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舜领 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国医堂 466200
胃溃疡是慢性消化性溃疡的最常见的一种,临床多见,容易复发,严重者呕血、便血、胃穿孔甚至休克死亡。笔者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进行对比治疗,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消化科内科门诊收治的9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5.89±12.12)岁;病程0.5~10年,平均(4.85±2.45)年;Hp阳性35例,阴性10例。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6.31±10.18)岁;病程0.5~8年,平均(4.43±2.47)年;Hp阳性36例,阴性9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Hp阳性率等基线资料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内镜诊断:参照《消化内镜学》[1]慢性胃溃疡内镜的诊断标准;病理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上海会议(2006年)慢性胃溃疡研讨会共识意见[2];Hp诊断:参照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的HpC14尿素呼吸实验[3]进行。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慢性胃溃疡中脾胃虚寒证的辨证标准。
1.4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证;(3)病程>6个月;(4)年龄>18岁;(5)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中医辨证标准为其他证型者;(3)合并胃癌及食管癌病变者;(4)精神疾病者;(5)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6)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7)过敏体质或对实验药物过敏者。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20mg,qd,po;甲硝唑片0.2g,2片,tid,po。
1.6.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而成(药物组成:炙黄芪25g、党参20g、饴糖50g、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9g、大枣5个、生姜3片、升麻3g、白术12g、砂仁6g、鸡内金15g、煅瓦楞3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1次。
1.6.3 6周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
1.7 疗效评价标准
1.7.1 疗效评价指标:(1)安全性评价指标:三大常规,肝肾功,血压、血脂、心电图。(2)观察指标:证候积分、病理疗效、胃镜疗效。
1.7.2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胃溃疡评定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次要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30%~70%;无效:症状没有减轻或加重。
1.8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
表1 总有效率比较〔n(%)〕
慢性胃溃疡是我国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不及时治疗,并发症较多,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胃黏膜的防御与修复机制异常有关,不能完全以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其诱因可能与吸烟、饮酒、进食辛辣油腻、生活不规律及精神心理因素相关。近年研究表明:引起胃溃疡最常见的原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抗炎药密切相关。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参考中医“胃痛”、“吐酸”、“痞满”等疾病。《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本病病因,多由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素虚导致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因胃为阳土,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为降,当患者脾胃虚弱之时,脾胃功能运化失常,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去濡养,发生疼痛。临床治疗应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当选黄芪建中汤。方中炙黄芪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托疮毒;饴糖补虚缓急止痛;桂枝、干姜温中散寒;甘草、芍药合为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效果较佳;煅瓦楞制酸和胃,消肿生肌;党参、白术、干姜、甘草四药合为理中汤,温中散寒作用更佳;升麻解毒生举;鸡内金和胃消食。诸药合用共凑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之功。
本文采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黄芪建中汤具有较好的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作用,正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明临床疗效较好。与西药抗菌治酸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充分起到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作用。
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胃溃疡上总有效率达95.56%,治疗组总体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1] 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34.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年上海)〔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1):55-62.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