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弥
(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广西 桂林 541001)
30年前,为了落实周总理提出的“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的要求,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曲宗湖教授提出了课课练,其口号是“堂堂练、天天练”。当时,曲宗湖教授在河北、山东、江苏、北京、南京、山西、陕西、上海等地近150所学校的调研中发现学生体质大幅度下滑的现象,于是,徐超英教授(曲宗湖教授的导师)提出了“体质教育”的思想,课课练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随后,曲宗湖教授于1979—1981年间在北京海淀区两所中学进行实验考证。实验中把两课、两操两活动改为每周四节课、两次早操和每天一次大课间活动,并列入学校课程表;锻炼内容合理安排到教学内容中,通过竞赛或游戏呈现;按照渐进性原则和适宜超量负荷原理有节奏安排不同课型的负荷量;单元教学系统化;课型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化。经过实践证明:“课课练确实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随后的近10年时间里,课课练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中随处可见,被广大体育教师所接受,并得到一致推崇,课课练处在一个勃兴并快速发展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体质教育”被冷落,重视与运用课课练的热情也急转直下,渐至销声匿迹,课课练在一片反对声中逐渐淡出体育课堂。对此,学者们也进行深入研究其原因,吴键分析认为:“课课练的内容与形式过于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由于课时的局限课课练的效果不明显;课课练与主教材搭配不合理,是导致课课练退出课堂的主要因素”。
毛振明则认为课课练消退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轻视了课课练;(2)体育学界内部对体育教育理论的争论逐渐演变为“真义体育”与“技能教学”之间争论,甚至“真义体育”出现偏执现象,使体质教育苍白无力,影响课课练的实践;(3)快乐体育的实践与研究在我国盛行,强调快乐体验弱化刻苦锻炼,使课课练快速淡出课堂。
综上所述,课课练淡出课堂的主要原因是:课课练的内容与形式未能与学生身心特点、教材很好地融合与搭配;课时的局限性使课课练效果甚微;体育学界内部教育观点或思想之争激烈,体质教育思想处于劣势,导致课课练缺乏必要的支撑力。
近年来,由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下滑趋势,新修订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至此,课课练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而且对课课练研究的内容更加广泛,参与研究的主体更加多元,研究活动更加系列化。
1.3.1 课题研究 2011年,由首都体育学院李京诚教授牵头立项的《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课课练再一次回归到课堂上来,课课练研究进入了一个创新阶段。(1)研究内容广泛。包括内容与方法创新研究、因果研究以及相关性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研究主要把课课练的内容融合到教材和游戏中,利用新颖的形式运用到教学与训练中。因果研究有:课课练对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平衡能力、灵敏素质、柔韧素质、身体形态和体质测试、跳跃能力、自主锻炼能力和体育态度等9个方面。相关研究有课课练与游戏、高中会考、自我锻炼的关系研究;(2)参与研究人员多元化。参与研究的有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及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大学教授,中小学的校长和体育教师,既有理论的支撑也有实践的验证;(3)活动开展的系列化。例如,开题报告会、子课题负责人会议、教师培训会议、课题学术研讨会、教学展示活动等;(4)参与研究单位多。2011年底参与研究达到 l07所学校。
1.3.2 专题讨论 期刊杂志的大力支持,研究成果得到快速推广。《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立项后,从2011开始,先后在《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师友》等专业期刊对课课练进行深入研讨,并大篇幅刊登了相关的文章。主要内容有:课课练的发展、开展课课练的根本目的、课课练的应用策略、课课练的实践过程、课课练与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问题。参与研讨的学者有吴建、毛振明、李京诚以及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从《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立项到体育专业期刊对课课练研究专题研讨,课课练回归后快速到达一个创新发展的阶段。
回顾课课练曲折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课课练伴随体育教育思想若现若隐,而课课练本身的内容与形式决定了其发展的空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课课练与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状况紧密相依。
课课练的价值理性是什么?笔者认为它是课课练本身价值导向的问题,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课课练本身价值问题的思考。
表1 课课练的锻炼目的与目标指向
表2 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
表3 课课练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1)本质观。提出课课练是为了落实“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的要求。课课练挖掘了更多趣味的、竞争的元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内容上融合主教材,促进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其本质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
(2)发展观。从课课练的发展历程来看,课课练回归与学生体质下降密切相关。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体质下降了才课课练,体质增强了就不用课课练,它作为培养学生的载体应长期坚持,并纳入课程体系当中,使学生的体质强上更强,从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课课练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3)时间观。课课练原先的命名叫“堂堂练、天天练”,这就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体质不仅课课要练,还有天天练,这是实现课课练价值的时间因素,按照相关法规,小学阶段4节体育课每周,初中阶段3节体育课每周,高中阶段3节体育课每周,就算每节体育课都进行课课练也无法实现天天练。那么怎么办?课课练的时空维度已经不只限于课堂,应该有效延伸,结合到早操、体育大课间以及体育课外活动中去,用外在时间的补充来实现课课练的价值。
(4)系统观。追溯课课练退出课堂的的原因,主要是形式与内容的陈旧与枯燥,使学生反感。事实上,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课练与教学系统的割离所致。因此,建议从课程系统上应把课课练的内容有计划地纳入整个课程体系中:课堂教学中应把课课练的具体内容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有效结合,使课课练与体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明确课课练的锻炼目的,不仅能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内容服务主教材,还能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体质。在课课练的锻炼目的方面,毛振明教授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表1)
明确课课练的目的之后,我们还要清楚通过什么活动或方法达成。表2简单列举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
此外,还有通过课堂观察、平时考核、个体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课课练的内容,使“课课练-主教材-学习主体”有效融合,最终,学生不但体育技能提高了,而且身体素质也获得了平衡发展。
理清课课练的内容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课课练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合理的内容,采取有效的形式衔接或融合到主教材中去,有利于促进主教材学习的达成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3)。
例如:立定跳远初一年级教学流程为:游戏(青蛙跳荷叶)→各种跳的反应练习(喊1:原地收复跳;喊2:原地纵跳;喊3:原地跳转90度等)→分组进行立定跳远练习(组内练习与组内外展示)→跳过障碍接力。从以上课例发现:(1)课课练的内容已经完全融合到主教材中去;(2)课课练内容与主教材既衔接巧妙,也体现出互相关系,游戏(青蛙跳荷叶)、各种跳的反应练习、跳过障碍接力与立定跳远分别存在着准备、辅助以及补偿的关系。
课课练的内容除了考虑在适当时机融入主教材外,还要考虑学习主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生情绪高涨、兴奋性强的时候,其效果更好。
反观课课练在发展的过程中淡出课堂的主要原因:“练习项目十分单调,动作过于简单,学生不喜欢”,所以,形式创新是新时期课课练的重要主题。形式创新一般来说包括教法和活动组织的创新。其依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基于内容特点。在前面的阐述中已有相关内容,比如灵敏性方面可采用游戏的形式,速度方面可采用接力的形式;(2)基于学生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兴趣广泛,热情好动,情绪容易外露,多运用游戏、情境、接力等形式,同时还可以穿插音乐元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高年级的学生兴趣开始分化,自我意识强,应以爱好为切入点,结合爱好的项目,通过竞赛的形式开展课课练效果更佳。
教法上,应更加多变,摄入更多趣味的、竞争的、激励的元素,如游戏法、竞赛法、接力法、奖惩法;活动组织上,原来的以班集体为主的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当前课课练的创新要求,除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外(交给学生分组活动),还要在队形组织、场地规划、器材选取的新颖性方面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