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 _刘文娟 图 Pictures _王展澳
这是一个灰蒙蒙的地方。光秃秃的山上乱石遍布,群山之中坐落着一栋栋破旧的砖瓦房,路边几十年的老树瘦骨嶙峋。这里的人们个个都像泥瓦匠,衣着破旧且脏污不堪,他们的衣服是按“月”来洗的,他们一年不曾在家里洗过一次澡,一年到头有盐吃他们就满足了。这就是河南省有名的贫困村、内乡县有名的“光棍村”——山南。
瓦亭镇山南村距内乡县城40公里,全村有425口人。上百年来,因为这里一直打不出水,村民们长年靠吃雨水或到距该村七里之外的淅川县金竹河挑水吃艰难度日。去年年底,内乡县电业局为山南村打了一眼深水井,从此终结了山南人靠天吃水的历史。4月20日,笔者来到山南村,探访了这里有水后的新生活。
“要不是电业局打出这眼井,这婚指不定啥时候才能结!说不定俺现在还是一条光棍儿!”3月26日,是山南村曹家组彭洪波结婚的大喜日子。喜宴上,面对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他感慨万分地说。
“有女不嫁山南汉,吃水还比吃油难。”在内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恶劣的生存条件使山南成了内乡有名的贫困村和光棍村。谁家姑娘提亲,一听说对方是山南人,准会一口回绝:“不中!不中!那地方没水吃!俺闺女可不去受那罪!”
姑娘们不愿往山南嫁,山南的小伙子只能往外走。很多小伙子为了成婚,无奈地做了上门女婿。还有很多男青年,因极度的贫困不得已打了光棍,山南也因此被戏称为“光棍村”。
2010年,时年23岁的彭洪波与邻村一位姑娘相爱了。当姑娘的父母得知他是山南人时,说啥也不同意。痛苦不堪的彭洪波无计可施,干脆外出打工来逃避现实。这一走就是三年。
2013年,内乡县电业局在该县开展的“包联共建”活动中,和山南结成了帮扶对子。该局局长全晓阳多次带队到山南调研,干渴而贫瘠的山南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他与专业地质人员一起,多次勘测和分析了山南村的地质、地貌后,当着乡领导和乡亲们的面拍板:“既然山南邻村都有水,山南也不会是铁板一块,应该可以打出水来!请乡亲们放心,打井的事儿我们电业局包了!”
人们将信将疑。近年来,山南前前后后已集资打了十几眼井,却无一例外地成了“瞎井”。绝望的山南人早就认命:“咱山南就是没水的命!”
仿佛为了印证这一切,进驻山南的第一支打井队打了165米却依然不见出水。打井又一次以失败告终。12月23日,几经周折后,第二支打井队终于打出水来!
“山南出水了!山南出水了!”村民们奔走相告,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就连附近村庄的群众也闻讯赶来了。小小的水井旁一下子围了上百号人,山南终于圆了祖祖辈辈的吃水梦!
彭洪波的婚事也因此有了转机,女方终于同意了这门婚事。一眼清泉成就了一桩美姻缘。彭洪波高兴得合不拢嘴。
“14年了,俺可等到这一天了!是电业局让俺实现了心愿!”2013年的除夕夜,看着一家十几口人终于欢聚一堂,开开心心地吃着团圆饭,该村村民武明华高兴极了。
今年66岁的武明华是土生土长的山南人,膝下的四个儿子已相继成家,并有了自己的孩子。儿子们都是举家在外打工,春节也不回家,每年的春节都是老两口在孤单中度过。多年来,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过年时,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
心愿难圆,都是没水惹的祸啊!武明华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十多年前,宝贝孙女回来,第一次喝山南的水,喝了一口,再也不肯喝第二口。她龇着牙嚷嚷:“爷爷,这水咋跟尿一样!”武明华一个劲地赔笑:“喝惯就好了!喝惯就好了!”
