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前期上层女子与政治

2014-05-25 03:24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太宗皇后政治

任 佳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天津300387)

唐朝前期,上层女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政治管理。例如组建军队有力地支持了父兄成就大业的平阳公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直接掌握了国家最高政治权力,虽然一直为部分正统史家所不齿,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统治者。类似的例子在唐前期不胜枚举,这种特殊的历史现象非常值得探讨,不仅有力地打击了“中国古代女子地位一直低下的”的传统观点,而且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唐朝前期的历史。

一、唐朝前期上层女子参政特点

不可否认,女性参与政治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并不少见,汉代吕后,北魏萧太后,清末的慈禧太后等人都曾在中国古代的政治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然而唐朝女政治家的数量及产生的影响却是任何一个朝代都难以匹敌的。通过分析总结,唐代前期女子参政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个人能力较强,是辅佐男性统治者建功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后宫嫔妃、公主等很早就参与到唐代政权建立和巩固的政治活动中,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平阳公主就曾在唐政权建立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公主掠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没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者甚众,得兵七万人……时公主引精兵万余与太宗军会于渭北,与绍各置幕府,俱围京城,营中号曰‘娘子军’。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于他主”。[1]1562通过她的三次行动,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较高的组织和应变能力及唐高祖对其的信任。另一位典型代表长孙皇后在唐太宗创业之初,就参与了政治活动。“武德元年,册为秦王妃。时太宗功业既高,隐太子猜忌滋甚。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1]1459从中可以看出,长孙皇后所起到的安抚民心和稳定后方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唐太宗成就大业。太宗即位后,她虽然从未真正做出决策,并以一种远离朝政的姿态出现,唐太宗曾与其商量赏罚之事,她回答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1]1459在皇帝坚持让她发表意见的时候,她“竟之不答”。然而,她又经常以一个劝谏者的身份出现,在知道唐太宗被魏征的劝谏激怒,非常生气,决定惩治魏征的事情后,劝解唐太宗:

“尝闻陛下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蒙礼待,情义深重,每言必侯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为之说难,东方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耳而有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急务,纳之则俗宁,杜之则乱政,诚愿陛下详知之,则天下幸甚。”[1]1459

之后,长孙皇后又派人送了五百匹帛给魏征。长孙皇后的做法一方面使魏征远离灾难,更为重要的是她为唐太宗留下了一位忠臣,为太宗的政治管理保留了人才。正如她以自己的方式使太宗重用魏征一样,还阻止了太宗许多不适宜的打算,深得太宗赏识,以致其逝后多年,太宗览其所著《女则》仍动情地说:“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我岂不达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今不复闻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1]1461

(二)参政时间较长,权利较大,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力

武则天和太平公主当政时表现的最为明显。虽然武则天亲自执政时间只有690年到705年16年的时间,然而她从655年成为皇后就开始了与唐高宗共治状态,因此其实际执政时间长达50年。其女儿太平公主则先后参与了多次政变,凭借其出色的政治才能享受了无上的荣光:“神龙元年,预诛张易之谋有功,进号镇国太平公主,相王加号安国相王,并实封通前五千户,赏赐不可胜计…公主日益豪横,进达朝士,多至大官,词人后进造其门者,或有贫窘,则遗之金帛,士亦翕然称之”。[1]3224因而“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所言皆听。荐人或骤历清职,或至南北衙将相,权移人主。军国大政,事必参决,如不朝谒,则宰臣就第议其可否”。[1]3225

(三)具有远大的民族情怀,鲜以个人利益为先

她们参与政治生活以国家利益为先,为唐前期的辉煌做出了重大贡献,与他朝女子以获得特权来达到扶植本家族势力为目的的参政有很大的不同。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是辅佐太宗即位的功臣,得到太宗的重用是理所当然。然而,当太宗准备让他主持朝政的时候,长孙皇后坚持说不可,每每趁空上奏说:自己已经是皇后,尊贵无比,实在不愿让其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并以汉朝吕后,霍家扰乱朝纲为例去劝谏太宗,从中可以看出长孙皇后确以国家为重,与吕后等危害国家的人有天壤之别,着实让人钦佩。

二、唐前期女子参与政治的原因

(一)唐代社会环境较为宽松,女子拥有较多权利与自由

唐朝前期受少数民族风气影响,女子拥有许多方面的自由和权利,如婚姻自由。《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李林甫有女六人,各有姿色,雨露之家,求之不允。林甫廷事壁间,开一橫窗,饰以绛紗,常日使六女戏于窗下,每有贵族子弟入谒,林甫即令诸女子窗下选可意者事之。”[2]28此外,唐代女子还有经济自由。据《新唐书》记载,太平公主政变失败后,“簿其田赀,瑰宝若山,督子贷。凡三年不能尽”[3]2969,从中可见唐朝女性在经济方面所具备的活动资本,拥有为自己积累财富的机会。

另外,从表1可看出唐前期王妃皇后多来源于胡族,传统礼教对其影响不大。李唐王室中大多数有胡人血统,因而对于王室妇女限制较少。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唐源流出於夷狄,故关门失礼之事不以为異。[4]183

表1 唐前期皇后出身一览表

女子再嫁的事例非常多。据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统计,唐朝“公主再嫁者达二十三人,高祖女四,太宗女六,中宗女二,睿宗女二,元宗即玄宗女八,肃宗女一。三嫁者四人,高宗女一,元宗女一,肃宗女一,中宗女一[5]118。

