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琳
(黑龙江科技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借阅、学习的主要场所,为他们提供各种考研服务,受到越来越多考研学生的青睐。但由于空间资源有限以及考研学生数量的不稳定等因素,图书馆无法满足所有准备考研学生的座位需求,考研座位紧张、矛盾冲突已影响到图书馆的座位管理模式和大学生的学习环境。本文以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根据考研学生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对考研座位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以达到图书馆优化座位管理模式,实现系统自动化、网络化的目的[1]。
黑龙江科技大学图书馆自习区共有3 460个座位,其中1 092个是为考研学生专门设定的考研座位,约占总数的31.6%,可以满足实际考研学生的座位需求,但每年年初准备考研的学生人数大约为3 000人左右,与实际考研学生人数相差很大。因此,按照图书馆考研座位管理的实际需求,在2010年设计开发了一套专门为考研学生(本文将所有准备考研的学生都归纳为考研学生范围)提供座位查询、座位预定的考研座位管理系统,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第一步,给符合考研标准的学生设定系统考研座位申请权限;第二步,分时间段发放考研座位,让考研学生在网上进行系统座位预定;第三步,对规定时间内未及时刷卡的学生进行清座处理,在下个时间段内继续发放考研座位。
对于考研学生来说,首先要在图书馆发放考研座位之前,按照通知登录申请网站核对个人信息,然后在发放座位期间,进行网上座位查询、座位选择、座位预定等操作,最后要在规定每隔48小时之内进行刷卡,逾期未刷卡的取消其座位,需要进行重新预定。
图书馆的考研座位管理流程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3月份至10月份,针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准备考研学生,座位数量与学生数量的比例大约为1∶3,座位相对比较紧张;第二阶段为11月份至第二年的1月份,针对已经通过现场确认的实际考研学生,适当调整图书馆考研座位数,使之与实际考研学生数量的比例为1∶1,满足考研学生的座位需求。
考研座位管理体系评价是对图书馆考研自习室的座位安排、发放数量、网上座位预定、系统时间安排以及馆员的信息服务情况进行综合衡量与测定,主要包括考研座位学习环境、考研座位合理性、座位预定系统先进程度、馆员服务水平四个方面的内容,详见表1。
笔者对黑龙江科技大学图书馆考研座位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评价,邀请包括图书馆馆长、办公室主任、技术部主任、信息部主任等高级职称在内的15位图书馆信息情报专业人士组成专家组,根据现有考研座位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分层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各层次指标中进行比较,确立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见表1。
表1 考研座位管理体系评价指标
笔者以黑龙江科技大学600多名不同专业的考研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考研座位管理体系的满意度调查分析。调查内容主要是考研学生对图书馆考研座位学习环境、座位合理性、座位预定系统的先进程度、馆员的服务水平四大方面的满意程度,由参与调查的学生填写。问卷中的内容以分数计量,具体分为:4-5分(非常满意)、3-4分(比较满意)、2-3分(一般满意)、2分以下(不满意)。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3月10日-13日,调查共发放6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38份,回收率为93.8%。评分标准分别是5分、4分、3分、2分。笔者对调查问卷的各项内容进行了整理,得出关于四大类二级评价指标所属的共15项三级指标的调查统计数据(见表2)。通过专家组对调查统计结果综合分析,验证了调查数据的可信度。
表2 考研学生满意度调查统计表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根据多因素和多指标的优劣对事物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对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进行评价,解决现实生活中大量具有模糊性的复杂因素的评价问题。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考研座位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所建立评价模型[2]如下:
(1)确立考研座位管理体系评价指标论域
(2)确定评价等级论域
(3)建立从U到V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R=[rij]m×n,rij代表第i个因素对第j个评语的隶属度;
(4)确定指标权重向量 W=(P1,P2,P3,P4),Pi代表二级指标Ui的权重值,满足:[Pij],Pij代表三级指标的权重值,i=1,2,3,4。
(5)按照公式(1):Bi=Wi·Ri,R=(B1,B2,B3,B4);公式(2):B=W·R,得到考研座位管理体系的综合评价向量;
笔者通过建立考研座位管理体系的指标层次模型,确立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和实际权重,采用4级评分标准让被调查学生对座位管理体系的四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进行打分,经过数据计算处理,得到考研座位管理体系的二级指标模糊评判矩阵为:
根据表1中计算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向量为:
按照公式(1)计算得出:
按照公式(2)计算得出:
B(20.79,41.15,24.94,13.12);
根据V={5,4,3,2}和公式(3)计算得出考研座位管理体系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见表3。
表3 考研座位管理体系主要指标的评价值
从表2的调查数据以及表3的主要指标评价值中可以看出,考研学生对座位管理体系的综合评价为比较满意,其中对考研座位学习环境和馆员服务水平的评价相对较高,对考研座位合理性和预定系统先进程度的评价较低,这是因为准备考研的学生数量大于座位数量,就造成了座位抢占的矛盾冲突,对于预定成功的学生来说,认为系统刷卡间隔太短,很容易因为没有及时刷卡续座导致座位被清除,对于没有占座成功的学生来说,认为系统刷卡时间太短,这样清除座位数量有限。图书馆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考研学生的心理开导,才能解决在座位预定过程中所引起的各种矛盾与冲突。
笔者针对考研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及考研座位管理体系的综合评价,提出以下几点关于考研座位管理的优化策略[3]:(1)以调研的方式,征求所有学生建议,合理安排自习区考研座位数量;(2)最大程度缩短座位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时间,合理调整系统刷卡间隔,提高系统数据的信息准确性。(3)对学生咨询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及时给予答复和反馈。(4)加强馆员素质教育,为考研学生提供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
[1]谢红,王炳江.基于VB的图书馆阅览座位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图书馆论坛,2010,30(5):58-60.
[2]陈鹰.高校图书馆座位的设置优化及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9,29(4):164-166.
[3]陈国宏,李美娟,陈衍泰.组合评价及计算机集成系统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