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俊,杨绍昌
保山市城区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模式及体能状况
胡 俊,杨绍昌
(保山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通过对保山市城区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模式及其身体素质进行调查测试,结果发现青少年每天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在青春期前期和中期大部分达到国际建议标准,青春期后期仅有23.92%达标,锻炼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进而分析讨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及日常体力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旨在了解保山市城区青少年身体发育状况,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城区青少年;保山市;PDS量表;身体素质;体能测试
随机选取10~18周岁的保山市城区在校青少年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保山市实验小学、保山市第二小学、保山市第五小学、保山市第六中学、保山市第一中学、隆阳区第一中学. 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4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282份,有效率为94%. 每人填写《青春期发育量表》(即PDS量表),该量表通过问询有关青春期身体发育的问题,将这些青少年划分为青春期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本项目后续进行的各种调研和测试即据此分为青春期前期、中期、后期三组.
表1 PDS量表评分和分类原则
表2 各组青少年对应的年龄段情况(PDS量表)
表3 受试者人数构成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地测试以及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 通过《青春期发育量表》(即PDS量表)问询有关青春期身体发育的问题,根据PDS量表将青少年分为青春期前期、中期及后期,并进行《学生体力活动和日常生活习惯》问卷调查和体能测试.
体力活动的分类根据主体和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组成部分. 结合我国现有具体情况,青少年体力活动可分为:日常交通体力活动、学校体育体力活动、闲暇时体力活动及静态活动. 由调查统计可知,保山市城区青少年上学期间日常静态活动时间每天平均在8小时左右,闲暇静态体力活动平均每天在2小时. 日常静态活动主要包括上课和做作业,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习压力的增大,时间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闲暇静态体力活动则与全国青少年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Richard S.Strauss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10到16岁青少年每天日常静态运动时间为10.4±0.8小时,每天做功课、玩电脑或看电视时间为5.2±1.8小时,每天在学校的静态运动时间为4.5±0.7小时[1]. 研究表明,静态活动通过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儿童青少年肥胖、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发生[2]. Morase Sa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静态活动时间≥1.6h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约是<1.6h人群的3倍和6倍,而静态时间≥3h的人群患超重和肥胖的几率分别高达7倍和12倍[3]. Lorraine Lanningham-Fosterb等人通过研究发现,看电视和玩电视游戏能比静止状态分别增加(20±13)% 和(22±12)%的能量消耗[4]. 看电视是青少年闲暇时间最主要的活动,可以通过适当的电视游戏来促进青少年的体力活动.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CSM)建议人们每天或在1周绝大多数天数里参加30min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 2000年,美国健康与大众服务部(HHS)制订了《2010年人类健康计划》,列举了促进健康的10大措施,其中增加体力活动位列第一. 国际肥胖研究学会(IASO) 提出,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具有积极意义. 美国心脏学会建议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60min的中等强度以上体力活动,才能有效促进心血管健康. 2005年美国CDC青少年体力活动指南对于体力活动与健康的研究综述发现,每周至少3~5次,每次30~40min中等强度的有氧练习才能有效地降低体脂含量;每周至少3次,每次30min,强度为80%最大心率的体力活动才能有效降低血压;2008年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HHS)在体力活动指南中指出:儿童青少年每天应进行至少60min的体力活动,其中包括每天进行至少30min的中等或大强度的有氧体力活动. 从以上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目前研究普遍认为:青少年的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应该至少为30分钟. 表4调查得出,保山市城区青少年青春期前期每天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达到半小时以上的有89.69%,一小时以上的有50.51%,青春期中期达到半小时以上的有93.55%,一小时以上有44.09%,青春期后期达到半小时的有51.09%,达到一小时以上的仅有23.92%,一小时以上锻炼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 青春期前期和中期大部分都达到了建议标准,青春期后期只有23.92%的人达到标准,可能是与高年级的学习任务重,放弃体育课和业余体育活动有关.
表4 受试者平均每天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分布比例
在我国当前实行的学校教育体系下,高考基本上是唯一判断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人生道路的发展. “一考定终生”的现象依然存在. 尽管近年来一直倡导素质教育,要为中小学生“减负”,但迫于升学压力,很多学校为了升学率,家长为了学生学习成绩,不得不放弃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体力活动时间,有些学校甚至大幅度减少了学校体育学时.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除了正常的学校教育外,家长还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学习辅导班、奥数班、英语班、艺术班等等. 反而忽略了健康才是孩子最根本和最长远的需要. 同时,在这样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忽视体育活动、家长忽视体育活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没有形成一个良性有序的日常体力活动模式,缺乏对体育活动的接触、了解和参与,直到逐步失去兴趣,或许也是体力活动时间减少的原因之一. 另外测试者家庭经济情况、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影响测试者的日常体育锻炼时间和内容.
通过调查了解到,受试者在过去一周内进行的剧烈的体力活动主要包括篮球、跑步和跳绳等有氧运动,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则主要是羽毛球,骑自行车、乒乓球等. 这些体育项目大部分都属于体育课和业余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课安排和活动场地相关. 青春期前期和中期的受试者每天参加中等负荷运动和剧烈运动的时间均超过30分钟,而青春期后期低于30分钟,应注意在课外时间多加锻炼,同时学校也应保障良好的运动环境.
