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蛙》戏仿叙事艺术探究

2014-05-20 06:14董希文
中州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戏仿反讽互文

摘要:莫言小说《蛙》是一部结构独特的作品,是莫言近几年来推出的力作。小说采用书信与话剧相叠加结构完成。在这一新颖结构支持下,作品大量采用互文叙事技法,特别是戏仿手段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内容,增强了作品趣味,而且还深化了作品主题,突出了作者的反思意识和作品整体的反讽效果。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自叙与客观展示相结合,多声部共鸣,混响效果突出,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小说《蛙》叙事艺术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莫言;《蛙》;互文;戏仿;反讽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3-0162-04

《蛙》是莫言近年来推出的力作,2009年底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直至2011年8月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对于该书,莫言颇下工夫,自称是“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对于该书,莫言颇费心思,规定了特殊的阅读群体,“本书献给:经历过计划生育年代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万万读者”,以唤起他们尘封已久的记忆。毫无疑问,动人的传奇故事和深刻的忏悔主题是赢得读者青睐的主要原因。小说“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在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时,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①。但另一方面,《蛙》一书中戏谑语言、戏仿式人物塑造、独特结构体式及反讽性整体风貌也为作品添色不少,需要重视。应该说是深刻的反思性主题和独具匠心的互文叙事艺术造就了《蛙》的成功。本文着重论述后者。

一、戏仿技法的巧妙运用

莫言是一个勇于探索创作技巧的作家,每一部作品都留下了作者深深探索的足迹。《红高粱家族》中第一人称叙述手法的大量运用,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传奇色彩;《天堂蒜薹之歌》用瞎子歌唱、报纸报道和作家叙述三个角度讲述同一个故事,使得作品具有多声部的混响效果;《酒国》三重文本叠加交织叙事的方式,则使故事扑朔迷离,讽刺效果凸显;而《生死疲劳》则以地主西门闹死后托生为驴、牛、猪、狗、猴的动物“眼光”讲述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西门家族的兴衰变迁,勾勒国家政治对个人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小说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具有陌生化效果。《蛙》在叙事艺术上的最大突破就在于采用了互文手法,将戏仿技法发挥到了极致。

“互文性”概念最早由克里斯特娃于1969年在其《符号学》中提出:“每一个文本都把自己建构为一个引用语的马赛克,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与改造。”②即每一个文本中都包含了其他文本涉及的因素,每一个文本都不可能是一个与外界绝缘的封闭的语言体系,而是与其他文本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互文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文本观念,它来源于结构主义文本观,但又是对结构主义封闭文本观的有意反叛。互文理论在立足文本客观存在基础上,突出各文本之间以及文本与文本之外因素的复杂联系,强调文本意义阐释的开放性、多样性和不可重复性,构成了对传统理论的强有力挑战。

互文形式多种多样,戏拟与戏仿是其中之一。戏拟与戏仿(parody)有时被译为嘲仿、谑仿和滑稽模仿,其原意是指模仿别人的诗文而作的游戏文字或讽刺诗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时常遇到这样一些文字,它们似曾相识,却又别具用心,这有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此即为戏拟或戏仿。戏拟或戏仿不同于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传统诗学所主张的文学是对社会生活模仿和再现的观念,模仿是以严肃态度对生活进行再现。戏仿与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模仿生活或传统文本事件时运用了戏谑的态度,以此达到颠覆传统观念与定论的目的。“拟仿的前在文本一般都有崇高、神圣内容和优雅形式,并且内容和形式达到了有机统一,拟仿的目的就在于破坏这种统一性,以优雅的形式表达粗俗或不那么严肃的主题,借内容与形式的反差以造成‘笑的审美效果。拟仿产生的心理机制就是前文本的严肃、高尚与此在文本的通俗、平凡产生交流,读者由前文本的严肃而积聚起来的情感因此在文本的空虚、轻飘突然转化为虚无,‘笑便由此产生。从根本上讲,拟仿不是对前文本进行了转化,而是以漫画形式重新创作了前文本,新文本与前文本之间存在着张力关系,前者对后者进行了否定与讽刺。”③

小说《蛙》最突出特征就是大量采用戏仿形式进行叙事,强化了作品艺术表现力。

第一,狂欢、戏谑的语言运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需要最大限度调配语言、挖掘语言潜能,增强作品表现力、感染力。莫言是一个语言大师,其作品突出审美风格就在于通过充分的形象化语言描写,极其细腻、酣畅地书写作品人物的细微感受。这在其作品《丰乳肥臀》《第四十一炮》《酒国》等中都有突出展示。《蛙》与上述作品相较,语言已经收敛,描写已经冷静,其对语言的出神入化运用主要通过戏仿形式得以凸显。戏仿一方面增加了作品容量,另一方面又以狂欢、戏谑方式颠覆了前在语言,造成或幽默或讽刺的艺术效果。例如,作品在讲述侄子象群入伍要当飞行员时,写道:“大哥忧心忡忡地说:你可别去寻求刺激,人要爱国,当兵的更要爱国,当飞行员的尤其要爱国。”④这让我们想到了“文革”期间某些领导人的讲话,还让我们想到作品中准姑夫王小倜驾机叛逃台湾一事,作品得以扩容。在写母亲劝说姑姑放弃计划生育工作时运用如下语言:“毛主席说,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是活宝,有人有世界!我母亲说。毛主席还说,不让老天下雨是不对的,不让女人养孩子也是不对的。”⑤这种有意的篡改不仅符合说话者身份和当时语境,而且表现力增强,具有突出讽刺效果。在《蛙》中类似的语言活用现象俯拾皆是。

