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筱青 段宝斌 阎朝兵 (江西省九江学院,332005)
公共体育场馆资源整合与学校体育介入共享
甘筱青 段宝斌 阎朝兵 (江西省九江学院,332005)
公共体育场馆不仅是人们进行健身活动的主要场所,更是一个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先进文化的反映。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如今,基本上每个城市都建有一座以上的公共体育场馆或体育中心,但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状况均不理想,各地一些大型体育场馆荒废、闲置甚至被爆破拆除的事例屡见不鲜。作为政府投资兴建的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其功能定位主要是为竞赛表演、运动队训练以及全民健身服务。因此,公共体育场馆所开展的服务项目应当是以公益性为主。但如何既能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满足场馆正常运转,又能有效提升其社会服务力,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与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在我国,其通常做到的只是“经营”层面,而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运营”,所以在我国的公共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经营管理;二是物业管理。与此同时,在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多为政府出资建设,一方面可以用于满足承办各类国际、国内的体育赛事需求,另一方面还可满足城市布局,提高城市文化氛围,但其中很少有考虑到这些公共体育场馆日后的经营问题,造成了从一开始设计就存在许多功能上的缺陷,无法很好的满足日后的公共体育场馆运营工作的开展。
九江市体育中心坐落在八里湖畔东侧,占地700余亩,投资3亿多元,总建筑面积145920平方米,包含“四馆两场”,即5000座的主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网球馆,31000座的主体育场和田径训练场,以及一批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和体育公园。九江中体体育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对九江市体育中心的具体运营管理工作,但在运营初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经营效果一直不太理想,除了举办比赛及大型活动,专程前来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甚少。
就我国公共体育场馆资源配置、开放时间、运营管理等方面而言,其与学校体育的开展存在着互补性,预示着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可与学校体育进行资源共享,以缓解各自紧缺。
目前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与学校共享仍处于微观意义上的共享,仅停留在“开放”这个层面上,而涉及到上层组织的建设仍是一片空白,这些模式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共享,而只是在操作层面表现出共享的形式,其在政策层、支持服务体系构建、协调层等方面均没有显示出共享应有的管理体系。但目前现有的开放模式给以后更深层次的共享模式构建提供了非常具有借鉴价值的实践经验。
纵观发达国家的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均是与学校体育取长补短、相互利用、优势互补。国外公共体育场馆运营与学校体育共享不存在体制方面的因素,能够阻碍共享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地理位置、资金、安全、监管、维护与法律等方面。但在我国,不论是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还是学校体育管理,仍处在协调为主、纵向管理的体制下,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与政府管理缺位等因素制约了区域内公共资源整合、利用与发展。但是,随着学校与社会公共资源共享的进一步开展,后续研究会更多的关注于这个问题。
九江学院一直致力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服务,积极响应九江市委、市政府“走进八里湖时代”的战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九江市体育中心园区内建设了九江学院八里湖校区。该校区可使用的九江市体育中心园区700余亩。九江学院八里湖校区以体育学院为主,交通十分便捷,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校区的正式投入使用,势必将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很可能开辟有效利用社会公共体育资源的新模式。
在九江市政府的支持与协调下,九江学院与九江市体育中心管理方“九江中体体育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体育场馆使用协议》。协议商定,九江学院八里湖校区可利用九江市体育中心场地开展教学、训练、运动竞赛、群体活动与学生课外活动,体育中心内的其它场馆均低折扣价向学生开放。该协议的签订,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九江市体育中心的运营压力,为其带来了高校的蓬勃生机,更是有效提升了九江市体育中心的社会服务力;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共同发展;高校充分利用社会公共体育资源,既能有效地提高使用效益,为我国社会公共体育资源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又能为高校有效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办学提供新模式,为高校体育改革创新提供更多的经验。
1.公共服务资源达成共享。其一,九江学院八里湖校区为周边单位提供职工培训服务。学校已建成的综合教学楼及其比较先进的教学设施,为职工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保障;其二,学校拥有大批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为培训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师资保障。
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利用本单位后勤资源。学校与周边单位先后进行了多次尝试,例如:为了更好的服务校园与体育中心环境卫生,学校与中体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协定共同建设垃圾临时存放点;向中体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员工开放学校食堂、超市等。
2.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九江学院新建体育学院可向九江中体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九江市体育中心在举办各类文体赛事与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裁判员、教练员和志愿者等,九江学院可依托自身的专业设置优势和师生资源,为举办各种赛事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同时也可满足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青年志愿者可走进附近小区,为晨练与晚锻炼的人群提供健身指导、组织社区儿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等服务。总的来讲,九江学院八里湖校区为今后学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友好交流、良性互动,为九江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和打造特色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管委会计划在宽阔的八里湖,为九江学院的国家大学生龙舟训练基地搞好配套建设。
2014年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国际及两岸交流计划
1.校企双方仍需深入沟通、协调。一方面,九江中体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属于企业,管理者对如何处理、协调学生工作的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九江学院在未入住八里湖校区前,体育场地与设施的使用相对比较独立自由,对九江中体体育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化管理模式还需有一个了解与熟悉的过程。
2.九江市体育中心作为九江市大型公共体育场所,在举办各类大型文体活动与赛事期间的车辆交通、人员往来等,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1.继续争取市委市政府及八里湖管委会的支持,加强与九江中体体育管理有限公司的协调,及时处理磨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实践中摸索,争取双方能有更大范围的合作。
2.以九江市体育中心运营管理为平台,成立九江学院体育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让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体育产业从团队组建—经营方案设计—竞标—运营与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全过程,拓宽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合理有效的整合九江市体校资源。目前,九江体校有在校生二十余人(且生源逐年递减),教职员工三十余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办学效果没有得到真实体现,为了更好的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九江学院八里湖校区可依托自身办学特点,通过合作或者合并等方式,带动九江市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以九江学院与九江市体育中心资源共享的案例可以确定,该项合作就目前来看是成功的,总结经验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协议的签订为共享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第二,双方友好协调与合作,加强了共享的维度与深度;第三,政府是共享的发起者,免除了各方的后顾之忧,加之相关部门的积极策应,公共体育场馆资源整合与学校体育介入共享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