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效应与展望

2014-05-23 11:04刘名远
当代经济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

摘 要: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沿着区域均衡—区域非均衡—区域统筹协调路径不断演进。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效应是显著的,它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加速了我国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使区域经济利益意识得到认同和强化,也使城市群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最主要的载体。但结果也显示,平衡和缩小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政策目标没能完全实现,由此认为坚持和发展市场导向区域经济政策工具,建立健全城市群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政策将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政策调整的主导方向。

关键词:区域经济; 政策效应;城市群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4-0063-06

区域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区域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和驱动的结果,但是,市场的自发演进还是政策的人为推进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下所发挥的主导性不同。区域经济政策作为由政府制定和实施,用于规范区域经济活动的一项正式制度安排,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和驱动力。据此,笔者在简要分析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进路径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政策效应,并以此对未来区域经济政策的演进提出几点展望。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驱动及其政策演进

(一)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政策驱动

张可云认为,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优化资源空间配置,预防和解决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种种问题,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制定与实施的一套政策体系[1]。区域经济政策目标通常是多元的,不仅包括促进区域个人与社会福利、实现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满足跨区域和国家利益需要的区域发展目标[2]。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步较晚,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行政参与特征,不是完全基于市场需要的自发演进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而是依托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实施和微调的方式加快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显然,我国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政策驱动。而且,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适应于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变化的需要,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做出了动态调整。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动态演进及其特征

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巩固国家新政权,平衡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政府通过统收统支的财政分配制度,按照行政计划指令、国家直接投资和财政拨款的方式综合平衡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满足沿海与内地均衡发展,以及服务战略后方基地建设需要。均衡区域经济政策决定了这一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心在内陆地区,它对于纠正过度扭曲的工业生产力空间布局,夯实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地方政府依附于中央政府,行政区替代了经济区,所以均衡区域经济政策无法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利益,还有行政化资源配置方式完全替代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市场机制作用被忽视,这必然会带来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资源的耗散。另外,为满足重工业优先发展需要,均衡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以牺牲农村经济利益为代价,通过“剪刀差”的形成造成城乡经济利益的严重失调,农村经济利益受损严重。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逐渐取代行政化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导向的区域经济发展得到发展,并按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要求处理东中西部及东北部之间的经济关系。1979~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动态演进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

1. 市场与计划兼顾的非均衡区域经济政策(1979~1993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体制由完全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适应经济体制的演变,我国放弃了均衡区域经济政策,选择了非均衡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重心也由内地转向东部沿海地区。这是一种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区域经济政策,其实质是基于区位优势和资源配置效率即遵循效率优先原则而采取的一种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综合了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通过设立优先发展区和直接给予政策优惠,具体表现在财税政策、投资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和项目审批权限等优惠政策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还有,财政政策由原先统收统支的分配制度向地方财政包干制度转变,地方政府享有部分经济决策权,这提高了地方行政区对地方经济利益诉求的意愿,推动了地方行政区经济的发展。

转型期非均衡区域经济政策在政策导向和倾斜的作用下加速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逐渐拉大了它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还有,财政包干制度激励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展开利益竞争和利益博弈,由此地方行政区经济利益意识逐渐形成,但是由于行政区依然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区域形式,所以区域经济利益意识并不明显。另外,财政包干制度使得地方政府在追求地方行政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有激励进行重复建设和实施区域封锁,这又促使了“大而全,小而全”经济发展格局的产生。

2. 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区域经济政策(1994~2000年)

