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以泉州市观山村为例

2014-05-21 01:49魏丽娜黄安民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闽南山村

魏丽娜,黄安民



闽南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以泉州市观山村为例

魏丽娜,黄安民

(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迅速推进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也随之发展起来,乡村景观研究和旅游规划变得愈发重要. 如何综合考虑乡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强化乡村生产、居住和游憩功能,塑造乡村景观意象,最终将乡村规划成可居住性、可投入性和可进入性都较高的田园化乡村,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建设美丽乡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章结合景观规划设计、景观美学等理论对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景观类型、景观规划技术路线和景观规划内容等展开探讨,并以泉州市观山村景观旅游规划为实例,进行论证,提出具体的规划思想.

乡村景观;旅游规划;闽南;泉州市观山村

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城镇化作为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其中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不仅提供了产业基础,而且带来了消费,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愁”的重要物质寄托,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乡村景观旅游规划通过融入乡村文化,打造乡村景观意象,促进乡村旅游休闲活动的开展,从而对于改善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协同发展的内在联系,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居住条件,打造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林茂粮丰、特色明显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闽南包含厦(门)漳(州)泉(州)三市. 历史悠久,具有众多独特景观风貌的历史村落,其中红砖古大厝更是中国仅存的少数古民居群落,并且乡村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不可复制. 然而,在城市过度扩张的过程中,这些独具特色的乡村风貌正在消失,人们的缕缕“乡愁”也随之消逝. 本文旨在通过对闽南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基于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对独具特色的闽南乡村的景观规划设计,对闽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为人们保存一份故土历史文化的记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依恋.

1 国内外乡村景观理论研究进展

1.1 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关于乡村景观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始于捷克、德国等欧洲国家,在乡村景观旅游规划方面都有较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案例. 捷克斯洛伐克景观生态学家鲁齐卡和米克洛斯提出了区域规划与优化的LANDEP系统,德国哈伯在ARCGIS和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DLU策略系统,用于集约化农业与自然保护规划,有利于协调城镇土地利用和乡村景观的重新规划[1].以Van Lie为主席的国际土地多种利用研究组(the International Studygroup On Multiple Use of Land,ISOMUL),由世界各国从事乡村土地利用和景观规划的著名学者组成,他们提出很多新思想和方法论,例如“空间概念(Special Concepts)”和“生态网路系统(Ecological Networks)”等描述多目标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2],有利于指导保护和恢复乡村的自然生态价值,丰富乡村景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协调城镇边缘绿地和乡村土地利用. 在亚洲地区,韩日两国对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也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案例,韩国的“新村运动”和日本的“一村一品”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多个国家,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1.2 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晚. 1980年代初,景观生态学以一门新兴的学科渗透到多领域,在此背景下,国内开始了对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 目前我国对乡村景观并未形成统一概念,但随着近年来对乡村景观规划研究的增多,我国学者也从多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论.[3]融合了景观建筑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从景观地域范围以及景观的构成和特征等方面对乡村景观的定义进行了解释,认为乡村景观是历史上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而产生的一种格局,最主要反映在现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同时区别于其他景观的关键又在于乡村景观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是一种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4]基于环境资源学的角度认为乡村景观是一种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和可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5]认为乡村景观包括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和人文建筑生活系统,体现了乡村景观的生物生产、文化支持和环境服务三大功能.

2 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体系

2.1 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乡村景观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乡村景观的自然要素、乡村景观的硬质景观要素和软质景观要素.[3]

自然要素 自然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有机组成,作为区域景观的基底,是城市景观的大背景,体现乡村景观的核心特征.

硬质景观要素 乡村硬质景观要素是指在人工干扰自然环境景观的历史过程中,在自然环境景观的基地上塑造和建设的可视景观要素.[3]乡村硬质景观主要包括乡村聚落、交通、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工业、农业生产、旅游接待及乡村居民等要素.

软质景观要素 乡村软质景观是指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人类在感受、利用、适应、改造自然和创造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价值观,主要包括乡村环境观念、生活观念、生产观念、风土民情观念、宗教信仰等.

闽南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1)闽南乡村景观的自然要素. 依照自然环境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对闽南乡村景观的自然要素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2)闽南乡村景观的硬质景观要素. 依据乡村景观的硬质景观各要素对闽南乡村进行分析,整理出以下结果,如表2所示. 3)闽南乡村景观的软质景观要素. 闽南乡村景观的软质景观要素主要体现在风俗习惯、民间文艺(舞龙、舞狮、龙舟等)、宗教信仰、节日庆典、道德观念等人文要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表1 闽南乡村景观的自然要素

表2 闽南乡村景观的硬质景观要素

表3 乡村景观分类系统

2.2 乡村景观类型

根据景观独立形态特征对乡村景观进行分类,并形成分类系统. 景观的独立形态特征是指在乡村景观体系中具有的特殊景观功能,且独立景观单元既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成为描述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内容. 如表3所示[3].

