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波,叶浩生
(1.安阳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2.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成就目标理论是心理学家运用社会认知理论的原理研究个体在成就情境中的动机和行为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Dweck和Diener研究发现,不同儿童在面对学业失败时可能表现出无助和求精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模式,其根源在于儿童所持成就目标定向不同,无助反应模式的儿童使用了成绩目标定向,而求精反应模式的儿童使用了掌握目标定向〔1〕。成就目标理论研究自此拉开了帷幕。该理论的提出克服了早期学者将认知和动机进行分别考察的局限性,使其成为动机研究领域的前沿性课题。时至今日,经过30余年的发展,该理论已成为一种影响较大的心理学理论。成就目标理论的应用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成就目标定向与学生知识学习的关系上,其中最为集中的是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习策略的影响〔2〕。而最近几年,在国外的一些前沿性研究中,成就目标定向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成为本领域的一个新热点。一些研究指出,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知识学习和社会性发展并无本质差异〔3〕,因此,过去和知识学习相依存的成就目标理论被推广到了社会性发展领域。
同伴关系在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概念,同伴接纳程度和友谊是同伴关系的两个重要层面〔4〕。其中,友谊是指发生在两个个体之间具有亲密感情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同伴关系〔5〕。而友谊质量反映的是友谊关系的状态,既是友谊的特征,又是对友谊的评价。友谊质量作为人际关系状况的重要指标,在个体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Larsen等人研究发现,较高友谊质量能够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个体短期和长期的社会适应;相反,友谊质量低的个体,容易出现社会适应困难,品行不良以及各种行为问题〔6〕。Mathur认为,倘若要衡量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简单且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就是对其友谊质量进行测量和评价〔7〕。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友谊质量堪忧,社会支持状况日益恶化〔8〕,这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深入研究并着实提高大学生友谊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现实需要。
针对成就目标理论的新热点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本研究拟对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和友谊质量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对成就目标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做出贡献,同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成就目标定向这一概念由 Dweck、Nicholls、Ames等学者首先提出,并迅速展开了研究。众学者对成就目标定向的定义莫衷一是,Kaplan和Maehr认为,成就目标定向是有关能力活动目的的理论〔9〕;Elliott和Dweck将成就目标定向定义为“对认知过程的计划,具有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的结果”〔10〕;Ames和 Archer将其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11〕;Pintrich则将其概括为“关于个体追求成就任务的理由和目的的认知表征,它反映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普遍取向,是一个有关目的、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有组织的信念系统”〔12〕。目前,多数学者较为赞同如下定义:成就目标定向是个体对于完成某项成就任务的原因和结果的知觉,反映的是个体通过完成该成就任务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的认知表征〔3〕。
关于成就目标定向的结构模型,学者们的研究是逐步深入并不断演化的,具体来说,已经由最初的二维结构模型演化为现在的三维结构模型和四维结构模型。
二维结构模型最早由Dweck等人提出,他们将成就目标定向分为掌握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具体来说,他们将掌握目标定向界定为“学生对发展能力感兴趣,将学习本身视为终极目标,他们倾向于努力学习,选择挑战性的任务和面临困难时具有坚持性”,将成绩目标定向界定为“学生对证实能力感兴趣,将学习视为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他们倾向于关注成绩、分数和超过他人,想做最好的学生”〔13〕。
之后,Elliot等人提出了成就目标定向的三维结构模型,在保留原有“掌握目标定向”的前提下,将成绩目标定向再分成两类: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14〕。尽管两种成绩目标定向都关注自身表现的结果,但前者关注的是展示自身能力并从他人那里得到肯定性评价,而后者则着力于不暴露自己的不足以避免得到否定性评价。
