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翠
在教学中,要使学习的知识为学生接受,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更新方式,有的放矢,善于设置悬念,联系实际,揭示矛盾,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要提到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通过学生观察、讨论、研究来进行学习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讲学生记,学生成了知识的接收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案例教学不会让学生直接去背结论,而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最终得出结论。
案例: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步,准备地球仪和光源(手电筒),在赤道上选两个点(对称点)用笔标注A和B,打开光源,对着光源的半球为昼半球,另一半球为夜半球,让地球仪静止,A点正对着光源,提出一个问题:这种情况有没有昼夜现象?学生的答案不一致,我强调了一下要注意观察地球仪,这时学生发现了A点处于白天B点处于黑夜,回答有昼夜现象,然后我匀速转动地球仪,学生观察AB两点的变化。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两地点一会儿是白天一会儿是黑夜。这种现象叫什么?学生得出:昼夜交替。然后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运动的关系,昼夜现象与地球运动无关,而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这样学生观察总结得出了一个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
第二步,关闭光源,在地球仪的北极点附近滴一滴红墨水,匀速转动地球仪观察在北半球的墨水滑动轨迹,地球仪静止后再滴一滴墨水,观察滑动轨迹有何不同,观察得出结论:地球自转情况下是弧形轨迹,静止时轨迹是直线型的。与静止比较向左右哪个方向偏了,回答向右偏。促使运动方向偏转的力叫地转偏向力。然后保持自转方向不变,将地球仪南极点朝上,北极向下,在南极点附近滴一滴墨水,匀速转动地球仪等,墨水滑动到赤道附近再将地球仪翻转到正常位置让学生观察偏转方向,向左偏。赤道上的运动情况根据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情况判断一下,结论是不偏转。这里学生得出结论: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我又演示了一种情况:保持地球仪匀速自转,拿一个粉笔头在地球仪正上方落下,观察方向是否偏转?回答不偏转。思考:地转偏向力对哪个方向运动的物体方向有影响?最终学生完善了自己的结论: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第三步,将地球仪上A所在的经线用彩笔涂得醒目一些,然后在A经线西侧相隔30个经度处画出C经线,打开光源(提示学生哪一条经线正对着光,那么该经线地方时为12点),让AC均处位于夜半球,自西向东匀速缓慢转动地球仪观察哪条经线先到12点钟(正对着光源),结论是A先到12点,而A在C的东边,得出结论东边时间比西边早。继续转动地球仪当A点下一次到12点(正对着光源),学生思考回答几个问题:①计算A线经历两次12点的时间间隔?②共转过多少度角?③每小时转过多少度?④A和C相差几小时?⑤A线12点时C线几点?学生相互之间讨论最终得出结论:①24小时。②360度。③15度。④2小时。⑤10点。这样就得出了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这样通过模型展示以及学生的观察思考很轻松地得出了结论,这种方法对高一的学生很适用,初中升高中不考地理,所以高一的学生地理基础相当薄弱,大部分学生几乎是从零开始。用直观的模型演示,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研究、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更易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和老师讲得多好,而是看学生真正学会了多少、理解掌握了多少。传统的教学注重灌输理念,直接告诉学生原理和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成了知识的接收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案例教学方法是创设情境或模拟现实,首先让学生进入模拟情景,再联系实际,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上课时都能感觉到,如果课堂上时常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就很愿意参与进来,学习兴趣大增。案例教学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师生之间的融洽程度,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为了学生学得更好和积极性更高,从现在做起,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浩特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