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芳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公司 天津 300350)
某地铁隧道位于昆明市内,隧道全长1 080 m,进口端采用斜井进洞,斜井平长140 m。斜井净空为4.7 m(净宽)×5.75 m(净高)。
斜井施工时采用台阶法开挖,人工掘进,采用注浆小导管作为超前支护,钢架与喷锚网联合支护紧跟。洞身掘进约10 m后,于XK0+125~+136段(长11 m)处开始出现拱顶规模不等的拱架下沉开裂及掉块。掘进至里程XK0+113处时于XK0+113~+124.5段(长11.5 m)段出现大面积塌方,损坏钢拱架22榀,该段初期支护全部破坏。
斜井洞身出现塌方之前拱顶最大累计下沉105.5 mm,地表沉降最大累计429.31 mm,洞内收敛累计最大119.06 mm。仰拱施工里程为XK0+124.5;该段右侧钢拱架失稳内敛约60 cm,初支砼严重剥落,变形过程中XK0+115~+118右侧拱脚处、XK0+118~+122右侧墙角处分别流出黄色、黑色泥浆;地表沉陷深约1.7 m,面积约70 m2。
坍方发生后,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和其它相关单位多次到现场勘查和研究,经查阅设计文件、施工资料和现场踏勘,特邀公司隧道、地质专家来现场指导处理,确认其坍方原因有:
施工期间为当地的雨季,昆明自古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长”之说,斜井穿越区原为山系冲沟,距洞口25 m,隧道中线右侧13 m处有一民用水井,井底在隧道拱顶以上72 cm、井口位于拱顶以上5.7 m、常水位线位于拱顶以上4.6 m,水井抽干后12 h水位即恢复。同时在隧道右侧边墙部位一直有渗、流水现象,其中洞口段一处常流水日流量200 m3/d,在洞身施工中多次出现涌水、涌泥现象。从地表地形来看,洞址周围汇水面积较大,上方又有绿化用水,加上降雨量充沛,土体渗透性好,导致地下水位高,围岩含水量大。地下水对洞身周边土体起到了软化作用,致使隧道围岩具有蠕变和流变特性,极大地增加了隧道的侧向压力,改变了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降低了岩体强度。因此,地下水是造成斜井洞身出现塌方的最根本原因。
本隧斜井该段开挖揭示,斜井穿越区拱部土质为黄色粉质粘土、中部为黄土、黑色胶状泥土,土体含水量较大,手握即成团,洞趾坐落于炭质泥岩上,炭质泥岩遇水即成泥,承载力急剧降低,围岩自身稳定性极差,基底承载力曾检测≤140 kpa,实际施工揭示的围岩状况应判定为Ⅵ级为宜,不能形成平衡拱是诱发塌方的主要成因。
塌方段地表左侧为高坡,右侧为沟谷,高差较大,形成偏压地形,且最小覆盖层仅5 m。洞顶偏压给初支拱架受力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使右侧失稳成为可能。
自XK0+115~+113掌子面段仍采用原设计I14工字钢支护参数,没有及时变更加强,在受力不均匀作用下容易失稳。
施工人员对隧道地质条件的变化及复杂性认识不足,工程措施不到位或针对性不强。开挖掌子面覆盖层较薄,且上部有居民便道从洞顶横穿经过,重载车辆对支护强度尚未形成的土质隧道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加剧了围岩变形的变化趋势;外加施工过程中洞内积水抽排不及时,以致造成开挖面拱脚部位被水浸泡,以及施工扰动等原因,拱脚围岩自稳能力下降,进一步降低了基底承载力。施工中出现问题如能及时反映,及时有针对性采取变更加强措施,即可避免事故或减少损失。
(1)首先进行水防治,在塌方地表上游设置截水沟,截排地表水,防止雨水的渗入;线路右侧打设降水井若干,井底深入到斜井基底以下3 m,24 h不间断抽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围岩地层水对围岩开挖造成的不利影响。
(2)塌方的地段设计图纸所采用支护的安全系数较低。且受前方塌方的扰动,很有可能出现再次塌方,采用Φ42小导管(L=4 m)对XK0+125~+136段(长11 m)既有施工段进行侧墙及拱部支护加强处理,梅花形布置,注浆锚固;内侧再行施作一环加强钢拱架喷砼支护,喷C20混凝土20cm厚,确保塌方段端头不再继续产生塌方。
(3)对于坍方段,在塌方发生后,采用回填建筑垃圾进行反压,对侧壁流砂造成的围岩空洞及建筑垃圾进行注浆加固;对右侧沟谷进行了回填,消除偏压影响。洞顶塌方段回填,采用 L=4mφ 42注浆小导管进行地表注浆措施加固处理,加固洞顶上方土体,使之形成统一整体,地表采用细石混凝土覆盖硬化处理,避免雨水下渗影响围岩土体稳定性。
(4)对洞顶上方便道进行改移,消除重载车辆对隧道开挖造成的反复性影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与当地村民取得一致性意见,对既有便道进行了改移。
(5)根据塌方原因分析及前期处理措施,结合类似工程经验,采取“洞外井点降水,洞内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台阶法施工,逐榀换拱”的处治方案。具体见图1所示。
