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甲+韵江
摘 要:封闭式创新的局限性在由知识员工流动性增强、风险投资兴起以及创新成果所面临的外部选择增加等侵蚀性因素导致的创新环境变化下逐渐显现,开放式创新日益成为创新管理领域的主导范式和前沿议题。学者们对其研究也愈加深刻,然而忽略了它的哲学基础。因此,通过对开放式创新的“人—组织—行为”三个维度的分析,发现开放式创新的哲学基础蕴含着诸多后现代思想:员工和用户以参与创新的方式来展现自身的存在,建立心智与身体的统一;网络组织体现了后现代思想的“块茎”思维和知识、权力分散的特征;共同创造不仅是多元性思维的体现,而且是后现代哲学家所倡导的合作行为。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人—组织—行为;后现代思想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4)04-0015-5
一、引 言
进入到21世纪以来,由于知识员工流动性增强、风险投资兴起以及创新成果所面临的外部选择增加等侵蚀性因素导致的创新环境变化,特别是随着许可、风险投资、开放源码、创新社群等新的现象的出现,加之新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的大量涌现,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即在内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并雇用最好的人才——使公司拥有最新的创意——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这些新创意——把产生利润再投入到研发的进行良性循环的模式的局限性正在显露出来,改革和寻找新的创新模式日益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重点。针对封闭式创新的弊端,亨利·切萨布鲁夫(Henry 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1],并获得了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成为近几年创新和管理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前来看,开放式创新概念尚在争论之中,其内涵与思想还缺少深刻剖析,这都导致开放式创新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深入分析,发现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开放式创新在哲学基础上与后现代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实际上,开放式创新实践产生于后现代思潮之下,与目标管理[2]、全面质量管理和及时生产[3]等管理方式或生产方式相似,都蕴含着丰富的后现代思想。因此,本文将从 “人—组织—行为”3个维度系统解读开放式创新背后的后现代思想,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了解开放式创新的内涵和思想,为提升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实践的有效性提供有益指导。
二、开放式创新的内涵
切萨布鲁夫把传统的创新范式称为“封闭式创新”,其特征是企业雇用最好的和最聪明的员工,在企业内部或所属研发中心进行创新活动。这些内部的研发部门或研发中心,往往需投注大量研发成本。此外,企业还对研发成果都严加保密,或通过严密专利权加以保护,以防止竞争对手从本企业的发明创造中赢利。在实践中,虽然研发人员开发出很多新的创意,却只有少数创意能通过企业内部评估机制,进一步发展成为商品上市。而那些未能通过的创新及创意,往往就被闲置,无形中也浪费不少研发成本。封闭式创新以其“投入—研发—利润”的良性循环曾给企业带来了很大成果。但是,知识员工的可获得性和流动性越来越强、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被搁置的研究成果所面临的外部选择增加以及外部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等侵蚀性因素开始改变了它的基础,封闭式创新的良性循环也随之被打破[1]。
在此基础上,切萨布鲁夫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概念。相对于封闭式创新,他认为开放式创新是均衡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来产生创新思想,不仅仅把创新的目标寄托在传统的产品经营上,还要积极寻找外部的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战略联盟或者风险投资等合适的商业模式来把创新思想变为现实[1]。它意味着企业要突破企业边界,引进更多有价值的创新元素与能量,同时将企业内闲置未使用的创意与创新透过授权、技术移转或是创新技术内包等方式分享出去,促进创新的流动与分享,协助企业进入其他市场或创造新市场,扩大现有市场范围。
