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5世纪印度的单壶泄水漏壶
——基于《虎耳譬喻经》以及相关文献记载

2014-05-16 09:57周利群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管摩登计时

周利群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200240)

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5世纪印度的单壶泄水漏壶
——基于《虎耳譬喻经》以及相关文献记载

周利群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200240)

《虎耳譬喻经》(ārdūlakar.nāvadāna,简称《虎耳经》)是一部包含着星宿占卜内容的佛经,拥有诸如《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摩登伽经》在内的梵藏汉多种文本存世。与中国的漏刻法相比,《虎耳经》中所记载的印度漏刻法,是有漏无刻的模型。较之后期成熟的受水型漏壶,《虎耳经》中所体现的漏壶,是现存中印两国文献中记载较少的泄水型漏壶,反映了印度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5世纪的时间计量方式。

漏刻法 单壶泄水漏壶 古代印度 《虎耳譬喻经》

《虎耳譬喻经》(ārdūlakarn·āvadāna,简称《虎耳经》)讲述了一个低种姓女子追逐阿难,最后为佛陀所度化的故事。这部经的某些版本在故事中插入了大量星宿占卜①星宿占卜,简称星占或占星。星占是名词,更加抽象;占星是动名词,更加具体。本文中两者并用,视情况而定。古代的星占,包含了天文、历法、占卜等诸多内容,非以星宿来占卜这一狭义概念所指。内容,为古代天文学史研究者所关注。《虎耳经》现存世梵藏汉诸平行本中,比较为人所知的是汉译本《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简称《舍头谏经》)、《摩登伽经》等。《虎耳经》中记载的历算知识包含了古代最基本的要素,如测量日影长短、滴漏测定时间基础上形成时间度量体系,故而它能在印度、中亚、西藏、汉地流传过千年。关于日影,在善波周[1]、钮卫星[2]等的讨论下已经够充分了,兹不赘述。本文所关注的是,重要性不下于日影计时,但之前讨论较少的,《虎耳经》中的漏刻计时仪器。

漏刻法是古代重要的计量时间的一种方式,有了漏刻仪器,在阴天、雨天、雪天、夜晚等看不见日影,无法使用日晷计量的时候,也可以测出时间。宗教以及其他社会生活,需要对时间的精确测量,以便选择吉时、规避凶时。在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天学分册([3],336~383页)、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4],201~211页)这些经典研究文献中,都有专门的章节来介绍古代中国的漏刻法。陈美东、陈久金、李志超等学者有研究《浮漏议》、秤漏等的专门文章[5-8]。郭盛炽《中国古代计时仪器》[9]总括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时仪器,主要是日晷和漏刻两大方面,漏刻有专门的一章,在其他章节中也有介绍漏刻相关计时方式的内容。华同旭的《中国漏刻》[10],结合文献、文物、实验证明,综合地考察了中国不同朝代的漏刻,并且对于各种漏刻工具亲自用实验去测算,打破了之前很多似是而非的误区,是研究古代漏刻的佳作。本文基于《虎耳譬喻经》以及相关文献记载,讨论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5世纪印度的单壶泄水漏壶。

1 文献材料

首先来介绍文献材料。《虎耳经》的梵藏汉本的平行部分都有关于漏刻法的记载。从逻辑出发,汉藏译本应该与梵文本保持一致,但译本却体现出极大的地区差异,为探析印度漏刻法东传提供了可循之迹。

尼泊尔梵文精校本(简称尼泊尔本):

译:婆罗门啊,我将说时间的形成。请谛听:时间是如何度量的?有这说法:

两次眨眼是一罗婆。八罗婆是一迦啅,十六迦啅是一迦羅,三十迦罗是一刻,此时两刻是一牟呼栗多。

刻又是多长呢?有这说法:

装水的一个容器,可以盛两百婆罗的水。小管钻多大孔呢?重量是一撮(,四指长的金筹制成,(金筹须)四边相等的周旋而上的圆(柱状),当瓶子的水被如此耗尽,这就是一刻。这样,就有了刻的区分。①此漏刻法的描述在中亚梵本以及《舍头谏经》中皆无,《摩登伽经》与尼泊尔梵文精校本、藏文译本有。

汉译本《摩登伽经》卷2:

大婆罗门!今复说漏刻之法。如人瞬顷名一罗婆,此四罗婆名一迦啅,四十迦啅名一迦罗,三十迦罗则名一刻,如是二刻名为一分。一刻用水盈满五升,圆筩四寸,以承瓶下;黄金六铢,以为此筩;漏水五升是名一刻。如是时法,我已分别。([12],a15~20)译:

