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录播系统在高校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探索

2014-05-14 13:27张菲菲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应用探索移动学习

张菲菲

摘 要:移动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价值日趋显著,而智能录播系统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早已为各高校所接受和熟悉,那么如何运用既有设备促进移动学习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文章从智能录播系统对移动学习支撑的可能性出发,探讨并实践运用智能录播系统促进移动学习的方式:直播学习方式、录播学习方式、精编辑学习方式、共享推荐学习方式、评价学习方式等,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智能录播系统;移动学习;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74-03

移动学习,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委员会的定义,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利用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1]移动学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展开,并且具有真实性、交互性、个性化、情境智能等新特点,[2]所以移动学习的优势不言而喻,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移动设备已经普及到高校学生中。以宁波大学为例,据调查, 98%以上的师生具有可使用的无线设备,校园内无线网络已经布置完毕,且每个学生每个月都有70小时的免费上网时间,而目前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给予的包月网络流量等已经较为实惠,这为移动学习的实施奠定了可行性基础。

智能录播系统,是结合VGA高分辨率实时采集压缩,结合多路的场景视频信号,在同一观看界面上实现压缩及网络传输,并且自动生成实时录播课件的系统,以及随着科技发展衍生出来的融媒体服务、网页发布服务、文件传输服务、数据库于一体的,对由录播机自动生成的文件进行 “管理”的视频管理平台,这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实现了课程可便捷的直播、录播、上传、分类管理及评价等功能。

为了让师生能够随时随地共享学校优秀课程资源,特别是本土文化课程以及学校特色课程等,以及发展自身兴趣,解决课程学习中碰到的困惑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分享精彩视频片段,我们结合智能录播系统功能特点,利用移动学习来实现促进学习的目的。本研究从智能录播系统的功能特点入手,探讨了应用智能录播系统促进移动学习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智能录播系统进行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最后通过实践尝试,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一、智能录播系统构架及功能特点

智能录播系统的构架和功能特点决定了其能否促进移动学习的可能性。智能录播系统集课程的自动录制、自动上传、后台管理、视频管理平台服务于一体,将教师的课堂讲授、VGA信号、师生互动、学生问答等视音频元素通过同步实时采集,运用智能编辑等措施进行录制,自动上传至视频管理平台并通过校园网、Internet等形式向外发布,师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如手机等进行流媒体直播或者录播观看。整体上,智能录播系统的框架图可以表示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课程内容可以实时上传至视频管理中心,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实时观看(直播)或者观看课程录播,并且智能录播系统整体具有录播清晰、直接上传、方便浏览和搜索等功能特点。

1.课程录播清晰,能够真实的展现课堂场景

智能录播摄录系统一般由视音频信号采集系统、摄像跟踪定位系统、智能自动编辑系统和流媒体格式文件生成系统等四个部分组成。[3]视音频信号采集系统中采用多个拾音吊麦或者无线话筒组成,灵敏度较高且信号平稳,可以方便地拾取师生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采集主要采用教师信号、计算机信号、学生信号三路信号,对于视频清晰度的要求可以由教师通过分辨率和码流等参数来实现,基本上1280*720的分辨率,16:9的画幅可以满足高清要求,对于基本上1M的码流可以满足当前对于视频直播和录播等方面的需求。摄像跟踪定位系统可以在课堂中较迅速地捕捉到不同主体的动态,通过进一步聚焦等形式体现课堂的具体环节,摄像的跟踪延时参数在录播系统视频整体效果的表现中也显得比较重要,不能设置的太短——会引起摄像镜头频繁切换,也不能设置的太长——会导致捕捉不到精彩的或者必要的镜头,在实践中发现,基本上2秒的延时是比较适合的。而智能自动编辑系统能够将课堂中不同的场景通过切换等方式较连贯的串在一起,流媒体格式文件的生成可以让课程能够直播。所以智能录播系统可以完整、清晰的记录课堂实践过程,让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智能录播和视频管理平台的无缝链接

上课初始,通过一键设置课程名称等信息,就可以实现课程在录播的同时自动上传至视频管理平台。这种便利措施解决了以往由于课程录播和视频管理平台的脱节而造成的视频管理系统资源匮乏的状态,能够免去教师再次上传的时间和流程,让教师愿意上传,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视频资源库。

3. 课程录像传播范围得到有效扩大

采用 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视频管理系统,多种媒体如计算机、手机都可以方便快捷的浏览直播或录播内容,这让课程录像传播的范围得到有效扩大。目前,一个16T硬盘,内存4G,四口千兆以太网卡,2.13G的CPU的视频管理平台服务器可以容纳300位学习者同时浏览观看视频,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同时学习,只需要增加服务器即可。

4.视频管理系统管理清晰

通过视频管理系统让课程编排处于合理的体系,同时也通过设置关键词、主题等功能提供索引,方便需要者快捷调用。这可以解决移动学习中特别是屏幕较小的终端使用中需要大幅滑动或者多次翻屏的问题,提高了移动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智能录播系统的各种功能为其在移动学习中提供了硬件和软件上的保证,为该应用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

