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的发展研究

2014-05-05 11:50赵静李春荣
大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重要性维度大学生

赵静 李春荣

[摘 要]作为心理学发展的新兴方向,以研究人类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为目的的积极心理学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积极品质的发展现状及培养模式的建立健全日益成为高校学生事务的热点。研究表明: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积极品质的重要性,并通过相应途径培养自身的积极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性别、生源地、年级与专业等因素存在着差别,大学生积极品质的预期与培养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新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应致力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发展研究,建立积极的高校组织系统,增进学生们的积极体验。

[关键词]大学生 积极品质

[中图分类号] G44;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137-03

一、积极心理学及积极品质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培养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生活。积极心理学区别于传统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研究与界定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人类积极的层面,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积极品质,而不是消极层面的心理疾病的矫正。

关于“积极品质”,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品质既不是归一的,也不是离散的变量,它是由一系列积极特征组成的,是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是人的长处、优点和美德。心理学家Seligman第一次采用“积极品质”(Positive character)一词,提出了24种积极品质(即六美德与二十四力量),即: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他认为美德和力量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具有缓冲器作用,能成为战胜心理疾病的有力武器。[1]关于力量与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研究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最新领域和最新成果。

二、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调查方法基本情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本问卷根据Seligman对积极品质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结合来共同对积极品质作出概述,采用语义分析法归纳了大学生主要的42个积极品质,并自编《当代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问卷调查表》,通过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后,测查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的现状,发现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同时在纵向分析法和横向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从交叉、立体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分析方法。分别以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为分组变量对样本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以广东省十所重点著名高校的2000名大学生为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908份,有效回收率95.4%。其中年级分布为:大一586人,大二784人,大三365人,大四100人,研究生73人。性别分布为:男生934人,女生971人。专业分布为:文科740人,理科568人,医科383人,工科97人,其他120人。生源地分布为:农村479人,中小城市948人,大城市478人。

(二)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总体现状及成因分析

1.大学生普遍认同积极品质的重要性

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发现积极品质重要性的平均得分约为4.19,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积极品质的重要性。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自身应具备的积极品质的重要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对自身积极品质的发展有较为明确的目标。

(1)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前10位积极品质是:信用、心理承受能力、有责任感、情绪调节力、自制力、学习能力、判断力、自我认知能力、毅力、自信心。

(2)大学生认为最不重要的后10位积极品质是:善良、环境适应力、关爱生命、感恩、正义、自我保护能力、判断力、热情、爱的能力、关注未来。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总体来说积极向上,能用较为积极的心态认识自身及评价周围事物;但仍有部分积极品质的重要性没能引起大学生足够的思想重视,如善良和正义认同度不高,有待提高。

2.大学生普遍承认自身积极品质存在不足

与重要性评价相比,大学生对自身积极品质的评价平均分约为3.36,不如重要性评价分数。这说明大学生虽然重视积极品质,但在实际培养中,自身积极品质与预期还存在差距。

(1)大学生认为自身最好的前10位积极品质是:关爱生命、信用、善良、有责任感、自尊、正直、感恩、社会公德、自强、乐观。

(2)大学生认为自身最差的后10位积极品质是:忠诚、自制力、正义、欣赏美的能力、诚实、率真、情绪调节力、心理承受能力、谨慎、勤奋。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关爱生命、自强乐观等美德,但同时也看得出,大学生的自制力、诚实、勤奋等积极品质还存在不足。

3.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总体现状及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积极品质重要性评价与自身积极品质评价二者之间的差异有三方面因素影响:从社会层面上说,当今社会上充斥着多种不良观念,非主流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的环境。同时,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积极品质培养机会有限且多头多绪,未能形成体系,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长期培养。从学校层面上说,学校需进一步转变及提高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的观念和重视程度,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学习或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积极品质的培养。从个人层面上说,大部分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有待提高,自我教育管理有待加强,培养自身积极品质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深化。

(三)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六大维度的差异性成因分析

1.以性别为分组变量,各维度重要性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认知维度和超越维度上男女存在明显差异。女生更看重认知维度,男生对超越维度的重视程度更高,而在其他维度上男女之间的差异较小。笔者认为,导致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男女在社会生存过程中性别化的结果。传统教育中,孩子从小就接受性别角色的指导。一般来说,男性更多强调乐观、勇敢、独立、理性、有雄心、有干劲、富于竞争等;对于女性则更看重安静、顺从、乐于照顾他人、情绪化,心思细腻等。同时,女性的触觉阈限低于男性,对声音和气味比男性更加敏感,表现在积极品质方面,认知维度重于理性思维。而男性的超越维度则重于感性思维。在情感、人际、公正、节制四个维度上,男女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笔者认为是因为这四个维度对每个人的要求相似,比如自尊自爱;且要求都较高,比如公平公正。故不管男性女性,从小接受素质教育和社会公德都是一样的,所以对这些积极品质重要性的认识也较为接近。