转型期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注重区位优势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1978~1994年东中西部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为16.9%、15.2%、14.8%,远高于1954~1977年三大地区4.2%、4.2%、3.4%的人均GDP增长率。但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区域差距逐年拉大,我国东中西部人均GDP分别由1978年的465.7元、276.4元、272.2元增加到1994年的5 667.9元、2 663.8元、2 474.8元。显然,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还是绝对值角度,它们之间的剪刀差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改变这一发展态势,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在遵循效率优先原则的基础上做了适应性调整。首先为了兼顾中央与地方两个行政主体利益,弱化和约束地方盲目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在财政政策上由地方财政包干制度转变为分税制;其次,按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要求处理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关系。可见,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区域经济政策是对转型期非均衡政策的微调,是期望不牺牲东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兼顾中西部经济利益,通过财政转移等方式扶持和提速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虽然,这时期经济区域协作和财政转移并没有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但是区域协调发展意识及其重要性得到认同,为接下来实施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endprint

3. 区域统筹协调为导向的区域经济政策(2000~2013年)

这一时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立足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政策工具也不仅仅限于提供直接较为具体的政策优惠如税费减免,而是在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给予制度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权,由政策优势向制度创造性优势转变。这种政策调整对平衡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正的政策效应。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家区域经济重心在统筹协调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下开始向西返移。2000~2011年我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形成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9%,而全国和中西部及东北部地区的固定资产形成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23%。如果考虑政策的时滞性,张久远(2012)认为,2004~2011年国家区域经济重心向西返移了0.15个经度。其次,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加速了资源要素的区域流动,使得区域竞争格局由传统区域内各行政区竞争向区域间竞争转变,而区域内各行政区开始走向合作,新的区域竞合关系形成。再者,市场化资源配置逐渐突破原有行政区划的限制,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其实现利益诉求的一种重要途径,由此区域经济利益意识开始形成并得到强化,而行政区经济利益意识开始弱化。但是,区域经济利益分配和区域经济利益实现还是滞后于区域经济利益创造,以致使区域差距和不平衡性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缩小,区域经济重心依然在东部沿海地区。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政策效应实证研究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后对区域经济发展实施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政策,而且这些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与我国经济体制的演进路径相吻合,并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特定政策效应和驱动作用。

(一)区域经济利益意识逐步得到认同和强化

区域经济利益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基础和前提条件。但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参与意识浓厚,政府通过制定、实施和调整区域经济政策加快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所以我国区域经济利益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相对较长的演进过程。改革开放之前,地方政府完全附属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没有独立的经济决策权,以是否完成计划指标任务作为其行政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在当时没有区域经济利益诉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替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70~90年代在地方财政包干财政分配制度的激励下,地方政府有追求行政区经济利益的诉求,地方经济利益意识逐步形成,但是由于行政区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区,地方经济利益也不完全等同于区域经济利益,所以当时也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利益意识,即区域没有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认可和加强,资源跨行政区流动的限制和壁垒不断被削弱,区域性资源要素和商品市场开始形成,以区域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可能,这样区域经济利益意识才逐渐开始形成并得到强化。

区域经济利益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可以通过区域间经济合作和利益依存关系逐年增强来体现,而区际贸易是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利益依存关系的集中反映。据此,借鉴梁双陆等区际贸易分析模型[3],测度出1995~2011年我国东中西及东北部四大经济区的区际贸易净额,用于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利益意识的形成。统计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和国际贸易净出口都逐年加强,区际贸易净顺差与逆差交叉出现;中西部及东北部地区的国际贸易顺差很小而且2009年后都转变为逆差,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大多数年份为都是逆差,并且逆差程度逐年加剧,这样中西部及东北部地区就长期处于一种贸易逆差的处境(见表1)。区际贸易现状一方面说明区域经济利益依存关系逐年增强,区域经济联系越趋紧密,区域经济利益意识增强;另一方面说明区域经济利益分享和实现空间严重失衡。东部地区同时享有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双层利好,但是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利益没有得到完全实现,大量区域经济利益向东部地区流失。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中西部及东北部地区向东部地区“出口”了大量能源要素,同时又“进口”了大量商品和服务,在要素价格扭曲和要素边际生产率区域差异的情况下,中西部及东北部区域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实现[4]。

