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健
把江苏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
沈 健
江苏省高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努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人才培养质量,事关校园与社会稳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敌对势力把高校作为渗透的重点目标,竭力与我争夺青年;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对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通过集中宣讲、专题培训、工作研讨等多种形式,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起来,与高校改革和事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领导责任。高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真正把守土意识转化为明确底线、落实责任、完善机制、优化管理、加强阵地建设、把好选人引才政治关的具体工作,把中央和省委精神转化为工作理念,体现为工作要求,具体为工作任务,落实到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高校不仅是理论的前沿阵地和人才的聚集地,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也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思想高地。面对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正面临的挑战和冲击,我们将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充分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和人才优势,选派优秀专家学者参与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全面增强干部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传授有纪律、公开宣传有要求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和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等管理,绝不给错误思想、消极观点提供传播渠道。加强师生思想动态分析和科学研判,及时掌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动向,研究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真正把高校建设成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
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主要力量。当前,高校教师总体上积极健康向上,但也有少数教师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淡漠和职业道德淡化的现象。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全面落实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筹推进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力度,注重在教学科研一线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学术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中发展党员,把更多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继续组织开展“感动江苏教育十大人物”、“师德先进个人”和“十佳师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育人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各环节。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在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力。进一步深化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国梦和“三爱”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开展“江苏省大学生和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电视、校园网、手机报、微博等新型舆论宣传阵地,不断扩大网络文化育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实施“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对青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强化实践育人工作,建立和完善党委部署、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学校主导的社会实践体制机制,强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实际问题。
我们将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精心组织实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党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党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确保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稳定,为谱写中国梦江苏新篇章,实现江苏教育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