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正在深刻地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Twitter的快速发展使微博这种信息传播和分享的形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织围脖”成为一种时尚。
微博的迅速发展,开启了中国的“微时代”,公益事业参与者从“富人”扩大到“草根阶层”,开始借助微博这一平台蓬勃发展。网络使公益事业正从传统的企业型公益、事业型公益向平民公益转移[1]。这种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活动已成为新型的公益活动模式,并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改变着社会生态和公益传播的途径。微公益正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将人们微不足道的爱心积聚起来,形成新的巨大的社会正能量。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由于他们对于网络新事物的认可和接受度高,是“网络一族”的主力军,因此,培育大学生的微公益意识,对塑造大学生美好人格、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均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在我国,“微公益”这一概念,是2009年由“多背一公斤”组织创始人“安猪”最早提出的。他在微博上号召人们在旅行中多背一公斤贫困学校需要的物品,一点一滴地完成对学校的援助计划[2]。此后,基于志愿精神的“微公益”理念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
对于微公益内涵的界定,学术界目前尚未统一。《公益时报》在盘点2010年十大公益关键词时提出:微公益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件着手,强调积少成多。“微公益”是为了解除公众对于公益的误解,公益不应理解为是富人和行政机构的事情,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事情。敖向姣提出,微公益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凸显出来的,以公民个人为主体自发形成的,不倚靠社会主流公益组织的,以实现公益价值为目的的社会行为[3]。曹文星提出,微公益是相对于传统的公益事业而言的,它不需要复杂的形式和大量的资金,通常也不是由专门的公益组织发起的,而是借助网络的力量,通过网民的参与和体验而形成的一种草根性质的民间资助形式,它将人们微不足道的爱心积聚起来,形成新的巨大社会力量[4]。杨萍提出,微公益是利用微博平台展开各种公益活动,捐款捐助、绿色环保、帮助弱势群体,是一种零门槛、零负担的公益方式[5]。
综上,笔者认为,微公益是相对于传统的公益事业而言的,强调每个人都做一点点的公益行为,将人们微不足道的爱心积聚起来,积少成多,汇聚成强大的社会力量。其本质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公益慈善模式,建立“生活处处皆公益,人人皆可公益”的公益思维和生活方式。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它表现为借助网络新兴媒体的大众性、迅捷性,形成全民参与传播公益理念,开展公益活动的社会行为。
“微公益”虽然是新词,但对于身处高校的大学生而言,却一点也不陌生。他们正在通过网络接触到“微公益”,其中一部分已经在从事“微公益”的实践。这种利用网络的组织传播效力发起的校园微公益活动,不仅拓宽了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参与面和覆盖面,让受益者获得更多的帮助,而且让大学生的公益意识得到培养,是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高校微公益活动除了具备其他社会微公益活动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显著的校园特色。
微公益是一种新型的公益活动,它让人人都可以成为公益的主体,是一种依靠民众自身力量的互助形式。校园是大学生聚集的地方,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且具备强烈的积极参加微公益的意识,他们愿意成为追逐“新潮流”的参与者和践行者。问卷调查发现,有88.3%的学生表示学校有微公益活动都会积极参加。
高校校园微公益活动主要是在大学校园,其优势是学生组织能有效地整合学校内部的人力、资金、物资、信息等各种资源,及时培训公益服务者,举办微公益活动。调查过程中,单列微公益和传统公益目录,有61.1%的学生表示更愿从事微公益,而在组织参与微公益活动一栏中,有40%的同学回答是由学校组织发起的。
微公益弘扬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公益精神。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是一项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对于培养学生“服务他人、提升自我”的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作用。调查中,有69.5%的学生认为是在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参与微公益活动的。他们说,通过校园微公益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公益意识和道德观念,对自己成长成才是有很大帮助的。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热情。对于他们而言,只要在能力承受的范围之内,具有操作性和持续性的微公益活动都愿意参加。特别是具有强烈微公益活动意识和渴望引领社会风尚的“90后”表示,他们在从事公益活动时,除了传统的捐物捐款形式外,特别喜欢通过关注、浏览相关网络信息参与公益事业。
高校微公益不仅使大学生在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而且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着巨大的能量和作用。但随着近年来高校微公益活动的深入开展,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当前高校校园微公益状况,笔者在安徽农业大学开展相关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到有效问卷394份,有效率为98.5%。通过对问卷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从图1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对微公益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入。正因为缺乏对内涵的深刻认识,虽然对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热情度非常高,但对于参与微公益的动机却不太明确。在调查中,仍有22.3%的学生存在从众心理,是看着别人参加微公益活动自己才参加的,而15.7%的学生认为有志愿者经历的简历比较好看,所以才参加微公益活动的。
图1 你对微公益的了解程度怎样
