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晖
摘 要:分析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高中物理生态课堂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态课堂;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江苏高考从2008年开始,物理作为选修科目,不计入高考总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物理学科的地位有所下降,据了解,到了高三大部分学校只安排一周3~4节物理课,并且要求作业在课堂上
完成。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必须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使物理课堂必须追求高效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生态课堂”是完全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的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的课堂;通过更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
“说题”是近几年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双边教学模式,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促进师生双边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说题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讲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正好符合我校基于小班化教学提出的“生态课堂”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构建生态课堂的元素较多,这里从学生说题这一切入点展开,在“生态课堂”的理念下,学生通过自己上台说题这种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成为会思想的人。
二、通过学生说题,构建生态课堂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
在物理课堂上,通过学生说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充分地“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脱离题海,提高教学效率,使物理课堂成为生态课堂。
三、学生说题的八个方面
案例(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12题A3-3模块).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 kJ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 kJ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 kJ,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 kJ热量。
1.说题目的大致意思
学生能够说明题目的大致意思,尤其要说明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特别要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生:本题涉及两个过程,在岸上将空气压入瓶中的过程和潜入水中的过程,已知W和Q,求ΔU和Q总。
师:第一个过程内能是否变化?
生(再次读题):没有变化。
师:为什么?
生:因为温度不变。
师:为什么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生: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没有分子势能,所以理想气体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之和。而分子平均动能由温度决定,故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师:也就是说,理想气体内能由什么决定?
生:仅由温度决定。
在学生发现不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耐心引导。
2.说题目涉及知识点
此题涉及气体对外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吸热还是放热、内能增加还是减少,W、Q、ΔU正负号的判断,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学生一定要在说题过程中将这些知识点一一说明。
3.说解题方法
生:涉及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题型,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
4.说解题步骤
师:本题涉及两个过程,怎么办?
生:既然涉及两个过程,应用两次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解答。
5.说解答的格式和表述
学生可以边书写边讲解。
生:第一个过程,列出热力学第一定律ΔU1=Q1+W1,因为温度不变,ΔU1=0,外界对气体做功,W1=+24 kJ,代入求得Q1=-24 kJ,负号代表放出24 kJ热量;
第二个过程,列出热力学第一定律ΔU2=Q2+W2,因为体积不变,W2=0,放出热量,Q2=-5 kJ,代入求得ΔU2=-5 kJ,负号代表内能减少5 kJ;
综上所述,总的放出的热量是29 kJ,内能一共减少5 kJ。
教师指导解题的规范性。
6.说应用的物理思想方法
生:本题运用了能量守恒的思想方法。
7.说其他解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能量守恒角度进行解法的优化、变化和结论的一般推广进行说题。
师:能不能不列热力学定律,直接求解呢?
生:……
师:比如说第一个过程,内能既然不变,但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必然增加,气体通过什么方式,才能保证内能不变呢?
生:放出热量,而且放出的热量肯定和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数值上相等。
师:非常好!那第二个过程呢?
生:第二个过程内能减少了,但是气体没有对外界做功,故只能通过对外放热实现内能减少,放出的热量就等于内能的减少量。
师:很好,这其实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涉及的能量守恒的实质!
8.说解题总结
学生最后说题目的来源、背景和前后知识的联系,说解题的特别注意点和严密性,教师可适当进行总结。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
编辑 刘青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