大婆罗门,现在又开始说漏刻的原理。人眨眼的瞬间叫做一罗婆。四罗婆叫做一迦啅。四十迦啅叫做一迦罗。三十迦罗叫做一刻。这样两刻叫做一牟呼栗多。一刻的话,用(瓶)装满五升水,四寸高的圆筒,放在瓶子下面(接水)。这个筒是用六铢黄金做成的。五升水漏完的时间长短叫做一刻。这样的原理,我已经解释清楚了。

汉译本《舍头谏经》卷1:

摩登王曰:且复听。吾为仁分别。十五眴,名曰为卒,二十卒则为一时,三十时名曰须臾,三十须臾为昼夜,三十日为一月,计十二月为一年,合集一年宿夜明眴一亿百六十万五十。是为分别时节数。([13],b28~c3)

译:

摩登王说:那么听着,我将为你说清楚,十五瞬,名为一卒。二十卒名为一时。三十时名为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

《舍头谏经》这里没有描述漏刻之法,只是记载了这一组时间单位,瞬、卒、时、须臾、昼夜,对应的是眨眼、迦啅、分、昼夜。这里记载比较简单,省略了罗婆、迦罗、刻三级单位。

藏译本:

Tib.(PK)264a4~a7.

yang bram ze dus rnams kyi’byung ba bshad pa cha bya yis nyon cig/dus rnams ji ltar’gyur ba yang brjod par bya’o//mig’byed’dzums gnyis la thang gcig gcig go/thang cig bzhi la mchog dka’gcig go/mchog ka bcu drug la ni dus tshod gcig go/dus tshod gsum cu la chu tshod gcig go/de la chu tshod gnyig la niyud tsam gcig go/yud tsam cig gi tshad ci tsam zhe na/chu srang brgya bum par blugs nas/’dogs pa di①德格版为‘dzags pa’i tshad do,义为“漏的量”。/chu tshod gyi bum pa’i tshad ci tsam zhe na/’olma se gcig gis gser sor bzhir snyad de/phyogs bzhinas mnyam par zlum pa’i tsad kyi bum pa’i zhabs su btol nas/chu zad pa de ni chu tshod cig gi tshad do/[14]

译:

婆罗门啊,诸时间的形成是如何说的呢?听好。诸时是如此形成是这样说的:两次眨眼(的时间)是一个罗婆,四个罗婆是一个弓②明知是一个时间单位,《藏汉大辞典》中只有弓这个译法。,十六弓是一个时辰。三十个时辰是一刻。两刻是一牟呼栗多。一个刻的量是如何说的呢?给瓶子里灌水百两③汉译“两”对应的是梵文的pala。,漏尽的时候(就是一刻)。这漏壶的量多少如何说呢?很小重量的金子,四指长,在瓶子的底部所有方向都是相等距离(的位置)钻孔,水尽则为一刻的量。

从上面列举的文本可知,梵文本是说,二百婆罗的水装在瓶子里,用四指长的周圆制成的金筹钻孔,水漏尽则为一刻;《摩登伽经》是说五升水由四寸高的圆筒承接,漏完则是一刻;从藏译本来看,是在说瓶子里装一百两水,用四指长的金子在圆瓶的底部中央钻孔,漏完一瓶水为一刻。如果这几个文本是严格的翻译的话,那么体现在平行文本中的漏刻法就应该是一致的。但现在我们看到,这些文本显然出现了差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些差异提供了什么样的信息呢?这里有必要先来考察一下印度、中国的漏刻法的历史。

2 漏刻法历史考察

2.1 印度的漏刻法

根据印度天文仪器专家沙尔玛的研究,所知最早的时间测量仪器是漏壶(nālikā-yantra)和海螺(u),二者都取自美索不达米亚模型①但在Sarma该书[的后面一部分,作者认为印度的泄水型漏壶来自于椰子壳装水的启示,何以第一阶段的漏壶原型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第二阶段的漏壶原型又是自己本国发明的呢?笔者认为,埃及、巴比伦虽很早就运用了漏壶,但是印度漏壶起源于椰子壳装水,中国漏壶起源于陶器渗水,有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可能是独立起源,不是如李约瑟或者Sarma一样认为是国外起源。([15],28~29页)。梵语中,空的管子叫做nala,从这个词汇派生出nālī,再派生出的nālikāikā则有了两个概念,即时间单位,以及形成这个时间单位的容器——漏壶。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占星吠陀支》()之中出现的漏壶,是印度关于漏壶的最早的记载。这种漏壶是泄水型的。

