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存+张孝林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势在必行。本文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为例,从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一、创设参与条件,培养创新意识
在以往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的教学,只要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听得明白,并且准确记忆,就算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从三个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一,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面对学生,教师既要尊重、鼓励和平等待人,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他们的见解,还要观察他们的表现,并把创新的机会留给他们。这样,便能形成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最终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其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因此,教师可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化解为一个个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以求发现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三,精心设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教学离不开实践活动,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精心设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例如,调查、考察、参观和访问等),进而观察与分析社会现象,并搜集重要资料等。总之,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颇具意义。
二、激励学生探索,培养实践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社会生活具有密切关联,因此,务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l.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只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买东西的学问”这一内容时,在让学生了解了买东西的基本常识和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市场”,并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做观众,另一组进行角色扮演(例如,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等),并模拟买卖活动。这样,学生便能自觉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教学,从而增强实践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税收与我们的生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拟订一个调查提纲:
其一,向父母了解家中的收入情况和纳税情况。
其二,了解税收产生的原因和来源。
其三,了解本地哪些设施的建设经费来自税收。
其四,交流汇报。
然后,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两三人一起或独自一人)进行调查访问,并整理调查结果,最后向全班汇报。通过交流汇报,学生既获得税收知识,又提升调查能力,更增强纳税意识,最终形成较好的“品德与社会”的综合素养。
总之,只有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内外结合程度,经常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才能形成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并引导学生研究社会、认识社会,最终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辨别真伪、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实施创新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兴趣盎然时,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尽可能发挥潜在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索,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实施创新教育。
2.努力实施创新教育
例如,“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增添了“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和“做一做”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针对这些内容,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并努力引导学生思考相关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导演”和“听众”,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要及时肯定、表扬、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萌芽”。
融社会于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既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任务,又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努力彰显自身特色,并竭力发挥育人功能。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益海完全小学)
(责任编辑:梁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