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站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

2014-05-12 06:38武中凯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4年5期
关键词:车务段道岔营业

武中凯

铁路营业线工程施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建设方针,是确保运输安全、提升设备质量的重要保障。中间站占全路车站的 70% 以上,施工规模一般较小,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确保铁路中间站营业线施工期间的行车安全,避免各种事故发生成为车务部门安全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通过深入分析哈尔滨铁路局绥化车务段在中间站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控措施,以保证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有序。

1 中间站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 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缺乏研判

车站对施工特定行车办法落实不到位,违反《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规定的作业中道岔加锁、固定进路接发列车等内容;车站对于联锁试验是否产生在接发车作业内,没有作为施工的重点控制项目,没有安排人员进行重点卡控。例如,2010 年 6月 23 日,哈尔滨工务机械段在神树站内Ⅰ道及其两侧岔区进行道岔拆杆、大机捣固作业。神树站局部示意图如图 1 所示。神树站准备了 C17022 次Ⅱ道通过进路,在电务人员对Ⅰ道的 7 号道岔进行联锁试验时,信号员盲目认为该联锁试验不影响Ⅱ道的发车进路,作业人员在联锁试验中误扳 5 号道岔,而车站副站长、车务段监控干部忙于组织开通销记,没有监视列车进路,没能及时发现电务人员的误操作,导致 C17022 次Ⅱ道通过时,全列挤过发车进路上的 5 号道岔,造成在没有准备好发车进路情况下发车的一般 C 类事故。

图 1 神树站局部示意图

1.2 重点施工项目事前缺乏分析

车务段、车站对于重点施工项目事前缺乏分析:①车务段盲目认为中间站营业线施工对车站的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小,安排监控力量不足,导致监控力度薄弱,造成难以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且制定控制措施;②车务段对车站上报的施工控制措施把关不严,对施工人员安排不够细致,对施工设备卡控不到位;③车务段对车站修改的措施没有进行再次审核;④车站对施工监控人员的安排、更换过于频繁,导致部分监控人员对施工现场设备不熟,无法发挥应有的监控作用,不利于施工安全控制的衔接。例如,2013 年 6 月 3日,北安站更换道岔施工,在施工预备会召开前,车站对本项施工影响 4017/8 次由 1 道变更 Ⅳ 道接、发车,40175 次计划编组 3 道实际需变更班计划在 5道至 7 道编组,40175 次机车出段进路如何准备等内容,没有提前进行方案研究。

1.3 施工文件规定缺乏执行力

车站没有严格执行施工文件、电报规定,主要表现为有的车站违反车务段有关规定,没有按照规定编制施工措施,或者对编制的施工措施不进行审核、把关,施工重点控制环节缺少卡控;车站经常照搬过去的施工措施,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认真修改原内容,导致施工措施出现漏洞,使施工安全措施在源头上把控力度不够;车站对施工相关文件、规定学习不足,导致在施工培训过程中只注重形式、不注重质量。例如,2013 年 6 月 13 日,白奎堡站对滨北线 ( 哈尔滨—北安 ) 施工时,没有执行铁路局、车务段的相应规定:施工计划摘录不全;没有说明线路施工的地点名称、行别;施工及列车慢行期间,列车占线和规定的到、开时刻表“备注栏”内没有明确限速值;没有认真填写施工备品表,施工备品表中出现钩锁器、扳手等现场准备进路所需的备品,而实际本项施工中不存在现场准备进路的情况;学习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施工重点学习内容中将反方向发车进路的准备方法作为学习重点,而实际上本项施工为反方向接车。

1.4 施工期间列车运行情况缺乏核对

车站对车务段下发的电报没有认真落实,也没有按照技术科要求仔细核对施工期间的列车运行情况,在施工开始前没有做好准备;车站对施工重点内容、施工期间是否有临时旅客列车开行等内容重视不够。虽然车务段在会议上要求车站在制定措施时对图定旅客列车进行重点摘录、核对,但车站没有及时反馈该方面信息,未能充分强调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例如,2013 年 6 月 13—16 日,桃山站内Ⅱ道、4 道及绥化一侧岔区线路、道岔进行清筛作业、“小机群”捣固作业、道岔及线路整理施工作业,按照列车运行图核对无影响列车,施工计划无问题。6 月 8 日铁路局下发电报,继续开行临客 L7205 次。桃山站签收后,没有核对出联锁试验时段有临时旅客列车运行的情况;直至 6 月 13 日,施工期间才发现 L7205 次 8 : 45 分在桃山站通过,与联锁试验时间 ( 8 : 40—9 : 00 ) 产生抵触,只能将 L7205 次调整在铁力站晚点发车。