(6)根据初期支护断面测量成果,确定拱部初期支护侵限范围,在现场画出换拱范围。在该范围内先用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在换拱范围内全部进行预注浆,待预注浆达到强度后,每次用风枪凿除1榀拱架初期支护,按设计开挖轮廓线人工凿除欠挖部分围岩土,割除侵限部分工字钢拱架、钢筋网片、纵向连接筋,按设计要求挂设钢筋网,重新支立拱架并进行可靠连接,然后喷射混凝土,完成一次换拱循环。
图1 洞内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形式示意图
(7)由斜井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逐榀对侵限初支拱架进行置换。每榀置换后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封闭,置换长度根据现场量测结果灵活确定,但置换长度不得超过3 m,必须及时施作加强支护。
(8)整环换拱:根据断面量测结果,个别断面初支拱架需要整环换拱。在需换拱拱架旁边先进行刻槽,然后将置换的拱架嵌入槽中,确保拱架的连接及锁脚锚管的施作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当置换拱架后经围岩量测变形稳定后方可拆除原有侵限部分拱架。
(9)局部换拱:大部分侵限拱架位于拱部右侧,需要对局部拱架进行置换。在拱架置换前,采用红油漆对需置换拱架进行标注,先对不需要置换的拱架的拱脚部分进行施做锁脚锚管加强支护,锁脚采用Φ42的锁脚锚管,L=4 m,施作方向与水平下倾角呈45°夹角,紧贴拱架施作,锁脚锚管与拱架采用直径Φ22的U型钢筋有效焊接,每个拱脚设不少于4根锁脚锚管。待原有无需置换拱架加强支护完成后,将需置换部分拱架割除,然后进行刻槽,达到设计深度后,将置换的拱架嵌入槽中,保证置换前后的拱架连接质量,连接方式采取原设计拱架间的钢板+连接螺栓方式有效连接。纵向连接筋采用U型筋。置换后按照原设计位置施作锁脚锚管,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
通过监控量测的结果来确定支护的稳定性。洞内每个断面在拱顶、拱腰及边墙共布设了 5个监控点,每隔3 m设置一组测点,以拱顶和拱腰的下沉监测为重点,边墙以水平收敛监测为主。观测点的埋设一般在喷射砼之前完成,第一次量测时间在喷射砼完成。每天4h量测1次,当出现不稳定征兆时增加测量次数。
根据量测结果找出回归方程,并及时绘制成变形曲线及应力-应变曲线,由回归方程推算最终的位移值,以判定最终变形值,再根据变形量及时调整开挖预留变形量和支护参数。
此次塌方事故采用超前双排小导管换拱处理措施,保质保量且进度快速,效果较好,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主要因方案正确、措施恰当、及时处理、组织严密。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处理塌方必须及时。塌方事故发生后,需详细察看塌方情况,仔细查找分析塌方原因,对症下药,对造成隧道塌方的因素逐个解决落实,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才能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2)在隧道内实施监控量测,切实用监测数据指导施工。围岩监控量测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排头兵,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可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及早采取处理措施,并对所采取的处理措施有效性做出正确评价,必须将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中。
(3)地铁隧道多处于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段,施工必须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隧道施工十八字原则,措施到位,环环相扣,保证施工安全。
(4)做好安全生产工程,处理塌方是危险和意外情况的多发作业。进行处理时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措施,并将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为制定处理方案的首要考虑因素,在确保安全的情况进行施工作业。在塌方处理方案中,我们制定了专项塌方处理方案,项目领导带头,分管领导轮流盯守,现场技术及安全专职人员24h旁站,先监测后施工,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制定严格的施工操作规程,使得本次塌方处理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S].北京.2010
[2]交通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3]陈小雄.现代隧道工程理论与隧道施工[M].四川:西南交大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