二、基于智能录播系统的移动学习应用方式

智能录播系统的构架和功能特点为移动学习提供了设备和技术上的保障,在实践中,我们探讨并实践了利用智能录播系统促进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直播学习方式、录播学习方式、精编辑学习方式、共享推荐学习方式、研讨学习方式,在实践中,这些学习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endprint

1.直播学习方式

学生只要登录自己的账号就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来看录制实况,这种方式最适合讲座、报告、公开课。学习者可以在操场、寝室、餐厅等不同地方直接观看,免去了受教室空间限制或授课地点等因素带来的不足,让更多的学习者可以聆听和学习。

2.录播学习方式

录播学习方式主要是学习已经生成的视频文件,相对于直播学习方式,录播学习方式的应用范围更广,同样学生只要登录就可以随意点击其中的视频进行学习,通过此方式能够解决学习中的一些问题:

(1)让学生能够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学习,解决了因课程冲突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课程的问题。这种方式对于通识选修课等学习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学生通过学习相当时间的视频课程,即可以获取相应的学分,在解决了学习者可以利用大量闲暇时间学习并获得学分的同时,也解决了学校由于师资、教室等资源限制带来的困扰。

(2)具有预习和温习等功能,对于课程不甚理解的片段和内容,学习者可以方便的重温复习,从而促进学习,如在教室自习时遇到困惑,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方便的点击并搜索相应的课程视频并学习,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用于理科、工科等学习中。

(3)促使师生可以体验新的教学方式,如可实行翻转课堂,教师事先录制好一些视频,然后让学生先进行课外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者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由于移动学习的存在,学习者就可以利用课间、乘车等时间进行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精编辑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中,学习者通过下载视频,在深入学习后领会课程的精华并加以剪辑,将其编辑成课程片段或者微课程形式,在后台加以字幕和压缩等形式将课程再次上传。这种学习方式促使学习者深入地进行学习,而精编辑后的课程让课程能够更加有效的传播。特别是在移动学习中,精编辑后的课程知识点清楚,容量较小,能够有效减少网络流量,更加受到学习者的欢迎。

4.共享推荐学习方式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是不缺乏的,但是如何提炼出有效的知识却是让学习者颇为费神的事情。共享推荐学习方式,即通过推荐的方式让知识精华能够共享,学习者对于看过的认为不错的视频或者其他信息可以标注出不同的等级,并可以将视频的摘要或者关键词写下,通过视频管理索引排列在某个体系中,为其他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初步过滤筛选过的学习资源库,提高了学习效率。

5.研讨学习方式

学习者通过视频的学习提出不理解或者有异议的地方,通过向教师提问或者公开发表帖子引起讨论。学习者也可以对课程提出相应的建议,这可以促使授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案,从而实现教师和学习者的双赢。当然,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引导,让学习者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由于移动学习的存在,学习者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可以直接提问,并且基本上能实时得到反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实践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策略

1.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为止,运用智能录播系统促进移动学习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系统功能有待进一步改进。智能录播系统功能需要进一步改进或升级,如在直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移动终端提问并显示,如有可能,授课者可以实时回答等。同时,虽然通过一键上传形式可以方便的将视频上传至课程视频中心,但是视频中心目前和其他数字化平台如网络课堂等是不接轨的,教师对于视频需要通过再次上传或者链接形式进行操作,不仅增加了工作量,同时由于平台之间的跳转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尚未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部分教师考虑到版权等问题,并不乐意将课程视频上传至视频管理中心,无法形成资源共享,容易造成资源不足的状况。

(3)对于学习者而言,能动性和主动性不够强。部分学习者会浏览视频管理中心,并将有兴趣的课程纳入收藏,但是在查看其记录时并没有去学习课程。同时关于主动性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在评价方面得到体现,学习者也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一门课程,但是在评价讨论方面内容比较少,学习者反映自己一开始热情高涨的去发帖或讨论,但是自己提出的问题无人解答或者没有下文,让学习者的积极性受到损伤。

2.改进策略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通过师生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归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1)做好学习者与系统开发商之间的桥梁工作,定期通过调查等形式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完善系统平台,对于系统目前无法满足的需求,通过协调等形式运用其他方式进行弥补。通过二次开发该系统和校园其他数字平台的结合,让视频资源能够多方位的呈现,接轨“智慧校园”的建设,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移动学习。

(2)学校需要出台保护教师课程版权制度和视频资源共享激励制度,让教师放心地上传、共享,同时学校需要引导教师有这样的意识:资源共享不仅惠及学生,对教师而言也是个成长并宣传自己的契机。

(3)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可以通过师生两个方面来弥补,在学生方面可以通过与自主学习学分挂钩等形式以促进其学习,在教师方面,需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异议给出及时的解答,也可以实行助教制度,助教可以是研究生或者在该课程方面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面对提出的问题时能解决的解决,不能解决的传递给教师,同时对于讨论能够做出适当的引导,促进学习者的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9.

[2]郑洁琼,陈泽宇等.3G网络下移动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开放教育研究,2012(2):159-162.

[3]张飞碧.全自动智能录播系统的架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5):104-108.

[4]冀翠萍.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12(1):49-53.

(编辑:鲁利瑞)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探索移动学习
探索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移动互联网与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对接应用探索
微课在高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Midas数值模拟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