开放式创新的概念是基于技术创新而提出的,正如切萨布鲁夫所强调的,它用一种全新的、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将各种技术整合起来,以创造新技术。国内学者陈钰芬、陈劲也认为开放式创新是一个技术创新过程[4]。因此,学者们最初也更多地关注与技术相关的研发方式[5]、知识产权管理[6]以及技术知识的获取与吸收[7]等方面的内容。然而,随着开放式创新的发展,其面临的越来越多的确挑战已经超越了技术的范畴,更多来自于其背后的“人”、“组织”和“行为”,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例如,从“人”的视角,Piller和Walcher把用户作为一种创新资源已成为企业的发明者或合作发展者,认为开放式创新是激发用户的创造力,系统地从他们那里收集和整合信息来产生创新并修正或规范服务的过程[8]。切萨布鲁夫强调,和封闭式创新范式下雇用本行业里最聪明的员工为企业工作不同,开放式创新需要研发和企业内部、外部的所有聪明人通力合作。从“组织”的视角,Leitao从簇群出发,认为开放式创新需要融汇内外创新资源,构建并杠杆利用国际性性簇群知识网络。他并指出,企业、研究员、政策制定者以及大学都是该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9]。从“行为”的视角,Hastbacka认为开放式创新既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实践,它包括制定战略、配置资源、实施创新流程、构建组织4个部分[10]。West和Gallagher认为开放式创新是系统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广泛资源中鼓励和寻找创新资源,有意识地把企业的能力和资源与外部获得的资源整合起来,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发市场机会的创新行为[11]。
可见,尽管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探讨开放式创新的内涵,对之后的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些研究始终把“人”、“组织”和“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仅仅停留在开放式创新实际的表面,没有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即使有学者认识到开放式创新是一种哲学,但缺乏对哲学依据的寻找,更没有意识到其因产生于后现代思潮之下所蕴含的后现代思想。因此,把“人—组织—行为”作为研究开放式创新的3个维度,并系统解读其背后的后现代思想将是对传统研究不足的补充。endprint
三、开放式创新中的后现代思想意蕴
开放式创新范式下的“人—组织—行为”3个维度中,“人”主要涉及到企业员工和产品用户,他们通过参与创新来实现自身的存在,并建立心智与身体的统一;网络组织体现了后现代思想的“块茎”思维和知识、权力分散的特征;共同创造因知识交叉和带来的众多差异的创意不仅体现了多元性,而且是后现代哲学家所倡导的行为。
(一)开放式创新中蕴含的关于“人”的后现代思想
在开放式创新范式下,企业的研发部门不再是唯一的创新来源,能够做出创意的“创新者”越来越多,企业内部的其他员工和用户也成为了创新的源泉。企业中的个体拥有自己的知识库,它在解决企业中特定问题的同时对创新有着特殊的作用。不管是为了“用中学”、“干中学”,还是克服信息粘性的困难,员工和用户参与创新既能够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而且能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开放式创新的思想来源——开放源码软件(OSS)的开发运用了用户的智慧。所有使用者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软件的源代码,并可以对其进行修改,或从中汲取相关的知识,软件的缺陷和漏洞可以更快地被发现并加以修正,因此促进了整个软件开发的进步和繁荣。
而在后现代的思想中,员工和用户参与创新是确定自我存在的体现。重视自我观念的哲学家巴赫金认为,存在是个人行为的结果,而参与是建立自我存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12]。与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理性主义截然相反,他认为自我确证的本源不是某种原则,而是自己参与统一的存在。巴赫金把参与性的应分当作自我实现的出发点。他强调,“参与性将我的每一表现:情感、愿望、心情、思想,都变成了我的能动而负责的行为”,“承认我的唯一参与性,承认我的在场,这将为现实提供一种保证,即保证这个世界的统一的唯一性。”[12]可见,积极地参与存在,从自己所占据的位置出发,面对整个现实,就产生了自我唯一的应分。不仅如此,参与性思维是行动着的思维,它克服了理性主义的弊端,在参与中体现着个体的情感、愿望、心情和思想,使其成为自觉、主动和负责的参与。在开放式创新中,员工和用户的参与使他们恢复了应分的存在,成为肯定和确认一切价值的源泉,也使他们个人的才智与企业的创新目标相统一。他们又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激发他们调整自己的存在状态,培养自觉、主动性行为,追求更高的参与和创新成果的实现。