2.以生源地为分组变量,各维度重要性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对人际维度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城市学生,而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对节制维度的重视程度最低。这说明环境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在人际维度上,来自城市的学生更加注重人际交往,生活圈中接触的人与事都较多;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生活相对简单直接,社会关系没有城市那么复杂,故来自农村的学生对人际维度的关注度较低。而在节制维度上,来自城市的学生物质生活较优越,生活压力较小,独生子女比例高,从小习惯了长辈们的宠爱和照顾,所以对于宽容、谦虚、心理承受能力等的积极品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与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等息息相关。

3.以年级为分组变量,各维度自我评价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一、大二的学生在认知、情感、人际、公正、节制、超越这六个维度上的积极品质自评得分均低于大三、大四、研究生的自评得分最高。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大一、大二学生步入大学时间较短,人生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对于自身要培养怎样的积极品质并不明晰。而高年级大学生的自评得分较高,这与大学期间阅历不断丰富有关。大学校园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自我发展的平台,高年级的学生经过锻炼沉淀,获得较为丰富的情感体验,积累较多的经验感悟,从而培养更好的积极品质。

(四)大学生积极品质评价应然与实然的研究分析

1.调查中“不太重要但自我评价较高”的积极品质

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不太重要但自我评价较高的积极品质有感受力、幽默、满足和好奇心。感受力是“做得最好但最不重要”的一项品质。大学生的感受力强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但其“最不重要”的认识可能导致大学生在未知领域的探索上遇到更多障碍。大部分学生具有“幽默”品质是很好的现象,但很多学生对幽默的理解出现偏差,不是真正意义上幽默。满足感是幸福感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有必要提高学生对满足的认可度。大部分学生拥有较强烈的好奇心,这体现了年轻人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特质;同时好奇心被认为是创造力的源泉,对好奇品质的重要性评价低体现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淡薄,有必要对其认可度的提高加强引导。

2.调查中“非常重要但自身符合程度较低”的积极品质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非常重要但自身符合程度较低的积极品质有环境适应力、自我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环境适应力非常重要,但是只有21.28%的人认为自己拥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原因一方面是如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细心呵护,对家人有较强的依耐性;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复杂的环境与相对简单的家庭、学校环境存在较大的不对等性和断层。故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也说明环境适应力有待进一步提高。56.13%的被调查者肯定了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但仅有不到20%的人认为此项品质与自身十分符合。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自我认知意识完善的重要时期,但从分析结果来看,很多大学生还无法真正进入这个自我教育的新阶段,不能摆脱以往灌输式教育的痕迹。这可能会导致学生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甚至不知从何种角度、以何种方式定位自己,容易出现自我认知偏差。因此无论是个人、学校还是社会,都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多数人认为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但近8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强。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大学学习方式靠自觉有关。没有家长老师的监督与指导,许多学生开始放松自我。对此,大学生应及时调整状态,反思自我,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近50%的学生认为创造力非常重要,但只有13.7%的学生认为自身具有创造力。受传统“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只学会了听别人说,对于周围的事物没有自己的见解,更不容易被灵感激发,无从谈及思辨和创新。因此,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能力,积极引导培养独立思维,应是未来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

三、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一)树立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教育理念,构建通识课程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应重视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这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的培养,学校可开设积极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如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等,通过开放的课堂、专题课程的展开,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积极品质,并依托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将积极品质培养的受益范围扩展到每一位学生,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陶冶大学生情操,提高校园生活认可度,可培养大学生自身积极品质的主动性。因此,学校可建立健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志愿服务、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同学提供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机会,创造更好的成长成才舞台。

(二)拓宽大学生积极品质培养渠道,着力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于积极品质的理解不尽相同,所需要的引导和培养方式也不一样。所以,面对大学生这个具有较高的理解力、接受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群体,高校应以学生为主体,拓宽积极品质培养渠道,提高学生积极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其自我成才,自我提高。教师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特质,对此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如通过阅读优秀书籍,认识积极品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提高领导力、团队配合力、顽强拼搏精神等。高校应尽可能多提供更多元、更人性的培养平台,以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领域自我发展的需求。

(三)传播积极教育的正能量,建立健全积极品质培养的联动机制

积极品质的培养与积极人格的建立、积极体验的提升、积极教育理念的普及紧密相连,这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建立联动机制,共同传播积极教育的正能量。针对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应加强子女大学离家期间的沟通工作,不以外在固化标准要求子女,着重内在品质培养。高校教育应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搭建并完善各类锻炼平台,提升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寓教育于学习、生活、工作中。政府管理应加强对媒体的监督,秉承正确的舆论导向,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袭,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供精神食粮。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重要性维度大学生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光的维度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