影响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同伴和学校,活动场地的位置,包括家与学校和公园的距离等,以及参加游戏或运动的机会. 父母定期带他们的孩子进行体力活动的青少年表现出更积极的体力活动水平. 图1调查显示,保山市城区青少年每天进行至少10分钟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人数最多的是步行. 图2可见,步行量多的有48%的还参加了其他中等强度的休闲活动,40%参加了其他大强度运动,而在步行量较少的受试者中,都只有34%参加了运动. 因此,鼓励青少年坚持步行这项健身运动,以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肥胖等慢性疾病发病率.
图1 每天至少参加10min体育锻炼项目的人数
图2 步行且参加其他强度活动调查
国内外很多项研究均证实20m往返跑评价学生有氧能力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陈嵘,王建,黄滨等人的研究认为20m往返跑因其操作方法简便、评价效度高、易于实施与控制,可以成为简便有效的人体心肺功能运动负荷评价方法[5]. 作为测量耐力素质的20m节奏往返跑有如下优点:1.研究证实20m节奏往返跑成绩与最大耗氧量有高度相关,从小学生到成年人测量的有效性高;2.开始时节奏慢,再逐渐加快,需要尽最大努力的时间只有测量结束前1min左右;3.跟随节奏信号跑感觉较轻松;4.不易产生厌烦情绪,对意志品质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5.可以在室内进行;6.在加拿大和欧洲已被广泛用来测量耐力素质,便于进行国际间的横向比较[6]. 由调查得出,受试者的成绩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青春期三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保山市城区青少年有氧运动能力随年龄的增加呈自然提高的趋势. 青春期前、中、后三期男女之间20m往返跑成绩比较,男生明显优于女生,且有显著性差异. 保山市城区青少年20m往返跑的测试结果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相符.
青少年身体素质包括身体健康素质和身体运动素质. 身体健康素质主要是指与提高健康水平和增强体质有关的素质,如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等. 身体运动素质是指与完成运动动作相关的身体素质,如速度、爆发力等[7]. 坐位体前屈是评价人体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反映静止状态下躯干、腰髋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粘性. 握力体重指数是肌肉的相对力量,即每公斤体重的握力,反映学生前臂和手部肌肉发展力量,与此同时也与其他肌肉群的力量有关,而且还能够反映肌肉总体力量. 仰卧起坐指标主要反映人体腰腹肌耐力、弹性. 握力可以反映学生的上肢力量;纵跳反映学生的下肢力量;体前屈成绩反映青少年的柔韧素质. 由调查发现,握力、纵跳和体前屈成绩都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纵跳和握力的成绩男生优于女生,且有显著性差异,体前屈成绩女生优于男生,原因可能与所喜爱的体育运动有关.
1)保山市城区青少年静态体力活动主要是上课和做作业,闲暇时间静态活动看电视时间最长,看课外书次之,乘车最少,调查结果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
2)青少年每天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青春期前期和中期都达到国际建议标准,青春期后期只有23.92%的人达到这个标准,可能与学习压力增大有关,导致体育课和业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减少;
3)20m往返跑成绩也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符,可以有效的评价保山市城区青少年的有氧运动能力. 由于男生平时多参加强度较大的球类运动,所以男生的上肢肌力和下肢肌力优于女生;而女生经常参加舞蹈和瑜伽等运动,所以其柔韧性优于男生. 调查问卷所调查的体力活动方式和体能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4)建议青春后期的青少年增加每天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培养体育爱好,增加中等强度和大强度体育锻炼的时间.
[1] Strauss Richard S, Rodzilsky Daria, Burack Gail, et al.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Healthy Children[J].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1, 155(8): 897-902.
[2] 姚崇华. 不同强度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现况调查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06, 80(30): 2099-2114.
[3] MORAES SA, BELTRAN R J, MOND IN IL, et al.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school children from urbanarea in Chilpancingo, Gurerrero, Mexico[J]. Cad Saude Publ-ica, 2006, 22(6): 1289-1301.
[4] Lorraine Lanningham-Foster, Jensen Teresa B, Foster Randal C, et al. Energy Expenditure of Sedentary Screen Time Compared With Active Screen Time for Children [J]. Pediatrics, 2006, 118(6): 1831-1835.
[5] 陈 嵘, 王 健, 黄 滨. 三种心肺功能运动负荷测试的评价效度研究[J]. 体育科学, 2005, 25(6): 52-54.
[6] 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Health People 2010: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Health[M]. Washing,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0: 24-27.
[7] 何 玲, 任 弘. 当代城市青少年儿童体质与健康状况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07(2): 5-10.
[8] 向剑锋. 步行与健康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9, 28(5): 575-580.
[9] 刘爱玲. 我国儿童少年闲暇时间静态活动现状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08(6): 312-314.
Teenagers’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and Physical Condition in Baoshan
HU Jun, YANG Shaocha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Baoshan University, Baoshan 678000, China)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time which teenagers of Baoshan in previous puberty and in mudium puberty spend in physical exercise fits to international recommended standard. However, the time in late puberty is too less, 23.92% qualified.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adolescents’ physical quality and the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is discussed, references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teenagers.
Teenagers in urban area; Baoshan; PDS questionnaire; Physical quality; Physical fitness test
2014-05-26
胡 俊(1977— ), 女, 四川夹江人, 保山学院体育学院讲师.
G812.45
A
2095-4476(2014)08-0045-04
(责任编辑: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