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体育场馆区域发展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

2014-05-05 10:31满晓霞
山东体育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济南市济南

王 颖,满晓霞

(1.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 2.山东体育科研中心,山东 济南 250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健身休闲体育,开发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发展体育用品、体育中介和场馆运营等服务,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任务,确定了体育公共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合理定位。本研究以济南都市圈为例,结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公共体育场馆,为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提供新的思路。

1 城镇化进程中发展体育公共服务的意义

城镇化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目前世界城镇化平均水平为47%,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为75%,中国城镇化水平只有39%。“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城镇化战略布局思路为科学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大力提升次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相适应,加快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次中心城市为支撑,以中心镇和一般镇为基础,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补充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的四级新型城镇化体系,基本形成“中部集聚、南北优化、两翼展开”的城镇化发展格局。2013年,济南市城镇化率达到6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济南市城镇化率将达到72%左右[1]。目前,济南城镇化正面临城镇空间分布不均、城镇化地域差异较大、第三产业滞后、第二产业技术含量低,横向联系不密切等问题[2]。

对于正在寻找新型城镇化的中国而言,欧洲打造深化公共服务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城市公共服务在欧洲被认为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中心点,它是一种方式,保证每个人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来打造经济、社会、地区的凝聚力,同时来创造可持续性[3]。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向社会提供的体育公共产品和体育公共服务行为总和,是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政府公共职能之一[4]。体育公共服务是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内涵。城镇化进程为体育公共服务带来了3方面的机遇与挑战:一是社会分工更加明确,体育健身、体育文化活动等更加专业化,人们的体育需求逐渐增多;二是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体育健身的需求更为迫切,增强国民体质健康水平是政府基本职责;三是余暇时间增多,健身、休闲、娱乐成为基本生活方式。在城镇化进程中,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应适应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在城镇化进程发挥服务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借助于城镇化的发展机遇,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2 公共体育场馆对城市发展空间的推动作用

城市风格是一种深层次的内涵与气质,济南建设大都市的进程中需要突显特色化风格[5]。公共体育场馆是健身休闲、观赏体育竞赛表演等活动的场所、设施和服务机构。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带来的放大效应,不但惠及体育本身的发展,而且会为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提供发展空间,对发展第三产业形成较强的带动作用。《济南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指出,要“创建区域性体育中心城市。按照省市、区和社区三级配置体育设施。完善省体育中心,在龙洞地区建设济南奥体中心,在贤文片区建设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建设6个区级体育中心,完善区级体育设施。结合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作为一种公共体育资源,在济南城市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体育场馆的建设与使用,可以推进公共体育资源均等化,加快实现济南区域性大都市的发展战略。

2.1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布局

随着城市的扩大与发展,城市的结构空间需要不断优化调整,由于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属于公共投资,并且在城市景观、生活设施配套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在公共财政的主导之下,通过体育场馆的建设可以优化城市结构空间,提升城市布局的科学化水平。如济南市奥体中心的建设,在济南“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和“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布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构筑东部城市新框架,被誉为建设新泉城的“领头羊”,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支点。

2.2 公共体育场馆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体育场馆需要交通、餐饮、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与之配套,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能够有效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提升城市生活的便利性。在2009年全运会体育场馆的建设期间,广泛开展了“迎全运、讲文明、树新风”一系列活动,全面加强了济南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配套建设了经十大道、燕山地区等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了济南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城市的宜居性。济南市东部地区容纳能力得到增强,城市副中心或新城区逐渐形成。

2.3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现代国际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体育场馆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体育场馆因其建筑体量宏大、建筑外形新颖等特征,成为了城市形象重要代表,如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成为北京新的地标性建筑。济南市因其泉、湖、山等特色在全国闻名,趵突泉附近泉城广场的“泉标”建筑是标志性建筑。而体育场馆的建设赋予了城市运动的内涵,尤其是济南市奥体中心的建设,“东荷西柳”成为了济南的新标志之一。在济南市的城镇化进程中,立足于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核心城市定位,彰显济南“泉文化”的城市特色,同时与创建济南市体育中心城市有机融合,实现城市形象与功能的提升。

2.4 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能够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首先,公共体育场馆投资巨大,能够有效地拉动地方财政投入,促进经济增长、财政创收,提升区域经济价值。其次,体育场馆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济南市目前具有了一定规模的体育场地设施,包括十一届全运会的赛事场馆,大力发展体育场馆业,充分依托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其功能设置,提供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实现在体育赛事及大型活动、体育健身及体育装备、餐饮购物及商务会展、体育旅游等方面的迅速发展,使体育产业和服务业真正形成一条产业链,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再者,市民参加体育场馆举办的健身和文化活动,增加了场馆利用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使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链条拉长。