另外,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员工和用户参与创新实际上亦是主张“他性”的发展,因为相对于主体而言,无论是“他者”(Other)还是“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其实都代表一种他性。在巴赫金看来,主体存在并不能由个体本身来完成,而必须由主体与主体的外在的交往、互动来完成,即自我确证的“他性”。主张他性的根本性或绝对地位,也就意味着主体已经不再占据中心位置[2]。但在封闭式创新范式下,企业的研发部门居于创新的中心地位,以它的普遍性压制了个体主体性的发展和多样性的繁荣。开放式创新则强调在新的经济时代,研发部门单枪匹马已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它的中心地位发生了偏离。同时,员工不再视自己为传统意义上的雇员,他们凭借个人的知识库要求突破普遍性的压制,以展现自己的个体性,将自己塑造为自主的主体。这充分表明开放式创新对作为“他者”的边缘话语的重视,使被压制的个体回归应分的存在。
从体验哲学的视角来看,员工和用户通过参与创新来建立真正的自我存在实际上是实现心智、思维与身体的统一。传统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认为,人的心智、思维与身体分离,与感知经验、心理特性、生理系统、神经机制等无关。封闭式创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忽略了真理的解释依赖于人的理解与体验,把其他的创新来源拒之门外。体验哲学批判了笛卡尔和乔姆斯基的“心智与身体分离”的二元论,认为人的心智和思维都是直接基于现实世界、感知经验,不可能与心理、生理和神经无关,具有体验性。而开放式创新重视人的感知经验,用员工和用户的参与来发展创意,建立心智和身体统一的存在,这正是体验哲学的具体体现。
(二)开放式创新中蕴含的关于“组织”的后现代思想
在封闭式创新范式下,企业的创新活动多数由研发部门独立并封闭地完成,技术知识很少在各部门间流动,更缺乏在企业间的转移。从横向来看,企业的边界是明晰的,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严格区分,从纵向来看,线性的层级结构控制着企业的经营活动,整个企业在固定的规则和稳定的环境中运行。虽然为应对一些特殊的情境,企业朝着有机体趋势发展,但主要仍然体现着现代性精神,在理性主义的范围内有限延伸。而开放式创新需要企业打开边界使技术知识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流动,内部的部门的界限和层级也被弱化,横向关系的供应商、科研机构、用户、政府甚至竞争对手等其它组织和群体都成为了企业创意的来源,它们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非平衡、非线性的网络。在网络中,各网络成员之间以及网络与外界之间都不断地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并在竞争、合作、耦合中维持自组织,向着多样性发展、演化。开放式创新所倡导的网络组织犹如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和加塔利所说的“块茎”。他们把人的思维和认识划分为“树状”和“块茎”两种隐喻。“树状”表示心灵按照系统原则和层级原则来组织关于现实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扎根于坚实的基础——“根”之上,这使树状文化建立起了以自明的、自我同一的和再现性的主体为基础的庞大的、中心化的、统一的、层级化的概念结构。与“树状”不同,“块茎”则是解辖域化的非层级化系统,它连接其他线与一个光滑的、无边际的平面之上,而不是形成于一个具有封闭疆界的空间之中,并试图打破二元对立,伸展根与枝叶,使之多元化和散播,从而产生出差异与多样性制造出新的连接[13]。“块茎”本质上就是平面的而非层级的,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我们发现,开放式创新下的网络组织和“块茎”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网络组织属于后现代思维,它是后现代组织的体现。正像利奥塔所认为的, 后现代社会组织的特点是“社会结合”,它是一张由零散的线编织的网,没有任何一根线可以把所有的线串起来。它批判了传统组织在理性主义下由“他组织”所导致的教条与桎梏,强调组织能够“自组织”,以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endprint
从创新的主导因素——知识的性质来看,开放式创新所强调的知识流动转移与后现代思想下的知识作为权力分散主张也是一致的。在开放式创新范式下,知识已打破原来的藩篱在网络中流动,从原来的高层管理者以及研发人员手中更多地分散到其他员工手中,并不断向网络中其他成员扩散。这瓦解了企业内和企业间原有的约束、控制与依赖,取代了现代组织的宏大叙事。因此,从这种情况下,企业成为了一个无中心的知识网络。而在后现代背景下,知识成为了一种“权力话语”。在福柯的微观权力中,他拒斥所有那些认为权力停泊在宏观结构或统治阶级手中、并认为权力是压迫性的现代理论,并认为权力是散漫的、局部的、持续的毛细血管状的,散落于社会的每个角落。他还强调了知识与权力体系的不可分割性,将两者称为“权力/知识”。知识也像权力一样是一个多形态的、流动性的场。在这个场中,不存在一个源泉或中心,所具有的只是多元、片断、分散、差异和不确定。而且,知识依赖权力,哪里有权力实施,哪里就有知识产生,它的形成和扩散始终伴随着权力的运作及其再分配的过程。因而可以看出,在开放式创新范式下,知识在权力的作用下在它所属的网络——福柯所说的“场”中给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并利用“场”它的多元、片断和分散等特征使企业用边缘叙事取代了宏大叙事,这正体现了后现代组织的知识、权力分散的特征,在“组织”方面给开放式创新增加了后现代韵味。