(二) 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失衡并存

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快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均衡区域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夯实了我国中西部工业基础和平衡了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非均衡区域经济政策提升了区域资源要素生产率,从而推动了市场化导向的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统筹协调区域经济政策是对邓小平第二个服务大局和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响应,在不牺牲东部沿海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各经济区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但是,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兼顾公平和统筹协调区域经济政策的政策目标并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及东北部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缩小,而呈现出一种发散的发展态势。据此,以空间GDP作为分析变量,通过α收敛模型,分析1952~2011年我国东中西及东北部四大经济区经济收敛状况,以分析这四大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现设α收敛模型如下:

α■■=■■(lnx■-■)■ (1)

■=■■lnx■ (2)

这里,i代表地区或区域;t代表时间;x代表空间GDP;α■■代表为t期空间GDP的样本估计方差,对于s>0,如果存在α■■<α■■,那么区域经济存在α收敛,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演进,区域之间差距越来越小。反之,区域经济是发散的,区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分析结果表明,1952~1960年东部和东北部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发散特征,而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收敛特征。1961~1978年东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先收敛后发散特征,其中东北部在1967年实现了0.67的最小方差;而中西部地区整体上呈现为收敛特征,其中西部地区在1968年实现了1.63的最小方差。1978~1993年,东部地区开始呈现了收敛的发展态势,而中西部和东北部表现出发散的发展态势,这一期间,东部和西部的方差在1989年出现交集,两地区方差都为2.13,此后东部方差逐年下降,西部方差逐年上升,形成一种剪刀差的态势。1994~2011年,除东部地区外,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方差逐年增长,区域经济呈现明显的发散发展态势(见图1)。综合分析表明,四大经济区的收敛态势同我国区域经济政策调整相吻合,非均衡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特别是在1994年之后我国区域经济之间的发散性逐年增强,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越来越大。endprint

(三)城市群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主要载体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基础,而城市是实现区域经济活动与地理空间有效融合的重要载体。城市发展遵循其内在演进规律,在区域分工、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和市场机制等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和驱动下,通过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知识等要素流和商品流,实现要素和商品的区域流动和空间聚集。空间经济以城市经济为主体,其发展过程由绝对封闭型经济逐步向相对封闭型经济,再向相对开放经济,最后发展成为开放型区域经济系统[5]。还有,城市经济所涉及的商品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通常是从小区域范围逐渐向较大范围流动和聚集,城市经济规模或其边界也将遵循点—轴—面—网络的路径由小变大不断演进发展(见图2)。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批复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台商投资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根据需要提升城市行政级别等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享有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和政治优势的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区域的核心城市,并通过发挥和提升区域核心城市的回波和辐射效应,加快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融合,推进城市群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在区域经济政策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已形成了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流、辽中南、山东半岛、成渝、海西、中原、关中天水、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长株潭、环鄱阳湖、长吉图、哈大齐、天山北坡、呼包鄂、兰西、宁夏沿海等在内的20多个不同发展层级的城市群经济区。它们分属在四大经济区内,而且每个城市群经济区都是包含多个城市的城市集,至少有1~2个区域核心城市承担领头雁的职能。数据统计显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前三大国家级城市群经济区以不足全国6%的空间面积创造了全国经济规模的1/3;前十大城市群经济区以不足全国10%的空间面积创造了全国55%以上的经济规模;全国20多个城市群经济区以占全国21%左右的空间面积创造了全国80%左右的经济规模。显然,城市群经济区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

三、区域经济政策演进的几点展望

区域经济政策目标通常会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变化而做出微调,因而区域经济政策也应随之做出调整和创新,以适应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演变,以及满足解决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现实需要。