著名史学家向达先生就曾对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包容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高度评价: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惟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太宗雄才大略,固不囿于琐微,而波斯毬之盛行于唐代,太宗即与有力焉。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升平,而玄宗以声色犬马为羁糜诸王之策,重以蕃将大盛,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6]42这种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使人们的思想都较为宽容与大气,对于一些社会现象具有非常大的包容性和理解性。

此外唐朝前期社会流动性较大,使人们的思想较为活跃和宽容,主要表现在当时寒族地位的上升,并在社会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表2所列举事项可以看出,在唐朝前期,自东汉以来的门阀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相反拥有才干的寒族知识分子往往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学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表2 科举占宰相人数比重[7]

寒士参政一方面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在之前几乎处于相似政治地位的上层女子,这种较大的社会变动无疑也赋予了她们参与政治的机遇。

(二)唐前期的律令也从多种角度保护了女子的自由

1.保护妇女婚姻自由和再嫁权利,改变原有婚姻观。贞观元年,唐太宗颁布“劝勉民间嫁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婿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靖令其好合”[8]54,打破了寡妇不许再嫁的束缚。妇女婚姻观的转变赋予了女性最基本的权利,是她们争取其他权利的基础。

2.保护女子的财产权。在唐朝,不管是否结婚女子都有一定的财产继承权。据《唐令拾遗·户令》记载:“诸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兄弟亡者,子承父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其未娶妻者,别与聘财,姑姊妹在室者,减男聘财之半。寡妻无男者,承夫分,若夫兄弟皆亡,同一子之分”。[9]155作为特权阶层的上层女子拥有更加有利的经济地位。首先她们可以像官员一样接受俸禄和分封。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皇姑为大长公主,姊妹为长公主,女为公主,皆一品。皇太子女为郡主,从一品。亲王女为县主,从二品。……皇后、诸王、公主食邑,皆有课户。名山、大川,皆不以封”[3]782。在很多时候,凭借皇帝的宠幸和个人实力的女性往往会获得几倍甚至于几百倍的家财,长宁公主为唐中宗所宠爱,其府第“右属都城,左頫大道,作三重楼以冯观,筑山浚池,帝及后数临,置酒赋诗,又并坊西隙地广鞠场”。[3]2971拥有巨大的资产,一方面提高了她们在夫家的地位,另一方面也为她们参与政治提供了资本。

通过上述情况可知,唐朝前期赋予女性一个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被赋有权利的上层女子,可以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实力和魅力参与政治和经济生活当中,而不用过多考虑来自社会道德的压力。

三、唐前期上层女子个人具有较高的素养和政治敏感度

(一)唐朝前期上层女子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据两唐书记载:“高祖太穆顺圣皇后窦氏,读女诫,列传等传,一过辄不忘,武帝爱之,养宫中,异它甥;又传其‘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辨也’”[3]2844“‘太宗贤妃徐氏,名惠,右散骑常侍坚之姑也。生五月而能言,四岁诵《论语》《毛诗》,八岁号属文试拟《楚辞》’,云‘山中不可以久留’,词甚典美。自此遍涉经史,手不释卷[1]1461”。

那么,她们何以拥有如此高的学识呢?事实上,这与李唐王室重视女子教育有非常大的关系。

1.唐朝一建国就设置宫教博士负责宫内的书、算、众艺。正如百官志所记载:“初,内文学馆隶中书省,以儒学者一人为学士,掌教宫人。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习艺馆,又改曰万林内教坊,有内教博士十八人,经学五人,史、子、集缀三人,楷书二人。庄老、太一、篆书、律令、吟咏、飞白书、算、棋各一人。开元末,馆废,以内教博士以下隶内侍省,中官为之。”[3]782

2.最高统治者赏识有才识的人,刺激了其他人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宋氏姐妹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史载宋氏姐妹被“德宗召入禁中,试文章,并问经史大谊,帝咨美,悉留宫中。帝能诗,每与侍臣庚和,五人者皆预,凡进预,未尝不蒙赏。又高其风操,不以妾侍命之,呼学士”,之后,宋氏姐妹也是顺风顺水得到礼遇。“元和末,若莘卒,赠河内郡君。自贞元七年,密禁图籍,诏若莘总领,穆宗以若昭尤通练,拜尚宫,嗣若莘所职。历宪、穆、敬三朝,皆呼先生,后妃与诸王、主率以师礼见之。宝历初卒,赠梁国夫人,以卤薄葬。”[3]2870

唐朝前期上层女子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为她们辨别是非,参政议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参政的意识较为强烈,有意识地为自己参政创造条件

由于上层女子特殊的社会地位,更容易接触到政治核心业务,因而很多人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为日后更好地参与政治做准备。太平公主往往不惜重金资助家庭贫困的世子,使他们在获得权力后死心塌地地辅佐太平公主。据史书载:“时宰相七人,五出主门下。左羽林大将军常云楷,知羽林大将军李慈皆私谒主。”[3]2844这是太平公主得以参与多次政变并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政治地位的重要保障。另外,她们甚至积极塑造良好的形象,为自己寻求舆论支持。武则天先后以《天授圣图》《大云经》等诗书为自己参政寻求缘由,更为重要的是她十分注意百姓的力量,曾颁布了《建言十二事》,暂不论其实施状况如何,就其内容而言,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在改善社会风气,缓和阶级矛盾方面做出的努力,这必然会在百姓中塑造一个爱民的形象,从而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1]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6]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7]孙玉荣.唐代妇女地位的变迁[D].兰州大学,2007.

[8]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仁井田升.唐令拾遗[M].栗劲,译,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太宗皇后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绚丽多彩的宝石皇后
“政治不纯”
肱骨良臣魏玄成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遇皇后
为什么皇后镇被称为“冒险之都”?
太宗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