3 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供给现状

3.1 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的数量

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山东省体育场馆的数量达到了47 362个,标准体育场地3 240个,非标准体育场地14 960个,被占体育场地15个。而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的数量达到了4 008个,标准体育场地2 519个,非标准体育场地1 489个。与省内17地市比较,济南体育场馆的数量排在淄博、临沂、青岛三市之后,位列第4。济南市是山东的首善之区,作为城市民生象征的公共体育场馆数,却相对落后,这与省会城市的地位不符。利用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契机,济南市新建部分全运会比赛场馆(表1)。由图1可见,2009年以来济南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成上升趋势,配套建设了一批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等全民健身用公共体育场馆。其中7项市级重点全民健身工程,7项市区内广场、公园全民健身工程以及一批区级全民建设工程,4000余个村级健身设施,公共体育健身场馆面积达299.36万平方米[6]。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济南市在公共体育场馆数量上处于落后状态。根据2009年的统计,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面积为299.36万平方米,常住人口为603.27万人,人均GDP为9960美元,人均体育场馆的面积为0.496平方米。在考虑人均生产总值和场地面积两个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与1972的日本和1976年的德国进行比较。1972年,日本人均GDP为2210.37美元,人均场地面积1.44平方米;1976年,德国人均GDP为7245美元,人均场地面积3.14平方米[7]。就当前来看,各个国家发展速度较快,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2平方米,以美国为例人均用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因此,在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甚至略微领先的情况下,济南市体育场馆的面积还处于缺乏的状态,与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

表1 部分济南市第十一届全运会新建体育场馆的情况单位:亿元;万人;%

图1 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变化图数据来源:济南市2013年统计年鉴,2013。

3.2 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布局

2008年《济南市体育专项规划方案》出台,明确了济南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总体空间布局,即“一轴(以东西向城市主要交通走廊为导向)、两心(山东省体育中心和济南奥体中心两个综合性公共体育中心)、三片(三个体育设置集中布局片区,分为东部片区、中部片区和西部片区)”,并且,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分省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四级,相应提出了不同级别之间公共体育场馆配备的要求[8]。

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布局规划相对完善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专门出台了城市体育专项规划,但体育场馆的布局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体育设施布局与其他公共设施的结合程度有待提升,尤其是与公园、绿地、广场等结合不力;二是体育设施布局在4个等级上(省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的结合不够紧密;三是规划提出场地数量、场地面积、人均用地面积等相对较低。此外,济南市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奥体中心及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均坐落在经十路一线,如何实现“一轴”带动两翼,完善由点及面的区域辐射作用,发挥好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的功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休闲、娱乐及文化服务的需求,其运行体制、机制、运作模式、操作方法等具体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3.3 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的规模

从公共体育场馆的规模看,可以按照《济南市体育专项规划方案》将公共体育场馆分为省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从目前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的情况分析,省市级公共体育场馆包括山东省体育中心、济南市奥体中心、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等;区级公共体育场馆包括历城体育中心、章丘体育馆等;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的公共体育场馆较多。根据济南市的发展与城市规划,第一,省市级公共体育场馆已经能够举办大型的国际单项或国内综合性大型比赛,已经能够满足济南举办大型赛事的需求;第二,区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刚刚起步,很多区没有建设区级公共体育场馆;第三,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相对不足,大部分建成的公共体育场馆因陋就简,有待提升。

3.4 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供给主体

供给主体是体育场馆投资以及运营的提供者,在部分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的调研中,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政府仍然是投资的主体,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逐渐增加。公共体育场馆投资中,政府投资占到了65.9%,体育彩票公益金投资占到了16.5%。第二,体育场馆运营以事业单位管理为主,企业化管理水平较低。公共体育场馆运营中采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占到62.3%,企业化管理的公共体育场馆占到了11.4%。这也是造成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以投资巨大的济南市奥体中心为例,2011年场馆运营收入仅为5000万元[9]。

