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必修拓展课程开发的几对关系

2014-05-26 22:26沈毓春
关键词:可读性纲要教科书

沈毓春

随着浙江省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开发与实施选修课程成为热门话题。在开发思想政治选修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组织全市优秀师资力量开发了必修拓展课程——《生活与伦理》,编写了该课程的“课程纲要”和教科书,供高中学校开设相关选修课使用,并组织了相关教研活动——由编写者开课、与会者共同研讨该必修拓展课程应具有的课堂教学特征。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识到,思想政治必修拓展课程的开发只有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才能取得实效、达成目标。

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课程内容及其实施形式的多少,决定了学生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后劲的强弱。因此,大力发展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必要的补充。

我们知道,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开设的基础性课程,涵盖了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等要求,旨在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提高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并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具体讲,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了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了生活与哲学模块,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四个必修模块从内容到要求面向全体高中学生,是普遍的要求。然而,学生是多样的,学生的价值取向、智能水平等各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必修的基础上对课程加以拓展,开发和开设必修拓展课程,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开发知识拓展课程,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四个必修模块,运用集体的智慧,对必修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形成必修拓展课程。

我们对《生活与伦理》课程的开发,正是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适应了高中学生“成人的需要”“成为公民的需要”。如《经济生活》中的“正确消费观”“新时代劳动者”“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权利与义务”,《文化生活》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生活与哲学》中的“全面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都是《生活与伦理》“二次开发”的必修课程基础。

二、教育功能与学生兴趣的关系

以正确的思想引领学生,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这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和担当。这种引领从学科的课程设置而言,包括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思想政治课,从课程名称来看,其基本定位应该在“思想”“政治”两个名词的框架之内。“思想”一词指明了高中思想政治课首先应定位于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在继承人类道德文明的基础上自觉地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当代中国的国家性质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必须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一词表明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功能还包括对人类“政治文明”的传承,帮助受教育者在继承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社会政治实践活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法律观念教育、人生哲理教育、政治理念教育、经济意识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的任务,具有政治思想教育功能和育人导向功能。由于如今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中的道德品质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亟须开发必修拓展课程就成为必要的拓展和补充。

知识拓展课程的开发还应考虑学生的爱好、兴趣、需要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当今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对高中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影响。据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段涯飞调查,一方面,思想政治课已经成为高中生不喜欢课程的“首选”; 另一方面,多数高中生却又很关心社会政治。如何解释这种“错位”现象,处理这对矛盾呢?笔者以为,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需求,从生活逻辑出发,结合相应的理论逻辑,开展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应该是根本的出路。

高中生正处在抽象思维发展成熟和道德伦理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高中生大致上处于从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向后习俗水平发展的环节,大多已从好孩子定向进入法律与秩序定向阶段,并将走向社会契约定向乃至普遍理论原则与良心定向阶段。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这些重要特点,决定了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需要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我们开发的必修拓展课程——《生活与伦理》,就是从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专题的形式,选取贴近中学生的一些生活领域中涵盖了家庭生活、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由科技的发展而生成和变化的网络、环境、医学等内容的伦理问题,最后回归到学生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品德、德性的培育。共设六个专题,每一专题既讲基本道理以及有关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又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道德意识和践行道德规范,还有针对性地讲述了有关的传统美德,有意识地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通过青少年一代的努力得以继承和弘扬。由于该课程较好地处理了教育功能和学生兴趣的关系,在一些学校的实施中,学生的选课率较高(详见表1)。

表1

三、“课程纲要”与教科书编写的关系

“课程纲要”是指以纲要的形式呈现的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从广义来说,大到国家课程方案,小到教师编写的教案或活动计划,都是课程纲要。从狭义来讲,“课程纲要”是一份包含了各种课程元素的某门学程的大纲或计划书,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是对教学有指导性的文件。本文讲的“课程纲要”限于狭义。

教科书是指编写者依据“课程纲要”撰写的教学用书,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科书的编写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教科书的编写要考虑到学科特点和科学性、思想性,考虑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活动设计、编写体例等,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尤其要处理好教科书与“课程纲要”的关系。

一方面,“课程纲要”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教科书的编写要严格遵循“课程纲要”的要求。“课程纲要”是进行学科教学的标准,也是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性文件。“课程纲要”明确阐述了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并提出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总体目标,对总体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要求,并对课程的总课时以及教学进度作了规定或建议。因此,教科书编写者要认真研究“课程纲要”,领会其基本精神,体现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准确地实现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体目标。

另一方面,教科书是“课程纲要”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和主要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工具。教科书通过观点的阐述、情景材料的选择和设置,具体展开课程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演示了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等。当然,“课程纲要”中涉及的课程的评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一些内容,在教科书中并没有得到直接的反映。所以,教科书反映的往往只是“课程纲要”的某些方面的内容,并不是“课程纲要”的全部内容。

