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她被称为“民国时代最后一位才女”,身处灿若星辰的一众名家贤士之间,与之交往的师友中有胡适之、章士钊、闻一多、沈从文、卞之琳、张大千等文人雅士。她的昆曲、诗词、书法造诣皆秀逸超凡,如那个动荡年度绽放的春兰秋菊,受到众星捧月般的疼爱和娇宠。
她叫张充和,今年100岁,现居美国,是“合肥张家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中的四小姐。四姐妹家学渊源、蕙质兰心,其中数充和为最。那首著名的《断章》就是诗人卞之琳为她而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天涯晚笛》是张充和在美国耶鲁任教时的晚辈苏炜所著,记录了张先生口述的与民国众文人交往的故事,让读者一窥那个渐行渐远的钟灵毓秀的时代。更让读者体会到,有一种美,不为所动,遗世独立。正如张充和先生,历经磨难,不改初心,外表优雅,内心坚韧,似一颗丰盈的珍珠,在时间的涤荡中,光华愈盛。
【口述实录·女性力量】
一九四九年一月,张充和与她的美国夫婿傅汉思,在上海港上了“戈顿将军号”海轮,前往美国,开始翻开她多彩人生的新的一页。
“刚到美国的时候,因为汉思父母家在斯坦福,我们在他家住了一阵子,后来汉思在伯克莱大学找到事情做,我们就在附近的伯克莱安居。”“汉思的博士念的是诺曼斯语研究,可是回到美国他就不想再做诺曼斯语了,他想转向中文。赵元任他们那时候正在伯克莱,也很鼓励他。可是你知道,他已经有一个Ph.D了,要转一个专业方向,没那么容易啊。”老人眯缝着眼睛,好似回到了那一段筚路蓝缕的岁月, “那时候我们生活很穷,没什么钱。汉思在伯克莱一直是做part-time(兼职),他的工作也不属于中文系,有时教教中国历史,有时编编刊物——编一本叫《中国史译丛》的刊物,从一九四九到一九五九,整整十年,汉思都没有一份full-time(全职)的工作。”“我那时候在伯克莱的图书馆做事,倒是有一份全职的工作。我知道他就卡在一个与中文有关的学位上,就说:‘我做事吧,你再去读一个中文的Ph. D!”老人的语气变得短促、坚定,让人想起这位“张家四小姐”因为自小离家而养成的那种独立、执著、自助自强的个性。“我在伯克莱图书馆,做了八年全职的图书馆员。汉思后来申请上了哈佛的中文博士课程。一九五九年,汉思在斯坦福拿到第一份正式的教中国文学的教职……”
【微评论】朦胧派诗人舒婷有一首诗《致橡树》,其中一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高大威仪的橡树,旁边是比肩而立的木棉,彼此守护,静默成长,心灵契合,无言会意。再没有比这更能体现爱情的诚挚与坚贞。但舒婷要表达的不仅仅是爱情,更是一种理想中的美好的女性形象,沉默端然,又有力量。就好像独自一人担起生活重担的张先生,她出身高贵,锦衣玉食,却为了让丈夫安心求学,甘愿在伯克莱图书馆做了八年的图书馆员。那种独立坚韧,是千百年来中国优秀女性的精神内核。
【适用话题】担当;独立;坚守;女性魅力……
【口述实录·名士风流】
每次拜访张先生,总爱听她讲点民国时代的人物故事。在她习字的案桌边上,摆着一幅美须飘髯的张大千俯身在水边给一只大雁喂食的照片。已经不知是第几次了,老人家又给我讲起了张大千和这只大雁的故事——
抗战年间,张大千曾经“面壁”敦煌数年,在敦煌石窟的洞穴里临摹、习画。有一天傍晚在鸣沙山下的月牙泉边散步,他救起了一只受伤的大雁。以后每天,他都要带上当时极为匮乏的食品,到泉边喂养这只大雁。大雁渐渐复原,和张大千成为好朋友,每天一落晚,无论风雨阴晴,都要守在湖畔,等候他的到来,陪着他散步。这幅喂食照片,就是当时相随的中央社记者罗寄梅现场拍下来的。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大千离开敦煌的日子临近了。离情依依,张大千生怕令他的大雁朋友伤心,便不等天晚,早早率领众人登车离去。没想到,车子刚刚驶过月牙湖,天上便传来一阵大雁的哀鸣。众人抬头看去,一只大雁就在头顶上一圈圈地盘旋,追着车子,发出尖厉的唳声。张大千赶紧让车子停住,他刚刚跳下车,那只大雁便嘶鸣着从高空俯冲下来,直直扑向他的怀里。张大千搂住大雁,泪水潸然而下。他抚摸着大雁,大雁也久久依偎着他。众人都被这一幕人雁相依的情景慑住了。良久,张大千拍拍大雁,把她放飞到空中,大雁一声尖唳,打了一个旋,终于消失在大漠青空之中。张大千挥挥手,登车离去……
每次说到这里,张先生眼里都噙着泪光。“动物的情感,其实与人世的冷暖炎凉,是完全相通的。”张先生喃喃说道。
【微评论】草木有情,动物有爱,世界万物,皆有灵性。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呵护众生,就能得到同样的回报。尤其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年代,能够静下心来,读读这澄澈的文字,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友爱的温情,体会文字背后的仁爱之心,更是难得。
【适用话题】仁爱;善良;温情……
【口述实录·情义相托】
1948年11月,张充和与丈夫结婚,旋即离开北平。匆忙离开的早晨,一位卖书的工人正好送书上门,他们就把整个家托付给他了。这个卖书工人,他懂书,文史哲、古今中外的都粗通一点,知道不同读书人的不同需要。那时候,北平很多店家的伙计,都有这种能耐。
我想起中文里表达情义与信任的一个最高等级的俗语:“以身家性命相托。”在那个炮声隆隆的早晨,这一对中西“乱世佳人”与一位中国书店伙计之间的交情,成了这一成语的最佳注脚。
“那确是乱世之时的托付呀。”老人轻轻感叹着,语气很郑重,“我们匆匆忙忙收拾了一些身边重要的东西,带着另一个女工人,就跟着领事上机场去了。整个家,都交给了李新乾帮我们处理安排——家用请他交给三姐;衣服杂物叫他送人也都送到了;他办事从来有条有理的,我们到美国后,他把我们的书都陆续寄到了。现在还在家里的那部《四部丛刊》全本,就是他给寄来的——那要花多少工夫呀!”
【微评论】信任是人世间很宝贵的东西,是架设在人心间的桥梁,超越了出身和阶层。在烽烟乱世,一对饱读诗书的学者将全部身家交给一个普通书店工人打理,这里面既有对工人的信任,也有一种识人的清醒。这个工人果然不负所托,将张先生最珍视的书籍保存完好。这份托付,起于信任,终于圆满,饱含的是浓浓的人间情义。
【适用话题】信任;道义;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