最近,Elliot和Harackiewicz在三维结构模型基础上,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四维结构模型,他们将掌握目标也分为接近和回避两种定向〔15〕。目前,该模型尚处于理论构想阶段,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友谊是心理学中一个研究历史较长的课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形式,均为友谊的形式,包括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施恩者与受恩者之间、兄弟之间等〔16〕。Fehr认为,友谊是“自愿的、个人的关系,通常能够提供亲密和帮助,双方互相喜欢并寻求彼此的相伴”〔17〕。我国学者陈建文和黄希庭认为,友谊是发生在两个个体之间具有亲密感情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同伴关系,是个体一对一的相互作用过程〔5〕。可见,人们在界定友谊概念的外延时存在很大差异。此外,Bukowski等人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友谊层次模型〔18〕。他们认为,友谊包含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否拥有友谊;第二,友谊范围;第三,友谊质量。今天,学者们普遍认为,友谊质量是心理学界研究友谊关系的主要内容,是评价人际关系优劣的最重要指标。
时至今日,关于友谊质量尚未形成统一定义。Laursen和Hoza认为,友谊质量是指朋友之间提供的支持、陪伴或冲突水平〔19〕。Bukowski,Newcomb和Hartup认为,友谊质量是指友谊的基本特征或性质〔20〕。Mrug、Hoza 和 Bukowski则认为,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自愿建立的、以信任为基础的、具有亲密感情的、较为持久的双向关系〔21〕。目前,心理学界对上述第三种定义更为认可。
至于成就目标定向与友谊质量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知识学习和社会交往之间没有截然的不同〔22〕。传统上,人们一般认为学生的学习定向和社会定向是相冲突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假设并不成立,在很多研究中,学生良好的社交状况促进了其知识的学习〔23〕。故此,不少研究者提出,人们完全可以使用产生于知识学习领域的成就目标理论来研究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指标——友谊质量〔24〕。
在择友标准方面,研究表明,成绩目标定向者更加追求交往对象的身份特征,其友谊有着显而易见的社会性目的,常常“为交友而交友”,他们尤为重视自身在所属群体中的地位和声望〔25〕。相反,掌握目标定向者更加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他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有着相同兴趣和爱好的朋友,友谊更多的是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形成而非人为促成〔3〕。
在友谊功能方面,有学者认为,对于成绩目标定向的学生而言,友谊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往往能够提升他们在所属群体中的地位和声望;但是,友谊对于克服其人格特征中的弱点则帮助不大〔26〕,这是因为,成绩目标定向者关心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不同之处以及朋友对自己的评价,这将使他们不愿暴露自己的弱点和缺陷。相比之下,掌握目标定向者更关心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很少考虑暴露自己的人格弱点将要付出的代价,甚至更喜欢和朋友谈论自身的人格弱点〔27〕。故此,掌握目标定向者的友谊更有益于其人格的完善。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成就目标理论来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指标——友谊质量,是既考虑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又与国外同类研究相衔接,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南京市多所高校学生共834人,其中男生270人,女生564人。被试在各年级分布状况:大一248人,平均年龄为19.27岁;大二260人,平均年龄为20.36岁;大三195人,平均年龄为21.42岁;大四131人,平均年龄22.35岁。
1.成就目标定向的研究工具
成就目标定向三维结构模型是目前颇为成熟且广为使用的结构模型,四维结构模型虽然更为新颖,但当前尚处于理论构想阶段〔28〕,故我们选用了三维结构模型。
采用的“成就目标定向问卷”是在石雷山等人(2012)编制的成就目标定向问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29〕。原问卷由20个项目构成,采用利克特5点记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作“1”到“5”。该问卷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掌握目标定向、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我们首先进行了小范围(样本容量200)预测,然后对预测数据高分组与低分组进行比较与检验,删除了3个不符合心理测量标准的项目。经分析,修订后问卷的各因子及整个问卷的 α系数分别为0.84、0.87、0.86、0.81,分半信度为 0.84,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为:χ2/df=5.25(df=199),RMSEA=0.07,NFI=0.99,RFI=0.95,IFI=0.96,CFI=0.93。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问卷符合心理测量标准。
2.友谊质量的研究工具
采用的“友谊质量问卷”是在Parker和Asher编制的FQQ问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30〕。原问卷由40个项目构成,采用利克特5点记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作“1”到“5”。与“成就目标定向问卷”类似,我们首先进行了小范围(样本容量200)预测,经过对预测数据高分组与低分组的比较与检验,删除了7个不符合心理测量标准的项目。修订后,问卷共包含33个项目,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情感亲密性、帮助与支持、交往与娱乐以及友伴冲突。经分析,修订后问卷各因子及整个问卷的 α 系数分别为:0.82、0.73、0.84、0.86、0.79,分半信度为0.88,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为:χ2/df=5.56(df=199),RMSEA=0.04,NFI=0.84,RFI=0.86,IFI=0.89,CFI=0.9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问卷符合心理测量标准。
