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对南京城市空间发展影响研究

2014-05-26 13:22JinYe林陌涵LinMohan
住宅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青奥会场馆南京

■ 晋 夜 Jin Ye 林陌涵 Lin Mohan

0 引言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奥运会作为城市事件已成为许多城市进行重新定位或推动城市跨越式发展的一种方法。而且,与通常意义的城市开发相比,以重大城市事件为工具的城市更新是各方面持续关注的过程[1]。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少城市希望通过各类大型赛事和活动来加快城市建设,推动空间重构。南京作为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城市,将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交通以及城市环境等各方面的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城市发展。

从主办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城市事件带来的影响是直接而显著的:一方面,政府通过城市事件可以引导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发展,进而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重构的过程中,旧城区将发生功能转换。因此,在几乎所有城市大事件的战略规划中,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重构都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1 青奥会场馆的选址布局

1.1 南京城市空间发展历程

近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空间发展大致分为5个阶段:①建国之前,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制定了《首都计划》,规划以明故宫一带为中央政治区,新街口一带为商业中心区,江苏路一带为花园住宅区,城南和城北为一般住宅区。城市发展主要以老城为主。②1949~1978年,由于长江大桥通车、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和人才优势等条件,南京城市扩张除了在老城内填平补齐外,以工业企业为主体,开始跳出老城向北部扩张,城市跨过长江向江北地区发展。③1978~1990年,根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城市建设的重点转向住宅建设,城市住宅以旧城改造为主,结合开发新区的发展策略,城市向外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北地区。④1990~2010年,根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指出城市建设的重点应有计划的逐步向外围城镇转移,集中建设河西新区,调整、改造旧城。⑤从2010年至今,随着2002年河西建设的正式启动,城市逐步推进“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战略,以河西新城为主城区,以东山新区、仙林新区和江北新区为三大副城区,大力加快南京城市建设。

1.2 青奥会会场规划布局

青奥会的宗旨是举办城市不应为青奥会新建任何场馆, 应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南京在申办2014年青奥会时,将比赛场馆设置在“奥体中心区”、“人文风景区”和“大学城场馆区”三大片区内(图1 ),三大片区呈现一主两副的模式,其中“奥体中心区”为主片区,其他两个片区为副片区。

奥体中心区: 由十运会主赛场、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南京市龙江体育馆等主要场馆设施组成,集中了全部15个比赛场馆中33%的场馆和全部26个比赛项目中55%的项目。青年奥运村(以下简称青奥村) 以及开、闭幕式场所都位于该区域。该区域以体育特色为主,充分展示奥林匹克文化。

人文风景区: 由玄武湖风景区、钟山风景名胜区、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金牛湖风景区四大风景区组成,集中了47%的比赛场馆和33%的比赛项目。该区域以城市人文自然风景为特色, 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大学城场馆区: 由南京江宁大学城地区的体育场馆设施组成,集中了20%的比赛场馆和12%的比赛项目。该区域与江宁大学城重合,影响力可覆盖15所高校的20万在校师生,让广大青年师生有机会直接感受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

2 青奥会促进南京城市空间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事件对城市的空间、功能布局、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影响力,以及城市环境和城市更新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城市经营、策划等起到重大影响作用的大事件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契机和新的发展战略工具[2]。青奥会做为大事件,是南京迎来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将会留下不可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南京的高速发展。

图1 南京青奥会场馆布局规划

2.1 助推南京实现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根据《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年),南京城市发展定位是“国家历史文化发展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南京作为国家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应充分借助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这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充分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南京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同时,应充分发挥作为长三角西端中心城市的枢纽作用,以紧密联系的南京都市圈为基础,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建设国家重要区域中心城市。

然而,自2000年以来,虽然南京的经济总量持续不断增长,但与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先进城市和省内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苏州、无锡相比,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南京的区域地位相对下降,其重要原因是随着长江上一系列过江通道的建设,南京这个曾经是华东地区唯一过江通道的交通枢纽相对重要性下降,以及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向沿海和环渤海地区转移,南京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在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布局中,以天津滨海新区为窗口的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成为国家新的增长点,成都、重庆、武汉、长株潭地区成为国家新的综合改革实验区,省内的沿海开发战略、西部的安徽皖江城市带规划的实施,将会吸引更多的发展要素,对南京加快发展形成更大的压力。

