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明,郭婧芳,刘晓红,唐冠群,朱宪春*,宋佳凝
Ⅲ类替牙期反牙合预后诊断指标的筛选研究
史学明1,郭婧芳1,刘晓红2,唐冠群1,朱宪春1*,宋佳凝1
(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吉林长春130021;2.武警北京市消防总队医院,北京100035)
我国青少年儿童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为12.81%[1]。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早期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将影响患儿的咀嚼,发音等口腔功能[2],以及对患儿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3]。上颌骨和(或)下颌骨生长发育出现异常是导致骨性安氏III类反牙合的主要病因。有研究显示,42%-63%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存在上颌后缩[4],所以对于上颌发育不足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患者应及早进行上颌前方牵引矫形治疗,但是矫治效果难以预测。本研究选取28例上颌发育异常(不足)的Ⅲ类替牙期反牙合患者,上颌采取前方牵引配合上颌快速扩弓治疗,依据矫治效果分为治疗成功组、治疗失败组、未见效果组,应用Ricketts[5]分析方法全部指标对以上3组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测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筛选出Ⅲ类替牙期反牙合预后诊断的测量指标,为临床上错牙合畸形的诊断、预测疗效提供依据。
1.1 病例筛选
选取2007-2012年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上颌发育不足的Ⅲ类替牙期反牙合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颌快速扩弓进行矫治。依据矫治前的模型和口内相,筛选以上病例,纳入标准[6]如下:①磨牙近中关系,治疗前至少4个前牙存在反牙合畸形;②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基本正常或略前突;③无相关疾病,其对颌骨的生长发育会产生影响;④无任何对颌骨发育有影响的治疗史;⑤患者依从性好。共筛选出28例治疗结束的病例,依据矫治效果分为3组:治疗成功组(11例)、治疗失败组(12例)、未见效果组(5例)。
1.2 方法
将所筛选的28例患者的治疗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按照单盲法应用Ricketts分析方法在读片机上用5H铅笔在硫酸纸上进行定点、描绘、测量,时间间隔周期为一周,然后重复测量,连续3次,最后求其平均值,以上所有操作由同一名研究生完成。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包对得到的所有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_x±s和M(QL,QU)表示,统计结果经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组患者的测量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3组患者的部分测量结果(方差,_x±s)
表2 3组患者部分测量结果(秩和,M(QL,QU))
上颌前方牵引用于矫治因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已有60多年历史,近些年来各学者的研究结果肯定了上颌前方牵引对上颌骨发育不足或位置后缩所致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治疗的疗效[7]。它主要是通过重力的牵引促进颅面骨缝的改建,刺激上颌骨的生长,从而达到矫治由上颌骨发育不足引起的Ⅲ类错牙合的目的。Kambara[8]学者指出前方牵引力施加到上颌骨,刺激骨缝间的纤维组织,成骨细胞等活跃,新骨形成、沉积,使前颌骨位置前移。
目前临床上在诊断该类患者时常用ANB,SNA,SNB等角度的测量[9,10],这些分析方法可相对描述错牙合畸形的严重程度、以及矫治后的疗效。但是对于预后诊断,患者后期能否达到可预测的疗效,该方法不能做到相应的预测;并且在颅面部生长发育过程中,ANB,SNA,SNB角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Ricketts分析法是于1961年提出的,虽历经半个世纪之久,至今仍不失为一种高效实用的错牙合畸形的x线诊断分析方法。它是生物渐进矫治技术的理论基础,它体现着该矫治技术的生物学机制这一核心理念。它作为VTO(visual treatment objectives)的分析手段,通过1到3年的短期预测法,并将这一预测结果贯穿于生长发育期患者的矫治计划的制定和预后的预测分析中。Ricketts方法中对错牙合起决定性作用因素及颅骨内部结构因素二大类指标,能够帮助正畸医师了解正畸患者的畸形机制、确定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预测正畸患者的矫治疗效,提高了正畸治疗水平。
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拍摄过程中,我们按照如下标准进行:①对筛选出来的28例的受试对象嘱身体直立站立,眼睛直视前方,双肩不能处于紧张状态,俩侧耳塞恰好进入双侧外耳道(不过紧或过松),最终使眶耳平面与地平面平行。②拍摄时,用吞咽法或者是鼓腮法来确定咬合关系,咬合于正中牙合位(CO)。③按照以下3种方法使受试者的唇部自然放松闭拢:a.嘱受试者做上下叩齿动作,动作范围不宜过大b.操作人员轻轻抚摸受试者的唇部,使受试者的唇部自然放松c.操作人员通过与其交流引导受试者放松唇部,使受试者唇部自然放松并拢。