根据Mukherjee的翻译,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罐子盛十五婆罗的水,就是一haka,在此基础上有了即四倍的aka)。一dr减去三kava(即haka的十六牟呼栗多之三),就是一个nālika的量。”

在这里提到了,用容器装水来测量时间的方式,并提到了nād·ikā这个词,兼指容器与时间。

在考底利耶的《利论》中,有提到这种漏壶,用的是nālikā这个词。

KAZ02.20.34~36

The ourflow water clock(nālikā)with anhaka water should have a‘perforationby[a needlemade of]fourakas of gold and fourgulas in length’.([165],149页)

译:

四十迦罗是一刻(nālika)。

两刻是一个牟呼栗多。

译:

用nālikā把日与夜分为八份,用影来测量。

nālika是漏刻法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时间单位,日夜由它来测量。日夜分为八时,白天的每时称为prahara,夜晚的每时称为yāma。泄完一瓶水,为一个正点,此时报时人同时报出刻(nālikāikā)与时(prahara/yāma)。[15,17]

应该拿一个球状的铜碗,重十婆罗,六指高,顶上是十二指的直径。在底部,用一婆罗重八指长的金针钻一个孔。

任何铜制容器,根据人的喜好而在底部钻孔,一昼夜之内沉如水六十次,就是滴漏仪器,称作kapālaka。上面这段就是在5世纪末对于滴漏仪器的描述,这里清楚记载了所使用的铜盘、铜碗以及碗所穿孔大小,沉没所花时间是一个ghāti①不认可作者翻译的“kapāla是另外一种仪器”,因为一天沉没60次,就相当于60pala即一个gā的时间长度。后面关于kapāla的描述,其实就是一种总结,用另外一种说法来解释前面的内容。。根据上面的描述可知,滴漏仪器已经不是之前所说的泄水型漏壶,而是进水型漏壶。这种滴漏系统,在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卷3中得到了清晰而生动的描述:

又复西国大寺皆有漏水,并是积代君王之所奉施,并给漏子,为众警时。下以铜盆盛水,上乃铜椀浮内。其椀薄妙,可受二升。孔在下穿,水便上涌,细若针许,量时准宜。椀水既尽,沈即打鼓。……其莫诃菩提及俱尸那寺,漏乃稍别,从旦至中,椀沈十六。若南海骨仑国,则铜釜盛水,穿孔下流。水尽之时,即便打鼓。一尽一打,四椎至中,齐暮还然。夜同斯八,总成十六。亦是国王所施。由斯漏故,纵使重云暗昼,长无惑午之辰;密雨连宵,终罕疑更之夜。([18],169~170页)

这是义净所见的公元7世纪的印度漏壶。他所见到的薄的铜碗漂浮于盛水的铜盆之内,碗底穿孔,细如针眼,水涌进来装满两升水碗就沉下去了。他没有描述孔是怎么做成的。根据Sarma的分析,黄金做成的针是无法钻通铜碗的,只能理解为所描述的漏壶所钻的孔只能容许八指长、一婆罗重的金针穿过([15],149页)。这样的理解,有些模糊,似乎不能清楚知道这种仪器的设计用意。

晋代僧人慧远发明的一种简易民用漏刻——莲花漏,是一个铜制的莲花型底部有孔的容器。使用时,把它放入水面,水经小孔涌入器内,到一定时候容器沉入水中,再把它取出来倒尽水后重复使用下去。在制作的时候,只要容器的大小、重量、底孔的直径等选取适当,使之刚好一个小时下沉一次,数其下沉次数,即可知道时间。([10],76页)

比较之下,上文中所引尼泊尔精校本关于漏刻的记载,相应部分在描述用罐子装水以及小管的细节时,使用了nālikā的词汇,多描述的是泄水型漏壶相接的“小管”,用来控制水的流速。使用这一词汇的,多是对进水型滴漏仪器的“漏壶”的描述。虽然二者所描述的时间体系是相同,但所使用的仪器却有“泄”与“进”的差异。根据年代,《占星吠陀支》(是公元前400年左右的材料,《利论》是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3世纪的材料,而之后记载的标准化的滴漏仪器是公元5世纪的。如此推测,包含泄水型滴漏仪器的《虎耳经》梵文本的原本,应诞生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5世纪这一段时间②关于竺法护译《舍头谏经》的年代请参见本人博士论文《〈虎耳譬喻经〉与早期来华的印度星占术——基于中亚梵文残本与其他梵藏汉文本的对勘研究》(北京大学,2013)第二章的讨论。。

