原其真实面貌。在保护文物建筑本身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功能上尽可能满足幼儿园的设施和配置要求,进行修缮保护(图6)。本建筑修缮的核心保护价值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建筑价值等级Ⅲ级,为一般保护。

图4 永锡堂大殿屋檐下的古代花式雕刻

图5 浙绍永锡堂旧址铭牌

图6 幼儿园修缮总平面图

5 建筑修缮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5.1 外立面

建筑外立面修缮设计重在修复立面破损部位,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对原建筑外立面不作新的改动(图7、8)。

5.1.1 石材部分

本次立面修缮采用雷玛士技术,清除表面涂料。具体施工步骤为:用有压力(1~2kg)的清水快速冲洗墙面,保证需修复的表面无灰尘或其他油污。如还未能去除覆盖物,可轻轻凿去表面覆盖物至露出石材质地,冲洗浮灰稍后外涂防水剂(德塞堡)。

5.1.2 勒脚

混凝土勒脚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涂料,对损坏部分按原样采用清水泥修复。

5.1.3 清水砖墙、石柱基、方石柱

图7 幼儿园建筑修缮立面图

图8 上海丽园路650号幼儿园

应用中性清洁剂对清水砖墙、石柱基等进行清洗。

(1)除去现有涂料,并凿去旧修补部位;切割清除旧勾缝砂浆(切割深度为砖缝宽度的2倍)。

(2)对于墙面风化、缺损、掉角部分,应凿除风化疏松部分,一般可用配色砂浆修补;墙面损坏、风化严重部分宜采用挖补、镶补或用相同的黏土石砖嵌补。

(3)用有压力(1~2kg)的清水快速冲洗墙面,保证需修复的表面无灰尘或其他油污等;也可以采用压缩空气把灰尘吹掉(需注意,对于没有强度的砖缝石灰不要用过大的水压来冲洗)。

(4)对于自然风化形成的损坏较大的砖块(50×50),先采用雷玛士公司的砖石增强剂F300增强并进行修补;对缺损较小的砖块则不予修补以保留其历史沧桑面貌。

(5)以砖表面有明显的潮湿痕迹而无水膜为准。

(6)拌和修复砂浆,严格按比例要求称量一定量的水到适当容器内,加入砂浆粉料,同时充分搅拌直到颜色均匀且无颗粒状物料,静置3~5min,再次略为搅拌(此次不用加水)即可使用。采用水泥基无机保温砂浆加隔热涂料-保温腻子方式,既保留了建筑的原貌又符合了现代建筑节能的要求(图9)。

5.2 门窗

(1)北立面原木窗与东立面钢质大门和外窗铁栅栏擦白后刷红丹漆一度,深褐色面漆二度。

(2)需要更换的外窗采用深褐色格子断桥铝合金(5+9+5)配Low-E中空玻璃窗,外装木栅栏与原建筑协调一致。

(3)窗台凿去附着喷砂层,高压水枪冲洗,刷“莱默”牌防水剂。

5.3 屋面构造

5.3.1 平屋面

平屋面构造翻新:①在原屋面板上,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②油膏、胶泥一度;③25厚聚苯板保温层,上做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④4厚聚氨脂防水涂料;⑤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⑥3厚水泥胶贴EPS(300×300)上人隔热面砖,1:1水泥砂浆填缝。

5.3.2 坡屋面

(1)对原有平瓦坡屋面:①检查调换腐损木望板(板厚18);②上铺0.8mm厚三元乙丙防水卷材一道;③6×24@400顺水条;④2025@280~310挂瓦条,40号园钉将瓦条固定,上铺瓦材。

