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占国,李龙云,张 爽
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
田占国,李龙云,张 爽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麻醉科,吉林长春130033)
氟比洛芬酯与丙泊酚联合应用的方法,在无痛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中常常被应用;但是在老年人开胸手术的麻醉苏醒过程中的应用却鲜有报道。针对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的衰退,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清除率都有所降低等特点,本研究皆在探寻一种使老年开胸手术的患者苏醒平稳、无痛、迅速甚至舒适的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ASA分级Ⅱ-Ⅲ级,年龄60-77岁,体重控制在48-75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即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排除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者。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不给予麻醉前用药。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有创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连接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BIS)。在双腔气管导管和导尿管表面均匀涂抹利多卡因乳膏。两组全麻诱导均相同:咪达唑仑0.05mg/kg,罗库溴铵0.6mg/kg,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0.3mg/kg,舒芬太尼0.4μg/kg顺次给药。支气管导管插管后纤支镜辅助定位,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单肺通气时气道压维持<30cmH2O,PETCO2维持在30-45mmHg。,麻醉维持:术中静脉微量泵输入舒芬太尼0.2μg·kg-1·h-1,罗库溴铵0.5mg·kg-1· h-1;调整吸入七氟醚的用量,使术中BIS维持在40-60之间。两组患者均在关胸开始时(T1)停止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的泵入。
实验组(A组)在关胸开始时(T1)停止七氟醚的吸入,即刻缓慢静推丙泊酚2mg/kg,接着微量泵输注丙泊酚4-7mg·kg-1·h-1直至缝皮结束前5 min停止;缝皮开始时(T2)静注氟比洛芬酯1.2 mg/kg。对照组(B组)在缝皮结束前5min停止七氟醚的吸入。两组患者均在自主呼吸恢复后常规静注新斯的明1mg+阿托品0.5mg,拮抗肌松药的残留。
1.3 观察指标 开始关胸时(T1)、缝皮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拔出气管导管时(T4)、出手术室时(T5)、出麻醉恢复室(PACU)时(T6)观察两组患者的动脉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的数值。术毕停用麻醉药后记录患者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在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离开手术室时的疼痛评分(Prince-Henry)、离开麻醉恢复室时Steward苏醒评分、苏醒即刻的BIS值和躁动情况。
1.4 统计分析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_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比、麻醉时间及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A组)缝皮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拔出气管导管时(T4)的血压及心率波动相比对照组(B组)更小(P<0.05,表1)。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在麻醉恢复室的停留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2);术后离开手术室时的疼痛评分(Prince-Henry)和躁动情况,实验组患者的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表2)。两组患者苏醒时BIS值、离开麻醉恢复室时的Steward苏醒评分及苏醒期间脉搏氧饱和度波动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氟比洛芬酯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药物进入机体后靶向分布到创伤部位,在羧基酯酶作用下迅速水解生成氟比洛芬,氟比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作用[1],具有不抑制呼吸、不影响麻醉深度及术后苏醒等优点[2]。而丙泊酚又具有起效迅速,持续时间短,抑制咽喉反射,苏醒快而平稳等特点[3]。所以此两种药物常联合用于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且效果显著。开胸手术的疼痛是剧烈的,对麻醉的要求也比较高;但对于老年患者,因其肝、肾等脏器功能的衰退,其对药物的代谢速率亦相对减慢;伤口的剧痛、药物的蓄积等常常导致老年患者麻醉苏醒得不够平稳亦或是苏醒延迟。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MAP、HR、SpO2(_x±s)
表2 两组患者睁眼、拔管、PACU停留时间和出手术室时Prince-Henry疼痛评分、躁动情况、苏醒时BIS、出麻醉恢复室时Steward评分
本研究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在手术结束前的时段转换术中吸入麻醉用药,以求达到使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有一个优质的全麻苏醒质量。麻醉前在气管导管及导尿管表面涂抹利多卡因乳膏,尽可能的减少导管对患者产生的不利刺激;麻醉中采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BIS)明晰麻醉深度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防止术中知晓的发生[4];麻醉后依据Prince-Henry疼痛评分和Steward苏醒评分等在同一苏醒时间点给患者打分,能更客观的搜集数据得出结论。
结果从缝皮开始时(T2)至拔出气管导管时(T4)此期间的血压及心率波动实验组(A组)相比对照组(B组)更平稳(P<0.05);说明丙泊酚降血压和心率的作用恰好与停用七氟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的用药时机体血压和心率的上升相抵消。而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在麻醉恢复室的停留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较早的停用了术中麻醉维持用药七氟醚,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充分代谢并排出体外;同时机体泵入了少量的代谢迅速的丙泊酚用以维持关胸时的麻醉状态,进而提高了患者苏醒及出室速度是可以理解的。术后离开手术室时的疼痛评分(Prince-Henry)和躁动情况,实验组患者的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说明静注氟比洛芬酯能良好的解决术毕的疼痛问题,亦或是体内残余的舒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形成了更好的叠加镇痛的效果[5]。两组患者苏醒时BIS值、离开麻醉恢复室时的Steward苏醒评分及苏醒期间脉搏氧饱和度波动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点说明研究者判断患者苏醒的指标、离开麻醉恢复室时的指标,两组的一致性和客观性,避免了研究者的主观故意。
综上所述,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在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开始关胸至手术结束期间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使患者苏醒得更平稳、更迅速、更充分。
[1]Takada M,Fukusaki M,Terao Y,et al.Postoperative analgesic effect of preoperative intravenous flurbiprofen in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J].J Anesth,2009,23(4):500.
[2]Fujii Y,Nakayama M.Influence of age on flurbiprofen axetilrequirements for preventing pain on injection of propofol in Japanese adult surgical patients:a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vehicle-controlled,parallel-group,dose ranging study[J].Clin Ther,2006,28(8):1116.
[3]熊江琴,陈世彪,刘添银,等.丙泊酚复合不同镇痛药用于内镜下经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2):125.
[4]曹云飞,谷卫锋,王士雷.全麻原理及研究[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0-102.
[5]王晓山,刘 沛,王东信,等.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对骨科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2):152.
2013-02-25)
1007-4287(2014)02-0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