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管理

2014-05-24 11:13朱海霞权东计
中国软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城市化遗址文化遗产

朱海霞,权东计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北大学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2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遗址保护区域面临很多威胁,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工作难度加大。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正确分析城市化背景下大遗址保护面临的挑战,为大遗址保护区域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有效解决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和谐发展中的问题。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城市化内涵及测度指标解读

关于城市化,中国书籍出版社《辞海》(现代汉语)(全新修订版)对其相关概念做了解释[1]。城市即并列式:城+市,城即城墙,城墙以内的地方;市即集中买卖货物的固定场所。城市跟乡村相对,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是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和县以下的区领导。乡里是家庭久居的地方(指小城镇和农村)。镇是较大的市集。乡镇泛指较小的市镇,是指用武力维持安定或镇守的地方,是行政区划单位,一般由县一级领导。化即改变、变化、使变化、消化、改变,强调变化过程。

城市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产业向城市集聚和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反映一个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其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是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乡村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城市化现象发生在城郊区域,直接表现为原有城市规模的外延扩张,如曲江新区、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浐灞生态园区等区域城市化过程明显促进了西安城市规模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发生在远离原有城市的乡村(乡镇),直接表现为一个新城市的形成,如杨凌农科城就是在杨陵镇基础上形成的。

城市化现象的产生是乡村区域外部推力和内部拉力共同合力作用的结果。外部推力主要表现为相应的区域公共政策支持保障、乡村人对城市化的需求,产业发展所需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的有效供给;内部拉力主要表现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供给、满足人居需求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特性、房价和生活日用品价格水平。城市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化过程示意图

地理学、建筑学、生态学、统计学、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不同学科都有对城市概念的界定[2]。综合各门学科的基本观点,本文对城市概念的理解是:(1)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地域;(3)城市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存在的地方;(4)城市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5)城市是一个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集中发展的地域;(6)城市是区域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发展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是空间上的密集性、经济上的非农业性和构成上的多样性。其中空间上的密集性主要表现为人口、建筑物等的大量集中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活动的密集;经济上的非农业性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的聚集地和空间的非农业土地利用;构成上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等构成的多样性和组织单元构成的多样性。城市是经济中心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它是生产中心、流通中心、消费中心。城市是政治中心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它是政府权力机关所在地或政府权力活动中心。城市是科技中心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它是许多科研院所聚集地,科技研发活动密集地。城市是文化教育中心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许多文化教育单位聚集地,文化教育活动密集。

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五个维度理解[3]:(1)人口城市化——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2)经济或产业城市化——经济集聚,非农产业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3)地域空间(景观)城市化——城市文明向农村文明扩展,农村区域逐步演化城市区域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4)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城市化——人们衣、食、住、行、社会交往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文明不断接近城市文明要求的过程。(5)环境状态城市化——是农村供水、废水处理、垃圾处理、景观布局等基本生活环境不断接近城市文明要求的过程。

根据我国城市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2011年突破50%,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高关键阶段,有学者提出要走新型城市化的道路的基本观点[4]。该观点对新型城市化概念的基本界定,“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路子[5-6]”。通过新旧对比研究发现,新型城市化中“新”字主要体现在:(1)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兼顾,和谐可持续发展;(2)农村居民市民化,城市农民工市民化;(3)非农产业现代化和生态环保化,产业组织形式集群化;(4)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规划,城镇体系布局和特定区域布局合理,特色、个性明显;(5)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城市现代化;(6)体现现代城市文明规范的社区化管理模式;(7)体现基本生活环境的基础设施现代化;(8)土地利用空间的集约化;(9)田园城市和智能城市相结合的城市化模式。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指出,城市化的测度方法有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根据大遗址的区域特点和城市化的基本内涵,本文认为,利用复合指标法测定大遗址保护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比使用主要指标法更切实际。

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大遗址区域新型城市化水平可以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地域空间(景观)城市化、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城市化及环境状态城市化五个方面测度(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化测度常用主要指标

通过对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距离城市的距离的统计分析[7],发现有53%的大遗址距离最近城市50公里以内,18%的大遗址距离最近城市20公里以内,有11%的大遗址就在最近城市规划的范围内,所以,可以说,城市化不仅是大遗址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也是大遗址保护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正是这种不可抗拒的必然因素存在,大遗址才面临巨大的破坏威胁,大遗址保护工作显得极其重要。

