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渠马镇小学教师
刘禹清
新课改实施十多年来,在农村基础教育中,不少教师不愿践行新课改倡导的课程观与教学方法,甚至是怀疑新课改,甘愿抱残守缺,或是浅尝辄止。他们认为,参与新课程改革只是赶时髦,难以带来教育教学的“实惠”。然而,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教师固执地坚守着原来的教育观念,消极应对新课改?
首先,他们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为生存思虑,把教书作为谋生的手段,理想信念常常与浮躁的社会现实进行着博弈。个别教师荒于精神世界的耕耘,工作中缺乏动力。没有规划,没有方向,也没有激情,在迷惘与厌倦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其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当下,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以及教师的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些教师不知道如何管理学生,“学生难管”成为这些教师的共识。他们认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家校纠纷。对于他们而言,学生管理的过程“风险”太大。他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工作常处于矛盾、困惑与危机之中。
再其次,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般是1~3人负责一个班级。每个班级,总有一大批留守儿童或是学困生,让教师耗费心力却收效甚微。教师们在工作中常常感到分身乏术,如果遭到领导的批评和不理解,更会感到委屈与乏力,工作中缺少成就感。
最后,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决定着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耕耘”的方式和效果。应试的考核制度,重结果和甑别,用知识代替能力,用标准取代多元。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成为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唯一标准。在个人利益驱动下,他们往往搞疲劳战术,布置学生苦学苦练,做了许多远离教育本真的工作。他们在精神上存在着失落感,质疑新课程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教育是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在我看来,农村教师是影响农村地区新课程整体推进、深入实施的关键性因素,是新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课程改革有赖于教师的强力支撑,同时也对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上述教师存在的职业倦怠、工作危机和精神失落等现象,农村学校的校长,作为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管理效能:
第一,源洁流清,树立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
教育是生命奠基的工作,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当教师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关照学生生命健康、快乐成长的时候,教师的心灵世界才是幸福的。
新课程主张和谐的人文教育,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和职业幸福感,倡导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和积极健康的工作状态,崇尚工作激情、追求教育智慧和享受职业幸福。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基于对师生负责的立场,努力营造和谐、积极向上、友善温情的人文校园氛围,致力于帮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祛除遮蔽视野的现实屏障,潜心教书育人。
第二,注重内涵,探寻求真务实的校本教研。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有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在“特色办学”上下功夫,在构建“学习型”校园、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上下力气。由此,校本教研,是引领教师翻越抱残守缺的“心理大山”和走出故步自封的“思维峡谷”的重要途径。
师生的成长就是学校的发展。学校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为本,优秀的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管理者应当通过系列举措,建立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制度,开展“草根式”的教学实践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如,外出培训返校汇报制度、骨干名师指定帮扶制度、教研能手专题报告制度以及教学能手送教下村制度,等等。此外,远程教育资源和信息教育技术的使用是农村教师的薄弱环节,因此,学校应当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重点培训。通过开放办学思路,整合校本资源,开展有效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从而使先进带动后进。
第三,完善机制,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体系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密切相关。课程评价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倡导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在教育问题上,最可怕的是“唯分是举”的短视行为。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也是回归教育本真的应有之举。
新课程倡导教育的“客观性”、“发展性”、“多元性”和“全面性”评价,这应当成为学校管理者评价教师的转轨之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机制,应是当前领导通过学习新课改精神后,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课程是教师的责任田,既播撒着学生的希望,也生长着教师的梦想。学校里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既是学生成长的空间,也是教师发展的平台。学校应当切实把握新课改中的教育评价精神,围绕德、能、勤、绩等方面,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凡是能够定量考核的内容和版块,实行量化考核;不能定量考核的,实行由学生、同事和领导共同综合客观评价的考核方式。例如,在教师学科教学业绩评价中,既应有优生率和巩固率的考核,也应当有学困生提高率和中等生优秀率以及教师教研活动成果的考核等。
第四,情绪管理,唤醒自强不息的工作激情。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是教师实现生命意义、彰显个人价值和追求幸福的地方。校长作为学校的精神领袖,应当致力于把工作做到深入人心,在理解教师价值观的基础上,挖掘教师最擅长的工作,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运用情绪管理理念,引导、促进和激励教师扬长避短,使教师的个人目标能够向预期方向发展。校长应带领班子成员,允许一部分教师先成长起来,对他们要敢于压担子、指路子和给位子。同时,在学校内部建立人才成长规划,让教师明确短期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并建立长期的成长目标。
第五,统筹师资,建立定期交流的支教制度。
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乡与村的差别。村小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偏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观念滞后,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有大量留守儿童、工作环境信息闭塞以及课程资源稀缺等客观原因,教育质量低下可想而知。
新课程使我们认识到,教师即使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的,教师应是源源不断的溪水、河水甚至是海水。著名教育学者顾泠沅教授曾说:“如果一个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即使在破庙里,也能办成一流的学校。”村小,缺少的正是那些具有新课改理念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名师。因此,师资是制约村级小学新课改推行的瓶颈。学校管理者应当有改革的胆魄和开拓意识,建立定期动态的支教长效制度。
除了上述“送教下村”的定期教研活动外,重要的是将完全小学曾经“上挂”的优秀教师,作为培养对象“下派”到村小锻炼,并委以重任,负责该校的新课改推行工作。做到上岗前有计划,结束时有总结,期间有汇报。在该教师1~2年的支教历程中,学校应通过工作上的放手、生活上的关心和待遇上的倾斜来激励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以促进学区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管理,其次是行政上的管理”。学校管理者,应肩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和纵深推行新课改的使命,既做好教师思想的管理,也做好行政上的管理。努力工作,积极探索,在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和办“特色”学校上下功夫,开拓一方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