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及协调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14-05-10 09:19王苹郑晓
关键词:实践经验中高职衔接高职教育

王苹++郑晓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目前中高职课程衔接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重复、学制不灵活、资源稀少、师资匮乏等问题,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六衔接”为工作抓手,全方位、多元化、持续性地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贯通,使得中高职教育“各有侧重、各求所长、有效衔接、梯次过渡”,促进了中高职衔接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中高职衔接 实践经验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教育厅批准的“五年一贯制试点单位”,是宁波市获此资格的两所院校之一。近三a年,学院共招收(3+2)学生总数1851人,涉及7个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纺织品设计、服装工艺技术、服装设计、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城轨机电自动化))。招生录取率为100%。中职挂钩学校由原来的17所增加至24所。自2012年起,五年一贯制招生人数216人,其中,服装表演专业2012年招生40名、2013年招生20名;服装设计专业2012年招生80名;2013年招生76名。

近三年,该院已累计完成了“科技论文与技师论文写作”“创业、创新培训”“中职专业课程改革探讨”“7S管理”“服装制作工”“人物形象设计”教学能力培训、“色彩搭配”教学新技术能力培训、“多媒体教学制作”“教学与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等25个项目的培训,累计完成师资培训3709人次。且通过成立中职技能大赛筹备委员会,连续8年承办了“服装设计与制作”、“服装模特”、“形象设计与美容美发”等项目的浙江省中职技能大赛,参赛学生数累积达到1400多人次。

在工作过程中,学院以“六衔接”为工作抓手,全方位、多元化、持续性地推进了中高职一体化的贯通教育。

1 以观念衔接为先导,明确目标,全方位推进中高职 贯通

我国社会普遍重视普教,轻视职教,原因之一就是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分离断层,使得专业与人才层次建设无法满足产业行业企业的需求[1],因此,作为一所面向宁波市和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行业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该院近年来不断完善中高职衔接贯通工作,以观念衔接为先导,积极调研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企业工作岗位需求,科学定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使中高职教育“各有侧重、各求所长、有效衔接、梯次过渡”,实现“知识阶梯式增长、能力螺旋式提升”的可就业、可升学、能发展、能持续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区域性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具体见下表:

2 以资源衔接为平台,合作创新,加速推进中高职贯通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难题是深化校企合作[2],破解难题的途径之一就是以专业衔接为纽带,成立行业性、多元化参与的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实现企业、中高职院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标。因此,自2012年6月起,该院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机制,通过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这个平台与雅戈尔、博洋、洁丽雅等省内大型集团建立起了亲密合作关系,并与27所中职学校建立了中高职 “3+2”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合作中职分布全省11个行政区中的9个区市。2009年以来,中职升高职的计划数、招录数、学生报到数均得到大幅提升,与2009年相比,2012年计划招生数增加了37%,实际招录数增加了35%;而2013年计划招生数相比2009年则增加了69%,实际招录数增加了67%;且近三年的“3+2”学生的报到率均保持在97%以上。2012年,该院被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五年一贯制大专班试点院校,服装表演和服装设计五年一贯制大专班正式试点教学。2013年,学院不断探索实践中高职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改革,使得服装表演和服装设计五年一贯制大专班突破了招生生源的瓶颈,从原先“招生难,招不到好苗子”变成了目前“可以挑,可以选”的生源现状,不仅生源数量得到保障,同时,生源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

3 以学制衔接为基础,无缝对接,高质量推进中高职贯通

“3+2”是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基本学制形式,但由于中职第六学期实习导致学习中断、高职生源流失。为此该院构建了三种模式以实现学制无缝对接:

3.1 学分过渡式:在中职第六学期开设学分制课程,由高职院校拟定课程计划交中职学校实施。学生按规定修完第六学期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并获得规定学分方可升入高职。“3+2”衔接学分带入高职可作奖励学分,由学生自行选择替代培养计划中规定允许替代课程的学分或选修课学分。

3.2 高职教育前移式:针对服装表演专业“3+2”学生第六学期实习期间流失严重问题,与中职学校签定协议,招收符合条件的优秀中职学生在第三年提前注册升入高职阶段学习,学习期间在校参加高职入学考试,学制由原来中高职的“3+2”改为“2+3”学制。

3.3 五年一贯制:中高职培养方案合一、实施完全的一体化培养,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实施,后两年到高职院校完成。这种学制形式延伸了人才培养的起点,更利于学生从中职到高职完整的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

4 以专业衔接为纽带,课证融合,多元化推进中高职贯通

学院建立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方案的“订、议、审”工作规程:每年4月底之前,由中职学校提供 “3+2”专业前三年培养计划和后两年的教学建议,交由高职相关专业拟定 “3+2”人才培养方案初稿。6月之前组织中职和高职共同研讨修订,经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育集团专家审核通过后实施。且根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要求,在中高职同步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同时,通过承办省教育厅每年一度的中职学生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引领中职创新能力培养,在高职阶段以课程考核的“评、展、鉴、赛”改革全面推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5 以课程衔接为重点,协同开发,递进性推进中高职贯通

学院在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中,统一开发课程模式,并在课程建设专家指导下,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合作,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就业岗位及在中高职阶段分别应具备的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构建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内容,解决中高职课程内容交叉、断层、缺漏和技能训练重复问题,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按照“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的原则,完成课程设置及安排。

6 以师资衔接为关键,培训交流,持续性推进中高职贯通

为保障中高职教学质量,做好中高职师资衔接工作,该院下属的培训学院每年邀请国内相关专业专家、学者及学院专业教师等,利用假期,组织中职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开设“注册国际职业模特培训师”、“服装制作工”、“色彩搭配”等教学研修培训26班次。并建立中高职专业教师定期研讨交流机制,规定高职专业带头人每学年到中职学校进行培养工作调研两次以上,为中高职教师专业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对接提供广泛帮助。

今后,学院还将继续全力推进中高职衔接工作,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政府主管部门主动沟通协商、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形成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之间的和谐发展,为高职教育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作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寿斌.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福建教育(职成版),2012(02):14.

[2]吴金林,石一民.从高职教育角度看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对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5(4):117.

[3]赵彤,钱冰冰.中高职衔接贯通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2).

基金项目:宁波市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苹(1963-),女,浙江绍兴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经验中高职衔接高职教育
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演进与实践经验
核电站一回路水压试验实践经验
法国养老服务认证工作的实践经验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国外个人数字存档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