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磊英
多年以来,感召于“野人”的神秘召唤,令我对神农架充满无限向往。今天,终于在这个霜凝秋冻的季节里,踏上了神农架的圣土,融入了神农架的情韵里。
神农架之神奇和古老,在于她的气势磅礴和博大精深。相传因炎帝神农在此“架木为梯”上山采药而得名。有资料显示,神农架在亿万年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亿万年的造山运动,才使得她隆起成为现在的“华中屋脊”。这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6座。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神农架成为第四季冰川时期各种动植物的避难所和栖息地,她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自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自喜马拉雅山的所有动植物。因此而被世人誉为“物种基因地”、“天然动物园”和“绿色宝库”。古今中外,不知道有多少专家学者到神农架揭秘探险?有多少丹青妙手到神农架泼墨挥毫?有多少文人墨客到神农架吟文赋诗?有多少游人侠客为神农架情醉神迷?
突兀于华中地区的神农架,重峦叠嶂,谷深壑险,群峰苍翠,林海苍茫,溪流纵横。她是以秀绿的亚高山自然风光、多样的动植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区。其主要旅游景点有:神农顶、风景垭、板壁岩、瞭望塔、小龙潭、大龙潭、金丝猴岭等。
站在大树之下,望着秋叶飘落,仿佛是无数生命的精魂献身大地。落叶纷至沓来,那些无名的小野花、小野草、小野果、小植物都卑微地染满秋色,渲染着神农架层林尽染、五彩斑斓、美不胜收的情韵。以葱绿的巴山冷杉为代表的常绿乔木赋予了神农架勃勃生机,火红的枫叶点燃了神农架的激情,金黄的野菊花点缀着神农架的妩媚,浅黄的落叶松平添了神农架的魅力,缤纷的落叶尽显了神农架的季节风采……无论技艺多么高超的调色大师都调不出神农架之秋的色彩,无论多么非凡的神笔妙手都画不出神农架之秋的神韵,无论多么博学的语言大师都描绘不尽神农架之秋的美丽。置身于秋天的神农架,如同融入仙境,给人一种“人在山中走,如在画中游”的神秘惬意之感。
置身于神农架的山脚下,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撞响三通钟,擂响九通鼓,带着感恩的心,向自然始祖顶礼膜拜。面对这座气势恢宏、苍苍茫茫、神奇瑰丽的自然王国时,人显得是多么的卑微与渺小!来到神农架,如果仅是带着人类的好奇、乐趣和偏见而来探寻“野人”,这又是何等的幼稚和可笑?
仰望千年衫王古树,她并不显老态,依然枝繁叶茂,风姿绰约,生机勃勃,树冠高大,周正圆浑,直抵云霄。她不像树中的垂垂老者,而像伟岸的树中壮年。树干要六七个成年男子合抱才能围住。我们带着“大树之下好乘凉”的祈愿,虔诚地绕树而转,用手触摸那已经被游客触摸得油光锃亮的裸露树冠,期盼千年衫王能赐给我们灵气,让我们把平安、健康、幸福和吉祥都一起带回家。
神农谷的山涧里,弥漫缭绕的云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变幻莫测的云海。那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奇妙风景带着神秘与妖娆,令我们疑是误入了仙境,陶醉得禁不住想置身其中,让那飘渺的云雾洗去我们红尘的世俗和浮躁,在飘飘欲仙的陶醉里让思想沉淀,让灵魂升华。
脚踏神农架的圣土,感觉自己就是山的女儿,是“野人”和野兽的同类,是一个真正的“野人”,而那“野人”的秘密就聚集于自身。仿佛这里所有的山语、石话、树音、泉声、鸟鸣……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诗,是画。在这里,哪怕是随意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触、一碰都是画中的风景,是艺术之美,是真善美的化身。
我多想挽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栖息在神农架的青山绿水之中,感受大山的谦逊,享受纯天然氧吧的滋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与红枫一起共舞神农架的秋风,与松鸦一起叫醒神农架的黎明,与野人一起收割神农架天边的白云……
未曾离开神农架,就期盼能再次投入她的怀抱,领略她的风情神韵与无限风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