4 城市化进程中公共体育场馆的区域发展研究

4.1 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趋势

济南正处于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期,城市建设进入跨越提升期,社会事业进入全面突破期[10]。为此,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应体现以下发展趋势:第一,济南市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需要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市民所需的各项社会公共服务,其中公共设施(包括公共体育场馆)的需求也急剧增长,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休闲需求成为了完善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第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健身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为社会提供方便就近的公共体育场馆已成为改善居民健康素质的重要方面。第三,人们余暇时间增多,有更多的时间去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体育场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最好的去处,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可以使人们逐渐形成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第四,经济发展逐步转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断调整,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将成为发展的热门领域,也成为政府重点支持的行业,而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发展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解决济南市城镇化发展中第三产业不足的现实问题。

4.2 城市化进程中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路径

4.2.1 保障公共体育场馆的供给数量,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基础

“十二五”期间要结合济南市中心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建设和改造一大批公共体育场馆,使场地数量、场地面积、人均用地面积等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力争在“十二五”时期末达到人均体育场馆面积2平方米左右,并且着力改善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数量在省内外城市排名的情况。通过以上举措,使公共体育场馆数量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满足市民在体育健身与体育消费的基本要求,实现济南市向区域性大都市的跨越。

4.2.2 优化公共体育场馆布局,建设就近、就便的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圈

全面优化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布局,尤其是新建体育场馆。一要保证新建体育场馆布局的合理化,既要防止场馆扎堆又要防止场馆功能的重叠;二要加强公共体育场馆与社区文化中心等其他公共设施的有机结合,集约利用资源;三要以省级和区级公共体育场馆为依托,优化布局社区级和小区级公共体育场馆,达到新建社区体育设施的100%覆盖率;四要适度提高《济南市体育专项规划方案》场地数量、场地面积、人均用地面积等指标。由于城市空间的拓展,新兴区域土地较多,人口增长较快,民众体育锻炼需求旺盛,应积极引导体育场馆向新兴区域合理布局,如对西部新区的体育场馆布局进行整体规划,打造经十西路城市发展轴,增强区域带动能力,与经十东路成熟的体育场馆群交相辉映,力争早日实现济南市现代化体育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4.2.3 调控公共体育场馆的规模类型,实现公共体育场馆复合经营与功能开发

调控公共体育场馆的规模,维护并运营好十一运会体育场馆等济南市大型体育场馆,积极吸引国内外品牌赛事、文化活动等,提高大型场馆复合经营能力。继续推动区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争取做到每个区县都有一个全民健身中心。加强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并做好日后的维护与使用。调控公共体育场馆的项目,一方面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另一方面强调体育场馆功能的多元化开发,形成集训练、竞赛、健身、生活、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体系,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

4.2.4 实现公共体育场馆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保证体育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资力度,并且特别强调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并且在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投资方积极支持。继续推进体育彩票公益金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在“政府掌舵,市场划桨”的理念下,积极推进体育场馆事业单位改革,引进一批懂经营、会管理体育场馆的企业,运营公共体育场馆。政府要做好场馆管理工作的监督,提出具体工作目标与要求。推进公共体育场馆企业化运营,提高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5 结语

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将推进以全民健身为核心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并以实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工程为保障,通过改善体育设施条件,有效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能力。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研究以城镇化进程为背景,探讨了经济社会发展中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并且以济南市都市圈公共体育场馆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济南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功能、现状、供给特点等,提出了数量合理、布局优化、规模科学、供给多元的发展路径。未来一个时期,公共体育场馆必将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特殊位置,主管部门、公共体育场馆运营单位等主体应进一步提高公共体育场馆运行效率,促进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打造具有济南文化特色的新型体育中心城市。

[1]济南市城镇化发展纲要(2014-2020)[EB/OL].http://www.jinan.gov.cn,2014-3-17.

[2]关于加快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几点建议[EB/OL].http://www.jndpc.gov.cn,2011-12-12.

[3]潘寅茹.欧洲专家:资源匮乏威胁中国城镇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3-4-2.

[4]樊炳有.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及系统结构[J].体育学刊,2009,16(6):15.

[5]葛金田.基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视角的济南特色新型城镇化研究[J].东岳论丛,2013,34(12):15.

[6]刘小湘,胡依琴,柏勇.试论我国体育场馆投融资管理的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22-25.

[7]卢元镇,于永慧.北京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现状调查[G].2008-04.

[8]济南市规划局,济南市体育局.济南市体育专项规划方案[G].2008-12-30.

[9]济南市统计局.2011年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G].2012-03.

[10]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G].2011-03-31.

[11]孙莹莹.对后全运时期济南市大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

[12]雷厉.体育场馆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J].山东体育科技,2000,22(4):81-85.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济南市济南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济南试水“大部制”改革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Paving Memory Lane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
徒步·丈量济南之美
Hi济南
Hi济南