二、大遗址保护的特质内涵分析

(一)从多学科角度观察大遗址保护

就字面意思而言,保护就是爱护,使免受可能遇到的伤害、破坏或有害的影响。大遗址保护属偏正词组,就是对大遗址这种文化遗产资源的爱护,使其免受可能遇到的伤害、破坏或有害的影响。那么,为何要保护大遗址?大遗址保护的特质内涵是什么?要正确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角度给予深刻理解。

从历史角度看,大遗址都是历史活记录,它记录着它的前身的“生死”经历,记录着特定历史阶段的风俗文化与礼制,是延续历史的物质载体。这提示我们:大遗址是历史的见证,是先辈们留给世代人的遗产,我们不仅是拥有同等权利的遗产享用者,而且肩负接力棒传递的重任。所以,在享用的同时,还必须尽力保护好大遗址,以便传承到下一代。

从地理学角度看,(1)大遗址资源具有明显的地理附着性;(2)大遗址资源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致使资源空间容易受到外部不良环境条件的侵害;(3)大遗址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致使资源不仅容易受区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容易受到区域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提示我们:既要防止人为破坏、还要防止自然损坏,必须考虑地域特性、区域特性,从区域整体方面保护大遗址资源,依据遗址地理分布特点严格划定保护区域,确定不同区域的保护力度和保护措施。

从经济学角度看,(1)大遗址资源特色明显、稀缺、易破坏、易消失、不可再生;(2)大遗址资源的价值多元,其中,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是大遗址资源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和时代变迁为转移的价值,而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3)大遗址资源用途多元化和同时化,即该资源不仅有多种用途,而且同时可以用于多种用途;(4)大遗址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手段的多元化,这不仅表现在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方面,而且表现在单一用途的开发利用方面,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必然存在机会成本;(5)大遗址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手段选取主要受地理位置、科技水平及多元利益相关者行为约束;(6)大遗址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用途的合理配置及保护利用模式的合理选择;(7)大遗址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行为对周边产生的经济外部性难免。这提示我们:不仅要保护大遗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要采取科学的保护与利用模式,合理配置资源用途,降低机会成本,增强正的经济外部性,实现大遗址资源保护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

从公共管理角度看,(1)大遗址是一种公共社会资源或公共物品,所有权属于国家和全体公民,使用权应该属于公众,应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利益;(2)资源消费中的非排他性特点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不付费动机和“搭便车”行为,最终导致投资者的成本难以收回,降低投资者的积极性;(3)资源存量和消费承载力有限导致消费者之间的竞争性;(4)大遗址区域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社会关系、产权关系的复杂性,容易引起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冲突。这提示我们:(1)必须把大遗址保护与遗址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作为大遗址区域管理的总目标;(2)要科学选择集体行动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模式,保证利益相关者的个人理性行为与大遗址保护的公共利益要求相一致;(3)多中心或网络治理模式是大遗址保护集体行动的基本模式;(4)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利益相关者参与是大遗址保护集体行动的基本机制。

(二)从政策文件角度理解大遗址保护

从保护政策文件看,《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是第一次以“文化遗产”为主题词的政府文件。该《通知》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是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基本方针是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基本目标是形成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切实做好文物调查研究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改进和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8]。这提示我们:(1)构建完整的大遗址保护体系及保护制度,使大遗址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2)强调大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3)要通过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办法,处理好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4)在大遗址保护规划中,既要包括物质方面的保护规划,还要包括相关的非物质文化方面的保护规划,同时注意真实性体验展示规划和互动体验性展示规划的有效结合。

(三)深刻解读大遗址保护理念与保护方式

1.大遗址保护理念

理念(idea)是一个旧哲学名词,是看法、思想、信念,是思维活动的成果,是理性的观念。理念就是理性化的想法、理性化的思维活动模式或者说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是客观事实的本质性反映,是事物内性的外在表征。这种解释反映了理念的形成过程是人们的认识水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9]。