2 中间站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哈尔滨铁路局绥化车务段在中间站营业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结合中间站施工特点,提出以下针对性措施。

2.1 中间站营业线施工的风险化管理

中间站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引入安全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一是结合车务段设备、作业、人员和环境等特点,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和动态控制,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意识;二是对施工计划审核、施工前培训、施工例会质量、施工行车组织办法制定、施工监控及作业人员安排、施工过程控制、施工后总结进行精细化管理;三是建立职责明确、程序清晰、实用有效、考核到位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积极构建车务段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体系[1]。

2.2 中间站营业线施工的项目化管理

对中间站营业线施工进行项目化管理,严格按照具体的项目管理步骤和方法进行。从施工计划审核开始到施工后总结的整个过程应明晰流程,形成闭环管理。中间站营业线施工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施工计划核对、施工前培训、施工措施编制与审核、施工预备会、施工中安全控制、施工后总结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管理职责、人员权限、流程控制等具体要求,应明确每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和具体要求。

2.3 中间站营业线施工的标准化管理

结合项目化管理要求,针对施工整个流程组织制定一套完善的施工标准化作业模板,按照标准组织施工,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环节应细化标准。

(1)施工相关人员培训标准化。针对施工的控制重点、要求、作业方式和相关知识,制定岗位作业标准。组织相关作业人员在业务学习过程中加强学习,在施工前,对相关作业标准进行重点学习,组织召开好施工预备会,并且确保施工预备会的召开质量。严格把关参加施工预备会的人员,对不符合文件规定的人员拒绝参加施工预备会,同时未参加施工预备会不得参加安全监控。

(2)施工前准备标准化。在施工预备会中,对于接发车方式、设备停用、施工影响范围、施工时间、地点,施工主体、配合单位,施工中工程机具和人员,影响接发列车进路及其他相关设备使用等注意事项进行标准化管理,并且按照标准逐一落实。对施工单位提供的“一图一表”( 施工作业流程图和施工安全风险卡控表 )、限速施工速度表进行确认。

(3)施工信息沟通标准化。建立与施工单位、配合单位及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重点对施工单位和配合单位的施工前、后影响范围,慢行限速等资料进行核对,发现施工计划与列车运行资料不符等问题在施工预备会结束后应及时上报。

(4)施工组织过程标准化。在充分执行铁路有关营业线施工的各种规章制度、《 行车组织规则 》和铁路局、车务段文件和电报的基础上,按照施工组织项目化管理的要求,制定中间站施工作业标准,强化施工中安全控制,确保施工现场整治到位和非正常接发列车安全。例如,制定监控人员施工前到岗监控标准,车站值班员对施工调度命令的核对、转达标准,线路开通及道岔锁闭标准,办理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标准,工程车现场作业整治标准等。

(5)施工总结标准化。施工总结也应作为标准化的一部分重点落实,制定施工总结的标准化流程。施工结束后应及时组织所有施工单位、配合单位召开施工总结会,重点总结标准的落实情况,对各单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吸取教训,制定整改措施。对施工结束后的后续工作应当明确,例如:要求各相关单位按照铁路局要求,明确检查、巡视及防范措施等相关制度;部分设备继续停用、封锁;道岔继续钉固等。

2.4 提升车务段应急指挥中心综合处理能力

建立和实施施工安全问题快速报告、快速响应、快速阻断制度,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性问题时,信息能够快速传递、问题能够准确定性、人员和工具能够迅速到位,将事故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建议车务部门不断完善应急指挥中心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综合分析系统、行车设备动态管理系统功能,实现对施工期间的行车设备、现场作业、外部环境、控制范围等全程动态监控,提升预警及分析评估能力,全面分析和及时掌握施工中各种情况引发的安全风险,加强动、静态检测及监控,根据预警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处置。

3 结束语

由于中间站点多、面广,导致中间站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控存在一定的疏漏。因此,将中间站营业线施工组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结合哈尔滨铁路局绥化车务段近期中间站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中间站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1] 袁 革. 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对策分析[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7):46-48.

猜你喜欢
车务段道岔营业
“太空旅馆”营业中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场间衔接道岔的应用探讨
既有线站改插铺临时道岔电路修改
渝贵铁路首个暑运圆满收官遵义车务段发送旅客141.06万人次
安全风险管理在矿区铁路车务段中的应用
如何有效提高车务运输组织能力
陕西省属国企营业收入位列全国前三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