作为教科书,我们编写的《生活与伦理》,从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到内容安排,从课程总目标到内容目标,从课程的逻辑起点到课程的落脚点,从课程内容(设计了六大专题)到典型材料的选择和设置,从内容安排到教科书的体例结构等,都严格按照本课程的“课程纲要”要求而编写。具体地说,本课程“课程纲要”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是:“知道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经济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理性地看待和分析当代社会新出现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冲突,提高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践行的能力,培育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品德、德性,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相适应的高尚的品德、德行。为了达成课程总目标,《生活与伦理》安排了六大专题——家庭生活中的伦理、公共生活中的伦理、职业生活中的伦理、科技生活中的伦理、明荣知耻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每一专题又安排了三块内容——一般伦理要求、中华传统美德、中学生践行伦理要求以及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要求。

四、教科书科学性、可读性、可教性的关系

教科书是学科专家、课程专家和编者集体智慧的结晶,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其科学性毋庸置疑,可读性和可教性也是做得比较到位的。知识拓展课程的开发者是一线教师,编写的教科书和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教科书”相比有其特殊性,需要处理好教科书的科学性、可读性、可教性的关系。

1. 强调科学性

教科书的科学性是教科书编写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编写者专业精神的一种体现,必须予以强调。

教科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概念、原理、定义和论点等内容的叙述、论证清楚、确切,历史事实、任务以及图表、数据、公式、符号、单位、专业术语和参考文献要准确、前后一致等。另一方面,教科书的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确保概念、定义、论点正确,论据、论证充分,实验材料、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可靠等。

为了达成教科书的科学性,在教科书的编写上一般要做到:教科书的内容安排应具有很强的连贯性、逻辑性,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识的发展规律。

《生活与伦理》教科书的编写中,为了达成科学性,我们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1)考虑到编写者是一线中学教师,要求编写者在动笔之前至少阅读三本相关的伦理学专著,并涉猎高校教师有关伦理学的讲座资料,以增加伦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2)反复推敲教材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先从距学生最近的家庭生活着手,再逐步走向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经济生活、科技生活,最后落脚于提高自身伦理道德素养。这样安排,内容连贯,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事例、数据反复核对,使其切实体现典型性、特殊性。(4)概念、原理、定义等以《伦理学大词典》为标准,并由学科专家、教学专家进行指导、把关。

2. 突出可读性

所谓可读性,百度百科的释义:为书报杂志或文章内容吸引人的程度和读物所具有的阅读和欣赏的价值。具体到教科书,可读性通常指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文本品质。知识拓展课程的教科书更需要突出可读性。

笔者认为,教科书的可读性具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鲜明,图文并茂,事例交融;二是教科书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强的逻辑层次。教科书是否具有可读性,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使用,尤其是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和自主选择。因此,我们在《生活与伦理》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十分重视突出教科书的可读性。(1)强调语言表达准确、生动、鲜明,使用通俗的语言清楚、简练地表述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2)重视逻辑结构,采用专题—框—目的逻辑结构,并关注框与框、框与目、目与目之间的逻辑性。以达成深度可读性。(3)选择呈现方式:情景—分析—践行。(4)图文并茂,事例交融。(5)专业排版、印刷做到整体的和谐性,在教科书中通过变换各种字体样式或者增加底色的方式以突出各级标题、小结、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关注可教性

教科书的可教性,事关施教者的积极性,进而与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指数相关联,编写知识拓展课程教科书应予以重视。

教科书的可教性与可读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辩证处理。教科书可读性强,其语言简练、图文并茂等特色,又可能引起可教性的缺失;反之,教科书可教性强,虽然容易产生学生阅读困难的可读性差的缺陷,但其表达深奥、说明收敛、材料简单等特点,却又给教师的施教留下了很大空间。因此,教科书编写在突出可读性的同时,也要关注教科书的可教性,以给教师的发挥留下足够的余地。教科书的可教性一般可以通过教科书编写中的课程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渗透等方式来强化,也可以通过增强章节等之间的内在逻辑性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多设置一些探究问题甚至两难问题来达成。教科书中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情景素材(包括文字、图片、漫画等),也是提高教科书可教性的途径之一。

我们在《生活与伦理》的编写过程中就很重视教科书的可教性。(1)重视逻辑结构,采用专题——框——目的逻辑结构,并关注框与框、框与目、目与目之间的逻辑性,为教师的施教留下足够的挖掘空间。(2)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分,论述分层次,为教师教学创造了便利的条件。(3)引用事例材料内涵丰富,以提供可挖掘的充分空间。(4)在“课程纲要”中提供教学建议,正确引导。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问题,甚至是阻力。但困难再大也比不上我们的决心大,只要我们坚持再坚持,完善再完善,就一定能开辟出一条课程改革、创新的宽阔大道,取得丰硕成果。

猜你喜欢
可读性纲要教科书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可读性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对增强吸引力可读性引导力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提高党报可读性的几点看法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