大遗址保护理念就是人们对大遗址保护这种活动的内涵、方式、方法所应该持有的一种客观的、理性的观念。大遗址保护理念既然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认识,它必然受到大遗址保护的社会经济技术等环境因素背景的影响,也受到一定阶段认识水平的影响。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大遗址保护理念是随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点、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其动态性特点主要是指一个大遗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保护理念是有所不同的,其理念内涵随着人们的认识水平、科技、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特点,从而在时间轴上呈现出一种动态变化趋势。其共性特点主要是指任何一个大遗址在保护方面都应遵循大遗址保护的基本规范要求。其个性特点主要是指大遗址保护理念因大遗址本身固有的特点及所处的区域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特性。个性特点最明显地主要表现在区域性和分类性两方面。其区域性特点是指同一类型的大遗址所处的区域环境不同,保护理念内涵就不同。例如,同一个大遗址处在城市或处在偏远农地,其保护理念就不相同。其分类性特点是指不同类型的大遗址保护理念的内涵是不同的。如城市遗址、宫殿遗址、陵墓、线型遗址等各自的保护理念内涵都是各有特点的。

学术界关于大遗址保护理念问题探讨得很多。传统的单一限制性保护理念难以实现对大遗址的可持续有效保护,通常使大遗址保护陷入被动局面。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都强调要有新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理念。2006年在绍兴古城召开的《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国内外学者达成了所有的文化遗产保护行为都需要社区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结合的共识,并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功结合的三个关键问题是:首先,做好遗产保护、管理和监测;第二,作为遗产保护手段之一的旅游;第三,遗产融资: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参与[10]。2009年在无锡召开的《中日韩东亚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全体代表建议:积极争取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大遗址保护的关注与支持,将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有机结合,走经济与文化统筹、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发展之路[11]。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大遗址保护是根据我国文化遗产资源特点提出的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是中国首创的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模式,这种模式在探索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也指出大遗址保护是政府多部门的共同行动,还要通过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来[12]。他在2007年提出了《设立西安、洛阳“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观点;在2009年强调让大遗址保护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并认为,在今后一个时期,大遗址展示与利用是最重要的课题。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对现实中大遗址保护各种做法进行了大量调研,并在大遗址保护新理念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2009年提出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四个结合”新理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大遗址保护的四大运作模式:国家公园模式、集团运作模式、市民公园模式、民营建设模式。通过大遗址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加强大遗址保护,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多赢”局面[13]。原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等(2009年)提出了在城市化大背景下,大遗址保护应追求“保护遗址、弘扬文化、传承文明、改善民生”四者完美结合的新理念[14]。孟宪民、陆建松等人(2005年)强调,“坚持把大遗址保护展示与产业调整、特色旅游、农民脱贫致富、安居工程、城乡绿化美化、生态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发挥政府职能,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公益性投入为主导,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并建议加强相关方面的管理政策建设[15-16]。董效民、倪福兴、王陵茜等人(2006年)提出了动态保护的全新理念,并指出大遗址保护和利用所面临的困境,把大遗址文化产业化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17]。

2.大遗址保护方式

大遗址保护方式就是指大遗址保护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2010年10月15—17日,在杭州召开的“良渚论坛:2010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上,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著名考古专家张忠培先生希望通过交流、探讨典型遗址的工作实践,将大遗址考古工作纳入到大遗址保护的体制中去,进一步认识、处理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关强司长在谈到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时,认为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一是初步建立了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二是大遗址保护基础工作和规划编制扎实推进;三是实施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关强认为,现阶段做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好遗址本体及其景观环境,持续开展考古工作、稳步实施保护和展示工作,使遗址所特有的文化信息不断丰富,使其更为长久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浙江省文物局吴志强副局长认为,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深化大遗址保护方式、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推动大遗址保护事业的更好发展。学术界和政府官员的共同认识是: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一种新型大遗址保护方式的探索[18]。不难看出,考古遗址公园被公认为现阶段大遗址保护的基本形式。在此形式下,大遗址保护的基本手段是建立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做好大遗址保护基础工作和规划编制工作,建设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大遗址保护的行为方式是在可持续性的保护好遗址本体及其景观环境的同时,持续不断地开展遗址考古、保护与展示工作。

(四)大遗址保护的特质内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大遗址保护的特质内涵概括为:(1)全民自觉保护行为;(2)本体和环境一体化保护;(3)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政府主导、民营企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5)强调不可移动的物质元素及其附着的文化风俗元素的软硬技术综合并举性保护;(6)兼顾利用的考古遗址公园式保护模式;(7)真实性保护与高效互动体验性展示文化发展并举;(8)特区管理体制为平台的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三、城市化背景下大遗址保护区域面临的挑战