(三)开放式创新中蕴含的关于“行为”的后现代思想
封闭式创新范式下的企业雇用最好的员工为自己提供创意,然后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并最终推向市场。在这个创新行为发生过程中,提供服务、资金以及技术支持均是由企业自己完成。这将给企业带了研发的高成本和高风险。而开放式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及外部创意效用,将内部研发部门和其他部门员工、用户、供应商、技术中介组织、科研机构、甚至竞争对手等个体或组织连接起来,让他们通过互动共同设计产品和服务,即进行“共同创造”。共同创造就是把志趣相投的各方力量汇聚起来的创新行为,是开放式创新推动知识流动的重要体现,也成为了开放式创新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可以降低自行研发的成本和失败的概率,无须像对待公司员工那样管理外部研发人员,而且共同分担了研发过程中的风险,也缩短了从发现市场机会到获得利益之间的时间。例如,宝洁公司通过一个“创新网”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研发、设计、市场研究、采购等方面的人员能够直接交流,以解决创新过程中的专业问题。同时,公司加入了多个技术中介组织,较为典型的有NineSigma公司、InnoCentive公司和YourEncoreg公司,在宝洁的上市产品中有一百多种都是来自于这些技术中介的创意。宝洁的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研发成本和风险,而且研发成功率也提高了85%。
共同创造整合了很多不同学科的通力合作和知识交叉,给企业带来多样化的创意。这正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差异与多元思维。后现代哲学家们坚持认为,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只能是多样的。他们倡导横向式“块茎”的思维方式,以开放、差异、多元和无边界的自由奔放为特征的,旨在产生差异和多样性[14]。不仅如此,他们还强调了“共同创造”的重要作用。例如,福柯在他的微观权力理论中指出,权力普遍渗透于微观个体,每一种个体关系都存在着权力关系,而每个微观个体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利用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多元异质力量关系,衍生出社会宏观层面上的权力结构。德里达倡导借助解构策略或者说是用开放的文字创造游戏,利用多种符合或者“类符合”打破书写文本的封闭结构。他所提出的“延异”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共同创造的重要性。他把“延异”比作一把扎束的花,其中有着复杂的结构,不同的花枝和不同的词意,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散漫开去。与此同时,每一枝花又与其他的花枝或意义紧密联系,形成一种交错结构。而由于“束”的作用,使得相互散漫甚至冲突的花枝或意义在展现自身特色的同时也体现了整束花的灿烂,它们交错而不悖。这里,不难看出,“扎束的花”就是指共同创造。同样,利奥塔在讨论知识与社会规范的游戏规则中指出,跨学科的“协调合作是科学研究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实际上也是暗示了言语游戏背后的合作、共识[15]。因此,共同创造作为开放式创新范式的主要行为活动,其“多元、异质、合作”等特征的背后无疑体现着后现代思想的根基。
四、结 语
封闭式创新曾经在创新速度、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由于知识分散扩大、风险投资等侵蚀性因素导致的创新环境变化使其局限性逐渐显现,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范式。从本文的分析发现,封闭式创新是现代性的反映:以明晰的组织界限、层级的组织结构和研发部门独自研发的创新活动阻碍他人完成自我存在,压制主体性的发展,控制和对立在企业内和企业间成为普遍现象。而开放式创新却表征着后现代的思想特征,在“人—组织—行为”3个维度均蕴含着后现代管理的思想:员工和用户都成为了创意发的来源,他们以参与创新的方式来展现自身的存在,并建立心智与身体的统一。作为“他者”的边缘话语使封闭式创新下处于创新中心地位的研发部门中心位置发生了偏离;网络组织的出现与德勒兹、加塔利、利奥塔和福柯等后现代哲学家的主张不谋而合,它的动态性、非层级性、非线性、非中心性体现了后现代思维的特征;共同创造则坚持事物和思维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后现代哲学家们也强调了它的重要性。
