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秋红+彭红超+刘乾垒+栗欢
作者简介:郝秋红(1991—),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
彭红超(1987—),男,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
刘乾垒(1990—),男,山东潍坊人,学士,山东省淄博市和平学校教师;
栗欢(1990—),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
摘要:针对普遍存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现实问题,选取两个典型教学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法从教师解读教材的问题角度分析,总结出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三点建议,以便带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观念的更新,为改善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该问题符合案例分析三个条件,因此可选取小学二年级典型教学案例2篇,采用案例分析法从教师解读教材的问题角度分析,进而总结出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三点建议,以便带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观念的更新,为改善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指导和帮助。
一、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
依据《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方法》中的案例选择标准,结合《如何开展案例研究》中的案例选取原则,从小学二年级中选取2个典型教学案例。案例来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中一线教师发表的2个教学案例:《小马过河》《曹冲称象》。
二、案例研究与分析
[案例一]《小马过河》
课程说明:本文是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小马驮麦子过河的故事,培养学生凡事要亲自去实践的思想。
导入片段:[生动地讲故事的开头(课文一、二段)]
师:同学们,故事讲到这儿,你觉得小马怎么样呢?为什么?(学生踊跃回答)
授课片段:[老师直入教材,对中心进行提问]
①自由朗读回答问题:小马第几次来到河边才过了河?②它是听了妈妈说的哪句话才下决心过河?用“”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③熟读课文后,找出中心句。
[引导学生,逐步剖析语段]
①“别人”的看法正确吗,为什么?②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做?③小马又是怎么做的?
升华片段:[品味难点,阅读提升]
师:咱们来玩个情景表演游戏,XX你来演小马,注意小马的表情哦!
师:你从老马的话中想到了什么?
[续编故事拓展思维]
教师讲故事的开头:过了几天,又下起了雨……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次小马会怎么做,把这个故事编完整。
[案例二]《曹冲称象》
课程说明:本文是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说明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的是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勤于动脑的思想。
导入片段:[做游戏]
①送信(将卡片在组内传递,拿到卡片的学生认读)②找朋友(字词连线)
授课片段:[学生质疑,合作解答]
师:曹操收到了什么礼物?
生:一头大象。
师: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如果你们见到这样一头大象,你想问关于它的什么呢?
(生:它有多重……)
师:关于大象的重量,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各抒己见,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直到解决“有多重”的问题)
升华片段:[总结升华]
师: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生:……
师:你喜欢曹冲吗?用一句话来夸一夸他。
[拓展延伸]
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的办法?……
[案例分析]《小马过河》案例中,教师紧扣教材,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主题;授课部分,直入教材,对中心句进行剖析,而后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各语段;升华部分,通过表演游戏强化重点,让学生们在趣味性中领悟教材的内在思想。通过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加强 “凡事都要去实践”的主题思想。该教师对教材本身有准确理解,紧扣核心主题,但理解过于标准化,没有打破教参的束缚,以致授课时,只能采用“学生读—教师讲解”的方法,使起初激起的浓厚兴趣荡然无存。《曹冲称象》案例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授课部分,通过学生的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学习,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而且培养了学生参与教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吃透教材,发掘教材内涵
教学深度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取决于教师研读教材的一双慧眼。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新颖的教学策略、独特的教学方式,均基于教材的正确把握和深入理解。学生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走向作者心灵深处的。此外,处于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经常会有新颖的想法或问题,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正确挖出教材的内涵,才能把握课堂,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的目的。
2双角度解读教材
解读教材的目的不仅仅是让教师理解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师能把自己的理解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因此,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教材,这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特殊的表现方式。教师与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水平的不平衡亦说明双角度解读教材可明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小马过河》中,教师企图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试图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显得力不从心,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从学生角度解读教材。
3摆脱教参的束缚,建立独特的教学模式
教参凝聚了专家、教师的智慧,但不能简单地把教参当作“圣经”,更不能直接用做教案。教师也是读者,需要摆脱教参的束缚,读出自己的感受。研读越深入,教学设计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直至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曹冲称象》的教学有效性高于《小马过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四、总结
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从教师解读教材角度,对两个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三点建议,以试图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问题,从而带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观念的更新,为改善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指导和帮助。下一步将基于所提建议做进一步实验研究,验证其可行性。
参考文献:
徐碧美.如何开展案例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2004(2).
林少杰.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方法 .教育导刊,2012(1).
刘翔,曹中秋.如何开展案例研究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1).
陈钱勇.谈教师如何解读教材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