如果将城市化常用测度指标作为大遗址保护区域发展的大纲,按照大遗址保护特质内涵要求,不难发现,在城市化大背景下,我国大遗址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人口城市化的挑战

人口城市化的挑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大遗址区居民市民化;(2)大遗址区的人口密度提高;(3)大遗址区的居民就业非农化;(4)大遗址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大遗址保护区域应战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九个方面:(1)大遗址区拆迁安置的规划与实施管理;(2)新进驻单位及居民的规划及管理;(3)农村居民就地市民化的政策制定与实施管理;(4)如何正确赋予具有大遗址保护责任特质的市民身份;(5)如何确保大遗址区市民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6)如何合理配置大遗址保护规划中不同区域内的人口密度;(7)如何做到让更多的人来到大遗址区域,既不破坏大遗址,还愿意保护大遗址;(8)如何将传统农业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农民、农用土地、农业技术等资源城市化身份的转化;(9)如何围绕遗址保护与遗址文化产业,提高大遗址区居民综合素质。

(二)经济城市化的挑战

经济城市化的挑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通过大遗址区第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居民人均纯收入和GDP;(2)大遗址区规模以上城市运营商的个数增加;(3)大遗址区研发投入增加;(4)大遗址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5)大遗址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大遗址保护区域应战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六个方面:(1)如何确保遗址保护的前提下,根据消费需求与遗址资源供给,优化遗址文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居民人均纯收入和GDP?(2)如何正确评价大遗址资源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条件?(3)如何开发大遗址文化及相关产品市场?(4)如何吸引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城市运营商进入遗址保护改造区域?(5)如何确保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文化遗产安全?(6)如何建立大遗址保护中公共利益与利益相关者个体利益之间的平衡机制,化解冲突?

(三)地域空间(景观)城市化的挑战

地域空间(景观)城市化的挑战主要包括在四个方面:(1)增加大遗址区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2)增加大遗址区城市公共绿地面积;(3)增加大遗址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4)增加大遗址区适合高收益型第二、三产业发展建筑风貌的建筑面积。大遗址保护区域应战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四个方面:(1)如何正确处理“城市大背景”和“遗址保护改造区”的关系,实现富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大遗址区地域景观城市化?(2)如何根据大遗址保护规范和城市规划要求,增加大遗址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和适合高收益型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建筑风貌的城市建筑?(3)如何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大遗址本体和环境风貌的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4)如何让农民放弃土地其他使用权,而将土地只用作城市公共绿地?

(五)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城市化的挑战

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城市化的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增加大遗址区城市现代生活基础设施;(2)增加大遗址区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3)按照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要求,建立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管理信息平台,促进现代大遗址保护管理模式创新。大遗址保护区域应战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四个方面:(1)如何制定现代城市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正确处理设施建设自身要求、遗址保护规范和现代城市规划要求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降低现代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对遗址本体及其历史环境景观的破坏程度;(2)如何建立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3)如何采用数字化技术与利益相关者有效互动;(4)如何实现传统展示和互动体验展示方式的有效结合。

(六)环境状态城市化的挑战

环境状态城市化的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按照现代城市规划要求建设排污基础设施系统;(2)建立大遗址区政府运营管理体制。大遗址保护区域应战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1)如何制定现代城市排污基础设施系统建设规划,正确处理设施建设自身要求、遗址保护规范和现代城市规划要求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降低城市排污基础设施建设对遗址本体及其历史环境景观的破坏程度;(2)如何打破大遗址保护区域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根据遗址区要求建立高效能的政府组织运营管理体制。

四、现代大遗址保护区域管理的基本原则

根据大遗址保护的特质内涵和保护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认为,大遗址保护区域管理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1)区域空间资源综合管理原则。强调主要利用GIS技术,建立区域空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独立于大遗址区域的空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这是大遗址保护管理的基础数据建设原则,也是大遗址保护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依据。(2)多元价值原则。强调大遗址价值的多元性。价值多元的核心是冲突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难以消除,解决的关键是用综合价值评价事物,用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多元价值,同时尊重每个利益相关者的意愿,以各自的能力寻求自我满足的途径。(3)整体保护原则。强调实行本体环境一体化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保护;时空信息同时保护;多元价值保护。(4)综合质量管理原则。强调以顾客满意为中心,但同时也重视与顾客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重视中长期预测与规划,重视大遗址保护利用管理层的领导能力,重视人及信息等经营资源。其具体原则体现在八方面: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重视大遗址保护利用中的领导作用;3)重视大遗址保护利用区域利益相关者全员参与;4)重视大遗址保护利用过程管理;5)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加强大遗址保护区域管理;6)重视大遗址保护区域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7)基于大遗址保护利用与环境背景事实的决策方法;8)在大遗址保护利用供应链中重视与供方建立互利关系。

