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要: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精神,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学工作者,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要充分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有教学和科研能力;要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式。
关键词:体育教师;自身;素质
随着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赋予了新的内涵。面对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作为新世纪的体育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精神,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由原来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学工作者,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 体育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动力和导向的作用,只有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准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体育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身体力行,用自己高尚情操来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具有感染、陶冶、引导和教育作用。并通过体育教学,把热情洋溢、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把好学、善思、公平竞争的工作作风,把正直诚实、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传授给学生。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把教师的政治思想提高到现代化水平的高度。
二、体育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素质是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是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体育教师的立足之本,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教师应系统而扎实地掌握该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二是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教师基本技能,它主要体现“师范性”特点,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必须掌握体育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能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掌握体育教育教学规律,能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相吻合的崭新的教育观点。
三、体育教师要充分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一切活动绝不能由别人代替,也无法代替。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教师教学的方法及策略都是为了将学生的认识、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参与预习、提高、观察、演示、讨论、质疑、练习、总结、评论等使课堂教学变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就是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真正享有发挥自己的才能、思想感情和判断想象的自由以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四、体育教师要有教学和科研能力
体育科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纵览一切相关学科和相关技术的高度综合性科学,所以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技术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外,还必须有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对工作进行反思性总结不断总结教学训练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等能力。体育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吸取先进的理论观点,掌握科学领域前沿的新知识,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从不同科学发展的交叉点去发掘新知识,使自己讲授的课程内容是本学科领域内的新成果,使自己的体育课有一定特色。同时,通过有特色的体育课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营造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
五、要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式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步伐越来越快,未来学校的体育教育必然要求教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文化知识,过去的知识已经过时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再也不能光靠一点运动技术、技能就能混日子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对知识了解的全面性,对相邻、相近学科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是相互交叉的、相互渗透的。另外教师还要加强锻炼自身的运动技术、技能基本功,有过硬的基本功才能使学生信服与有吸引力;还要掌握一些新兴的休闲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技能,以后随着新兴休闲体育项目(高尔夫、棒球、保龄球、街舞等)的开展,必然会渗透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来,教师不能无动于衷。体育教学是我们教师的主阵地,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势在必行了,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体育生活化,让体育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总之,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下,对体育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道德的人,还应当是有创新,能进行教学研究,并懂得如何教学的人。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教师,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把新课程教学改革推向新的起点。
(作者单位:河北省定州市留早初级中学 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