主试为事先经过严格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征得任课教师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团体施测。主试当众朗读指导语,被试独立完成问卷,被试如遇不理解之处可向主试提问。施测进行了约20分钟。
数据处理采用了SPSS17.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使用到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线性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
对被试的成就目标定向与友谊质量采用二元变量线性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掌握目标定向与情感亲密性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帮助与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交往与娱乐呈显著正相关(P<0.01);成绩接近目标定向与帮助与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交往与娱乐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友伴冲突呈显著正相关(P<0.001);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与情感亲密性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友伴冲突呈显著正相关(P<0.01)。
表1 成就目标定向与友谊质量相关分析结果
成就目标定向是我们考察的中心变量,为了进一步探讨它与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构建这些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我们以三种成就目标定向为自变量,以友谊质量的四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四个因变量都能够和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1)以掌握目标定向、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为自变量,分别用X1,X2,X3表示,以情感亲密性为因变量(用Y表示),采用全部纳入法做多元回归,得到标准化回归方程:
三个自变量共解释因变量变异的28%,方程经检验在0.000水平上显著。
(2)以掌握目标定向、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为自变量,分别用X1,X2,X3表示,以帮助与支持为因变量(用Y表示),采用全部纳入法做多元回归,得到标准化回归方程:
三个自变量共解释因变量变异的42%,方程经检验在0.000水平上显著。
(3)以掌握目标定向、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为自变量,分别用X1,X2,X3表示,以交往与娱乐为因变量(用Y表示),采用全部纳入法做多元回归,得到标准化回归方程:
三个自变量共解释因变量变异的46%,方程经检验在0.000水平上显著。
(4)以掌握目标定向、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为自变量,分别用X1,X2,X3表示,以友伴冲突为因变量(用Y表示),采用全部纳入法做多元回归,得到标准化回归方程:
三个自变量共解释因变量变异的39%,方程经检验在0.000水平上显著。
(1)掌握目标定向与友谊质量的情感亲密性、帮助与支持、交往与娱乐三个维度(积极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友伴冲突维度(消极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这说明掌握目标定向的学生拥有较多社会适应性的特征,该目标定向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有益的。过去一般认为掌握目标定向是积极的和适应性的目标定向〔31〕,本研究支持了该结论。
(2)成绩接近目标定向除了与情感亲密性维度不存在明显相关外,与友谊质量的其他三个维度都存在显著正相关。传统的成就目标理论认为,成绩接近目标定向是消极的、非适应性的目标定向〔31〕,在此本研究并不完全支持这一结论。从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成绩接近目标定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学生在帮助与支持、交往与娱乐这两个积极维度上得分较高;另一方面,他们在友伴冲突这一消极维度上得分也较高,这说明了他们友谊关系的矛盾性。我们对此的解释是,由于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学生非常注重人我之间的对比,容易心态浮躁和急功近利,不太能够包容他人的缺点和过错,友伴冲突就容易产生;另外,这类学生又不愿失去朋友,因为失去朋友本身就是人际交往能力低下的表现〔26〕,于是他们往往尽力维持那些主观满意度较低的友谊,这就是他们在帮助与支持、交往与娱乐上有着较高得分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尽管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学生的友谊质量总分不算低,但事实上其友谊质量较低。
(3)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得分与友伴冲突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与学生较差的社会适应性相联系,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不利的。这是因为,成绩回避目标定向的学生对于生活各个方面(包括友谊)持消极、悲观和退缩的态度,他们往往不去努力获得积极事物,而是尽力避免消极事物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对待生活事件时,他们常常处于被动状态,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32〕,这就难免陷入负面情绪之中。总之,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不如意会导致他们友伴冲突增多,人际交往能力下降。过去人们一般认为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属于消极和非适应性的目标定向〔31〕,在此本研究支持了这一研究结论。