也难怪孩子说水难喝。为了贮存雨水,近年来,山南村的家家户户都修了水窖,并在屋檐下安装了收集雨水的管道,和水窖相通。一窖水能吃上好几个月。由于存储时间长,水喝起来有浓重的土腥味,要多难喝有多难喝。他们之前喝的水还不如这个水。从前的山南用土坑贮存雨水。一场大雨过后,大坑里积满了黄且浑浊的雨水,上面还漂着牛羊的粪便。就是这样一汪被外村人称为“尿泥水”的脏水,一度是山南人的饮用水。
武明华的孙女喝不惯家里的水,更受不了对水的极度节俭——一瓢水洗完菜经过沉淀再拿来洗脸,洗完脸再用来洗脚,净过脚后尽管水已经混浊不堪,人们依然舍不得倒掉,牲畜还等着喝呢。在家里不能洗澡不能洗衣,衣服几个月才拿到河里洗一回。至于洗澡,水那么金贵,谁舍得!夏天身上腻歪得慌,毛巾湿水擦擦就行了!
武明华和山南祖祖辈辈未走出深山的人一样,早习惯了这样的苦日子。可对于外出打工已过惯城市生活的孩子们来说,却是苦不堪言。于是,孩子们极少回家,偶尔回家看看,也是自带矿泉水。过年团聚,对武明华夫妇来说成了奢望。
自从电业局为山南打出一眼深水井后,喜出望外的武明华和其他村民一样,感到日子有了奔头。他们义务出工十多天,为安装打井的各种配套设施忙前忙后。在出水的当天,他欢天喜地地挨个给孩子们打电话:“咱山南出水了!以后用水可方便了!今年过年你们都回来吧!”
山南的八旬老人曹书同说,山南人世世代代都为水吃尽了苦头出尽了力!做梦都想山南能出水!电业局实现了山南祖祖辈辈的吃水梦啊!电业局就是山南的活菩萨!
1.打出深水井后,曹书同将他的养殖规模扩大了一倍
2.调试好有塔供水设备,山南村村民争先恐后前来接水
一眼水井终结了山南上百年来靠天吃水的历史,也从此开启了山南人发家致富的梦想。
今年30岁出头的侯凡就是其中的一个。2014年1月,他投资几十万元在家乡创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养羊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侯凡说,山南四面环山,是养羊的好地方。以前自己就有办羊场的想法,只是苦于用水不便,一直不敢放手去做。多年来,他一直在外打工,把曾经的梦想深藏于心。
当得知电业局帮山南打了一眼深水井,下一步还要将水引到各家各户去,他又动了创业的心思。
说干就干,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侯凡的养殖场已初具规模。如今,他的羊场有200多头羊崽。他还准备再扩大两倍的规模,好好地大干一场!他的眼睛里闪着对未来的憧憬。
村支书刘其山指着村口三栋蓝色的院落,自豪地说:“瞧!那是俺村新盖的养殖场,都是几个返乡的年轻人盖的!自打有水后,俺村也成好地方了!”
就在侯凡兴致勃勃地规划着养殖场的前景时,村民曹书同开始召开家庭会议:“咱村有水了!以后可不怕吃水艰难了!今后羊崽不卖了,都留着自己养!过两年咱也盖座小洋楼!”
曹书同是山南最大的养殖个体户,他养了50多头羊和4头牛,一天牛羊喝水就得300斤。这需要一个棒劳力不停地拉水才供得上。因为用水受局限,多年来他一直不敢多养羊。自从山南出水后,这个养殖能手如鱼得水,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啦!
刘其山说,以前那个干渴、贫瘠的山南留不住人,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家境殷实的农户还迁到了外村。原本400多人的山南,因外流人口的不断增多,现在只剩下了100多口人。如今,在电业局的帮扶下,山南人不仅喝上了新鲜清洁的泉水,也让山南人迈上了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如今,很多村民开始发展养殖业,2300多亩的泡桐产业也在山南落地生根了。三年后,泡桐就会和养殖业一样,成为山南的“绿色银行”。
这正是,春风浩荡春意暖,一眼水井天地新。山南人在电业局的帮扶下,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也迎来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