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微++贾若愚++吕福成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地对连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人才储备又是区域人才资源竞争的重要环节。连锁人才培养通过合理利用本地资源,与企业优势互补,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有创新意识的连锁企业管理人才。本文围绕牡丹江地方经济及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培养连锁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地方经济 连锁企业 人才培养
连锁人才培养能加速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时它也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企业不断改进人才的能力结构并逐步推进人才素质的提高,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证。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企业制胜的利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形象的优化意义重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连锁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连锁专业毕业生不仅能够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较强的工作实践运用能力。因此,企业在进行连锁管理人才培养时,不仅要注重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对理论实践环节的训练。积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连锁人才培养机制,企业要在实践中总结制定出一套实用、适用的创新型连锁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连锁管理人才培养针对牡丹江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要根据连锁企业管理岗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定位。要围绕牡丹江地方经济及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培养。培养牡丹江连锁企业急需的管理人才。
1 连锁专业设置方向与牡丹江市经济的产业结构相结合
连锁管理人才培养是面向以现代连锁经营为主的现代流通领域,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必要的连锁经营与管理的专业知识技能,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牡丹江市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该市在连锁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也要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做出适当调整,拓宽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健全体制机制,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因此,牡丹江市连锁企业人才培养要根据该区域的经济特色和发展目标,制定出适应产业结构现有特点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充分考虑新型连锁企业管理方式转变的基础上,密切关注牡丹江市经济发展导向,在对连锁企业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上,不仅要有量的提高,更要有质的转变。牡丹江市各高校要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专业基础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岗位要求与知识技能。
2 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社会需求和牡丹江市经济发展相协调
目前,连锁企业越来越需要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具的专业人才。因此,连锁企业管理在专业课程的开设上,切实提高专业课程建设的针对性,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关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在保持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理论、原理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体现出先进性、适应性、科学性,把广度和深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课程设置不是以学科体系知识结构为导向,而是以市场需求发展为导向,其课程设置是以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培养为核心,根据不同的专业来设置相关理论,最大限度地突出应用型的特色,也有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3 连锁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与牡丹江市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素质标准相协调
区域特色明显的块状经济比一般的规模经济更具有灵活性和波动性,毕业生就业后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较快地适应不同的行业环境和职业环境。当前企业对连锁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实际,企业往往需求能干、肯干、忠诚、持久的管理人员,而管理人员在进入企业以后最容易遇到挫折。因此,在连锁管理人才时应该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对相应人才的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技能技巧等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提高学生适应牡丹江的经济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自我创业意识,以此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4 连锁企业人才应具备创新能力
虽然牡丹江市位于中国内陆深处,在管理手段和理念上,远远不如沿海发达城市,正因为如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上,职业院校理念需要更新:不仅是提供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劳动力输出基地,还应培养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于实践自主创业的人才。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先要解决牡丹江市多年连锁企业缺乏管理人才,并克服培养连锁人才上缺乏有效手段的弱点。
①以连锁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紧密结合牡丹江市“十二五”经济发展建设,探索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推进校企对接,构建校企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②制定课程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开展“订单培养”、实训基地职业氛围建设、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建设为主的建设,构建实践育人新理念。③以连锁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搭建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体系;以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为主线,形成项目化课程特色;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④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强、行业影响深的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优化教师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学历的高级企业经管人员作为专业骨干教师,鼓励年轻教师与企业挂职锻炼。⑤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就业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共同参与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立毕业生跟踪制度。⑥探索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在目前企业用人环境下,应该改变考核方式,不应该在局限于笔试,更应该建立学院与企业双方共同考核方式,其中实践考核比重应更为重要,这样才能加强连锁管理人才的培养建设,能够更快的将连锁管理人才及时输送到岗位中。
5 校企共同努力培养实用、适用连锁人才endprint
通过对牡丹江的连锁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数据分析、与省内其他城市的连锁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立足于牡丹江市,依托牡丹江市处于黑龙江省沿边开放战略地位的优势,以黑龙江省“十二五”战略规划为导向,紧密联系牡丹江地方连锁企业,如牡丹江市黑宝熊胆公司、牡丹江顺峰集团、牡丹江天天超市等。按照校企合作模式,统领整个连锁管理专业的建设,大力培养连锁企业管理人才。让他们形成强大的社会服务能力,加强技能培训,提供智力支持,建设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①以牡丹江市连锁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作为依据,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②制定课程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培养”、实训基地职业氛围建设、定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建设为主,构建实践育人新理念。③以连锁管理能力为培养基点,开设具有任务导向性的教学体系;以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课程置换为主线,形成新型课程特色;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新型的、特色的教材和精品课程。④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就业单位、家长、学校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设毕业生跟踪制度,同时,加强连锁企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经营人员作为专业骨干教师,鼓励教师与企业挂职锻炼或进修。打造一支“双师型”专业队伍。⑤关于连锁企业管理人才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虽然连锁企业管理专业不如市场营销等专业受到的关注多,但是也逐渐的成为了支柱型专业,是高校改革的方向。由于连锁企业的管理方式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连锁管理专业必须紧跟时代变化,不断调整培养方式,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琳.连锁企业员工激励制度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21).
[2]张波,李斌宁.面向“农超对接”的连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06).
[3]黄贞.连锁人才断档之困[J].中国商贸,2008(08).
[4]王壮凌.香港知名连锁业员工管理有技巧[J].连锁与特许,2004(03).
[5]史杰.宁波中型海产品企业连锁管理的实施研究[J].经济师,2013(01).
[6]牛玉清.基于“双需求”培养目标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牡丹江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人才——连锁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研究”,课题编号:JGZ201202417。
作者简介:吴晓微,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税收管理、工商管理;贾若愚,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连锁经营管理;吕福成,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国际贸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