《摩登伽经》中的漏刻法的汉译是怎样形成的呢?略略梳理一下汉地漏刻法的历史。

2.2 汉地的漏刻法

漏刻法,漏是指漏壶,刻就是刻箭。漏刻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计时器之一。最早的漏壶,在上部有一个提梁,因此称为“挈壶”。最早的挈壶的壶底或者壶边有小孔以漏水,观察壶里的水流失了多少就可以知道时间。而水的流失量可以从壶中装有的箭上的刻度得知,这个方法叫做淹箭法。后来为求准确,用一个竹制或木制的小托子浮在水面上,这个小托子称做箭舟。给漏壶上加一个有孔的盖,把箭杆从盖孔里插进去,立在箭舟上,观察箭杆上的刻度,这叫做沉箭法。([4],202~203页)

商代以后,一般使用百刻计时,每刻即现代的14.4分钟,而不是现在的九十六刻,每刻15分钟。昼夜长度本来有别,随季节又有变化,于是昼刻夜刻也有很大区别。([4],116~119页)

西汉漏壶是一个圆柱形的容器,文献记载与考古实物可以应证。之后为了解决水流速度不均匀的问题,开始使用浮箭漏与多级漏壶。二级漏壶在东汉张衡的漏水转浑天仪中就已使用。晋代有三级漏壶,唐代有四级漏壶。后来又有渴乌的应用和秤漏的发明,以及平水壶的发明与莲花漏的流行。大科学家沈括的《浮漏议》是全面研究漏壶制造及误差的论文,在漏壶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4],202~211页)

根据华同旭的研究,在汉代普遍应用的单壶泄水沉箭型漏壶是比较实用的计时设备。现存最早的出土实物,是作为明器的西汉兴平漏壶。单壶泄水沉箭型漏壶,它计量的时间不是一天24小时,而是基本的时间即“一刻”(古百刻制),它是“一刻之漏”,误差的标准约为3.5秒。([10],30~61、30~61页)

回到《摩登伽经》,其文很明白,“一刻用水盈滿五升,圆筩四寸,以承瓶下。黄金六铢,以为此筩。漏水五升是名一刻。”一刻是用五升水装满的瓶,通过周圆相等、四寸高、六铢黄金制成的圆筒,放在瓶子下面(接水),水漏完的时间长短叫做一刻。出现了瓶和筒两个容器,“瓶”是泄水壶,“圆筩(圆筒)”是接在瓶下的物件。

作为泄水壶的“瓶”很好理解,接在瓶下的“筒”到底是怎么样的,却不太清晰。可以有两种假设:(1)筒是控制水流速度的小管。黄金六铢是很轻的重量,制成小管,是很细的,接在泄水壶的孔上,水就只能一滴一滴流下来,就能很好地控制流速。《摩登伽经》中的这部分汉译中使用的“筩”字,就是现代的“筒”字,是在描述一个中空的管子。这体现了古人对于原本的理解之妙与翻译之妙。

(2)筒是控制水流的塞子。黄金六铢这么小的重量,制成小管,非常细,类似于现代的自动铅笔的笔芯。在现代技术下,这么细的金属也是很难钻孔的,除非早先就有模型。在古代,这么小重量的黄金制成实心的金筹是有可能,制成小管是不可能的。

2.3 藏地的漏刻法

藏族人民使用过的测时仪器主要有3种:(1)mthe grib大拇指测影法;(2)thur grid长柱(日圭)测影法;(3)chu tshod测水法(水钟)。前两者是测日影,第三种乃是指汉文语境下的漏刻法。如采用滴水计时,是用一种特殊式样的容器,起先用石罐,后用陶罐和铜罐,在靠近底部的侧面,开一极小的孔,很细的鸡毛可以塞入孔中,使水能滴出就行。然后将水倾入罐中,记录水漏完的时间。另外制造一把尺子,刻成十二节代表十二时辰。不管白天黑夜都可以测量。所以藏族称这时间单位为“水时”chu tshod。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dus kyi chu tshod,就来源于这种泄水型的刻漏(水中)的使用。([19],55,58页)

