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元珍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使学生更有效的理解所学的知识,恰当地把传统教学手段和电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教学目标,以期达到最佳的 教学效果 。
一、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老师从头讲到尾,讲的十分激动,学生听得十分乏味,教学目的很难完成。有时为了营造课堂气氛,准备了许多的挂图,学生对单一的看挂图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显得很被动,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这样,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创造欲。
二、多媒体教学扩大了课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放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补充知识容量。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图片、形象生动和不断变换的画面、内容丰富且声情并茂的声像资料等,都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奋、愉悦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主要感觉器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心理学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学生增进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它极大地扩展了教学的课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它将抽象的内容,经过一系列处理而变得通俗易懂,使内容更加形象化。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或手段,在我们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老师们似乎步入了多媒体教学的怪圈,认为一堂好的课必须得使用多媒体,而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就等于一堂好的优秀课。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
三、只图表面热闹,忽视实质;注重形式,忽略效果
有的课件背景画面过于复杂,过多地使用动画、视频、图片和声音,对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干扰。多媒体集文、图、声、画于一体,与以前“一张嘴一架琴一只粉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有的教师为了发挥它的优势,几乎挖掘了教材中所能运用的一切知识点,利用一切所能利用的媒体,也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管有没有必要,都要用课件。在制作课件中,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哨、动感等效果,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大开眼界,但教学效果一般,尤其是学生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各种画面的内容上,而忽略了真正需要掌握内容的内涵。如果是这样我们老师只注重了教学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实质,那么就违背了教学规律。
四、以电脑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教师的主导性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增加课堂的容量,但过分地依赖电脑,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过于详细,将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举的例子、要说的话都详尽地制作在课件中,课堂上教师只要动动手,不用写,也不用多说,让课件代替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一堂课下来,总觉的还欠缺些什么?这便使学生内容掌握的不扎实。过分的依赖与多媒体教学,课件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更有甚者对学生的表扬也早就设定好了,老师连表扬这样的事也需要电脑为他完成。所谓“物极必反”,多媒体固然好,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素质在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中得以提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不要把教学从传统的“人灌”变成现代的“电灌”。教师成了电脑操作员。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需要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因此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要留有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课堂中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没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这是电脑永远代替不了的。教师才是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组织者,而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过多过长地使用电脑,只会阻碍师生间的感情交流。
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必须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首先,课件制作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还要使人赏心悦目,只有把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才是成功的课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要面带微笑,经常注视学生,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不操作机器时,要走到屏幕前或走到学生中,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教学手段起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总之,迅猛发展的多媒体技术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优势,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正确看待其利弊,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不断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新措施,总结出最有效的使用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