第二,戏仿、夸张的人物和情节。小说以丰富曲折的故事叙述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莫言小说尤其擅长于此。在《蛙》中莫言巧用戏仿手法在增强故事曲折性、传奇性的同时,书写了生活的多样与复杂。头顶西瓜皮凫水、躲避计划生育的耿秀莲让我们想起了抗战小说中与日本鬼子打游击战的武工队员;陈鼻一家利用地道、地洞逃避计划生育的细节很像电影《地道战》抗日战士与敌人周旋的细节;王脚利用运桃掩护女儿出逃的细节,就像中国现代战争小说中群众掩护、转运八路军、解放军伤员;水陆运桃的场景让我们仿佛看到解放战争时期的支前大军。作品中大量存在的夸张场面描写,唤起读者想象,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如火如荼的革命建设时期,“吃”煤的场面映射了饥荒年代的残酷;隆冬时节胶河北岸滞洪区批斗会场面,反射出“文革”的狂热与荒谬。而堂吉诃德饭馆的巧妙布置使名著《堂吉诃德》成为阅读“底本”,戏中戏《高梦九》剧情设计与胡断“代孕案”让人想起包公判案及“狸猫换太子”事件。这一别具特色的互文手法让我们回到历史,在与历史经典的对照中体会到现实的阴暗与残酷。上述互文叙事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作品讽刺效果。

二、独特的文体结构形式

小说之所以具有突出的互文效果,与莫言独特的艺术构思有关。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自叙与客观展示相结合,多声部共鸣,混响效果突出,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第一,书信与自叙结合,拉开了“叙事”与“故事”的距离。小说的主体部分是四封长信,每封长信先是叙述人蝌蚪向日本作家杉谷义人诉说当前自己的状态和写信经过,然后通过自叙方式讲述发生在姑姑和自己身上的传奇故事。在每一部分中,信是前奏,故事是主体。信中显示的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呈正向分布,即都是按线形时间发展构思。第一封信写作时间是2002年3月21日,故事内容主要是家乡风俗与姑姑“文革”期间被批斗。第二封信写于2003年7月,故事内容为“我”的婚姻与“我”的计划生育过程。第三封信写于2004年元旦,故事内容是姑姑艰苦的计划生育工作。第四封信写于2008年10月,故事内容是退休后“我”被“代孕”事件。“姑姑”的故事和“我”的故事交替叙述,而“姑姑”与“我”又贯穿所有故事之中。在顺向叙述过程中,交叉叙事使得整部作品既曲折生动、内容丰富,又重点突出。更重要的是,这一书信与自叙相结合的构思方式,有利于作品语言和情节互文效果的呈现。写信时间推后,叙述内容靠前,拉开了叙述人与所叙之事的距离,叙述人以“过来人”身份追忆曾经发生的事情。这样叙述人不必因为与故事距离太近而过于动情,也不会因身陷其中而无暇旁叙,叙述人完全可以以轻松的心态、讲故事的口吻转述曾经发生在姑姑和自己身上的故事,甚至可以采用诙谐和夸张的语气、语调展开,以增强故事的趣味性与传奇性。前文所论作品中狂欢化语言、戏仿人物与情节的构思多是在这种情境中完成。总之,叙述人“声音”的突现与作品故事内容直接串联,这一独特构思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作品中戏仿性语言和情节大量存在成为可能。

第二,小说与话剧相叠加,扩大了作品容量。《蛙》的最后部分是话剧。作品延续了前面的结构方式,由一封写于2009年6月3日的信和九幕话剧构成。就时间来看,写信时间与话剧故事发生时间基本一致,可谓前后相继发生。就内容而言,话剧部分续接小说部分展开,是对小说内容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话剧部分不仅叙写了陈眉代孕事件的最终结局,使得故事整体连贯、完整圆满,而且还写到了姑姑通过“上吊”“死后重生”来忏悔自己的罪恶,深化了作品主题。因此,话剧部分不是狗尾续貂,更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话剧部分除去对白精彩外,最大亮点在于采用戏仿叙事技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话剧第八幕是高梦九断案,当神经错乱的陈眉抢走孩子到古装电视剧《高梦九》拍摄现场击鼓申冤时,高梦九徇私枉法乱判案件,将孩子判给养母“小狮子”,该情节揭示了当前社会不公现象大量存在。同时,这一剧情显然是对元杂居《灰阑记》和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的戏仿,在这两部戏剧中,包公和法官阿兹达克英明睿智,都机智运用断案经验正确地将孩子判给生母,使正义得到伸张,冤情得以昭雪。而在话剧《高梦九》中则是相反,良心被权势扭曲,金钱战胜了正义。这与《红楼梦》中“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何其相似,可以说又是对“葫芦案”的翻版。这一戏中套“戏”而“戏”中又蕴藏深意的互文叙事手法,不仅丰富了作品内容,而且还深化了主题,深深折射出社会的不公。