(一)坚持和发展市场导向的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思维,国家直接投资、财政区域转移资金逐年增加。有数据表明,1952~1975年期间,国家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其投资资金比例占55%,其中三线地区的投资资金比例就占到了40%[6]。1994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后,中央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力度,中央对东中西部及东北部地区人均财政转移由1995年的300.8元、129.1元、192.5元、300.5元调整到2011年的2 040.6元、3 142.4元、4 690.4元、4 497.3元(见图3),这一期间,人均财政转移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7%、22.1%、22.1%、18.4%。另有数据显示,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达11 070.29亿元,占所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86%[7]。显然,无论是资金总量还是增长率,中西部地区接受中央财政转移资金都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但是,国家直接投资和财政转移并没有实质扭转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日趋扩大的态势。1954年东中西部及东北部人均GDP分别为156.84元/人、98.60元/人、110.97元/人、258.37元/人,而到2011年四大经济区人均GDP变化为52 728元/人、29 129元/人、27 502元/人、41 092元/人。如果以东部为基点,那么四大经济区之间的人均GDP比率由1952年的1∶0.63∶1.65∶0.71演变为2011年的1∶0.55∶0.78∶0.52。显然,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东北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之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大。

实践表明,给予直接财税减免等政策优惠,或者给予直接政策区域倾斜并没有带来显著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期效应,反而容易引发各地区对区域政策的竞相争取,以致使各地区所获得的各种区域政策具有趋同性特征,从而违背区域政策区域差异化要求。为此,应该对现有区域经济政策工具做出适应性调整,坚持和发展市场导向区域经济政策工具。首先,加快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思维向市场化导向转变,在遵循区域经济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导向型的区域经济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发挥区域资源禀赋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例如,在区域资源市场整合和调节的基础上对具有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区域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其次,减少直接政策优惠的给予,降低各区域对直接政策和财政补偿的依赖程度。在遵循市场化资源配置要求下,对有利于夯实区域经济发展基础的重大投资项目如区域基础设施、产业技术研究项目提供政策倾斜和政策优惠。再者,在不违背市场运行规律的条件下,加大制度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政策权利的授予,并以此激发地区创造性优势的形成,以制度创新来创造新的制度优惠,而不是简单地去争取政府给予的直接制度优惠。

(二)建立和健全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城市群以区域核心城市为中心,以发达的现代交通和信息网络为依托,通过同城化的形式聚集人力、物力、资本、技术、信息、知识等要素来促进城市间相互联系和协作。城市群经济通过区域核心城市的回波和辐射效应带动整体城市群的发展,所以城市群经济通常具有区域性、中心性、开放性、竞合性、跨行政区等特征。按照现代交通技术,城市群经济的一般辐射直径在200~300km, 覆盖空间面积在4万~6万km2,按城市群特别是区域核心城市的辐射影响程度可将其划分成不同发展层级的城市群。目前,我国已成形的20多个城市群经济区,但它们的发展层级是不同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发展层级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除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外,其它大部分城市群都属于省级核心紧密型城市群,辐射空间及影响力相对较小。endprint

加快城市群经济区发展需建立和完善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合理城市群的空间布局。首先,制定服务于城市群发展的同城化区域经济政策。同城化是实现城市群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同城化发展战略容易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在相对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率先实现区域一体化。这样,区域经济发展可以通过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相互对接的方式实现,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城市个体辐射带动来完成。其次,实施城市群空间发展政策,合理城市群空间布局,缩小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一方面,通过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辐射扩散机制,升级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以提高它们的引领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重点发展中西部和东北部城市群,并为此提供相应区域政策支持,通过加大中西部城际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和现代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市群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强城市群之间的承对接能力。

(三)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政策

政策倾斜和政策导向是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最主要特征,这也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的重要原因。这同时也带来了两个最直接的政策效应:第一,东部发达经济区与中西部及东北部欠发达经济区并存;第二,区域中心区与区域非中心区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应的辐射扩散机制,那么很容易产生“马太效应”,由此欠发达经济区和区域非中心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会越来越薄弱,它们与发达经济区和区域中心区的承对接能力变得越来越差,从而造成区域聚合力不强,甚至出现区域分化。为了有效缩小发达经济区与欠发达经济区、区域中心与非中心区的发展差距,就需要制定和完善区域聚合政策。