因此,青奥会作为南京乃至全省的重大事件,定将引起上级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将给南京带来重大的改变。在一个格局重塑、此消彼长的关键时期,南京要抓住举办青奥会的重要机遇,借助青奥会这个“核动力”,独特的资源和交通优势以及有利的外部政策环境,集中力量建设城市交通,发展城市经济,弘扬城市文化,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形象,使南京成为真正的国家重要区域中心城市。

2.2 加快城市空间更新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载体,城市发展中的各类重大事件往往成为城市空间成长的重要组织力量,重大事件的发生或展开也往往成为促进或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拐点和节点[3]。南京市为了迎接青奥会,进行了包括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拆除重建在内的城市更新活动,使比赛场馆、接待设施、市政工程、交通通信工程得以集中建设和完善,加快了城市空间更新。

在城市建设方面,主要对城市中心主要街道,如鼓楼区上海路、云南路等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市街道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在城市道路方面,南京将投资16亿元继续整治老城范围内的主干道,重要次干道;老城及绕城公路间的进出城快速干道,共计“十纵十横六射”;对1 200条未达标街巷,进行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牙以及配套设施的整治。通过路网整治,提高道路品质,缓解交通压力。

图2 南京“一城三区”示意图

2.3 优化城市形态与城市结构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年)指出,根据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的都市区格局,按照功能引领、统筹协调、聚焦突破、中心提升、南拓北进的思路,坚持“三集中一疏散”方针,深入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继续推进“一城三区”(图2)建设,加快形成“五个中心”。因此,青奥会的场馆分布与南京市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相一致。利用青奥会的效应强化河西新城作为主城的地位,同时加快东山新区、仙林新区以及江北新区的发展步伐。

南京青奥会比赛场馆主要设置在“奥体中心区”、“人文风景区”和“大学城场馆区”三大片区内,这对加快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城市发展框架。

在城市中心区,场馆的布局很好地协调了城市的功能布局特点和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河西新城部分要加快中部功能的完善和中心功能提升,有序推进南部地区开发建设。而作为南京青奥会主场馆的奥体中心区,不仅能够承担主要的奥运体育赛事,而且能够带动城区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青奥体育公园选址于浦口新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浦口地区的发展,激活浦口地区的功能,实现浦口地区的现代化,彻底贯彻实施“拥江发展”、“跨江发展”的战略部署。

东部主城内明城墙以东、京沪铁路以南的部分,要以钟山风景区为主体,促进文化教育、高品质住区和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而青奥会“人文风景区”场馆的规划选址不仅依托玄武湖、钟山风景区以及金牛湖等城市主要旅游景点,有效地利用赛事所需资源,同时加快人文绿都的建设,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规划指出,南部地区要重点打造教科研发、高新产业和物流产业基地,重点加快南站和禄口机场之间的城镇发展轴建设。而南部地区规划了“大学场馆区”,青奥会场馆与大学城的体育馆结合,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场馆的后续利用,而且将加大附近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城市向东南方向发展。

总之,青奥会的场馆规划选址合理引导了城市的空间发展,优化城市形态,完善城市结构,为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

3 结语

城市事件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其影响力涵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及城市建设等方面,其中,城市事件对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结构布局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尤为显著[4]。从申办伊始,青奥会就是与南京城市发展相结合的一项战略举措,以此为契机,南京充分利用和发挥青奥会这一重大城市事件对城市发展“助推器”的作用,将各种城市发展的战略举措和部署纳入到青奥会的筹办行动当中,积极引导和实现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形象和景观。南京借助青奥会这一重大赛事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通过加快城市建设,拉开空间布局框架,实现了空间发展战略。通过加快新城区建设以减轻老城压力,容纳城市和区域新的职能,实现城市功能和空间的优化升级。场馆和城市大型设施的建设不但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多中心的布局。青奥会的实施将会全面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综合环境,优化城市形象。同时,青奥会的规划在开始就把赛时建设和赛后利用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并考虑城市的持续发展,让青奥会这一偶发性的重大赛事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长效动力。

[1]库瑞. 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综述[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6-58.

[2]吴志强,干靓. 世博会选址与城市空间发展[J]. 城市规划学刊,2005,(04):10-15.

[3]王玉,田国行. 农运会规划建设与南阳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研究[J]. 华中建筑,2012,(02):95-99.

[4]崔宁. 重大城市事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7.

猜你喜欢
青奥会场馆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南京大闯关
场馆风采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青奥会对中小学运动会改革的启示研究
南京、南京
江苏省青少年学生对南京青奥会的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