三、多重、复合的审美意蕴

必须肯定的是,《蛙》采用书信体小说与话剧叠加形式构思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它打破了以往单纯叙事的小说结构模式,将书信、叙事与戏剧因素相结合,在增加作品容量的同时,增强了小说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这一独特的构思方式对于作品艺术风貌也有至关重要影响。

第一,狂欢化喜剧效果与主题的弱化。如上所述,小说独特的结构使得作品大量使用戏仿手法,而戏仿作为互文叙事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突出价值就在于引发此在文本与前在文本的联系,在互相印证中颠覆前在文本固有意义,以戏谑语气增添新意,实现对前在文本的超越。戏仿是手段,反讽是效果。戏仿最大价值在于使此在作品具有轻松氛围和喜剧效果,呈现反讽意味。反讽理论提出者布鲁克斯曾对“反讽”内涵做过如下概述:“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⑥反讽是一种阅读效果,文本表面讲述了一个合乎情节发展逻辑的故事,但结合语境(上下文)及叙述语气,读者能发现与表层情节意义相左的言外之意。而“言外之意”正是作者创作用意所在,作者以此营造文本丰富的、多重的意蕴。在《蛙》中高梦九乱判陈眉代孕案戏仿了包公智断亲子案,其目的在于讽刺现实社会的某些不公;姑姑工作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逃避计划生育的有趣形式,则从另一个角度暗示了“计生”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大量戏仿式语言的运用则使得作品妙趣横生,颇具喜剧色彩。

不容忽视的是,戏仿手法的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冲淡了作品的反思性,使作品主题的深刻程度受到较大影响。莫言多次提到作品主题是剖析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忏悔和反思“计生”工作对国民心灵的全方位影响。然而,戏仿手法具有消解性、解构性,戏仿手法的运用消解了作品崇高、严正的主题,使作品人物形象变得多少有些委琐,使作品主题多少有些游离。姑姑本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乡村妇科医生,是作品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但当作品中写到孕妇耿秀莲头顶西瓜皮奋力凫水逃避计划生育,而姑姑乘机船追击并点烟欣赏时,姑姑的形象就有点像当年的日本人,形象不再高大。当作品中用高梦九判案解决蝌蚪一家与陈眉的“代孕”纠纷时,这一解决方式就显得随意。特别是话剧中姑姑的“上吊”“死而复生”式的忏悔更是有些儿戏化,“计划生育”中包含的生命伦理和政治问题岂是象征式的仪式就能解决的?一直以来,生育在新中国是个大问题,“计生”工作中需要总结的经验、教训很多,而作品中貌似大团圆的结局显然不能让人满意,反思不够深刻与强烈。

第二,多彩的生活与无奈的人生。不得不承认,戏仿对作品主题表现有其独特效果。一方面,戏仿手法的运用客观上展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民间自有智慧,戏仿语言的灵活运用不仅显示了民风淳朴,而且还原了民间百姓的机智与幽默。一句“毛主席还说,不让老天下雨是不对的,不让女人养孩子也是不对的”,不仅粗朴有趣,而且还生动地反映出下层民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态度。在躲避计划生育过程中,当地民众想出的各种应对办法既因地制宜,又广泛借鉴,是民间智慧的生动表现,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让读者倍感真实,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

另一方面,戏仿情节与场面的涌现,又客观上揭示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无奈。是什么情结让陈鼻一家藏进地洞、让耿秀莲凫水而逃?是传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是什么势力让高梦九堂而皇之乱判代孕案?是当今无孔不入的权势和金钱观念。是什么原因使混血儿陈鼻变成了饭馆的唐吉诃德?是当今贫富差距加大和层第观念明显的现实。戏仿场面不仅显示了生活的复杂多样,而且从更深层次上暗示了生活的无奈与病态。如果说前者是平面性的展示,那么后者则是纵向的剖析,更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更能以其道德的、人性的蕴涵引人反思。

《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不仅在于其反映了新中国60年来人口与计划生育这一现实性极强的热点话题,更在于其少有的书信与话剧叠加的新颖结构方式。特别是其独特结构方式支持下戏仿叙事技法的大量运用,使得作品内容既妙趣横生、富有传奇色彩,又与作品反思、忏悔主题遥相呼应,两者相辅相成,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注释

①④⑤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封二、第36、56页。②冯寿农:《文本·语言·主题》,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页。③董希文:《文学文本互文类型分析》,《文艺评论》2006年第1期。⑥[美]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1949)》,赵毅衡主编《“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年,第379页。

责任编辑:行健

猜你喜欢
戏仿反讽互文
素描喜剧: 预期违背、 共鸣制造与戏仿表达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小世界》的现实主义革新之我见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
互文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