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谊
(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与性病科,海南 儋州 571700)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陈海谊
(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与性病科,海南 儋州 571700)
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诊的1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治疗后,采用相应的症状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皮损程度、皮损面积、瘙痒程度、苔藓化程度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神经性皮炎;复方氟米松软膏;疗效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瘙痒和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为单纯性苔藓[1]。该病的发生与患者大脑皮质受到抑制和兴奋功能出现紊乱有关[2]。目前,临床中常采用激素类软膏对患者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3-5]。我院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6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21~60岁,平均(36.5±10.1)岁。病程8~30个月,平均(18.3±4.2)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24~63岁,平均(38.5±8.3)岁。病程5~28个月,平均(16.6±3.8)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激素治疗,即用药前对患处进行清洁处理,之后,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轻揉1 min左右,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疗2周。实验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国药准字HC20100009,香港澳美制药厂)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①皮损程度:0分表示患者未出现皮损,2分表示皮肤的红斑和丘疹略高于皮肤表面,但是不明显,3分表示明显高于皮肤表面,触摸为中等硬度,4分表示出现糜烂、渗出,且有结痂。②皮损面积:0分表示全部出现消退,2分表示皮损面积减少在60%~90%,3分表示皮损面积减少在30%~59%,4分表示皮损面积无变化或者减少程度低于30%。③瘙痒程度:0分表示患者未出现瘙痒,2分表示偶尔瘙痒,不会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但搔抓频率低于3次/d,3分表示患者出现阵发性瘙痒,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搔抓频率低于4次/d,4分表示患者出现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搔抓频率高于6次/d。④苔藓化程度:0分表示患者未出现苔藓化,2分表示皮肤的出现轻度苔藓化,3分表示中度苔藓化,4分表示出现重度苔藓化。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①痊愈:治疗前后患者总积分减少超过90%。②显效:治疗前后患者总积分减少在70%~90%。③好转:治疗前后患者总积分减少在30%~70%。④无效:治疗前后患者总积分减少低于3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皮损程度、皮损面积、瘙痒程度、苔藓化程度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比较(分,)
例数60 60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皮损程度1.01±1.10 2.01±1.11 4.9567 0.0000皮损面积1.62±1.30 2.83±1.31 5.0785 0.0000瘙痒程度1.81±1.01 2.88±1.11 6.5034 0.0000苔藓化程度1.05±1.01 1.71±1.32 3.0759 0.0026总积分5.45±4.01 8.34±4.60 3.6683 0.0004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3 8,P=0.046 8),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神经性皮炎的发生多由于大脑神经皮质功能受到抑制和兴奋性发生紊乱所致,有临床研究显示,神经性皮炎的发生与患者精神紧张、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以及消化不良、饮食辛辣、消化不良等原因有关[6]。患者常先有局部皮肤瘙痒,经反复搔抓后出现扁平丘疹,而后出现典型的苔藓样的皮肤损伤[7]。临床中常采用抗组胺类药物、静脉及局部封闭治疗,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硬膏及焦油等制剂治疗以消除患者的皮肤局部炎症,但疗效不佳,且部分患者可出现瘙痒加重、鲜红斑块、皮肤烧灼感等并发症[8-9]。
氟米松是一种中等强度的局部使用的甾体类药物,是合成的二氟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血管收缩和抗组织增生等作用,C-21位上的三甲基醋酸基团的引入使得氟米松很难经皮吸收,这导致了氟米松很低的浓度即可产生药效。水杨酸具有角质层分离及脱屑作用,同时还有助于稳定皮肤中的保护性酸性皮层[10]。水杨酸的加入可促进糖皮质激素穿透到角质层的深层部位,同时还可加快及增强糖皮质激素的药效。有学者在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复方氟米松软膏对采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的皮肤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其耐药性好,对于神经性皮炎患者出现的局部瘙痒、皮肤萎缩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1-12]。因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可作为传统激素的替代性用药,用于神经性皮炎患者的治疗[13]。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涂抹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皮损程度、皮损面积、瘙痒程度、苔藓化程度及总积分,提高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同时还降低了患者局部鲜红的斑块、皮肤瘙痒加重发生率和皮肤烧灼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治疗效果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14-15]。
总之,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连军,马 莉,黄 雯,等.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随机开放试验[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43(2):138-139.
[2]柯 丹,刁庆春,伍津津,等.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108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重庆医学,2010,39(23): 3219-3220.
[3]曹素芬.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紫外负离子喷雾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3):377-378.
[4]马锡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0,30(7):99-99.
[5]马长孝.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0):24-25.
[6]Thorstensen KA,Birenbaum DL.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vulvar dermatologic conditions:lichen sclerosus,lichen planus,and lichen simplex chronicus[J].J Midwifery Womens Health.2012,57 (3):260-275.
[7]Gründling C,Schimetta W,Frass M.Real-life effect of classical homeopathy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es: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Wien-Klin-Wochenschr.2012,124(1-2): 11-17.
[8]梁国雄,阙冬梅,余嘉明,等.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氮卓斯汀治疗神经性皮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6:490-491.
[9]马灵军.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65例的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2012,14(3):463-464.
[10]徐月明,刘 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2,28(11):770.
[11]刘 宁.湿疹皮炎类皮肤病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126.
[12]王 娟,刘孟庄,刘广霞,等.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皮炎湿疹124例临床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07(17):1885-1886.
[13]胡文慧.神经性皮炎对比治疗81例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 2011,40(7):802-803.
[14]赵 敏,孙晓红,李海霞,等.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4):809-810.
[15]陶赞英.联合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冰黄肤乐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8):2195-2195.
R758.3+2
B
1003—6350(2014)14—2158—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4.0837
2013-11-28)
陈海谊。E-mail:chenpifu02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