大桥由纪夫在对于西藏天文学的介绍中,最开始专门提到了藏文大藏经中所收的《虎耳譬喻经》藏译本,说它是一部包含了吠陀支时代的早期印度天文和星占,还有后吠陀时代希腊化之前的佛经作品。同样的,也有归于竭伽仙人的早期星占文献。这些文献中的天文知识,是早期的产物,不属于后来的白算(skar rtsis)。[20]

3 讨 论

表1 《虎耳经》中关于漏刻法的记载

比较这三个文本关于漏刻的记载,有如下几个共同点:同样都是描述单壶泄水型漏壶,将水漏出去,而不是让水渗进来;同样都是用金子做成的小管接水(藏文本只说金子,没有提到小管),金子硬度比较小,在冶炼技术有限的古代,金子是比较合适制作成直径那样小的管子的金属材料。

这三个文本以及其他古代的印度漏刻文献的要点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盛多少水,作为一个时间单位的水流量;一个是钻多大的孔,用来控制水流的速度。

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罐子里盛多少水用尽是一刻。梵文本是两百婆罗,《摩登伽经》本是五升,藏译本是一百两。《虎耳经》梵文精校本中,液体度量单位换算,二十四婆罗是一摩揭陀升(prastha),那么两百婆罗是八又三分之一升,按照一升等于四分之一ād·haka的进制,这相当于二又十二分之一的ād·haka(汉译为斗)。《摩登伽经》译本清楚地说明了是五升。根据第二章中对于《摩登伽经》的考证,可以将此经出现的时间,断代在《出三藏记集》(494~515)与法经《众经目录》(594)之间,就是515~594年间,即南北朝至隋。这一期间,度量衡变化多,增幅大,很难弄清楚是哪一时期的五升。藏译本中说是一百两的水,srang汉译的话就是两,汉译的两在《虎耳经》中对应的是梵文中的婆罗(pala),就是说梵文本是盛两百婆罗的水,藏译本中是盛一百婆罗的水。这个差别,有可能是翻译中度量衡对应的差异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漏刻仪器传入藏区后因地制宜被改造的结果;当然也可能是译者或抄手的错误而导致,因缺乏实物证据,笔者尚不能下结论。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是水流的速度,这是用壶(ghat·ikā)或管(nālikā)上的孔的大小来控制的。推测这种滴漏装置,可能建立如下几种模型:

(1)壶中装水,用小管接续,以控制水流速度。《虎耳经》梵文本中,小管是用nālikā表示的,这个nālikā词源上来讲就是从nala(空管)来的,nala变为nālī后专指小管。梵文本中的nālika,是由长度为四指的金筹(suvarn·a s alāka)做成,四指的长度不小,质量很小,说明很细。那么这样制成的均匀粗细的小管,管的内径肯定是很小的。用这样细的小管,就可以让水一滴一滴流下来,控制水的流速。汉译本中,四寸高的圆筒(即圆管类物件)在瓶子下方(接水),此筒是六铢黄金做成。铢是很轻的重量,六铢做成四寸高的圆管,管的内径必然也是很小的,故而这样的小管肯定也是用来调节水的流量的。藏译本是说把重量很小的四指长的金子放在瓶子底部,并没有清楚说明金子是做成管还是别的什么。四指长的金子,当然也有可能是调节水速的小管。这种模型可以解释汉译本中的“筩”①对于“筩”的理解,感谢北京大学段晴教授的启示。,但梵文本与藏文本并没有明确说明是小管。同时,因为水流速度只要控制壶上之孔的大小就可以控制了,用一根导流的小管似乎在仪器设计上是多此一举。

(2)另一种漏壶模型是壶中装水,钻一小孔让水漏出,孔的大小由一撮重量、四指长的金筹的直径来决定。金是硬度不大的金属,5世纪以后描述的壶都是用铜制成的,所以如果是用金针来钻孔,显然物理上是不能实现的。故有学者解释说是,一根如此粗细的金针能穿过这个孔,所制造的孔就符合24分钟漏完一壶水的要求了。这是一种解释,但总是让人觉得这根费心描述的金筹似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再度思考壶与孔的关系,《虎耳经》文献中所描述漏壶是一个泄水型漏壶,与义净描述的进水型漏壶是不一样的。进水型漏壶,将铜碗放进水里就开始进水,计时开始,碗中水满,沉下水面,一刻计时结束。而泄水型漏壶的话,先要把水装满漏壶才能开始计时,一壶水漏完,一刻计时结束,这是一个有孔的漏壶,要如何把水装满漏壶呢?与孔的直径完全吻合的金筹起作用了。灌水的时候,将金筹作为塞子②金筹作为塞子的假说,感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杨柳的启发。在壶上的孔里,水就不会漏出来,等装满了水,就拔掉金筹,开始漏水,计时开始,漏完一壶水,一刻计时结束。这种模型不能解释汉译本中的“筩”,但比较符合梵藏文本,比较能解释梵藏文本中的记载,这是笔者比较认可的一种解释。