2.3乡村景观旅游总体规划内容

乡村景观总体规划是对景观的整体意象、空间特征、景观趋势、景观利用、景观保护、乡村产业发展以及景观协调的发展方向进行的景观战略性规划. 总体规划遵循规划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乡村景观意象规划、分区规划、保护性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道路规划、设施规划、形象规划等. 通过乡村景观旅游规划,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土地利用流转,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加快美丽乡村的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3 案例分析:泉州市观山村

观山村多有外出拼搏的乡贤,村内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众乡贤为了报效家乡,寄托思乡之情,遂集资建设家乡观山村,建设观山村美丽家园.

3.1 现状分析

村庄区位 观山村位于眉山乡,在泉州南安市的西北方,距离南安市区15km,距眉山乡政府驻地5km.

景观概况 1)景观自然要素. 观山村地势大致西北向东南倾斜,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兼山地气候特点,春天雾多,夏天较凉爽,年平均降雨量1 661.6mm,适宜生态休闲农业的综合开发. 观山村群山环绕,森林覆盖率高,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动植物种类丰富. 村内树木葱郁,溪流蜿蜒,鸟鸣山幽,茶香醉人,置身其中,可领略到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回归远离尘嚣的精神家园. 2)硬质景观要素. 观山村有着丰富的古厝建筑资源,被称为“古厝大观园”. 观山村南洋风格建筑格外醒目,闽南特色红砖瓦房随处可见,全村保存较完整的百年古大厝就有20多座,最早的一座有200多年历史. 观山村茶业发展历史悠久. 著名的皇旗尖生态有机茶按照有机农业方法进行生产加工,无污染、纯天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标准. 此外,观山村还盛产稻米、柿饼和番薯. 3)软质景观要素. 观山村历史悠久,于大山之中韬光养晦,不受外界干扰和破坏. 村内建筑古朴自然,民风淳朴善良,村内历史文化得到长久保存和发展,华侨文化、闽南文化、“番”文化、农耕文化、茶文化等,久远且丰富. 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使得观山村历史文化资源多元而又丰富.

3.2 景观规划原则

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观山村有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大厝和丰富多样的自然植被景观,因此保护观山村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成为观山村景观旅游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

丰富旅游项目,完善功能服务 在观山村硬质、软质和自然景观要素的基础上,有机融合生态旅游、宗教旅游、休闲农业、人文历史溯源等,多角度、全方位开发各类型的旅游项目.

坚持生态优先,突出共生理念 开发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规划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景观,种植非纯绿色的植被,丰富植被色相和生态多样性.

3.3 景观分区规划

在依托观山村本地特征、地形地貌、景观特色,尊重观山村地脉并考虑村内环境保护等多重因素、合理规划用地布局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动静分离的原则,将观山村划分为“一心”、“一园”、“六区”八个功能分区. 如图1所示.

图1 泉州市观山村总体规划

游客集散中心 在古大厝永胜居内设置游客服务中心,作为观山村对外形象宣传展示窗口和咨询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接待与咨询、投诉与处理、导游服务、安全保障及邮政通讯等服务.

闽南侨乡古厝大观园 观山村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三十多幢古大厝,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神奇古朴的乡村画卷. 在这些古厝群落基础上规划建设闽南侨乡古厝大观园.

皇旗尖茶叶观光体验区 依托皇旗尖广阔的生态茶园,打造以铁观音茶文化为内涵,集茶观光、茶体验、茶文化展示,茶交流、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茶文化主题旅游乡村.

滨水养生度假区 依托观山村云中湖周边的优美景色,修建若干富有特色、美轮美奂且建筑布局符合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滨水别墅群及相关的附属设施.

古厝休闲农庄区 充分利用村部周边闲置古厝,通过外部修缮、内部设施的提升完善、环境卫生的整治,挖掘古厝深厚的文化内涵,建设具有浓郁闽南文化特色的集休闲、文化体验、建筑考察、科普修学,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古厝休闲农庄区,促进古厝的保护.