可见,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之争的背后,实际上是现代与后现代之辩。对于企业来说,它们应该不仅仅将开放式创新视为企业创新的主导范式,而且要看到背后所蕴含的后现代思想,学会从中获得管理上的启示以指导开放式创新实践。首先,与员工和用户建立畅通的交流途径,听取他们的创新意见,并保持正确的激励方式保持他们的创新热情,重视他们主体性的发展;其次,以网络组织为基础,构建并发展企业的网络能力,因为企业在开放式创新范式下必须识别、连接、应用外部知识,并将其作为创新的核心过程,加之企业网络具有动态性、非层级性等复杂特征,因此成功实施开放式创新离不开企业网络能力的有效构建与发展;再次,建立包括研发部门、其他部门员工、用户、供应商、技术中介组织、科研机构等个体或组织在内的共同创造体系,并努力解决共同创造中的机会主义、产权、协调等方面的问题,保持共同创造的延续性。endprint
[参考文献]
[1] 亨利·切萨布鲁夫.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金马,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罗珉.目标管理的后现代管理思想解读[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31(10):1-7.
[3] Sewell,G. and Wilkinson,B. “Someone to Watch Over Me”: Surveillance, Discipline and the Just-in-Time Labor Process[J]. Sociology,1992, 26(2):271-289.
[4] 陈钮芬,陈劲.开放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8,26(2):419-426.
[5] Hippel, E., Krogh, G. Free Revealing and the Private-Collective Model for Innovation Incentives[J].R & D Management,2006,36(3):295-306.
[6] Hurmelinna, P., Kylaheiko, K., Jauhiainen, T. The Janus Face of the Appropriability Regime in the Protection of Innovations: Theoretical Re-apprais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J].Technovation, 2007,27(3):133-144.
[7] Liehtenthaler, U. Integrated Roadlmaps for Open Innovation[J]. Researeh Technology Managemen,2008,51(3):45-49.
[8] Piller,F.,Walcher,D. Toolkits for Idea Competitions:a Novel Method to Integrate User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R&D Management, 2006,36(3): 307-318.
[9] Leitao, J. Open Innovation Clusters: The Case of Cova da Beira Region (Portugal) [C].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ISBE 2006.
[10] Hastbacka, A. Open Innovation: What's Mine is Mine…What if Yours Could Be Mine[J].Technology Management Journal,2004(12):1-3.
[11] West,J.,Gallagher,S. Challenges of Open Innovation:The Paradox of Firm Investment in Open-source Software[J]. R&D Mana-gement, 2006, 36(3):319-331.
[12] 巴赫金.哲学美学[M].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13]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4] 王建明.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向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2):1-4.
[15] 薛伟江.后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特征——从自组织动力学的观点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7):18-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