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树

2014-05-20 19:44孔瑞平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菩提树子孙风景

孔瑞平

常常觉得,一棵树就是一个人。

有些树是孤独的。它落落寡合,却又不是隐士。因为它通常都坦然地、一无遮挡地独自站立在广袤的原野里。这样的树,往往有着粗大的树干和优美的树形,只此一株,足成风景。见到它的时候,你通常离它很远:你在列车的车窗里或是在蜿蜒的山径上。它让你怦然心动,却又无缘近前。这样的树,自有它独特的想法,呼吸深长的、宁静的想法。远比我们那些浮光掠影、转瞬即逝的念头更为深刻和宽广。它是沉默的思想者,风不会送来它的声音,它只用卓尔不群的姿态与你交流。

有些树喜欢聚族而居,家人似的守在一起。这就是一片树林了。走进它的深处,你会有一种到别人家里做客的感受。这个家庭里有皱纹纵横胡子拉碴的老者,也有天真稚嫩、皮肤如绸缎般光滑的幼童。相同的基因让它们拥有了相似的面貌。清风徐来,他们用修长的枝条互相抚摸,并和睦地低语、轻笑;狂风大作的时候,它们就挽臂牵手,并大声呼喊,显示家族的力量。

有些树三三两两长在河边。这些树无论长幼,一律都很清秀。在我心里,喜欢临流而照的物事,都带有女性色彩。人分男女,树何尝不分雌雄?它们叶片干净,一尘不染,仿佛乡下姑娘刚刚浆洗过的竹布长衫;如果是开花的桃杏,它的花朵又美如少女腮边那一抹轻红。有它们装点,原野平添妩媚,一河张扬风流。这样的树,能不惹人爱怜?

有些树长在庄严的庙堂。在圣贤桑梓的曲阜,我拜谒过孔子手植桧;在双林寺,我瞻仰过唐槐汉柏。对于这样的树,我是深怀虔诚的。古圣先贤的手泽在那根历尽沧桑的老枝上,神明华胄的光辉在那丛青翠欲滴的叶子里,它们无限苍老,又无比年轻。谁能同他们交谈,谁能倾听他们的语言,谁就能洞悉真理。这样的树,能不令人敬畏?

树涵养人的生命。风过翻卷芳香,秋来捧出果实。在大漠,它就遮蔽风沙,在庭院,它就过滤骄阳。除了奉献,它别无所求。

一棵大树被伐倒并带走了,一片风景消失了。它在原先站立的地方,留下个耐人寻味的圆形伤疤。遇到这样的树桩,我总是要在它面前停留很久。从它浅色的圆形截面上,你可以闻到它生前那种好闻的气味,那疏密有致的年轮环环相套,宛如一颗石子投进岁月的湖心溅起优美的涟漪。只要是有心的过路客,就可以从这里读它的一生。年轮的纹理,倒不一定那么规整。因为它这一生也如人,曾经争过、斗过、苦过、痛过,它也许得过病、受过外伤。它也许挣扎过、发抖过。它经历过瘦削的年头,也有过茂盛的岁月,凡此种种,都会在这个截面上留下不同的轨迹。伸手抚摸它的时候,我总是怀着类乎触摸人类伤口的心情,我想:它被伐倒的时候,一定很疼。而现在,它依旧疼。

家乡有个风俗:一个人故去了,他的后人会在坟头上插一根柳枝。柳是见土生根、见风生枝的树种,不消三年两年,独枝即可成树。清明时节,子孙们来到坟上祭扫,柳枝婆娑,欲言又止,真个见树如面。烧完纸走出老远,你再回望,那柳还在原地依依地目送。坟地多在高山之上。故去的先人就以这青柳为目守望家园,照料子孙。乡俗:柳长得好,死者的子孙必然兴盛。

佛教里有所谓菩提树。“菩提”,梵语意为“觉悟”,传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所以它一直被视为佛教的圣树。我栖身的中国北方,没见过那种树。不过没关系,在我心里,它并不仅仅是树。每每看到这个词,脑海里就浮现出佛祖的面容:他那低垂的眼睫半遮了睿智的目光,眉宇间满是不忍之色。他就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巨树,当人们在尘世的风雨里耐受不了的时候,奔到他的树荫下,总能得到一些温柔的庇护、苟延的喘息。菩提树啊,它是佛的化身,也是人类苦难的化身。

儿时从古籍中得知:有个地方叫天造谷,生长着一种叫“建木”的大树,其根深植于大地,几千里不足以喻其广;其梢拂扫九天,几万里不足以喻其高。我们的祖先伏羲、黄帝曾经缘着这架天梯直达天庭,与诸神共语。拍案惊奇之余,心中遂有梦想:等我长大了,定要带上干粮盘缠遍访四方,到达那神秘的天造谷,找到那神奇的建木,然后缘木而上,尽览九天之上的风景。这个梦困扰了我半生,以至于年过不惑方才有解———何必做形而下的奔波,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方天造谷。只要以道德和智慧的血液勤加灌溉,建木就能从这里蓊蓊郁郁地生长起来,并负载我们轻灵的精魂径直向上。只要攀援不止,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啊,必能如我们伟大的祖先一般,到达理想中的神性境界。

猜你喜欢
菩提树子孙风景
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的静谧时光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First Man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菩提树下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老人留房给孙辈 引子孙大战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