据此,可以借鉴欧盟经验,建立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基金,设置专项的区域结构基金和聚合基金。这些基金的使用主要是致力于夯实欠发达经济区和区域非中心区的经济社会基础,培育和提高它们的承对接能力。而且,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政策主要是通过对这些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通信和城市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开发、环境生态保护、区域性市场建设等项目的支持来提高它们区域经济聚合、社会聚合和区域聚合力和向心力。

还有,实践表明,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政策还主要偏重区域经济利益创造,缺乏区域经济利益实现方面的政策安排。事实上,区域经济利益实现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利益空间分配的公平性和平衡性。所以,现代区域经济政策体系不能没有区域经济利益实现政策,在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利益创造政策的同时加快区域经济利益实现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四、结束语

新中国后的60多年,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了均衡区域经济政策向非均衡区域经济政策,再向统筹协调区域经济政策演变的发展过程,它对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阶段性政策效应。但是,这种传统区域经济政策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更严重的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政策目标没能实现。由此,随着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和经济社会环境的演变,区域经济政策需做出动态适应性调整,以激发区域经济政策新的制度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可云.论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几个基本问题[J].开发研究,1997(5).

[2] Edgar M. Hoover and Frank Giarratani.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the third edit)[M]. Alfred A. Knopf, Inc,1999.

[3] 梁双陆,杨先明.中国西部地区省际贸易逆差研究[J]. 经济界,2004(5).

[4] 刘名远,林民书. 区际贸易、要素价格扭曲与区域经济利益空间失衡[J]. 财经科学,2013(2).

[5] 顾朝林,赵晓斌. 中国区域开发模式的选择[J]. 地理研究,1995(4).

[6] 陆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 张美涛. 对西部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的思考[J]. 理论与当代,2012(4).endprint

加快城市群经济区发展需建立和完善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合理城市群的空间布局。首先,制定服务于城市群发展的同城化区域经济政策。同城化是实现城市群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同城化发展战略容易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在相对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率先实现区域一体化。这样,区域经济发展可以通过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相互对接的方式实现,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城市个体辐射带动来完成。其次,实施城市群空间发展政策,合理城市群空间布局,缩小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一方面,通过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辐射扩散机制,升级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以提高它们的引领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重点发展中西部和东北部城市群,并为此提供相应区域政策支持,通过加大中西部城际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和现代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市群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强城市群之间的承对接能力。

(三)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政策

政策倾斜和政策导向是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最主要特征,这也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的重要原因。这同时也带来了两个最直接的政策效应:第一,东部发达经济区与中西部及东北部欠发达经济区并存;第二,区域中心区与区域非中心区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应的辐射扩散机制,那么很容易产生“马太效应”,由此欠发达经济区和区域非中心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会越来越薄弱,它们与发达经济区和区域中心区的承对接能力变得越来越差,从而造成区域聚合力不强,甚至出现区域分化。为了有效缩小发达经济区与欠发达经济区、区域中心与非中心区的发展差距,就需要制定和完善区域聚合政策。

据此,可以借鉴欧盟经验,建立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基金,设置专项的区域结构基金和聚合基金。这些基金的使用主要是致力于夯实欠发达经济区和区域非中心区的经济社会基础,培育和提高它们的承对接能力。而且,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政策主要是通过对这些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通信和城市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开发、环境生态保护、区域性市场建设等项目的支持来提高它们区域经济聚合、社会聚合和区域聚合力和向心力。

还有,实践表明,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政策还主要偏重区域经济利益创造,缺乏区域经济利益实现方面的政策安排。事实上,区域经济利益实现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利益空间分配的公平性和平衡性。所以,现代区域经济政策体系不能没有区域经济利益实现政策,在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利益创造政策的同时加快区域经济利益实现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四、结束语

新中国后的60多年,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了均衡区域经济政策向非均衡区域经济政策,再向统筹协调区域经济政策演变的发展过程,它对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阶段性政策效应。但是,这种传统区域经济政策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更严重的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政策目标没能实现。由此,随着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和经济社会环境的演变,区域经济政策需做出动态适应性调整,以激发区域经济政策新的制度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可云.论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几个基本问题[J].开发研究,1997(5).

