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宏
【摘 要】德育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耕耘“文化领地”、“涂鸦园地”、“种植基地”、“表演天地”四块德育地,是德育活动创新的新路径。
【关键词】德育;文化领地;涂鸦园地;种植基地;表演天地
德育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德育活动,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磨砺意志,提升道德品质,实现知行合一。富丽中学树立“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的办学理念,以一系列养行、养德的活动为载体,成功打造了“德育四块地”,即文化领地、“涂鸦”园地、种植基地、表演天地,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广阔的平台,走上了探寻德育活动的创新之路。
一、开拓文化领地,营造健康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力量,对学生的道德品格成长至关重要。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抱持一种开放和接纳的态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改造现有的校园文化表达形式,积极吸收青少年学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让其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为此,学校在课室外的走廊设置了班级文化领地,创造机会让各班展示具有班级特色的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班级文化。学校德育处统一拟定每月的主题、评比的标准,各班根据要求进行布置,因班而异,可以采用手抄报、相片、作业、报纸、绘画等等形式,要求学生都必须参与文化领地的设计与布置工作,做到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富有个性。由于形式的多样性、展示的对外性,学生都能认真对待每一期的文化领地。更可喜的是,文化领地的设置给了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发了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充分发挥,提升道德认知,优化道德行为。可见,文化领地带来的德育功能是实实在在的。
二、开设“涂鸦”园地,提升道德自律能力
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是学校德育管理的目标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无视道德学习的主体,“说教”、“围堵”,将道德认识强加给学生,泯灭学生内心的主观体验,知行脱节,只会收效甚微。为了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想方设法在德育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创设寓教于乐的教育氛围,设置了“涂鸦”园地,让有需要宣泄不良情绪的学生在“涂鸦”园地尽情宣泄。学校对学生“涂鸦”的尊重是减轻学生不良情绪的重要因素,只有当“被尊重”的校园环境营造起来,才有可能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增强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培养德性,促使学生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三、开发种植基地,培养道德责任意识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强调学校道德教育最好的方法是组织儿童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用道德活动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是增强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手段,也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适当地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和奉献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进而获得正确的道德观,提升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此,学校因地制宜地沿着校园的围墙边开辟了种植基地,由各班分期轮流种植,学生的参与度高,他们积极为种植基地出谋划策,不亦乐乎。通过此活动,学生真正感受到劳动带来的乐趣,体验收获的喜悦,他们更加热爱劳动,责任意识如春风化雨,渗入心田。
四、开辟表演天地,增强自我效能感
学生有个性,个性需要张扬,学生有活力,活力需要展现,学生有特长,特长需要显露,提供一个舞台,让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理想。
(一)搭建“每周一台戏”
学校应关心每个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自我潜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诉求,特别是满足后进生的个性需求。后进生大多兴趣爱好广泛、重感情、讲义气,一旦调动其积极性,也就能让教育工作事半功倍。为此,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会确定本学期的德育活动主题,每周由各班轮流利用学校的大舞台开展活动,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多彩。绝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都能在大舞台上自信地表现自己,显示“自我”的存在,体验参与的快乐与成功,重拾信心和勇气。“每周一台戏”对学生改变自己、力争进取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动,这是说教式的育人方式不可比拟的。
(二)开设“体育竞技场”
学校不能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正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所强调要“全面地去看待一个学生的成长”。学生在学校里不能只有学习,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多一点青春的色彩,这更有利于开展德育工作。为此,学校开设“体育竞技场”,举办“富丽杯”系列竞赛,如三人篮球赛、踢毽球比赛、跳绳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而且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感恩,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让活动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三)读书卡设计大赛
在现阶段就业难和用工荒的矛盾下,社会上出现一股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当然不能顺其自然,而应想方设法去抵制“读书无用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增强校园文化凝聚力,进一步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学校举办了读书卡设计大赛活动,设置优秀书籍推荐卡、优秀阅读心得卡、优秀读书笔记卡等奖项,鼓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由于该活动形式新颖,趣味性、知识性强,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在活动中收获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读书在校园内俨然成了一种习惯。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文化熏陶中不断得到升华。
总之,为探寻德育活动创新之路,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品牌,学校要树立特色意识,进一步开展德育活动的相关研究,立足学校传统和优势,制定准确的德育活动目标,科学有序地开展内容丰富新颖、形式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力求充分发挥德育活动的导向、激励和调节功能,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把“活动育人”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刘长海.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汪凤炎.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李季,梁刚慧,贾高见.小活动大德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