五、大遗址保护区域面对城市化挑战的主要应对策略①本部分内容,主要来自于作者2013年6月赴英国参加西安市文物局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国际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英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学习考察团”,考察学习所获的信息和体会。

(一)基于人口城市化的主要应对策略

英国和欧盟专门设立政策补贴专项基金,鼓励大遗址区域农民退耕还林还草。大遗址保护管理单位一方面通过劝说农民放弃在遗址区域耕作,以防破坏遗址考古层,另一方面,通过向英国政府和欧盟申请政策支持,以政策补贴的方式促使大遗址区域农民放弃私有土地使用权,同时赋予相应区域遗址保护的责任,并对就地市民化农民实行社区化管理。这是英国各世界遗产地的普遍做法,许多大遗址因此而得到了有效保护。借鉴英国做法,我国也可以设立大遗址保护区域政策补贴专项基金,通过政策补贴促使农民放弃未到期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权,并承担相应区域遗址保护的责任。但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对遗址本体保护区域和建设控制地带及环境协调区域,应该有区别对待的策略,特别是在减少农民数量、农民就地市民化和增加人口数方面应加以区别。

(1)减少农民数量的策略:1)对遗址本体保护区域,采用异地拆迁安置和一次性政策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农民数量。2)对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域,建立多元化政策补偿机制,减少农民数量,其可选策略方案有三个:①异地拆迁安置+一次性政策补偿;②异地拆迁安置+多次政策性补偿;③异地拆迁安置 +政策性股份合作制补偿。

(2)农民就地市民化的策略:对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域,建立多元化政策补偿机制,赋予农民具有大遗址保护责任特质的市民身份。其可选策略方案有两个:①就地市民化+多次政策性补偿+遗址保护责任+社区管理模式;②就地市民化+政策性股份合作制补偿+遗址保护责任+社区管理模式。

(3)增加人口数的策略:①通过制定管理规划,合理配置遗址保护不同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对本体保护区域:严格限定常驻人口密度;对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域:有计划增加人口密度。②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负责任的旅游,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业主和文化产业经营主体进驻大遗址保护的建设控制地带或环境协调区域。

(二)基于经济城市化的主要应对策略

(1)建立广泛的合作创新网络,合理解决大遗址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生产、技术和市场等关系问题。在英国,每个世界遗产地出售的旅游纪念品种类都非常多,而且每个世界遗产地出售的旅游纪念品都跟它所在的遗址点关系非常密切,体现明显的独特性,游客们一般在该遗址点之外很难买得到;同时,该遗产地也很少或者根本就不卖与本遗址点无关的旅游纪念品。关于各遗址点旅游纪念品的货源供给方式更值得关注。英国遗产组织是一个全英组织,他们通过集团采购方式,在全英甚至国外采购旅游纪念品,然后以统一的品牌分散批发到各个遗址点出售,各遗址点只考虑出售,不考虑生产,更不管该产品是由哪里生产的。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只有很少来自本地,大部分都是遗产组织批发的。这种做法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遗址文化产业链和合作创新网络的分布空间;也有利于宣传遗址点,促使全社会为合理解决大遗址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生产、技术和市场的关系而付出努力。

(2)建立有效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制定和实施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开发管理规划。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要求每个世界遗产地都要有管理规划方案。英国制定管理规划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是:①成立管理委员会;②成立利益集团,参与规划方案制定,谁制定谁负责实施;③向公众宣传管理规划方案;④五年修订一次管理规划方案。哈德良长城2008年管理规划中,将23种不同利益集团分为6大块参与规划制定:第一块:政策制定者,包括当地政府、规划、咨询、保护性利益集团;第二块:主要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土地管理者;第三块:当地的农民;第四块:可进入性和交通相关的方面,包括所有沿哈德良长城沿线的商店的经营者、宾馆的经营者、所有提供旅游服务设施的人,就是和旅游业相关的人和徒步行走的步道、汽车、火车、自行车、交通安全等所有跟可进入性和交通相关的部门;第五块:学术研究人员,包括全英境内的研究罗马帝国的、研究历史的、考古的专家,还包括一些海外专家,一共大概就有200多名;第六块:教育相关机构。这种做法对规划有效实施起到了很好作用。

