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电大情

2014-05-20 19:44张绍力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期场所考试

张绍力

假日偷闲,躲进斗室,蓦然发现一张尘封已久的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照片十分疲惫地躺在书橱的角落里,瞬间钩沉出散落的往事,在脑际间交相辉映。

这张饱经沧桑的黑白照片定格在32年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首开文科语文类专业。50多名嗷嗷待哺的已过学龄的青年们,原本已与高等教育失之交臂,就在他们慨叹生不逢时之际,却能“柳暗花明”搭上了成人远程高等教育的时代列车。

毕业照片上聚集的正是被“文革”所耽误了的一代青年,改革开放使他们获得了新的生机,已经成为社会职员和工人的他们幸运地走进了电大学堂。于是,他们紧紧抓住在电大学习的宝贵光阴,如饥似渴,分秒必争,夜以继日,遨游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海洋里,亦为他们的今后终生不懈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

难忘江苏盐城电大草创之初,没有校园,学校完全处在“三无”状态,即无教学场所、无教辅导师、无图书阅览场所。一穷二白,举步维艰。几年的教学均寄人篱下,四处协商租用教学场所,只要能觅一席之地,教学设施再简陋也都无所谓。课间没有活动场所,同学们因陋就简,围着教室转转圈、打打羽毛球等。没有图书馆也挡不住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常常为寻一本参考书,他们能跑遍市区的大中学校的图书室,以及面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

电大学生基本都是在职学习,大多数学生们都处在办事员或工人岗位,他们基本都面对着无法回避的三个问题:一是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电大学生基本都是不脱产学习,单位布置的工作任务、下达的生产指标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否则,工资打折、扣罚奖金是小事,一旦给组织领导留下工作不实,甚至工作轻浮的印象,后果不堪设想。二是家庭琐事与学习的矛盾。许多学生都已成家,上有老下有小,他(她)们是家庭的顶梁柱,常常要忙完家务事,安顿好老与少,才能坐下来看书学习。在家自习常常处于时断时续状态,极少没有干扰,学习时间没有保障。三是常常为了寻找清静的学习场所绞尽脑汁。那个年代住房普遍拥挤,学习环境无法讲究,露天空地、河边草地常常成为同学们静心学习的神圣殿堂。

上课时间,教室里总是鸦雀无声、空气凝结,炎炎热日、萧萧寒风也常常被感动得缓慢舒卷,轻抚而过。讲台上摆放着一台极为普通的家用收录放机,播放着北京大学王力、北京师范大学郭锡良等教授们传授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中国通史等抑扬顿挫的语音。年龄参差不齐的同学们面对教材,专心致志,伏案疾书,“沙、沙、沙”……

电大实行极为严格的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每个学期的期终考试,都是由中央电大统一部署安排,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印发考卷、统一考试时间,在各地规定的考点同时进行。考场的设置安排、考场纪律要求等较之全国高考的规模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个学期的期终考试,学生们都要以迎接全国高考的姿态来准备。每学期一般上4个月课,另需留足1个月时间复习功课。每临期终考试之际,同学们需用1个月时间进行期终冲刺。同学们自找对象组成复习小组,或自由结对,或独自闭门,形式多样。期终考试无重点范围,唯有全面复习课程内容,认真校核各自的课堂笔记,互通有无尽量将笔记补全。每年两次期终考试,时间都是定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天。为迎接考试,同学们夏战酷暑、冬战严寒。1个月时间太短,常常为了弄通一道或几道难题,学习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每次考试结束,同学都相互庆贺一番,“人比黄花瘦,更上一层楼”。故而,那时电大毕业的学生们都能感受到,电大文凭的取得,需经过入学考试加上六个学期的期终考试,相当于参加七次全国高考。

十年“文革”导致社会各界、各行各业人才奇缺,于是,派生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凭热”的现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广播电视大学不负时代厚望,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电大学生顺应时代潮流各自奔向能够施展才华的奋斗目标,有的竞聘考试进入新闻宣传界成为编辑记者、有的进入教育界成为人民教师、有的下基层转为国家干部,也有的进入市、县政府成为文秘工作人员。此外,凭借电大学习基础,数十年学而不止、勤奋工作,取得教授级高级职称亦不乏其人!

凝视老照片,我感慨良久……

猜你喜欢
学期场所考试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听的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恋爱场所的变化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