调查发现(图2),对于参加过微公益活动的同学,有15.2%的表示是通过传统媒体了解或参加过活动,有27.9%的通过网络媒体了解或参加过活动,有25.3%的表示参加了志愿组织发起的微公益活动,有26.1%的表示参与过学校发起的活动。在了解学校是否组织微公益活动问题时,只有44.2%的同学回答学校举办过微公益活动。以上数据充分反映,大部分高校提供给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信息渠道还不够畅通,大学生获取活动信息的渠道较少。
图2 你看到或参与的微公益活动由谁发起的
从图3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高校微公益活动缺少应有的项目扩展与开发,不少活动目标仅仅停留在宣传口号上,加上活动的人力、物力、宣传等投入不足,一些活动目标定位过于简单,没有系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志愿者积极性下降,出现志愿者流失现象。在调查过程中,34.8%的学生认为应该丰富校园微公益活动形式,打造校园微公益特色品牌活动,让微公益活动在校园内传承下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3 你认为微公益的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校园微公益是个新兴事物,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当前,国家并未出台微公益事业的管理和规范的相关法规,没有实行严格的监督机制,很多活动都只是公民自发行为,这就造成虚假信息盛传、个人权利受到侵犯、活动效果不显著等现象。通过图3、图4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微公益持谨慎态度,而且普遍认为造成这种可信度底下的原因主要是缺少监管、透明度不高。
图4 你认为微公益的可信度
高校校园微公益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构建大学生微公益爱心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运行机制,十分必要。同时,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引导他们学会用爱回报他人、回报社会,让校园微公益事业真正融入常态化、规范化、多样化的全民公益之中,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锻炼平台,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利用校园媒体信息传播快、传播直接、影响广泛等特点,搭建包括校园广播、电视、报纸、刊物、校园网和学生BBS论坛等媒体在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微公益宣传体系。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凝聚作用,在校园倡导微公益精神,鼓励学生党员及学生干部带头参与微公益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再次,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微公益或微公益组织的创始人来校开展讲座,宣传微公益的意义,激发在校大学生投入到微公益活动中的积极性,促进微公益事业在高校良性发展。
当前,网络上有很多微公益网站,但只是提供捐款或代换物品等,功能和作用有限。因此,高校要建立具有校园特色的微公益平台,把最初的零散、随意、无秩序的公益模式变为有系统、有组织的公益实践[6],让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最终实现自我完善。许多高校组织学生利用微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爱心支教,开展科技下乡等,这些活动为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公益意识搭建了良好平台,值得推广。
微公益活动是一项事业,长期性、持续性是其内在的要求。高校开展的微公益活动项目,不仅要贴近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还要考虑到微公益项目的传承性。不能传承的活动缺乏连续性,缺乏吸引力,长期下去会导致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下降。因此,很多高校意识到,除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微公益活动外,也要打造有自己校园特色文化的微公益品牌项目。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合肥亳州路水西门街道进行志愿共建,在社区开设“四点半学校”,对社区小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科学公正的管理机制是推动高校微公益事业快速发展的保障。目前,高校微公益事业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导致很多活动效果不显著,甚至流于形式。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微公益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微公益活动监管、激励、评价和服务等管理机制,激发大学生乃至各个学生组织、社团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在安徽农业大学,对于受资助学生就建立了公益活动服务的管理制度,关注受资助学生的后续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开展微公益活动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校内的各方力量,整合资源、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促进校园微公益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创造性地推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1]赵娜娜.微公益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未来发展对策初探[J].神州,2012(26):256-257
[2]周中之.微公益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价值[J].思想政治研究,2010(4):20:22
[3]敖向姣.“微公益”成长中的政府引导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管理学院,2011:7-8
[4]曹文星.基于微博平台的微公益传播研究[EB/OL].[2013-12-20].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150608/150515/17213460.html,2012-02-24
[5]杨萍.自媒体时代微博公益传播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2:11-12
[6]王建勇.建立高校第三方微公益平台的初步分布[J].教育教学,2012(5):156-158 (责任编辑:刘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