(三)地域空间景观城市化的应对策略

(1)对处在城市中的大遗址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大遗址本体保护区域,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方面,充分体现浓厚的历史文化景观氛围,这种氛围沿着本体区域,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域逐渐淡化,相反,现代城市文化氛围逐渐变浓,直至与现代城市充分对接。(2)对处在城市郊区的大遗址,可按照现代科技发展要求,在整个遗址区体现浓厚的历史文化景观氛围,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区域。这在英国爱丁堡的新城和老城的景观差异方面可以给我们启示。(3)在没有大遗址保护缓冲区的城市环境中,大遗址区历史文化景观效果的体现可依据视线进行保护。

(四)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城市化的应对策略

(1)建立有效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协调城市规划和遗址保护规划中的相关要求,制定详细的遗址区现代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尽量避免将基础设施建在本体保护区域和考古层。(2)建立大遗址区域空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尽可能的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管理中。

(五)环境状态城市化的应对策略

(1)优先考虑遗址保护规划,尽量避免破坏遗址本体区域和考古层,制定详细的排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提高大遗址区域人口素质,培养讲文明、讲卫生的行为习惯。(2)根据遗址保护区的具体要求设立大遗址管理委员会,专负责大遗址保护改造区域管理,但管理工作目标应该定位在保护和加强大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的景观,改善大遗址区域遗迹遗物的背景环境,减少交通、如公路、停车场等对它们的影响,增强理解和娱乐性,鼓励对大遗址保护利用区域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通过科学的保护与利用手段改善大遗址区域的生态环境,最终使大遗址区域与现代城市有机融合,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化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可持续发展。

[1]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辞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143,142,996,143,1190.

[2]栾 峰.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朱海霞.城市经济学专题[R].西安: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3.

[4]王 鹤,尹来盛,冯邦彦.从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市化——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未来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3(1):17-21.

[5]新型城市化[OL]].http://www.baidu.com/s?wd=%E6%96%B0%E5%9E%8B%E5%9F%8E%E5%B8%82%E5%8C%96&rsv_bp=0&ch=33&tn=20041099_oem_dg&bar=&rsv_spt=3&ie=utf-8&rsv_sug3=12&rsv_sug4=572&rsv_sug1=14&f=3&rsp=0&inputT=2808,2013-11-17.

[6]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设计要点[J].战略与决策研究,2009,24(2):130-137.

[7]西北大学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课题组.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大明宫为例[R].西安:西北大学,2013.

[8]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Z].2005-12-22.

[9]理念[OL].http://www.baidu.com/s?tn=20041099_oem_dg&ch=33&ie=utf-8&bs=%E6%96%B0%E5%9E%8B%E5%9F%8E%E5%B8%82%E5%8C%96&f=3&rsv_bp=1&rsv_spt=3&wd=%E7%90%86%E5%BF%B5&rsv_sug3=1&rsv_sug4=58&rsv_sug1=1&rsp=0&inputT=0,2013-10-02.

[10]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会议发表《绍兴宣言》[OL].http://www.chinanews.com/news/2006/2006-06-02/8/738732.shtm,2006-06-02。

[11]2009东亚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OL].http://www.njmuseum.com/zh/dyyz/web/as-5-3.html,2009-05-14.

[12]单霁翔.让大遗址保护助推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文化遗产,2009(4):12-14.

[13]赵 荣.有效保护,科学展示,传承文化,服务社会——陕西省大遗址保护新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文化遗产,2009(4):22-25.

[14]实录:陕西省人民政府举行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OL].焦点西安房地产网,2008-10-22.

[15]孟宪民.梦想辉煌:建设我们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园区——关于我国大遗址保护思路的探讨[J].东南文化,2001(1):6-15.

[16]陆建松.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20-126.

[17]王陵茜.论大遗址文化的保护与开发[D].成都:四川大学,2006.

[18]2010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总结[OL].http://collection.sina.com.cn/scgd/20101029/1637477.shtml,2010-10-29.

猜你喜欢
城市化遗址文化遗产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辽上京遗址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