多元回归分析可反映多个自变量与单个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检验自变量的显著程度和比较它们作用的大小,进而以多个变量的变化解释和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因而本研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构了变量间的回归方程。
(1)掌握目标定向对情感亲密性具有明显的积极预测作用,成绩接近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则是情感亲密性的消极预测源。三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顺序依次为:掌握目标定向,成绩回避目标定向,成绩接近目标定向。这是不难理解的,众多研究者认为掌握目标定向具有适应性,掌握目标定向者的择友标准一般建立在对交往对象正确认知的基础之上〔33〕,注重彼此间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情感亲密性也就容易加深;另外两种目标定向者则经常在某种功利性目的的驱动下交友,交往深度难以如愿,亲密性也难以提高〔31〕。因此,掌握目标定向得分较高而另外两种目标定向得分较低的学生将会拥有较高的情感亲密性。
(2)三种目标定向对帮助与支持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三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顺序依次为:成绩接近目标定向,掌握目标定向,成绩回避目标定向。这与以往普遍的看法有出入,因为长期以来研究者都认为掌握目标定向才是最佳的。其实这种差异也在情理之中,掌握目标定向的学生与人交往时更加注重自身的真实感受,情感表露更加直白,有时会直言朋友的过错,难免被误解从而导致支持率下滑〔31〕;而成绩接近目标定向者在同伴交往中十分谨慎,尽量压抑对朋友的不满,不会直言其过,表面的和谐使其得到较高的帮助与支持分数〔26〕。成绩回避目标定向者得分最低,这与人们的一贯看法是吻合的。
(3)三种目标定向对交往与娱乐也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三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顺序依次为:掌握目标定向,成绩回避目标定向,成绩接近目标定向。这是因为掌握目标定向的学生更能够真实地与人交往,交往更加放松,带来的心理满意度更高〔27〕;成绩接近目标定向者把友谊看作达到目的的工具,交往时目的性过强,心理压力难以消除,主观满意度较低〔26〕;成绩回避目标定向者则把友谊视为对某种消极评价的逃避手段〔27〕,如避免窘境等,这将大大削弱他们享受友谊的过程。但不管怎样,三者都还是重视友谊的,故三种目标定向都能够正向影响其交往与娱乐得分。
(4)掌握目标定向是友伴冲突的消极预测源,成绩接近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则正向影响着友伴冲突。它们进入回归方程的顺序依次为:成绩回避目标定向,成绩接近目标定向,掌握目标定向。这意味着掌握目标定向学生对友伴冲突的化解更迅速、更有效,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学生的化解速度最缓慢。我们认为,掌握目标定向的学生面对友伴冲突时更能够将之视为平常事,能够对事不对人;另外两种目标定向者则往往对友伴冲突过于重视并不断加以强化,容易陷入长时间的苦恼和忧虑,甚至会因一次冲突而质疑友谊继续存在的必要性〔27〕。
(1)掌握目标定向与情感亲密性、帮助与支持、交往与娱乐均呈显著正相关。
(2)成绩接近目标定向与帮助与支持、交往与娱乐、友伴冲突均呈显著正相关。
(3)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与情感亲密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友伴冲突呈显著正相关。
(4)掌握目标定向学生的友谊质量最高,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学生的友谊质量次之,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学生的友谊质量最低。
〔1〕珀文.人格科学〔M〕.周 榕,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7-138.
〔2〕Howell,A.J.,Watson D.C.Procrastination:Associations withAchievementGoalOrientationandLearning Strategi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2007,43(1):167-178.
〔3〕Poondej C,Koul R,Sujivorakul C.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and the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acrossAcademicProgrammes〔J〕. Journal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2013,37(4):504-518.
〔4〕Bukowski W.,Newcomb A.,Hartup W..The Company They Keep:Friendship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8,38(6):449-464.
〔5〕陈建文,黄希庭.友谊关系与人格适应〔J〕.心理学动态,2000,8(3):61 -66.
〔6〕Larsen H,Branje J.T,Van der Valk I,Meeus WHJ.Friendship Quality as a Moderator between Perception of Interparental Conflicts and Maladjustment in Adolesc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7,31(6):549-558.
〔7〕Mathur R.Relations of Friends'Activities to Friendship Quality〔J〕.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2006,26(3):365-388.
〔8〕徐 伟,李朝旭,韩仁生.友谊的结构研究:一项对大学生友谊内隐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5):1096-1100.