本实验中,选取了28例经前方牵引矫治的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根据矫治后的疗效分为3组,运用Ricketts分析方法对每个患者的初诊侧位片进行了分析,并对3组患者的Ricketts测量值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得出两项测量指标在统计学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下颌体长度在治疗成功组(80.86±6.64)、治疗失败组(88.27±8.19)以及未见效果组(90.86±3.15)3组的方差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通过两两比较,发现治疗失败组、未见效果组分别与治疗成功组有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提示下颌体的长度与矫治的成败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中,如果下颌骨的生长量过大,矫治失败的几率就会增加。反之,下颌体长度测量结果相对较小,说明下颌骨发育接近正常,矫治越容易成功。有学者[11]曾对患者在矫治结束后做过长时间的跟踪随访,发现上颌位置基本不变而畸形的复发是由下颌骨生长造成的。而在BaNaA的分析比较中,未见效果组(60.04±3.69)和治疗成功组(56.64 ±2.11)分析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这提示A点相对于全颅底的位置关系也是影响矫治成败的一个相关因素。A点相对于全颅底平面的前后向的位置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上颌发育不足的严重程度。BaNaA角度小,提示A点所代表的上齿槽座相对靠后,上颌骨发育不足的严重程度越大,骨性反牙合主要机制是上颌骨发育不足,而不是由于下颌发育过度所导致的反牙合,因此前方牵引促进上颌发育是矫治成功的重要原因。面部倾斜度这项测量指标在统计分析中,三组总体比较有差异性,说明面部倾斜度也是影响矫治疗效的一个相关指标,但是进行两两比较后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临床上面部倾斜度与颏角,代表面部下颌颏部的形态,常常作为临床Ⅲ类患者的预后参考指标,面部倾斜度角度越小,颏部越尖,提示该患者是Ⅲ类高角反牙合患者,采取正畸治疗的成功率很小,常在患者在生长发育结束后采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通过对28例上颌发育不足的Ⅲ类反牙合、经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治疗后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应用Ricketts分析方法进行测量,依据矫治效果筛选出Ⅲ类替牙期反牙合患者预后诊断的指标:下颌体长度、BaNaA角。这两项指标可以作为Ⅲ类替牙期反牙合预后的筛选指标:下颌体长度越小,Ba-NaA角度越小,Ⅲ类替牙期反牙合治疗预后越好;反之,下颌体长度越大,BaNaA角度越大,Ⅲ类替牙期反牙合治疗预后越差。
[1]傅民魁,张 丁,王邦康,等.中国25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的调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5):371.
[2]游 新.上颌前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1.
[3]何洪旭,王伦海,王宏梅,等.错牙合畸形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影响的调查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9).
[4]潘 杰.前方牵引矫治年轻成人骨性反牙合的疗效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1.
[5]李藏珍.广东地区正常牙合人群X线头影测量分析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0.
[6]李 霞,陈远萍,付春茂.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间隙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04,6:30.
[7]Arman A,Toygar TU,Abuhijleh E.Evaluation of maxillary protraction and fixed appliance therapy in Class III patients[J].The Europe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2006,28(4):383.
[8]Kambara T.Dentofacial changes produced by extraoral forward force in the Macaca irus[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1977,71(3):249.
[9]石 飞,冯翠娟,赵 阳,等.SNA,SNB,ANB角与常用头影测量项目的相关性分析[J].口腔医学,2010,30(010):596.
[10]Antonarakis GS,Kiliaridis S.Short-term Anteroposterior Treatment Effects of Functional Appliances and Extraoral Traction on Class II Malocclusion:A Meta-analysis[J].The Angle Orthodontist,2007,77(5):907.
[11]Pangrazio-Kulbersh V,Berger JL,Janisse FN,et al.Long-term stability of Class III treatment:rapid palatal expansion and protraction facemask vs LeFort I maxillary advancement osteotomy[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and Dentofacial Orthopedics,2007,131(1):7.
2013-02-08)
1007-4287(2014)02-0216-03
吉林省卫生厅科研计划(2013Z053)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