[2] Edgar M. Hoover and Frank Giarratani.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the third edit)[M]. Alfred A. Knopf, Inc,1999.

[3] 梁双陆,杨先明.中国西部地区省际贸易逆差研究[J]. 经济界,2004(5).

[4] 刘名远,林民书. 区际贸易、要素价格扭曲与区域经济利益空间失衡[J]. 财经科学,2013(2).

[5] 顾朝林,赵晓斌. 中国区域开发模式的选择[J]. 地理研究,1995(4).

[6] 陆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 张美涛. 对西部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的思考[J]. 理论与当代,2012(4).endprint

加快城市群经济区发展需建立和完善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合理城市群的空间布局。首先,制定服务于城市群发展的同城化区域经济政策。同城化是实现城市群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同城化发展战略容易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在相对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率先实现区域一体化。这样,区域经济发展可以通过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相互对接的方式实现,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城市个体辐射带动来完成。其次,实施城市群空间发展政策,合理城市群空间布局,缩小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一方面,通过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辐射扩散机制,升级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以提高它们的引领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重点发展中西部和东北部城市群,并为此提供相应区域政策支持,通过加大中西部城际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和现代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市群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强城市群之间的承对接能力。

(三)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政策

政策倾斜和政策导向是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最主要特征,这也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的重要原因。这同时也带来了两个最直接的政策效应:第一,东部发达经济区与中西部及东北部欠发达经济区并存;第二,区域中心区与区域非中心区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应的辐射扩散机制,那么很容易产生“马太效应”,由此欠发达经济区和区域非中心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会越来越薄弱,它们与发达经济区和区域中心区的承对接能力变得越来越差,从而造成区域聚合力不强,甚至出现区域分化。为了有效缩小发达经济区与欠发达经济区、区域中心与非中心区的发展差距,就需要制定和完善区域聚合政策。

据此,可以借鉴欧盟经验,建立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基金,设置专项的区域结构基金和聚合基金。这些基金的使用主要是致力于夯实欠发达经济区和区域非中心区的经济社会基础,培育和提高它们的承对接能力。而且,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政策主要是通过对这些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通信和城市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开发、环境生态保护、区域性市场建设等项目的支持来提高它们区域经济聚合、社会聚合和区域聚合力和向心力。

还有,实践表明,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政策还主要偏重区域经济利益创造,缺乏区域经济利益实现方面的政策安排。事实上,区域经济利益实现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利益空间分配的公平性和平衡性。所以,现代区域经济政策体系不能没有区域经济利益实现政策,在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利益创造政策的同时加快区域经济利益实现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四、结束语

新中国后的60多年,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了均衡区域经济政策向非均衡区域经济政策,再向统筹协调区域经济政策演变的发展过程,它对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阶段性政策效应。但是,这种传统区域经济政策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更严重的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政策目标没能实现。由此,随着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和经济社会环境的演变,区域经济政策需做出动态适应性调整,以激发区域经济政策新的制度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可云.论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几个基本问题[J].开发研究,1997(5).

[2] Edgar M. Hoover and Frank Giarratani.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the third edit)[M]. Alfred A. Knopf, Inc,1999.

[3] 梁双陆,杨先明.中国西部地区省际贸易逆差研究[J]. 经济界,2004(5).

[4] 刘名远,林民书. 区际贸易、要素价格扭曲与区域经济利益空间失衡[J]. 财经科学,2013(2).

[5] 顾朝林,赵晓斌. 中国区域开发模式的选择[J]. 地理研究,1995(4).

[6] 陆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 张美涛. 对西部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的思考[J]. 理论与当代,201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