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祥铃
摘要: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的动手操作不流于形式,让学生的智慧在动手操作中得到激活呢?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可从精心准备、明确目标、适时指导、留足时空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课堂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2-0070-02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动手操作活动,离不开直接经验。然而,更倚重学生间接经验获取的快餐式灌输方式充斥着许多数学课堂,动手操作也逐渐远离了课堂。课堂上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环节往往流于形式,由教师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已成常态。数学课堂上,如何扭转这一现象,让学生的智慧在动手操作中得到激活呢?
一、精心准备,让动手操作有米可炊
因为每节课的知识不同,所以数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也不能随心所欲。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包括教材的分析、学情的了解、材料的准备等。只有做了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学生操作时的深度参与。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密铺”一课时,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哪些图形能够密铺,哪些图形不能密铺,还必须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让其在动手实践中寻找规律。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要准备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五边形、圆等多种图形,每一种图形至少准备十个,不然学生很难发现其中的规律。所以,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米可炊,课前我划分了学习小组,每组8人,每人准备一种完全相同的图形十个,装在信封里,供课上操作使用。课前准备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熟悉了材料,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明确目标,让动手操作有“法”可循
对小学生而言,无意注意往往占主导地位。操作时,他们常常被学具的色彩、形状所吸引,上课时会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因而,明确活动目标有助于提高动手操作活动的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
“图形的密铺”一课中,在了解密铺的概念后,学生面对着五颜六色各种形状的纸片,很是兴奋,既想摸摸这个,又想玩玩那个,一个个跃跃欲试!面对这一现象,老师一声令下,开始操作,但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一组要求:
1.用相同的图形拼一拼,看看哪些图形能够密铺?记录下来。
2.用两种不同的图形拼一拼,看看哪两种图形合起来能够密铺?记录下来。
随着活动目标要求的出现,跃跃欲试的学生霎时间安静下来,开始阅读和思考活动目标,然后才纷纷选择材料,开始活动,整个过程显得有条不紊。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动手操作,让动手操作有“法”可循,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干扰因素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提高课堂效率。
三、适时指导,让动手操作柳暗花明
适时指导即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而无法继续实施时,教师适当点拨,以帮助学生完成操作。
例如,在研究“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时:各小组汇报出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后,教师继续提问:还能想出什么方法吗?正当大家冥思苦想时,一个学生兴奋地说:可以用常用的胶带去量。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小组成员都为这个创意激动不已。然而,当他们用胶带在尺面上滚动时因为胶带表面比较滑,很难测量出准确的值,操作陷入困境。为让这一新想法不落空,教师及时提示学生能否想法量出胶带一圈的长度,立马就有学生想到先在胶带上标上记号,再把一圈胶带剪下来贴在桌上或纸上,最后用直尺去测量这圈胶带的长度。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四、留足时空,让动手操作创意流淌
很多时候,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不少老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时,没有给足时间和空间,导致实践操作走过场,学生意犹未尽,学习效果事倍功半。
例如,在“倍数和因数”一课中,探索“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分别铺边长6厘米和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哪一个可以正好铺满”时,有学生想到动笔算,有学生拿出纸片动手摆。我在巡查中发现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出现了各种摆法,花费了很长时间,我几乎忍不住要打断他们的操作,但看到学生专注的表情,才放手让他们继续探索,期待新发现。8分钟后,学生经过一遍遍操作尝试和反复斟酌思考,最后发现能被正好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都应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我不禁为他们的发现叫好。在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操作和思考后,学生对公因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公因数概念的提出作了铺垫,在后续的学习中显得异常轻松,动手操作让学生的智慧在手指间创意流淌。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感悟、理解、实现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只有亲历才能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并最终达到成功,才能让数学课堂更加鲜活、生动,也更加平实、亲切。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