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丹
是无知者无畏,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对于杨锴来说,似乎没有选择。初入职场他就发现,连自己都没有管好,就要开始帮其他企业管理员工了。徒弟都没当成,就要当师傅带徒弟,挑战真的有点大。而这正是由于他所从事行业属性决定的,作为知名人力资源外包企业——中智外企服务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十来年的职场生涯,在外人看来仿佛波澜不经,其实从一开始就面临重重挑战,而杨锴的秘诀正是边干边学,在工作中打磨自己。
直面生死
这份工作的确不轻松,这不,刚工作一年多,就有员工在“年三十儿”那天喊着要自杀。
“有个员工精神状态不正常,要自杀!”。接到这样的电话,杨锴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他急急忙忙赶到现场,原来是因为这名员工业绩考核不及格,公司打算年后就解聘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他难以接受。
杨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儿,怎么办?杨锴只是觉得,即使是在路边遇到这位陌生人,也应该先稳定住他的情绪,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员工也许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才会采取过激行为。想到这里,杨锴开始语气缓和地跟那个想不开的员工沟通,“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我才是你真正的雇主,会帮你解决问题的!”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似乎说到了这位员工的心里,他看到杨锴年龄不大但很沉稳,态度也很真诚,这位员工渐渐打开心门开始向杨锴娓娓道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基于这些想法和公司的制度,杨锴在客户公司和员工之间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
双方终于和解。
这件看上去顺利解决的小事情,却让刚工作一年的杨锴陷入了深思。作为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杨锴事后总结,这件事情能成功化解,很大一部分在于自己摆正了作为第三方服务公司的客观立场。虽然,中智作为第三方身份,尽管是给企业做服务,但是同时也是员工的雇主,是帮助员工解决问题的角色。当员工感受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他也要维护员工的利益。
“不是说一味袒护客户,他就一定看重你,其实他并不认为那样做就意味你具备专业性,客户公司更希望看到一个公平公正、有职业精神的第三方。”杨锴坚定地说。
“从下到上”的管理
通过几年的努力,杨锴成功完成第三次晋升,成为外企分公司的北区经理。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工作开始了,手底下20几个员工怎么管?
有一次,倒是杨锴的员工给他上了一课。
在新年度合同续签的时候,有一个客户提出了降价的要求。由于该企业是一个民营企业,成本控制严格,利润率不高。如果再降价,就非常接近成本,这让杨锴无法接受。但同时,这个客户又非常重要。
怎么办?答应了客户,就是赔本赚吆喝。如果不答应,客户就有流失的风险,业绩就会受到影响。
杨锴面临一个艰难的决定,到底是降价还是不降?有一天,手底下业务组的组长对他说,“我们能不能改变业务模式,不要局限于客户提出的方案本身,来解决这个问题?”
杨锴一听,非常吃惊。
“当时我陷入到一个钻牛角尖的情况下,我的组长,在和我有相同认知的基础上,自觉自发的想到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
最后,这个新的方案得到了双方认可。不仅没有降价,客户还加了钱。因为业务模式做了调整。客户收获了额外的利益。
“为什么我的员工,会有站在我的位置想问题的意识?”杨锴问自己。
后来他回顾,在以往的工作中,自己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站在整个分公司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而没有仅仅局限于自己的部门。这对员工或多或少来说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日积月累,员工也就学会了站在部门的角度看问题。员工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就很容易与公司的角度契合,获得的业绩回报比较高,成长起来更迅速。
将工作和社会责任相结合
杨锴不仅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杨锴也有了新的目标和定位。
2012年,公司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安排,对口云南楚雄州大姚县定点扶贫。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杨锴报了名。
在大姚乡村,杨锴亲历了贫困。在农户家里,没有一样家具,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他们在地上坐着。在学校里,孩子上学路程远,回家要走1天时间,返校再走1天,只能休息2天。
难道仅仅给他们捐款捐物,然后就走掉?如何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脱贫?
在杨锴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思想层面上改变人们的观念,提供造血能力才是最为关键的。
杨锴向公司建议,结合公司的客户资源,为大姚县的群众寻找外出打工机会,最后,落实了千余个工作岗位。这既帮助当地的农民改变了生活现状,又解决了客户的实际问题。农户们通过打工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在心理和思想上会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并且把这些变化带回到家乡。
后来,公司获得了“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杨锴的行为也获得了一定意义上的社会肯定和赞誉。其实,在他看来,做扶贫和做人力资源外包有共同之处,就是建立平台和桥梁,实现资源的对接与转化,从而获得多赢的局面,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坚持的正是对社会和对工作的那一份厚重的责任感。
责任编辑:邓纯雅
个人档案
姓名 杨锴
星座 天蝎座
年龄 35-40岁
职位 中智外企服务分
公司总经理助理
人物画像 沉稳,善于思考
Q:您的职场贵人是谁?