〔9〕Kaplan A,Maehr M.Achievement Goals and Student Well-Being〔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9,24(4):330-358.
〔10〕Elliott E.S.,Dweck C.S.Goals:An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8,54(1):5-12.
〔11〕Ames C,Archer J.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Classroom:Students'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 Processe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8,80(3):260 -267.
〔12〕Pintrich P.An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Perspective on IssuesinMotivationTerminology,Theory,and Research〔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25(1):92-104.
〔13〕Dweck C.S.,Leggett E.L.A 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J〕.Psychological Review,1988,95(2):256-273.
〔14〕Elliot A.J.,Harackiewicz J.M.Approach and Avoidance Achievement Goals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A Mediational Analysi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3):461-475.
〔15〕ElliotA.J., Harackiewicz J.M.GoalSetting,Achievement Orientation,andIntrinsicMotivation:A Mediational Analysi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66(5):968-980.
〔16〕Connolly T.Friendship and Filial Piety:Relational Ethics in AristotleandEarlyConfucianism〔J〕. Journalof Chinese Philosophy,2012,39(1):71 -88.
〔17〕Fehr B.Intimacy Expectations in Same-sex Friendships:A PrototypeInteraction-patternMode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6(2):265 -284.
〔18〕Bukowski W.M.,Hoza B.,Boivin M.Popularity,Friendship,andEmotionalAdjustmentDuringEarly Adolescence〔J〕.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1993,46(60):23 -37.
〔19〕Laursen B,Hoza B.The Snowball Effect:Friendship Moderates Escalations in Depressed Affect among Avoidant andExcludedChildren〔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10,22(4):749-757.
〔20〕Bukowski W,Newcomb A,Hartup W.The Company They Keep:Friendship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M〕.Washington,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1998:186-198.
〔21〕Mrug B.,Hoza B.,Bukowski W.Choosing or Being Chosen by Aggressive-disrupted Peers:Do They Contribute ToChildren'sExternalizingandInternalizing Problems〔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4,32(3):53-65.
〔22〕Miezitis S., Kolesnikova J.ChangesinDrug Addicts'SocialProblem-solvingAbilitiesandGoal Achievement Orientations During Rehabilitation〔J〕.Balt J Psychol,2008,32(4):51 -68.
〔23〕Levy T.I.,Kaplan A., Assor A.Academic Goal Orientations,MultipleGoalProfiles,andFriendship IntimacyamongEarlyAdolescents〔J〕. Contemporary Education,2007,25(3):121-137.
〔24〕Boling M.W.,Barry C.M.,Kotchick B.A.,Lowry J.RelationsamongEarlyAdolescents'Parent-adolescent Attachment,Perceived Social Competence,and Friendship Quality〔J〕. Psychological Reports,2011,109(3):819-841.
〔25〕Anderman L,Anderman E.Social Predictors of Changes inStudents'AchievementGoalOrientations〔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1,25(1):21-37.
〔26〕LevyI, Kaplan A, Patrick H.EarlyAdolescents'Achievement Goals,Social Status,and Attitudes Towards CooperationwithPeers〔J〕.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4,7(2):127-159.
〔27〕Kaplan A,Maehr M.Adolescents'Achievement Goals:Situating Motivation in Sociocultural Contexts〔J〕.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12,64(2):125-167.
〔28〕Mesa V.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s of Community College Mathematics Students and the Misalignment of Instructor Perceptions〔J〕.Community College Review,2012,40(1):46-74.
〔29〕石雷山,高峰强,王 鹏,陈英敏.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2,35(6):1393 -1397.
〔30〕Parker J,Asher S.Friendship and Friendship Quality in Middle Childhood:Links With Peer Group Acceptance and Feelings ofLonelinessandSocialDissatisfactio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3,29(4):611-621.
〔31〕Muis K,Winne P,Edwards O.Modern Psychometrics for AssessingAchievementGoalOrientation:ARasch Analysis〔J〕.British Journal,2009,79(3):547 -576.
〔32〕Smith R.E.,Smoll F.L.,Cumming S.P.Motivational Climate and Changes in Young Athletes'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s〔J〕.Motivation and Emotion,2009,33(2):173-183.
〔33〕叶浩生.认知与身体:理论心理学的视角〔J〕.心理学报,2013,45(4):481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