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文化体制改革的价值导向

2014-05-06 07:29张晓东
唯实 2014年2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群众建设

张晓东

以人民为中心:文化体制改革的价值导向

张晓东

文化体制改革因其直接关涉社会精神生产和生活,故旗帜鲜明的价值导向更显至关重要,其影响并不局限于文化体制本身,也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了全面改革的整体价值诉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人民为中心”之价值导向的创造性提出,赋予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以典型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并内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道路。

以人民为中心:文化改革之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中体现

“为了谁”、“依靠谁”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人民群众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和依靠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我国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变以往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不良倾向,使文化建设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生动实践。既反映群众精神世界,又引领群众精神生活,不断生产和再生产出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得以真正掌握群众,并转化为推动自身发展完善的巨大物质力量,使社会主义文化获得广泛坚固的群众基础和绵绵不绝的力量源泉。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样重要。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涵融陶育。我们所要努力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既包括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指标,又包括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指标。特别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和丰富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社会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文化已经成为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子。而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相对落后的文化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来激发文化发展的动力、活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群众需要,提高群众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阳光沐浴下,走上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以人民为中心:前提是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和发展中,一个必须处理好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我们的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还是为“人民币”服务的?毫无疑问,我们的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由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它是为了人民并依靠人民的人民大众自己的文化。相反,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文化都服务于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群众的精神统治,并在资本利润逻辑的操控下具有明显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而决不能以“人民币”为中心,这正是我国文化改革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中体现。在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价值导向,旗帜鲜明地反对以“人民币”为中心的错误价值倾向。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这是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立场。

坚持这一基本立场,并不意味着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截然对立起来;相反,我们要在这一基本立场下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正如邓小平所说:“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原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孰先孰后的价值选择上,我们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由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不能动摇的。当然,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获得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源源不断的经费支持。文化建设不能不食人间烟火,而是需要大量的“人民币”来支持它的发展,唯此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支持文化建设发展的经费从哪里来?国家财政拨款可提供一部分,但主要还是靠文化行业本身的经营和发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强调社会效益,而商品属性则离不开经济效益的讲求。我们在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的同时,还必须肯定、鼓励文化事业、产业和各个具体文化企业通过合法经营谋取应得的经济收益。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事业、产业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壮大起来,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问题的关键是要把两个效益有机统一起来,以经济效益为手段,以社会效益为目的,坚决反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社会责任而导致的低级媚俗下流的文化拜金主义现象。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在以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人民、推动改革、引领发展的伟大社会历史功能。

以人民为中心:重点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本支点。推进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让群众广泛享有公益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现阶段,我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当着力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广大群众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并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健全、结构合理、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上,要加强电台电视台、党报党刊、通讯社和重要出版社建设,整合有线电视网络,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上,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广泛开展各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让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新时代的中国人。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上,要着眼于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形成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引导企业、社区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推进县级文化宫、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推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帮扶力度,使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逐步为全体人民所共同享有。

以人民为中心:基本载体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新时期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它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宽阔舞台,是发扬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精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格局,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发挥了“基本建设”的作用。

当前,要把文化体制改革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前者推进后者,以后者深化前者。充分挖掘蕴藏于人民之中的文化创造潜能,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实际、文化创造实践的统一,当落实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百城万店无假货、青年文明号、文明风景旅游区、送温暖献爱心、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等各类活动之中,积极倡导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道德规范,增强人们的公民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着眼于促进社会和谐,创新群众性创建活动形式,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际矛盾,培育和谐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进一步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完善志愿服务机制。让一切善举竞相涌现,使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实现志愿服务与个人发展、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大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各类健康文化活动,积极构建形式多样、活泼动人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总结推广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建经验,充分激发并积极引导群众投身文化建设的能动性和主体自觉。

(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戴群英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群众建设
多让群众咧嘴笑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好刊社会效益高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