A:我的直接领导。我第三次升职的时候,没有信心,担心自己做不好。他给我灌输一种非常强的自信力。在我患得患失的时候,他对我说,要学会承担责任。一下子把我点醒了,原来我是害怕承担责任。后来,我意识到当我勇于承担责任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更广阔的前景。endprint
Q:您如何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
A:专注某一件事情,按四个维度进行来分析,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如果出现紧急而重要的,说明以前的工作有遗漏。在自己的工作时间内,一定要找寻到自己最有效,最能发挥效率的时间,来做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
是无知者无畏,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对于杨锴来说,似乎没有选择。初入职场他就发现,连自己都没有管好,就要开始帮其他企业管理员工了。徒弟都没当成,就要当师傅带徒弟,挑战真的有点大。而这正是由于他所从事行业属性决定的,作为知名人力资源外包企业——中智外企服务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十来年的职场生涯,在外人看来仿佛波澜不经,其实从一开始就面临重重挑战,而杨锴的秘诀正是边干边学,在工作中打磨自己。
直面生死
这份工作的确不轻松,这不,刚工作一年多,就有员工在“年三十儿”那天喊着要自杀。
“有个员工精神状态不正常,要自杀!”。接到这样的电话,杨锴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他急急忙忙赶到现场,原来是因为这名员工业绩考核不及格,公司打算年后就解聘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他难以接受。
杨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儿,怎么办?杨锴只是觉得,即使是在路边遇到这位陌生人,也应该先稳定住他的情绪,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员工也许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才会采取过激行为。想到这里,杨锴开始语气缓和地跟那个想不开的员工沟通,“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我才是你真正的雇主,会帮你解决问题的!”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似乎说到了这位员工的心里,他看到杨锴年龄不大但很沉稳,态度也很真诚,这位员工渐渐打开心门开始向杨锴娓娓道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基于这些想法和公司的制度,杨锴在客户公司和员工之间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
双方终于和解。
这件看上去顺利解决的小事情,却让刚工作一年的杨锴陷入了深思。作为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杨锴事后总结,这件事情能成功化解,很大一部分在于自己摆正了作为第三方服务公司的客观立场。虽然,中智作为第三方身份,尽管是给企业做服务,但是同时也是员工的雇主,是帮助员工解决问题的角色。当员工感受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他也要维护员工的利益。
“不是说一味袒护客户,他就一定看重你,其实他并不认为那样做就意味你具备专业性,客户公司更希望看到一个公平公正、有职业精神的第三方。”杨锴坚定地说。
“从下到上”的管理
通过几年的努力,杨锴成功完成第三次晋升,成为外企分公司的北区经理。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工作开始了,手底下20几个员工怎么管?
有一次,倒是杨锴的员工给他上了一课。
在新年度合同续签的时候,有一个客户提出了降价的要求。由于该企业是一个民营企业,成本控制严格,利润率不高。如果再降价,就非常接近成本,这让杨锴无法接受。但同时,这个客户又非常重要。
怎么办?答应了客户,就是赔本赚吆喝。如果不答应,客户就有流失的风险,业绩就会受到影响。
杨锴面临一个艰难的决定,到底是降价还是不降?有一天,手底下业务组的组长对他说,“我们能不能改变业务模式,不要局限于客户提出的方案本身,来解决这个问题?”
杨锴一听,非常吃惊。
“当时我陷入到一个钻牛角尖的情况下,我的组长,在和我有相同认知的基础上,自觉自发的想到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
最后,这个新的方案得到了双方认可。不仅没有降价,客户还加了钱。因为业务模式做了调整。客户收获了额外的利益。
“为什么我的员工,会有站在我的位置想问题的意识?”杨锴问自己。
后来他回顾,在以往的工作中,自己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站在整个分公司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而没有仅仅局限于自己的部门。这对员工或多或少来说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日积月累,员工也就学会了站在部门的角度看问题。员工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就很容易与公司的角度契合,获得的业绩回报比较高,成长起来更迅速。
将工作和社会责任相结合
杨锴不仅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杨锴也有了新的目标和定位。
2012年,公司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安排,对口云南楚雄州大姚县定点扶贫。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杨锴报了名。
在大姚乡村,杨锴亲历了贫困。在农户家里,没有一样家具,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他们在地上坐着。在学校里,孩子上学路程远,回家要走1天时间,返校再走1天,只能休息2天。
难道仅仅给他们捐款捐物,然后就走掉?如何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脱贫?
在杨锴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思想层面上改变人们的观念,提供造血能力才是最为关键的。
杨锴向公司建议,结合公司的客户资源,为大姚县的群众寻找外出打工机会,最后,落实了千余个工作岗位。这既帮助当地的农民改变了生活现状,又解决了客户的实际问题。农户们通过打工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在心理和思想上会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并且把这些变化带回到家乡。
后来,公司获得了“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杨锴的行为也获得了一定意义上的社会肯定和赞誉。其实,在他看来,做扶贫和做人力资源外包有共同之处,就是建立平台和桥梁,实现资源的对接与转化,从而获得多赢的局面,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坚持的正是对社会和对工作的那一份厚重的责任感。
责任编辑:邓纯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