4 总 结

回头来看,关于漏壶的这个问题是在《虎耳经》的平行文本的阅读中发现的。梵藏汉文本的差异很大,反应出抄写者或者译者的漏刻知识所代表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将这些文本置于它们所属地域的漏刻法发展历史中考量,可以对文献中所记述的漏壶有更清晰的认识。根据与《虎耳经》漏刻法相似文献年代推测,包含泄水型滴漏仪器的《虎耳经》梵文本的原本,应诞生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5世纪。

《虎耳经》及相关文献中记载的印度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5世纪的漏刻法,他们的工具是比较原始的单壶泄水型漏壶,可能用一根极细的金针作为漏壶底部的塞子,通常测量时间只能精确到24分钟,估读可以精确到12分钟。与中国古代有刻箭有分级漏壶使误差标准减少到3.5秒的漏刻仪器相比,《虎耳经》中所记载的印度漏刻法,只有漏壶没有刻箭,是有漏无刻的计时系统。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8、19世纪,取代早期的单壶泄水型漏壶,印度使用单壶受水型漏壶,测量时间也同样是精确到24分钟。可以想见,这种不甚精确的时间计量方式,也塑造了印度人闲适的生活观念。

参 考 文 献

1 善波周.摩登伽經の天文歷數について[J].小西·高畠·前田三教授頌壽紀念:東洋學論叢,1952.

2 钮卫星.西望梵天——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第4卷“天学”卷第1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4 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5 李志超.沈括的天文研究(一)——刻漏和妥法[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78,8(1).

6 李志超.《浮漏议》考释[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2,(增刊).

7 陈美东.我国古代漏壶的理论与技术——沈括的《浮漏议》及其它[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1(1):21~33.

8 陈久金.中国古代时制研究及其换算[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2(2):118~132.

9 郭盛炽.中国古代的计时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0 华同旭.中国漏刻[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1 Sujitkumar Mukhopadhyaya.Theārdūlakaāvadāna[M].Kolkata:Vi s vabharati in Santiniketan,1954.

12 摩登伽经[M].支谦,共竺律炎,译//大正新修大藏经.21卷.1300号.

13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M].竺法护译//大正新修大藏经.21卷.1301号.

14 Tib.pk=Tag rNa’i rTogs pa brJod pa[M].1027//mdo sna tshogs,ke 242a2-286b6.vol.40.353.

15 Sreemula Rajeswara Sarma.The Archaic and the Exotic,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Indian Astronomical Instruments[M]. Delhi:Manohar,2008.28~29.

18 王邦维.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L].北京:中华书局,1995.169~170.

19 崔成群觉,却旺,陈宗祥.古代藏族的测时仪器[L].西藏研究,1983,(3):55~58.

20 hashi,Yukio.Astronomy in Tibet[C]//Helaine Selin(ed.).Encyclopaedia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Technology,and Medicine in Non-Western Cultures.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136~139.

The Indian Outflow Water-clock between 4th Century B.C.and 5th century A.D.Based on a Case Study ofārdūlakarn·āvadāna

ZHOU Liqun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

ārdūlakarn·āvadāna(in Chinese《虎耳譬喻经》,in short《虎耳经》),is a Buddhist sutra with ancient Indian astrology knowledge.It has a few versions and translations existing in the world,such asārdūlakarn·āvadāna in Sanskrit,《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and《摩登伽经》in Chinese.Compared with ancient Chinese water clock,the water clock recorded in this text is a outflow type withoutmeasuring arrow(刻箭),rare in the literature and signifying the early period of technology in India.This outflow type of water clock will be discussed in detail.

water clock,outflow,ancient India,

N091:P1-091

A

1000-0224(2014)03-0355-10

2014-02-27;

2014-06-03

周利群,女,1984年生,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古代中印天文学交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0&ZD063)

猜你喜欢
小管摩登计时
畅游计时天地
摩登之家
腕表计时2.0
引导队员向完美进发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计时工具
和你在安详的社区走一走
3D打印肾脏近在咫尺
回到摩登70’S
摩登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