休闲农业创意区 休闲农业创意区通过各种农事活动,使游客在农业技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学习农业知识、农业技术并进行实际耕种,提高环保意识,开辟生态农业创新之旅.

北部森林涵养区 观山村北部规划一处森林涵养区,以“生态涵养、环境保护”为主题,重点进行生态保护,以期为观山村提供一处环境优美的绿色天堂.

南部经济作物种植区 观山村的南部规划为经济作物种植区,分区规划种植桂圆、菠萝、油茶、油桐、毛竹等经济作物,在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园中融入旅游休闲观光功能.

3.4 建筑景观规划

观山村在建筑景观规划时,尽全力修复和完善历史古民居,拆除道路周边在形式、结构、色彩上等与观山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格格不入的建筑. 对可保留的服务建筑进行统一管理和外观修饰,并纳入导游标识系统.

根据观山村的文化特色来规划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体现了旅游区的主题和艺术性,显现形式有雕塑、亭、廊、花架、景石、景观树、花坛、盆景、生态构架等多种形式,既能成景,又能满足休闲需求;既能形成视觉焦点,又能较好融合周边环境.

3.5 道路沿线景观控制规划

道路绿化规划 观山村公路两侧的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景观要求等因素来选择行道树、绿篱的方式. 观光车道两侧采用小乔木做行道树,游步道则主要种植景观性花卉并适当点缀高大的景观树木.

道路照明规划 观山村道路照明设施是夜间驾驶者和旅游者得到良好可见度的保证,也是旅游区道路的小品. 根据不同的道路宽度及照明需要采取单侧布置和双侧交错布置的方式.

3.6 土地利用规划

观山村现有土地562.1ha,其中主要用地为林地、田地,如表4所示(用地统计主要根据规划区实测地形图(1:10000),并参照现状建设进行了校核;用地分类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 针对观山村的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与结构,根据空间布局、项目设置和规划总体要求,景观规划中增加道路面积和水域面积、新建商业、服务业用地,,具体调控目标如表5所示(用地统计主要根据规划区实测地形图(1:10000),参照现状建设进行了校核;用地分类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表4 观山村土地现状利用结构表

表5 观山村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表

用地开发强度控制 观山村的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分为四档,高强度利用、中强度利用、低强度利用和禁止利用四种开发强度.

4 结语

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从向往城市的繁华转而追求宁静朴实的田园生活. 古村落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生态采摘旅游、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的开发有利于完善乡村景观,规整乡村风貌,提升农民收入,优化乡村环境,建立城乡经济体系,发挥地域功能,整合城乡景观一体化,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泉州市观山村产业和区域特色是旅游、茶叶、水稻和畜牧,建设类型属于古村保护型. 观山村景观规划秉持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理念,基于旅游农业型和古村保护型的性质,充分考虑景观的时空多重性、历史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时代文明特征,在对观山村各大古厝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旅游发展潜能,打造一处优美、闲适、协调和高效的田园化乡村. 本文以泉州市观山村为例,主要从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总体思想展开了相应的分析探讨,以期为具体乡村景观旅游规划提供思路和借鉴.

[1] 刘黎明. 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 农村环境, 2001, 13(1): 52-55.

[2] 齐增湘, 龙岳林.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进展[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 4(28): 192-196.

[3] 王云才. 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3: 36-37.

[4]刘滨谊. 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J]. 城市规划汇刊, 1996(4): 5-11.

[5] 刘黎明, 杨 琳, 李振鹏. 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 生态环境, 2006, 15(1): 202-206.

Tourist Planning of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s Rural Landscape: Taking Guanshan Village of Quanzhou City(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EI Lina, HUANG Anming

(Tourism College,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21,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rural tourism is booming, and it is vital to study rural landscape and to make a tourism planning. We should take the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countryside into account, strengthen its function of production, living and recreation, create a rural landscape image, which focuses on higher habitability, input and accessibilit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s, landscapes aesthetics, etc. it discusses the elements of r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types, the technical route and content of landscape planning. At the same time, taking Guanshan Village of Quanzhou City(Fujian Province), it makes a specific research argu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ideas.

Rural landscape; Tourism planning;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Guanshan Village of Quanzhou City

F590.3

A

2095-4476(2014)05-0070-05

2014-03-19;

2014-04-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A790049)

魏丽娜(1988— ), 女, 山西太原人,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黄安民(1965— ), 男, 湖北武汉人,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休闲与旅游学理论, 旅游开发景区管理.

(责任编辑:陈 丹)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闽南山村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闽南文化传承
山村日出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山村一天一个样
闽南,闽南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