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探析

2014-05-25 01:53:40
中国军转民 2014年6期
关键词:效益时期队伍

朱 敏 郭 瑞 郭 鲜

随着我军装备建设快速发展,装备建设与经济可承受性的矛盾相当突出,要使有限的国防资源发挥最佳效益,发挥装备经费最佳军事经济效益,必须加强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现行装备价格管理工作在管理制度、体制、装备价格形成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瓶颈”,制约和影响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推进和深化改革,加强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和装备采购制度改革逐步深化的新时期对装备价格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装备建设效益的重要举措。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围绕提高装备建设效益抓管理

装备价格管理的本质是通过管理提高装备经费军事经济效益,实现装备经费向装备性能、质量和保障,直至向装备战斗力的转化。因此,必须紧紧围绕提高装备经费军事经济效益抓管理,把提高装备建设效益作为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落脚点。

1.1 以提高装备建设效益引领工作方向

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政策性强、要求高、任务重,做好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会触及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突破思维定势、转变思想观念、勇于创新,通过集中统一领导,协调解决装备成本价格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理顺装备价格管理工作关系。要以提高装备建设效益引领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方向,坚持装备国家定价原则,统筹兼顾国家与各行业、军队之间的利益分配,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根本,着眼长远,既维护军队利益,又要保证装备承研、承制单位有合理的利润,实现“军、地双赢”和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

1.2 以提高装备建设效益作为衡量工作标准

衡量装备建设的重要标准,主要看装备性能是否先进、装备质量是否优良、装备保障是否有力,实现这些目标,相当程度取决于能否提高装备建设效益。适应装备建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坚持把提高装备建设效益作为衡量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标准,以提高装备建设军事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将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摆在重要地位,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装备建设规律,强化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装备价格的杠杆作用,把装备经费真正用到“刀刃”上,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装备建设发展道路。

1.3 以装备建设效益为目标提高工作效能

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突破以往的思维和工作定势,坚持高标准,注重高质量,加速推进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改革,在健全管理制度和机制、实现装备价格全寿命管理、夯实基础上下工夫,要善于总结提高,坚持在成绩面前找不足,在发展之中找差距,以提高装备建设效益为目标开展工作,提高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效能。

2、健全体系、创新体制和机制,提高管理质量

装备价格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有效管理使装备建设取得最佳的军事经济效益。因此,应围绕健全体系、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抓好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以提高装备建设效益为根本,优化装备建设资源配置,提高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质量。

2.1 制度创新健全管理体系

装备价格管理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要结合新时期工作实际,围绕装备建设效益,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探索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规律,构建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制度体系,是加强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一是构建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应结合新时期工作实际,研究制订顶层法规,推动“两个办法”的修订,明确责任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以计价范围和基础、管理职能、处罚方式等为重点,构建门类配套、要素齐全、结构合理的装备价格管理制度体系框架;二是完善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制订新时期装备价格成本管理细则和竞争性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办法等配套规定,逐步建立全军统一、规范互通的装备价格目录,实现装备价格信息全军共享,努力实现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三是切实抓好制度落实。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相关法规和制度出台后,要严格执行,抓好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依照制度办事和管理,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要严肃处理,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依靠制度协调解决装备价格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建立以提高装备建设效益为核心,规范科学、协调高效的装备价格管理体系。

2.2 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效率

装备价格管理体制创新,是加强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当前装备科研、购置、维修经费归口不同部门管理,各阶段价格装备价格管理渠道不畅,相互之间不成体系,缺乏有机联系,导致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难以有效实施。做好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通过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将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改革引向深入,应结合实际,设置协调高效、相互制衡的组织管理、成本监控和评估分析装备价格管理组织体系,理顺工作关系,发挥和强化装备价格杠杆调控作用,逐步建立职能明确、科学高效、监督制衡的装备价格管理体制,强化工作合力,提高装备价格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2.3 机制创新提高管理效能

要适应新时期对装备价格管理的要求,充分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培育竞争主体,加大竞争性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力度,提高装备价格管理效率;要依据新时期装备价格全寿命管理的内在要求,实现装备价格“事后定价”向“目标价格生成--过程成本监控--激励约束定价”的全寿命管理转变,实现装备价格全寿命管理目标;建立和完善分类定价机制,按照分类方式采取不同的定价模式,统一装备价格审核尺度和计价标准,实现装备价格由“个别成本计价”向“社会平均成本计价”转变,实现“等价择优、等质择廉、效益最佳、公平公正”的装备价格管理目标,切实提高管理工作效能。

3、优化编制、需求牵引和任务推动,强队伍促管理

装备价格管理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很强,装备价格管理人员既要懂财务、懂装备,又要懂技术、懂管理,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军事和政治账,应抓紧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是保证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3.1 优化编制、奠定组织基础

受装备建设“重性能、轻经济”等因素影响,装备价格管理人数偏少、职称比例偏低,装备价格管理队伍总量不足与新时期对装备价格管理工作高要求矛盾较为突出。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任务非常繁重,但是从事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人员却相对较少,参与装备审价人员基本是从事工程技术岗位的军代表转行或兼职从事审价工作,经过短期培训就直接参与审价活动,就是这些人员也仅占军代表总数的4.3%左右。相关部门应联合研究如何优化装备价格管理人员编制,确保队伍编配科学合理,并保持适当规模,奠定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组织基础。

3.2 需求牵引、充实管理队伍

要针对目标价格论证、过程成本监控、激励约束定价和竞争性采购等新形势,以新时期对装备价格管理队伍需求为牵引、全员参与、放宽政策,制定队伍建设整体规划。要着眼长远,规划队伍建设目标和步骤,完善培训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保持队伍相对稳定;要加强研究所和军代表机构的全员参与,发挥其在装备价格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同时,应放宽政策,打破军地、军种界限,聘请国防工业部门、研究院所等相关专家作为全军装备价格管理专家库成员,善借“外脑”,充实装备价格管理队伍。

3.3 任务推动、提高综合素质

随着装备建设步伐的加快,装备价格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要以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任务为推动,加强培训,依托院校培养,完善继续教育、强化实践锻炼,提高装备价格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一是依托院校培养。科学界定院校相关教学任务,处理好学位教育与任职教育关系,结合新时期工作实际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为装备价格管理相关专业学员岗位任职与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完善继续教育。根据新时期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采取组织脱产进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在职培训,使装备管理队伍业务素质适应新时期对装备价格全寿命管理的要求;三是强化实践锻炼。装备管理实践是队伍最好的锻炼机会和平台,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等方式,强化实践锻炼,引导队伍知识结构由单一经济知识结构型向技术、经济、管理复合型知识结构转变,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在实际工作中能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

[1]《管理探索》 2012.06 “浅议进一步发挥军事代表在武器装备全寿命费用管理中的作用”崔伟。

猜你喜欢
效益时期队伍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36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当代水产(2019年1期)2019-05-16 02:42:02
开心一刻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商周刊(2017年22期)2017-11-09 05:08:34
“十三五”时期的国企改革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中国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