(2)新铺铸铁雨水天沟、水斗、水落管;进墙木料应刷沥青一道;木挂瓦条、顺水条应刷防腐漆。

(3)将西侧堂房原冷摊瓦更换为平瓦屋面。

5.3.3 雨水管

落水管、水斗应全部调换成铸铁管(黑色),应做到先拆换支管后主管、先横管后立管、先地面后地下,由高到低。将天沟内积存垃圾清扫干净。

5.4 内墙面

(1)对有裂缝的墙面应剔除裂缝处松动部分。

(2)水泥浆(内掺建筑胶)嵌补洞,粉刷墙面一道,3厚外加剂。

(3)专用砂浆抹基石刮糙;5厚1∶0.5∶2.5水泥石灰砂浆找平。

图9 清水砖墙修缮前后对比图

(4)墙面涂料二度(色另定)。

(5)对室内缺损的阴角线应按原样修复或全部调换。

5.5 楼梯

为满足幼儿园使用功能,对室内所有楼梯进行改建。①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40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抹光;②20厚RP15预拌抹灰砂浆找平,上铺木龙骨基层,铺实木免漆地板。

5.6 盥洗室

为满足幼儿园使用功能,新增盥洗室,拆除原木楼面及木格栅,改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①RP20预拌抹灰防水砂浆找平最薄处20厚,1.5厚聚氨酯(非焦油型)防水层两道(沿四周墙体上翻高出地面200);②20厚RP15预拌抹灰砂浆找平;③8厚防滑地面砖,白水泥擦缝。

5.7 楼地面

将腐烂木搁栅根据材质和尺寸断面进行调换。对原木地板打磨处理,进行找平后铺设实木免漆地板。

5.8 室外地坪

(1)弄堂室外地坪:凿除原道路至基土。①素土夯实,100厚碎石垫层;②150厚C30素混凝土路面;③40厚DS20水泥砂浆干拌;④4厚纯水泥浆一道;⑤60厚C25混凝土面层分块捣制, 随打随抹平,混凝土路面长度≤6m,缝宽10,用沥青沙子或沥青松木条处理嵌缝。

(2)原正殿至戏楼大石路:用有压力(1~2kg)的清水快速冲洗地面,保证需修复的表面无灰尘或其他油污。如还未能去除覆盖物,可轻轻凿去表面覆盖物至露出石材质地,冲洗浮灰稍后外涂防水剂(德塞堡)。

(3)园内室外地坪铺设人工草皮。

5.9 建筑防火

由于原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设计采取增设简易喷淋的防火措施。同时新增轻钢龙骨双层纸面石膏板吊顶(格栅间空腔内无绝热材料),使其达到耐火极限1h;对建筑内所有木基层材料均按防火要求面饰防火涂料,厚度≥0.3mm。5.10 建筑设备

(1)整幢楼电线按各房间使用要求重新布线,增加插座;增设、调换开关。

(2)楼内上下水管全部调换,卫生间布局合理化,原洁具保留。(3)所有盥洗室台盆下新增电热水器。(4)新增厨房,按设计要求委托专业厂家订做整体橱柜及台面。

(5)空调采用VRV嵌入式四面出风机,所有外机统一安置在平屋面上。

5.11 其他修缮保护措施

本次修缮针对不同使用空间分组进行空调设计,采用智能灯光控制,以有利节约用电。对屋顶绿化系统(最小覆土无需维护)实时智能化测试,控制绿化遮挡,让环境特征最大程度的得以强调。园中原有两棵保留的榉树更是为幼儿园活动室起到天然遮荫的效果,体现了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修缮改造后的幼儿园平面图见图10。

图10 旧址修缮改造后幼儿园平面图

6 结语

上海是座怀旧的城市。旧时光不经意间留下的许多印记,总提醒着我们去铭记一些过去。上海的海派文化根基深厚,本着尊重历史、科学、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综合考虑,需要对上海近现代历史文化保护建筑的修缮和改造设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据统计,按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建筑价值估算,这类(具有一般文化价值意义的)Ⅲ级保护建筑物在上海还有很多,如何延续历史保护建筑的风貌和特色,突出其文化内涵,发挥其内在价值,以适应上海大都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探讨。

[1]王勇.历史保护建筑适用性评价研究.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建筑学报2011,(5).

[2]刘卫东、于国清、王勇等.历史保护建筑的可靠性检测评定与节能改造技术.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建设科技,2011.

猜你喜欢
历史幼儿园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我爱幼儿园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新历史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