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文,刘敏娜,袁锦芳
(中山市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中山528415)
·护理·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两种体位摆放的对照研究
李秀文,刘敏娜,袁锦芳
(中山市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中山528415)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不同体位摆放方法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50例患者及2009年1~12月采用截石位45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摆放时间较截石位短(P<0.05),且体位摆放后血压变化幅度低于截石位(P<0.05)。结论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摆放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两种体位;研究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已在我院普遍开展,早期其手术体位是采用截石位或改良截石位,但此种体位摆放费时费力,且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小腿筋膜室综合征、骶尾部压伤等,且术中也经常遇到在安置截石位或平放下肢时患者血压出现波动。因此,我院对该手术体位进行了改进,采取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50例为试验组,采用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摆放方法,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34~76岁,平均(62.4±9.8)岁,中转开腹2例。2009年1~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截石位摆放方法,其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44~82岁,平均(60.8±9.3)岁,中转开腹4例。两组患者均行Dixon术,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体位摆放方法
1.2.1 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摆放方法约束带4根,啫喱足跟垫2个,方形啫喱垫1个,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摆放。术前1 d访视患者,除常规访视内容外,重点了解患者四肢关节的功能状况,周围神经功能有无异常,四肢及骶尾部皮肤情况,以及有无潜在疾病,如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了解肿瘤部位及具体术式,给患者介绍手术及其体位摆放的相关问题,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使其更好的配合手术。麻醉前让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展平床单,骶尾部位于手术台腿板下折床缘处,两块活动腿板平行外展30°,使双下肢成60°夹角,双侧足跟分别用啫喱足跟垫包裹,臀部垫一方形啫喱垫,会阴部略超出背板床沿,以方便暴露肛门,利于手术操作,并用约束带固定双腿,导尿管经腹股沟处绕出悬挂于手术床缘。补液尽量在上肢,连接延长管,并用约束带将双手固定于身体两侧,以中单包裹。
1.2.2 截石位摆放方法托腿架2个,30 cm× 20 cm棉垫2块,约束带4根,方形啫喱垫1个。麻醉前,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臀部尽量靠在手术台腿板下折床缘处,扯平床单,臀部垫方形啫喱垫1个,然后在近髋关节平面放置托腿架,麻醉后将两腿放置于垫有棉垫的托腿架上,患者下肢外展45°,呈髋关节屈曲90°~100°,膝关节弯曲90°,根据患者大腿的长度调节其高度,使小腿处于水平或向前倾斜,约束带固定。最后取下腿板,将手术床设置成头低足高、左高右低位。补液在上肢接延长管,双手用约束带固定于身体两侧,并用中单包裹。
1.3 观察指标两种体位摆放时间、体位摆放后血压变化幅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摆放时间较截石位短,体位摆放前后血压变化幅度小于截石位;试验组术后患者无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骶尾部压伤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了右下肢胀痛,检查确定是下肢静脉血栓,经抗凝溶栓治疗后好转;两例患者骶尾部出现了明显的压红,见表1。
表1 两组体位摆放时间、并发症、体位摆放前后血压变化幅度比较()
表1 两组体位摆放时间、并发症、体位摆放前后血压变化幅度比较()
注:1 mmHg=0.133 kPa。
合理的手术体位对手术野的暴露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术后患者的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1]。早期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是采用截石位作为其手术体位,此种体位摆放费时费力,如摆放不当即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肌综合征或小腿筋膜室综合征、骶尾部压伤、腓总神经损伤(体位性神经损伤)等。所谓体位性神经损伤是指患者长时间置于强迫性体位,在昏迷或麻醉状态下肢体置于不适当位置所造成的周围神经损伤[2]。主要原因是肢体在不正确的位置受压,而患者对难以忍受的姿势无法描述,导致神经组织缺血受损。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时间较长[3],一般情况下,操作者仅凭经验按功能位进行体位摆放,如果着力点不当,支垫物不合适,操作粗暴,动作不协调,可导致患者大腿过度外展,超过其所承受的生理限度,极易造成解剖性并发症。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一般需要3~4名手术医生,患者采用截石位后,无论是操作杆手或是助手的活动范围都不尽如意,大大妨碍手术进程。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多数是老年患者,老年人由于机体代偿功能低下,当由截石位改为平卧位时,同时平放双下肢,大量血液瞬间移向下肢,其心率、血压会出现突然变化,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出现猝死[4]。
试验组采用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由于该种体位是双腿自然顺延,不压迫神经和血管,血液回流通畅,因此50例患者中并没有产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及循环系统并发症。而且此种体位使患者的双下肢重量均匀分布于躯体,因此也没有发生骶尾部压伤病例。但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我们强调个体化手术方式的重要性,如术前评定患者可行保肛术式,此体位可充分显示其优点[5],但估计只能行经腹会阴直肠癌术式,不能保肛者,则需选择截石位,其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总之,头低足高“人”字形体位拥有用物少、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孙萍,刘俊如,张宇星,等.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手术中体位改变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3(5):830-835.
[2]吕青常,苗芳.体位性损伤的发生机制与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5):32-33.
[3]金红旭,张雪峰,李瑾,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4): 257-259.
[4]张雪艳,胡军华.手术室截石位患者术后体位改变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9-11.
[5]宗华,潘凯,夏利刚,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体位摆放方法的探讨[J].2007,2(2):111-112.
R735.3+7
B
1003—6350(2014)12—1864—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2.0725
2013-07-24)
李秀文。E-mail:lixiuwen198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